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3887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

(一)

(时间:

40分钟 满分:

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

答周汜荇

龚未斋[注]

接手书,雒诵回环,恍同晤对。

承示公门颇堪造福,此中亦大有乐趣,在足下则然,在仆则万不能然。

即足下亦明知其未必能然,而以幕言幕,不得不姑以为然也。

夫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诚可为造福者矣。

或文采风流,著令闻于当世,亦至足乐也。

试问今之从政者何如?

今之入幕者何如也?

即有一二明体达用之才,博雅宏通之彦,将焉取之而焉用哉!

曳裾之客,半属负腹之将军,初不知政事文章为何物,不过熟胥吏之腔套,竭刀笔之能事而已!

仆尝谓愚民迫于饥寒,则流为盗贼;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

语虽过激,实为确论。

倘使家有负郭之田,则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此中自有真乐,必不出而造福也明矣。

所云素位而行,则有道之言也。

盖素贫贱行乎贫贱也!

即古之抱关击柝者,亦为贫而仕也。

吾辈囊无一钱,家有八口,既不能为陈仲子之身织屦,妻辟纟卢;又不能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则驱而之幕固宜。

虽然,言幕于今日,亦甚难矣!

昌黎公云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

贤如昌黎,尚藉为之前后,矧其为碌碌者哉?

唐人诗云: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试思贤士手中,安得阿堵物耶?

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勇如子路,亦且愤然而起也。

即或嗜痂有癖,而鹤料无多,枯砚甫安,而闲居又赋。

上不足以事父母,下不足以畜妻子,因贫而幕,因幕愈贫,钟鸣漏尽,尚为拽磨之牛;灯尽油干,永作羁魂之鬼,人孰无情,能不悲哉!

(选自《雪鸿轩尺牍》,有删改)

[注] 龚未斋(1738—1811):

清代绍兴师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膏泽下于民      泽:

恩泽

B.博雅宏通之彦彦:

才德出众的人

C.因幕愈贫愈:

越过

D.永作羁魂之鬼羁:

客居在外

解析:

选C 愈:

更加。

[回归教材] 文言实词的掌握,重在积累。

柳宗元《捕蛇者说》“闻而愈悲”一句和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一句中的“愈”都是“更加”之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

选C A项,疑问代词,怎么/句末语气词。

B项,副词,乃/连词,就。

C项,均为连词,表修饰。

D项,助词,的/动词,往、到……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即交代了作者对在衙门做幕宾的人的看法,认为担任幕宾,并不能造福百姓并从中获得乐趣。

B.作者身为幕宾,站在幕宾的角度对当时的从政者进行了批判,认为当时的从政者没能很好地选拔人才。

C.这篇书信多处引用名言,如第五段引用韩愈、“唐人”的名言警句,写出了做幕宾不易的现实。

D.本文一改古人写信好用骈文的习惯,通篇用散句,将因贫穷而做幕宾的无奈之情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解析:

选D 这篇文章骈散结合,并非“通篇用散句”。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

解析:

通读语句可知,“吹箫之客”“听竹之人”在句中当作宾语,其后均应断开。

“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是两件不同的事,中间应断开。

“曾无过而问者”是世人对“炊烟不举,僵卧雪中”之人的态度,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

“矣”在句中作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

“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与“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是并列的两种情况,其间应断开。

参考答案:

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又不能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则驱而之幕固宜。

(4分)

译文:

                                  

                                     

(2)灯尽油干,永作羁魂之鬼,人孰无情,能不悲哉!

(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也不能像蚯蚓一样,向上吃干土,向下饮黄泉水,那么被驱赶到幕府中来,是原本就应该的啊!

(得分点:

“上”“下”“宜”各1分,句意1分)

(2)一旦气力衰竭,便永久地做了魂留他乡的鬼,人谁没有感情,怎么能不伤心呢?

(得分点:

“灯尽油干”“羁”“孰”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接到你亲手写的书信,反复诵读,恍如与你会面交谈。

承蒙教导说在衙门颇可以做些好事,其中也是很有乐趣的,你也许是这样的,我却万不能如此。

即使你也明明知道未必能如此,然而你以幕宾的身份谈论衙门里的事,不得不姑且认为如此吧。

有劝谏能够接受并照着做,有建议能够听从,恩惠普及百姓,真可以叫作“造福者”了。

或者才华横溢,风度潇洒,美好的声誉扬于当世,也是最充足的乐趣了。

试问:

如今的从政者怎么样?

如今的幕宾又怎么样?

即使有一两个明于事理、通达致用的人才,博学高尚、心胸豁达的才德出众的人,打算怎么选拔又怎么任用呢?

奔走于王侯权贵之门的人,一半都是无学问的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政事”和“文章”是什么东西,只不过是熟悉官府中文书小吏的办公程式,竭尽刀笔做自己擅长的事罢了!

我曾说过,无知的百姓迫于饥寒,才成为盗贼;士人读书没有成就,迫于饥寒,才成为幕宾。

这些话虽然过于偏激,但实在是精辟正确的言论。

倘使家中有靠近城郭的田地,那么隐居于简陋的房屋之中,也可以游玩休憩,这里边自然有真正的乐趣,必然不会出来做什么好事了,这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你所说的“安于其素常所处的地位,做好应做之事”,乃是有道之言。

大概是素常处于贫贱的地位,就应该做贫贱之事吧!

即使古代守关巡夜的小官,也是因为贫穷才出来做官的。

我们这些人口袋中没有一文钱,而家中有八口人,既不能学陈仲子辞官编草鞋,妻子织麻布;也不能像蚯蚓一样,向上吃干土,向下饮黄泉水,那么被驱赶到幕府中来,是原本就应该的啊!

虽是如此,说起现在做幕宾的,也很不容易啊!

韩愈曾说过没有位高望重的人在前面提携引荐,再有才能学问也不会显达;没有年轻有声望的人在后面拥戴宣扬,再有伟大的功业也不会传之后世。

像韩愈这样的大贤人,尚且依靠别人在前面提携引荐,在后面拥戴宣扬,何况我们这样的平庸无能之辈呢?

唐人有诗句说: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试想贤德之人的手中,哪里有金钱呢?

因此燕国士人中有不少乞食街头者,而柯亭之中终究再无听竹笛之人!

炊烟不起,僵硬地躺在雪中,竟没有经过而上前询问的人,这算得上是贫贱又艰难了。

人若贫,还有“分”“贝”二字在;人若穷,那么就没有出头之日了,像子路那样英勇的人,也因君子受穷愤然而起。

即使我们有乖僻的嗜好,但俸禄菲薄,枯燥的笔墨生活刚刚安定下来,很快又赋闲。

上不足以侍奉父母,下不足以养活妻子儿女,因为贫穷才成为幕宾,因为成为幕宾而更加贫穷,到了暮年,还像个拉磨的牛;一旦气力衰竭,便永久地做了魂留他乡的鬼,人谁没有感情,怎么能不伤心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20分)

程易田诗序

[清]刘大櫆

余性颛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

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

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

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年已晚暮,始为博士①于黟。

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

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敦行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为劘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盖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

其所为诗歌,摅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

易田固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

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枞阳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犹困于诸生②,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糊其口于汝阴。

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

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

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

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③”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

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有删改)

[注] ①博士:

学官名,掌经学传授之职。

②诸生:

生员,俗称秀才。

③濠上吟:

语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最为人所贱简      贱简:

轻视,怠慢

B.歙尤多英贤,敦行谊敦:

厚道,诚恳

C.易田固信余固:

坚决,执意

D.属其板刻之属:

通“嘱”,叮嘱

解析:

选B 敦:

重视,推崇。

此处可参考原文“敦行谊,重交游”,这两句为上下对句,“敦”的解释,可参考“重”。

此处“重”应为“重视,看重”的意思,因此“敦”的词性也应为动词,意为“重视,推崇”。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退而强学顺风而呼

B.注念生人之欣戚不知东方之既白

C.夫造物之于人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解析:

选C 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B项,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项,均为介词,对于。

D项,句末语气词;兼词,于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禀性和志趣与世俗不同,不认同世人所谓的投机取巧的成功之道,曾隐居修身,游息山野,生活平淡。

B.作者直到年老时,才担任卑微的博士之职,黟、歙两地的许多英才贤士跟从作者学习,谈论时事,虑及民生,此乃作者平生之一大乐事。

C.作者既赞赏程易田所写的诗歌语言朴实,寓意深远;又深切同情程易田年过四十,仍不得志,且家庭贫困,为了谋生,只能离乡的境遇。

D.本文语淡情深,构思巧妙,围绕“乐”字展开,由“无乐”到“有乐”再到“不乐”,即写不遇之叹、得友之乐、离别之伤,自然流露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

解析:

选D D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无中生有,作者并没有流露出这种情感。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项。

有考生易较真于A项中的“生活平淡”,虽然在原文中找不到关于“生活平淡”的表述,但结合原文“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可知作者的生活没什么痛苦,也没什么欢乐,不存在大喜大悲,称之为“平淡”自然可行。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6处)(3分)

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

解析:

断句时,要先结合上下文通读语句,了解大体意思,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句式等进行断句。

如“欢聚”“离散”作为一组意思相反的词,其后分别介绍两种情况,所以中间应断开;“夫”为发语词,一般用于句首,其前一般应断开。

参考答案:

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

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

(4分)

译文:

                                  

                                     

(2)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

(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凡是世人所谓投机取巧、走捷径而取得成功的,我都不知道他们的路径和方法,因此我与达官贵人相背而行,最终没有遇到志趣相投的人。

(得分点:

“径术”“

绅之士”“遇合”各1分,句意1分)

(2)于是拿来易田的名为“濠上吟”的诗集,反复咀嚼吟诵,更加赞叹他文章的古朴,与他的心灵、容貌相符合。

(得分点:

“因”“咀吟”“益”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我生性愚昧无知,知道笃信古道,却不知道迎合时俗,时常惦记着把恩泽百姓作为自己的责任。

凡是世人所谓投机取巧、走捷径而取得成功的,我都不知道他们的路径和方法,因此我与达官贵人相背而行,最终没有遇到志趣相投的人。

(我)隐退努力学习,在山野之间游玩休憩,虽然没有痛苦,但也不曾有快乐。

我已进入暮年,才开始在黟县担任博士。

博士的官位,卑微贫穷而没有权势,最被人轻视、怠慢。

而黟、歙两县邻近,歙县尤其多有英才贤士,重视品行和道义,重视结交朋友,一时的俊杰大多依傍我而相互切磋,有时高谈当今的事务,挂念生民的忧乐,不禁感慨叹息,面对面歌咏,大概我平生的快乐,没有什么可以超过这个了。

程君易田,尤其被人称赞为突出的人才和以品德著称的贤士,也早晚跟随着我。

他所写的诗歌,措辞朴实,并且寄寓深远,我曾说他有陶潜的遗风。

易田执意信任我,我也非常器重易田。

即使这样,我毕竟老了,今年已七十三岁了,将在枞阳江边归乡隐居。

然而易田年龄已过四十,却仍然被困在生员(秀才)之列,且家里又贫困,在家乡不足以养活自己,也将到汝阴谋生。

想要长期与诸位君子相处,是实现不了的。

居今怀古,一边弦歌一边诵读,欣欣然而忘记了疲倦,欢聚不久,离散随之而来,我在此还能不能独自快乐呢?

由于(我)平生未曾有过相处快乐的人,只是因为与诸君子交往而快乐,如今却又因为相聚不能恒久,而心生不快乐。

回忆(我)独自生活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快乐,但也没有什么不快乐;然而今日的不快乐,是由昔日的快乐而招来的。

那造物主对于人,又怎么能使他长期快乐呢?

于是拿来易田的名为“濠上吟”的诗集,反复咀嚼吟诵,更加赞叹他文章的古朴,与他的心灵、容貌相符合。

我叮嘱他将其诗作板刻成集,用来让四方的知音一起诵读,而我为他的诗集作这样的序。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

(二)

(时间:

40分钟 满分:

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

凌室记

叶祐之

凌室,所以藏冰。

古者日行北陆①而藏冰,故《豳风》之诗有曰: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而藏冰、启冰,亦燮理阴阳之一事。

《周礼》凌人掌冰,于凝阴冱寒而藏之,阳气毕达而启之。

食禄之家,与夫冰食丧祭,无不与焉。

其藏之也时,其用之也周,是以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出不震,无灾霜雹,厉疾不作,民不夭札。

故藏冰、启冰,乃圣人燮调辅相之职也。

上而宰相,下而州郡,皆所以任燮调之责,必使阴阳无愆伏之过,为能尽其职。

淮之地,无冰雪者几年,岁亦荐饥。

光②之判官张公士政,于至正壬午冬,言于监郡卜颜不花曰:

“予见京师与所在州郡有司,于仲冬必藏冰待用,以济酷热。

而光独不然。

吾为凌室,候有冰而藏之,可乎?

”监郡曰:

“可。

”遂筑室于城之北门,命掾吏万文宝董其役。

工未毕而夕大雪平地盈尺层冰如阜人以为瑞公命斩之纳诸室。

及竣,河冰以泮。

盖一念之诚,有以感召之。

时壬午冬十有二月也。

或者以为役民于严冬之际,人有不堪,不知《周礼》凌人斩冰之意、圣人燮理之事也。

吾闻张公之为政,平物价,恤民隐,抑豪强,扶良善,去积弊,理冤滞,无非燮理之事。

况为凌室,藏冰、启冰,观阴阳寒暑之变,以察消息盈虚之理,是亦为政之大者。

夫子作《春秋》,无冰必书,纪异事,为经邦大训。

此殆非或人之所知也。

予故书于凌室,以见公之为政,他日居于庙堂,而辅成化者,盖基于此。

故不可以不记。

(选自《全元文》,有删改)

[注] ①日行北陆:

太阳运行到虚宿时,即冬天。

②光:

光州。

今河南潢川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凌室,所以藏冰      所以:

用来……的

B.食禄之家,与夫冰食丧祭禄:

俸禄

C.是以冬无愆阳愆:

过分,引申为失调

D.命掾吏万文宝董其役董:

通“懂”,懂得

解析:

选D “董”在文中的意思是“督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

选C 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

B项,介词,在/介词,对于。

C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

D项,动词,建造/介词,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据史料记载,早在周代,我国古人就已经学会利用冰块和冰窖做成简易的制冷系统,并有专人负责管理,这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B.藏冰、启冰长期用于祀祷巫祝等古老的仪式,祈求消灾弥疫、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

藏冰、启冰之礼在古人心目中十分重要。

C.张公看到京城因无藏冰措施而遭受危害,反躬自省,向光州监郡请求藏冰。

他的这一做法给当地带来巨大好处。

D.本文多处引用《诗经》《周礼》等文献来说明藏冰、启冰的重要性,赞扬张公为政能关注阴阳变化、盛衰消长。

解析:

选C C项,“京城因无藏冰措施而遭受危害”错,原文是“予见京师与所在州郡有司,于仲冬必藏冰待用”,可见京城有藏冰措施。

“给当地带来巨大好处”在文中没有体现。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工未毕而夕大雪平地盈尺层冰如阜人以为瑞公命斩之纳诸室

解析:

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惯用语以及句中的词语进行判断。

具体到本题,首先要关注主语的转换,如“以为瑞”的主语是“人”,“命斩之纳诸室”的主语是“公”,故“人”“公”前均应断开。

其次要关注虚词,如“而”在句中明显表转折,其前可断开。

参考答案:

工未毕/而夕大雪/平地盈尺/层冰如阜/人以为瑞/公命斩之/纳诸室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淮之地,无冰雪者几年,岁亦荐饥。

(4分)

译文:

                                  

(2)或者以为役民于严冬之际,人有不堪,不知《周礼》凌人斩冰之意、圣人燮理之事也。

(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淮水一带好几年没有冰雪,年景也连年歉收。

(得分点:

“岁”“荐饥”各1分,状语后置句“无冰雪者几年”1分,语句通顺1分)

(2)有的人认为在严冬季节劳役百姓,百姓难以忍受,这是不懂得《周礼》中掌管藏冰之事的长官采冰的用意、圣人所言调和阴阳的事。

(得分点:

“或者”“堪”“燮”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凌室,是用来储存冰的地方。

古时候每当太阳运行到虚宿时(即冬天)人们就储存冰块,所以《豳风》有诗说: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意为周历二月凿冰发出“冲冲”的声音,周历三月把冰放进冰窖,周历四月的早晨取出,用羔羊和韭菜献祭祖先。

)而藏冰、取冰,也是调和阴阳的一件事情。

《周礼》记载凌人掌管藏冰之事,在凝结阴气的严寒时节储存冰,在阳气极盛的时节取冰。

享有俸禄的家庭,被给予冰用于丧祭之事,没有遗漏不给的。

于固定时节储存,使用周到,因此冬季没有酷热干旱,夏季没有反常的寒气,春季没有寒风,秋季没有久下成灾的雨,雷电出现却没有雷击之灾,霜冻、冰雹没有造成灾祸,严重的灾疫没有兴起,百姓没有因疫病而早死。

所以藏冰、取冰,是圣人所言辅助调和阴阳的职责。

上至宰相,下至州郡(官吏),都是用来担负调和阴阳的职责的,一定要让阴阳没有出现冬热夏寒那样的反常情况,才算尽到了他们的职责。

淮水一带好几年没有冰雪,年景也连年歉收。

光州的判官张士政,在至正壬午年冬天,对监郡卜颜不花说:

“我看京师和州郡所在的地方的官吏,在仲冬时节必储冰待用,来周济酷热的时候。

但是只有光州不是这样。

我建造凌室,等有冰了就储存冰,可以吗?

”监郡说:

“可以。

”于是在城的北门建造凌室,命令掾吏万文宝督察建造凌室的劳役。

工程还未完成,黄昏时分下了大雪,平地雪有一尺厚,层层的冰像山一样,百姓认为是祥瑞之兆。

张公命人砍下冰并储存在凌室里。

等到(凌室)完工之后,河里的冰也融化了。

大概是愿望很真诚,凭此感动召唤来了雪。

当时是壬午年冬天十二月。

有的人认为在严冬季节劳役百姓,百姓难以忍受,这是不懂得《周礼》中掌管藏冰之事的长官采冰的用意、圣人所言调和阴阳的事。

我听说张公执政,调整物价,体恤百姓之苦,压制豪强,扶持善良的人,除去沿袭已久的弊病,理清积聚的冤情,没有不是调和的事。

况且建造凌室,藏冰、取冰,观察阴阳寒暑的变化,来考察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这也是从政中的大事。

孔夫子作《春秋》,若无冰则必定记下,记录奇异的事件,是治理国家的先贤教言。

这大概不是有的人所知道的。

我之所以在凌室里写东西,是因为知道了张公从政的事迹,他日入朝为官,辅佐(皇帝)成就德化,大概会以此为基础。

所以不可以不记下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20分)

戚元鲁墓志铭

曾 巩

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

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

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

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

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

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

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

孰谓不幸而今死矣!

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

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

嘉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

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

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

有子一人。

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

呜呼!

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

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

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

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祔。

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铭曰:

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

(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抗志不仕       抗:

崇高

B.有子恭谨恂恂恂恂:

小心谨慎的样子

C.故一时与之游者游:

交往

D.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速:

快速

解析:

选D 速:

请求。

[回归教材] 文言文中对常见文言实词的掌握,可以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把课本文言文的基础掌握扎实。

如本题B项可参考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吾恂恂而起,视其缶”一句,句中“恂恂”即小心谨慎的样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

选B A项,代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的。

B项,均为介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