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3508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 新.docx

哲学概论整理笔记新

绪论:

什么是哲学

1.怎样理解“学科”与“学说”?

“学科”是科学存在的实体和基本形态,是按照知识和科学分类标准划分出来的相对独立的领域。

“学说”是学科的现实形态,是对现实问题的一定解答。

学科是百家论坛,学说是一家之言。

学说具有多样性,同一学科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学说。

学科与学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总之,学科通过学说而存在,学科离不开学说,但并不归结于某种学说;学说只有根植于学科才能存在,只有从属于学科才能获得生命和归宿。

2.谈谈对作为一个学科的哲学的理解,包括它的特征和意义。

哲学是一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公共平台,是思维的一个层次、人类的一种能力、精神的一种境界,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大学令》,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得到确认;

1914年北大设立“哲学门”,哲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

3.谈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它是“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哲学”?

中国原本没有以“哲学”为名称的学科,经学或经史之学历来被看做是中国的“固有之学”。

以哲学等学科来化解并取代传统的经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不啻一场地震,引起了强烈的动荡,曾经出现了“以中解西,中体西用”和“以西解中,向西学看齐”主张,两种主张各有合理的一面,也都有不足之处。

(保守意识;缺乏个性)

概括而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以“哲学在中国”为逻辑起点并不断向“中国的哲学”生成的道路。

百年来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展示了一种不尽同于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哲学形态。

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当根本改变迄今为止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西方哲学等同于人类哲学之共相的状况:

一方面,还西方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系统地开掘出中国哲学不尽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精神以进一步丰富哲学的内涵,确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齐一的地位。

为达此目标、中西哲学之间应当达成双向互动的“诠释圆环”。

4.为什么要强调一种自觉的学科意识?

其根据和意义何在?

强调自觉的学科意识,首先,是承认并尊重学科的公共性,自觉保持科学、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永不满足的批判精神,尊重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决不怕仗权势来谋求某种垄断或特权。

其次,是从学科的高度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学说,承认并尊重多元学说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客观公正地看待多元化的学说。

最后,在学术研究中,决不应该不分学科与学说,只见渭流不见大海,如果缺少以学科立场看待学说的自觉性,就会导致某些学说的自我封闭或自我膨胀。

具有自觉的学科意识,是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哲学,服务于人类文明和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个人具备应有哲学素养的重要表现。

〔本章小结〕

针对“什么是哲学”理解的歧异,需要在区分“学科”与“学说”的前提下,给予新的理解和整合。

学科是由它的特定对象、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人类长期积累的相关知识、方法、规范等构成,其根本特点在于体现人类认识的公共性。

作为一个学科的哲学,代表着人类在最高度抽象和最高度普遍性层次上的思考。

哲学以其超越个别走向一般、超越特殊走向普遍、超越有限走向无限、超越实然走向应然的致思取向,保持着自己与其他学科以及人们生活实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人类提供着具有普遍意义的“智慧”,并显示出不可替代的特质。

学说是对学科问题的一定解答或反应系统。

哲学的各种学说因其主体的立场、条件不同而呈现个性化的多元面貌,至今已形成了“东、西、马”等若干大的传统体系。

哲学存在的根据和理论何在?

(人类本性需要、理性思维能力、哲学思维性质--“有我之思”即人类的主体之思、时代根基)

哲学形态历史演进:

苏格拉底--从宇宙论转向人学

柏拉图--理念论--承前启后的位置--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奠定哲学大厦基本蓝图

亚里士多德--对知识进行分类,把哲学(第一哲学)与其他学科分开--置于最高层次

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哲学是自然哲学下的一个科目

莱布尼茨及沃尔夫--对“存在论”做了界定

黑格尔--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王者之位)--西方传统哲学形态完成和终结的标志

19世纪中叶--现代哲学使哲学从抽象自然界和绝对化观念转向人的生活实践--马克思哲学

第一章哲学的形态

 

1.如何理解冯友兰所说,“红’的概念或共相并不红,‘动’的概念或共相并不动,‘变’的概念或共相并不变”?

共相是事物之共同的特征,人类在精神层面的抽象之后给予一种符号的定义,用以形成交流的语言;殊相是某事物独特之处,具体而感性。

说到“红”“动”“变”,首先浮现于脑海的是具体事物的红色、运动、变化,而不是“红”“动”“变”的字眼。

人的认识,大概是先认识许多的殊相,进而抽象出其共同之处,形成一种概念,并以一种通用的符号来表示,为之语言,然后在与某一具体形象的物质相关联,以形成记忆,当记忆以量变引起质变时,便形成了思想,人工智能以及我们俗称“长大了”,或许就是如此吧。

正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所讲,首先通过物质抽象出概念,从理性上以此认识事物,概括出共相与殊相,曰“看山是山”;而后反思概念与事物的关系,从感性上把概念形象化,曰“看山不是山”;最终上升到有所悟,概念与物质合二为一,共相中有殊相,殊相中有共相,以感性方式理性的分析,以理性态度感性的体悟,便是“看山还是山”了。

2.如何理解哲学的现实性和哲学对象的特殊性?

哲学把对现实的把握当作自己的基本使命,哲学视域中的现实不同于经验常识意义上的现实,它蕴含了必然性、社会性、具体性三个维度。

哲学的观念形态与现实形态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哲学的现实形态是其观念形态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是否具有充实的现实性,是衡量一种哲学的水准和质量的一个内在标准。

对于哲学来说,其对象的特殊性并不在于哲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与各门科学都不同的世界,或世界的某个不同的存在形式,而在于哲学本身所代表的观察视角、探索途径、观照层次、思考方式等不同。

哲学的对象,其实是人类理性特有的一个视域。

这个视域并不凝固于某种固有的事物或状态本身,而是随着人类实践和思考的扩展而不断扩展、深化而不断深化的关于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3.试述哲学三大元问题的含义和三大基础理论分支的意义。

三大元问题:

存在论问题,即关于世界的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存在和非存在?

什么存在着?

怎样存在?

意识论问题,即关于人对存在的把握的问题:

人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在头脑(理性和感性)中把握存在?

价值论问题,即关于存在及其把握与人的关系的问题:

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意识对于人的意义如何?

三大基础理论分支(存在论、意识论、价值论)

〔本章小结〕

哲学发生和存在的根基,在于人的存在、生活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哲学本身业已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存在方式。

在东西方不同的条件下,哲学展现出不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进路,表现出比较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哲学以思想体系和叙述体系、观念形态和现实形态、逻辑序列和历史进程辩证统一的方式而存在。

哲学对象的特殊性不在于哲学‘‘所面对” 的世界与众不同,而在于哲学的观察视角、探索途径、观照层次、思考方式不同,这使它“所见到”的世界与众不同。

物的世界、人的世界、概念的世界构成了哲学对象的三大基本视域。

作为一门最高抽象层次、最普遍思维方式的学科,哲学有自己的元问题或一级问题。

 存在论、意识论、价值论构成了哲学的三大基础理论分支。

第二章哲学的特性、方法

思维特性:

抽象性(超越经验、逻辑关系)

批判性(肯定和否定、前提和根据)

反思性(反思的动力、反思的结果)

研究哲学的基本方法--逻辑在先与从后思索

叙述哲学的基本方法--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抽象到具体

 

1.如何理解逻辑在先与时间在先的关系?

时间在先指的是以对象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次序为根据。

逻辑在先指的是从“道理”上看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注意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据和条件等,并以此为据。

逻辑在先与时间在先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从性质上看,时间在先是经验科学的视野,体现的是科学的解释框架;逻辑在先是哲学的视野,体现的是哲学的解释框架。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根据于外在的时间。

从时间在先转向逻辑在先,实质上就是从科学视野转向哲学视野。

一旦实现了这一转向,就等于跨过了哲学研究的“门槛”。

从后思索:

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出发,通过“由果溯因”的逆向运动,来把握事物本质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犹如“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2.如何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关于哲学与科学的理解,大体有三种看法:

一元统一:

认为哲学与科学都是人类知识的组成部分,本质上必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关于哲学与科学在这-整体中各自的地位(何者是根基),则有两种不同看法。

二元分离:

认为科学和哲学之间,具有根本的不同。

科学面对的是事实层面,哲学涉及的是价值层面。

理性整体:

我们主张以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把哲学与科学看作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理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哲学更多地表现为一一种形而上取向的思维理性,科学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形而下的、实证化的思维理性。

这两种理性形式虽然有不同的方向和特点,但却有共同的基础、实质和目标,它们之间的分工合作、互补互动,构成了一个理性思维的整体。

3.如何理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意义?

逻辑是历史的反映,“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但逻辑对历史的反映并非直接的“亦步亦趋”,也不是照相似的原样复制,而是按照历史进程的规律予以“修正”的,这一修正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是其本质和必然性意义上的反映。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逻辑是凝缩了的历史”,而“历史是感性的展开了的逻辑”。

〔本章小结〕

哲学拥有不同于其他各门科学的思维特性。

哲学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在特定的理论层次上进行思考,从而形成哲学所特有的思维特性。

哲学思维表现于观察时所立足的视角、思考时所使用的概念形式、推理时所追求的逻辑走向等之中。

抽象性、批判性、反思性构成了哲学思维三大特性。

哲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叙述方法,研究哲学需要注意“扭转思想活动的习惯方向”:

从“时间在先”转向“逻辑在先”;从时间上的“循序思索”转向“从后思索”。

叙述哲学需要注意两个基本方法: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抽象到具体。

作为人类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哲学不同于人类掌握世界的其他基本方式。

通过考察哲学与科学、宗教、艺术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可以进一步把握哲学的特性和功能。

第三章哲学的价值

怎样认识哲学的价值?

〔本章小结〕

一、哲学的价值既同哲学的本质和功能有关,也同人的精神生活方式有关。

并非哲学和它的每一形态对于任何人都具有同样固定不变的价值,哲学的价值是随着哲学自身的发展和它所服务的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哲学之于人类的价值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

工具(手段)价值和目的价值。

哲学负有为人类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普遍性理论和方法的职能,这使它具有普遍性的工具(手段)价值。

同时,哲学的状况代表着人类理性生活的需要和思维能力的状况,哲学的发展也是人类理性的自我发展,因此,哲学也具有人类精神生活的目的价值。

三、哲学之于人类任何个体的价值,都有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之分。

哲学对于个体的具体价值,依具体主体的目的、需要和能力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只有在与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结合中才能实现。

四、哲学价值的实现,本质上是人类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走向更高理性境界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既有具体的时代特征,又是一个没有终点、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如何正确对待哲学、充分认识与实现哲学的社会价值,与个人、群体、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命运存在密切的关系。

第四章西方哲学

西方文明的最初形态发端于古希腊的神话和宗教。

泰勒斯--西方哲学的鼻祖--早期意义上的科学家。

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原子论--首次提出无知无限可分思想。

“智者”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哲学中怀疑论和相对论主义的鼻祖。

苏格拉底:

把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们关注自然的目光拉回人间,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和“人应当知道自己的无知”--古希腊哲学中建立伦理学的第一人--转折点--“辩证法”或“问答法”--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

柏拉图:

“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

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理念论”或“形相论”。

亚里士多德:

引生出古希腊最完备理论特征的第一个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体系)--“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他成功地综合了前苏格拉底及苏格拉底的哲学思考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把对感觉经验和常识的研究精确化和系统化,最终创造了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同时,他又以逻辑的形式要求代替了柏拉图理念论中的激情,把认识活动严格地加以规范,使其成为可以共同使用的工具,这就是他所建立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逻辑体系,也是我们至今仍然在使用的形式逻辑。

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得到确立的。

西方哲学研究重点三次重大转变:

古代哲学以本体论为对象、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为对象、现代哲学以语言哲学为对象。

 

1.巴门尼德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什么意思?

指“可以设想的东西与可以存在的东西是同一的”。

这样,存在的东西就变成了思想的内容和特征,反过来也可以说,只有可以思考的东西才是存在的,或者说,可以思考是存在物的存在条件。

2.简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答:

“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

”因为我在思考在怀疑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个我并非广延的肉体的“我”,而是思维者的我。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

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

也就是说:

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

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3.简述实践智慧的四个特征。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实践智慧具有四个特征:

1,拥有实践智慧的人善于考虑对自己是好的、有益的事情,主要是能够深思熟虑对整个生活有益的事情;2,实践智慧和思辨知识不同,不去考虑那些不变的、必然的而可以证明的东西,只思索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变动的事情,考虑如何处置它们才能对自己有益;3,实践智慧本质上是人追求对他自身好的(善的、有益的)和坏的(恶的、无益的)合理性的一种品质和行为能力;4,实践智慧不只是关于普遍的事情,它必须能够认识特殊的事情,因为实践总是和特殊的事情相关,是有关行动的,这种特殊事情的知识和行为的普遍知识相结合,经验和理性的结合,需要融人直观理性的能力,就是既能把握普遍原理又能洞察个别行为事实的最高理性努斯,才能实现实践智慧的最大功能,就是能够深思熟虑对人有益的事情。

总之,实践智慧在实际生活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它能明察生活事务,做出明智的判断;最终,实践智慧能够使人在实践中成为正义、高尚和善良的人,给人带来幸福。

4.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史上的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哲学与宗教目标一致、态度不同、道路迥异。

一方面,哲学与宗教都是对世界和人类自身存在之意义的终极探索,都是“关于世界本性的学说”,二者具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但二者采用了不同的思想方式和论证方法:

宗教被看作一种关于信仰的理论,因而对宗教信仰的讨论是以接受或承认其内容为前提的;哲学则是一种概念的思辨和分析活动,是一种纯粹概念推演的产物,要求以理服人,与研究者的信仰无关。

另一方面,在与科学的关系中,哲学与宗教构成了一个共同的阵营。

在学科意义上,哲学更接近于宗教而不是科学,哲学和宗教都属于人文科学。

5.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

〔本章小结〕

西方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同步,是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个学科的哲学诞生于古希腊,主要标志是确立了哲学学科的理论化和体系化特征,规范了哲学学科的范围、基本规则和概念范畴等,使哲学成为后人可以共同讨论的公共话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做出了杰出贡献。

从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看,西方哲学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即古代哲学以本体论为对象、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为对象、现代哲学以语言哲学为对象。

在当代哲学中,价值问题被具体化到道德论述和政治讨论的问题中。

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以反对现代性、反对启蒙运动和理性决定作用为主要特征的庞杂思潮,它在哲学上的集中反映是以德里达和罗蒂等人的思想为代表的“后哲学文化。

西方哲学的特征主要通过它的传统演变呈现出来,这些传统主要包括思辨的形而上学(包括怀疑论思想)、理性的科学方法(以及逻各斯主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

第五章中国哲学

思想源头:

天人问题--天道观与人道观--阴阳五行说--气的思想--《诗》《书》等古代经典的形成和转化

思想文化形态演进:

先秦子学(三个发展阶段、禁书令)--两汉经学(黄老道学、五经博士)--魏晋玄学(“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以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为主题、郭象终结玄学)--隋唐佛学(东晋玄佛合流、南北朝佛教经典流传、隋唐佛学走向独立创造和发展阶段)--宋明理学(唐朝中期以来儒学复兴运动的延续和升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王气学)--近代哲学和中国思想的转型

中国思想的主要派别:

儒家(儒家、儒学、儒教,精神传统,荀子、孟子的发展)

墨家(团体、侠义、巨子,儒墨之争:

礼乐、命运、鬼神,十条教义,三表)

道家(正负之间、由齐物而逍遥)

法家(最具现实精神、“法”“术”“势”)

阴阳家(星象历法、邹衍)

名家与辩学(辩论名实关系、施惠和公孙龙、白马非马)

 

1.中国人的宗教观的特点。

信仰与宗教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中体现出不同的面貌。

中国人有以哲学代宗教的倾向,中国人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是若即若离的,中国文化始终没有产生一个具有宰制意义的宗教,但是中国思想中的宗教因素始终存在,作为古代祭祀文化之遗存的“礼”在经过不断的理性化之后,转变为百姓日常生活的规则,但这些规则依然保留着许多神秘的和巫术化的色彩。

2.怎样理解孔子的“礼”与“仁”?

“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描述。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礼”可能包含日常礼仪、典章制度和观念性的“礼义”等多方面的含义,礼往往与乐连用,礼使社会秩序化,而乐使社会和谐化。

“不学礼,无以立”,对于“礼”的熟悉和传承是儒家群体的重要特征,儒家并非只是将礼看作一种外在的规范,而是始终强调其内在的神圣性,所以“敬”“诚”等德行被反复强调。

由此可以引发儒学的核心理念“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在孔子看来,没有内在的诚敬之意的仪式化的礼只能被看做虚伪的做作。

孔子将仁看作造就一个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克已复礼”的自我完善,这种完善用最政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忠恕之道”,儒家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已任,这是孔子所坚持的一以贯之之道。

3.先秦的人性论辨析。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哲学家们就对“人性”问题做出了深刻的探讨。

在先秦诸多关于人性的认识讨论中,孔子的人性观可以非常精炼地表达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是后来的儒家如孟子、荀子等人根本没有阐述过孔子的人性观,而是各自提出了不同的人性观念,分析原因,可能是他们认为孔子的人性观语焉不详,没有指明人性的善恶。

除孔子之外,在先秦的哲人中,孟子主善,荀子主恶,告子性无善恶,而老庄则守自然。

4.如何理解道家的绝圣弃智思想?

绝圣弃智出自《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和弃智是并列的。

普通人都想着成为高高在上的圣人,都想着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

老子告诫我们不要去追求它们。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智慧指的是世间的聪明。

慧智出,有大伪。

因为人一旦聪明起来,假的东西就跟着来了。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最后的结局无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放弃世间的小聪明,才能得到真正的大智慧,大智慧便是哲理,天地的规律,人生的真谛。

真正明理了,便不会犯错,便可称为圣人。

老子正是因为绝圣弃智,反而被后人尊为智圣。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5.简明分析佛教是如何中国化的。

东晋玄佛合流、南北朝佛教经典流传、隋唐佛学走向独立创造发展阶段。

6.经学的本质是什么?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差异何在?

经学的本质是儒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表面上看是基于文字的不同,实质上是对儒家经典和哲学的不同理解。

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将孔子看作托古改制,为万世制法的素王,以《公羊春秋》为核心,将六经看作圣言的传递;古文经学倾向于将六经看作史料,认为孔子是一个良史,崇奉《周礼》,并认为由于秦火之劫,六经并不完整。

7.魏晋玄学的主题是什么?

以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为主题,可分为“正始”“竹林”和西晋三个时期。

“正始”时期: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主张“以无为本”,名教本于自然,希望避免经学的僵化。

“竹林”时期:

竹林名士认识到,名教之异化的根源不在于某个统治人物的品性问题,而是君主制度本身必然会导致名教的虚伪化,因此追寻脱离现实和寄心山林的超脱境界。

西晋时期:

裴頠以维护名教为目的的“崇有论”;郭象融合名教与自然的“独化论”,摆脱了有与无的纠缠,调和了名教和自然的对立,玄学终结。

9.宋明理学和佛道的关系。

10.如何理解近代哲学和中国思想的转型?

〔本章小结〕

从历史性的视角看,中国古代哲学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突破期。

而汉代则是经学独盛的时代。

在社会动荡的魏晋时代,通过阐发《周易》《道德经》《庄子》思想,来分析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玄学成为主流。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国力强盛的高峰,佛教思想逐步中国化,并激发出宋明时期的理学思潮。

清代的学者在政治压力下,侧重于文字音韵训话,整理了许多古代的文献。

而近代以来,西方文明挟经济和军事优势传入中国,哲学学科也是这种文化传入的产物。

西方哲学的传入,对于中国古代思想构成一种整体性的冲击,这种冲突和融合的后果如何,是否可以发展出一种新形态的中国哲学,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从横向的视角看,早期中国思想发展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思想学派,构成了中国思想的基本方向。

在佛教传入之后,中国思想逐渐形成儒家、佛教、道教冲突和融合的局面。

而自1840年之后,则发展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

相比于西方哲学所呈现出的问题取向和致思方式,中国哲学并没有发展出严格概念体系和逻辑形态。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比较侧重于探讨社会伦理问题,关注社会秩序的建设,因此,中国哲学缺乏独立性,而与伦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交织在一起。

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所不同的是,中国哲学具备前后相继的连续性,这也决定了汉语哲学形态的延续性。

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上,中国哲学家们关注天人关系,强调真善美的结合,探索人性的善恶,追求人格的完善,在世界的哲学版图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的变革是什么?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

3.什么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4.试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

三个基本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

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