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3705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docx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

•BBRV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由希-浦系统大折返引起

•多伴发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中主要为扩X型心肌病以与冠心病

•BBRVT周长往往小于300ms,加之患者多数有心功能障碍,因此发作时可致晕厥

•唯一具有清晰明确折返环的室速

•希氏束(至少其远端)、希-浦系统和心室肌是折返环的组成局部

在窦性心律时,BBRVT患者常可见HPS的传导延迟,表现为PR间期的延长或室内传导阻滞。

当适时的室上性激动下传,正遭遇一侧束支的不应期,如此循另一侧束支缓慢下传,激动心室后再沿着阻滞侧束支逆传回希氏束,假如可继续循另一侧束支下传并持续存在,如此形成折返性心动过速。

此时,希氏束(至少其远端)、双束支、浦肯野纤维与局部心室肌构成折返环路。

当室性早搏刺激的短联律间期达到一定阈值时,左束支的逆行传导进一步延缓以与右束支的前传兴奋恢复,以至于来自左束支的逆传兴奋可经右束支下传,完成一次折返过程。

持续性的折返即形成束支折返性室速。

室内传导正常的患者在常规心室期前刺激时,约50%可诱发BBR搏动。

取决于哪侧束支前向地传导冲动,束支折返激动时的QRS可呈现两种不同的心电图图形

BBRVT的分型:

BBRVT的形态取决于折返激动前传的束支

•最常见的类型:

LBBB型,激动经右束支前传而经左束支逆传导折返

•少见类型:

RBBB型,如激动经左束支前传而经右束支逆传导折返

•局限于左束支分支间折返性室速的QRS波形态亦可表现为RBBB型,如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参与的室速,其中伴电轴右偏者为折返激动由左前分支前传,左后分支逆传,而伴电轴左偏者传导方向相反

V3现象

Akhtar等描述了束支折返性室性早搏的发生机制

当心室程序刺激技术用作快速心律失常的诱发方法后,发现单个心室期前刺激(s2)引起心室搏动(V2)后,往往出现一个自发的心室反响V3,称为V3现象。

v2与V3的QRS形状相似。

V3的发生机制是大折返激动,由左束支逆传至希氏束、右束支,而由右束支-浦肯野系统下传至心室,引起心室激动

BBRVT的体表心电图诊断标准

•无特异性表现

•近期或既往根底心律时,有HPS传导异常的表现,如PR间期延长,室内传导阻滞等

•心动过速发作时呈明显的室房别离

•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增宽,时限>140ms

•心动过速发作时的QRS波呈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

BBRVT的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标准

•根底心律时,His电图上可见H-V间期的延长(>60ms)

•心动过速时可见V波前有固定的His或束支电位,且HV间期可长于或等于窦性心律时HV间期,亦可缩短,但缩短幅度≤10ms

•心动过速时可见自发的H-H或束支电位间期的变化先于心动过速周长的变化

RBBB型BBRVT的诱发

•左束支的ERP短于右束支的ERP

•HPS内起初发生双束支阻滞后,由于裂隙现象右束支恢复其逆向传导能力

•左心室进展刺激时诱发,因为刺激部位离左束支近,期前刺激(S2)引起心室激动较易在左束支发生逆向阻滞(左束支尚未脱离前一个激动引起的ERP),因而冲动逆向传导便经由右束支-希氏束,而前向传导经由左束支

•一般行右室程序刺激可诱发BBRVT,其中绝大多数为LBBB型BBRVT,在心室程序刺激未能诱发出BBRVT的病例,加用心房程序刺激可提高诱发成功率

原因是心房程序刺激容易产生右束支前传阻滞,左束支前传通畅而致使RBBB型BBR-VT容易发生

加用异丙肾上腺素的目的是加速房室结区的前传,而使期前刺激尽量能够在His以下部位发生传导延迟,从而有助于激动在束支间形成折返

特殊类型BBRVT一例

窦律时并发RBBB与LAFH

RBBB型BBRVT

LBBB型BBRVT

鉴别诊断

•室内微折返性室速

•室上速伴室内差异传导

•心房-分支型折返激动性心动过速

•分支性室速

•发生在正常心脏的QRS呈RBBB型的室速

右室心尖部拖带鉴别方法

•心尖部末端Purkinje参与BBR-VT的折返,在右室心尖部快速起搏拖带后PPI应接近室速的周长

•18例BBR-VT,3例患者成功隐匿拖带,PPI–TCL均≤30ms

•59例心肌内微折返性室速以与AVNRT,心尖部拖带后平均PPI均显著延长

该试验仅能提示为BBR-VT,并非BBR-VT确实证试验,因为如果心肌内M-RT恰巧位于右室心尖部位心肌区域,如此亦可产生隐匿性拖带。

VT伴RBBB与电轴左偏一例

导管消融

•消融一侧束支可以彻底治愈BRVT

•消融RBB是治疗BBRVT的经典方法

•在某些特殊情况,如消融RBB之后LBB不能维持1:

1的房室传导时,可以采用消融LBB,以保存RBB维持房室传导

•RBB电位判断标准为:

(1)RBB电位至少较HIS电位晚20ms出现

(2)RBB电位上没有无心房电位

•窦律时或心动过速时放电消融

•消融中随时观察房室传导的情况,并备有心室起搏保护

•消融终点是心动过速能否再被诱发

RBB消融后RB电位消失

BBRVT消融RBB后无休止分支室速

消融L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