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3993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docx

循环系统病理分析供参习

血液循环系统病理分析

由心脏和各种血管、血液组成,淋巴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由心肺、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组成,其主要功能如下:

1、动脉:

运送血液离开心的管道,管壁厚、富有较大弹力。

2、静脉:

引导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管壁较薄,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

3、毛细血管:

连接动静脉间的微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点。

4、血液:

是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为特殊的结缔组织,由心脏驱动,充濡于所有血管。

5、功能:

运输各种营养到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

一、高血脂

1、病症

高血脂,又叫高脂血症,它是指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血脂升高,或者血脂水平脂的变化超出了正常范围。

一般以成年人空腹12-14H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mmοL/L(220mg/dl),甘油三脂超过1.8mmοL/L(160mg/dl),儿童总胆固醇超过4.14mmοL/L(160mg/dl)则称之为高脂血症。

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

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

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2、病因

高血脂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与环境、家庭遗传有关。

后者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症、胰腺症等引起。

一般而言,下列人群较易得高血脂:

1)有高血脂家族史者;

2)体型肥胖者;

3)中老年人;

4)长期高糖饮食者;

5)绝经后妇女;

6)长期吸烟、酗酒者;

7)习惯于静坐的人;

8)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者;

9)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3、预防和注意事项

1)调节饮食结构,尽量不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脑子、骨髓、鱼子、贝类、乌贼、鳝等。

要常吃多纤维的蔬菜、瓜果,它们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胆固醇吸收,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

2)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3)有氧运动,通过运动,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血脂相应降低,有的患者血脂正常,但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也要控制饮食、积极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

◣注:

心脑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在清晨锻炼,因为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

二、引起高胆固醇的原因

  实际上,人们自身合成的胆固醇足以满足身体需要,不必再摄入胆固醇。

专家分析,引起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有:

  1、遗传因素。

据统计,每500个人中大约有一个人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他们常常过早地发生冠心病。

  2、膳食因素。

爱吃肉、动物内脏、蛋、鱿鱼和油腻食物的人,胆固醇很容易升高。

  3、体重。

调查显示,超重或肥胖人胆固醇比较高。

  4、体力活动。

不爱运动和劳动的人胆固醇水平会增高。

  5、性别和年龄。

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妇女在50岁以后,胆固醇水平高于男性。

  6、饮酒。

过度饮酒可损害肝脏和心肌,导致高血压,并升高甘油三酯水平。

  7、精神压力。

许多研究都证明,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可引起血胆固醇升高。

另一方面,有些人往往吃许多高脂肪食物来对付压力,这也是血胆固醇升高的重要因素。

  

三、高血糖

1、病症

血糖是指血液中含有的葡萄糖,血糖值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糖类就是碳水化合物,正常水平的血糖对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极其重要的。

正常血糖在一定范围中波动,空腹血糖3.4-6.2毫摩尔/升(60-110毫克/分升),饭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

葡萄糖是人体所必需,但血糖的过高、过低都将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甚至是终身的、致命的,因此保持适当的血糖浓度,才是机体所需要的。

本病是因为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代谢障碍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使机体全身各脏器及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常见的有:

1)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

2)全身广泛的毛细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红细胞不易通过,组织细胞缺氧。

3)肾脏出现肾小球硬化、肾乳头坏死等。

4)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微血管瘤、眼底出血、渗出等。

5)神经细胞变性,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脱髓鞘病变。

6)心、脑、下肢等多处动脉硬化。

高血糖常伴有高脂血症,冠状动脉、脑血管及

下肢动脉硬化比一般正常人发生得早而且严重。

2、病因

使血糖变得过高的常见原因有:

1)胰岛素缺乏、绝对或相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葡萄糖利用障

碍,糖代谢紊乱,使血糖增高。

见于糖尿病、胰腺癌、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切除等;2)摄取大量糖类食物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肠道吸收糖类过多、过快,严重肝病肝

功能失常血糖不能转化为糖元等,引起血糖增高;

3)升血糖激素增加,使血糖增高。

如胰升糖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

素、甲状腺素等;

4)应激性血糖增高,如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使肾上腺素、

胰升糖素分泌过多,血糖升高;

5)妊娠性糖尿病,妊娠时使胰岛功能发生变化,糖耐量减低,引起血糖增高;

6)药物性血糖增高,如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有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引起血糖增高;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会引起高血糖的药;又如服用了某些止咳糖浆;7)过度肥胖;8)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9)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高血糖被称为SOMOGYI现象;10)饮酒可导致低血糖,也可导致高血糖;11)运动量明显减少,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12)在生病或其它应急情况下,原先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等等。

3、预防和注意事项

1)控制总热量:

要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病人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

2)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

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平衡血糖。

因进食量减少可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故宜多吃些新鲜蔬菜。

水果类含果糖较多,血糖控制不好时最好免食。

3)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人脂肪代谢紊乱,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快。

食物中必须控制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克/日,相当于每日一个鸡蛋。

少食或不食动物油脂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脏腑类食物。

糖尿病人还易并发肾功能不全,要经常检查尿蛋白。

4)饮食注意事项:

a、主食最好吃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b、血糖高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c、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

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d、禁用食物有:

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

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e、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

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f、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g、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时,可在两餐或临睡前食用,但也要减少相应主食。

h、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

i、血糖高患者的饮食除控制总热卡外,还应做到食品多样化,但因为限制糖、盐,使菜肴味道较单一。

针对这一点,市场上生产了多种甜味剂如甜味菊、甜味糖,其不产热、不含任何营养素,近两年有一种甜味剂为蛋白糖,其有氨基酸组成,也不产热,无任何副作用,是目前较理想的甜味剂,如纽特糖、元真糖。

j、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同样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对肥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较严格的饮食控制外,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严格控制动物油如黄油、猪油、牛油等,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利。

k、对于合并肾脏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总热量外,应根据病情注意少盐,无盐或少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供应不宜过高,并且忌食豆制品,对于尿毒症应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天在30克左右,主食以麦淀粉代替米、面、蛋白质供给首选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四、低血糖

1、病症

低血糖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突然降至2.8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以下,

产生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脑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

由于血糖快速下降,病人常有饥饿感、恶心、呕吐、软弱、无力、紧张、焦虑、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手足震颤等;当血糖进一步下降,病人可出现精神恍惚、嗜睡、抽搐、昏迷;长期而严重的低血糖可引起脑部受损,如昏迷6小时以上,可造成不能恢复的脑损害,进而引起死亡。

2、病因

1)最常见的病因是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磺脲类药物过量或使用不当所致。

2)使用胰岛素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口服药时进行了超常规运动,即运动量过大。

3)减肥或进食量太少。

4)肝脏疾病或缺乏糖代谢的酶类时使得糖分储存、利用不足。

5)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减少,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

6)除此之外还应当提到是,当你使用同等剂量胰岛素或者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口服药而进食和运动均无变化时出现低血糖,这很可能说明你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正在恢复,或者你的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正在改善,这可能是病情好转的标志之一。

此时应逐渐减少口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的剂量。

3、预防和注意事项

1)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内要进食,当活动量增加时,要及时少量加餐,外出办事要注意按时吃饭,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也应及时加餐;

2)注射混合胰岛素的病人,特别要注意按时吃晚饭及在睡前要多吃些主食或鸡蛋、豆腐干等;

3)随身携带一些糖块、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应用。

4)当低血糖急性发作时:

a、反应较轻、神志清醒的病人,用白糖或红糖25—50克,用温开水冲服或喝其

他含糖饮料;稍重者吃馒头、面包或饼干25克,或水果1—2个,一般10分钟后反应即可消失。

b、低血糖反应较重,神志又不很清楚,可将白糖或红糖放在病人口中,使之溶化

咽下;或调成糖浆,慢慢喂食。

如服糖10分钟仍未清醒,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

c、对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并给予吸氧,很

快就可见效,或肌肉注射高血糖素1毫克,15分钟内意识应清醒。

清醒后必须给病人服糖水等,预防下一次反应性低血糖。

五、动脉粥样硬化

1、病症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变厚并失去弹性的几种疾病的统称,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

它是一种以中等和大动脉斑片状内膜下增厚(动脉粥样化)为特征的病变,可以减少或阻断血流。

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增厚、变硬,斑块内部组织坏死后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样物质,称为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脑中风,可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痴呆等。

2、病因

1)年龄: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青壮年亦可有早期病变。

2)性别:

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1,女性常见于绝经期之后。

3)高脂血症:

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100、脂蛋白(α)(Lp(α))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Ⅰ和AⅡ降低,均属易患因素。

4)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较血压正常人高4倍,且无论收缩压抑舒张压增高都重要。

5)吸烟:

吸烟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达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

6)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患高2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糖耐量减退者颇常见。

7)职业:

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本病。

8)饮食:

常进食较高的热量,较多的动脉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者易患本病,西方的饮食方式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9)肥胖:

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10)A型性格:

进取心和竞争性强、工作专心而休息不抓紧、性情急躁、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者易患本病。

11)微量元素:

铬、锰、锌、钒、硒不足,铅、镉、钴过多为危险因素。

12)遗传:

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高出5倍。

3、预防和注意事项

1)合理饮食:

提倡饮食、低脂低盐饮食,肥胖者低热量饮食(减少饭量);

2)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3)不吸烟,不饮烈性酒或大量饮酒;

4)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肥胖症、糖尿病等;

5)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六、冠心病

1、病症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可能猝死。

2、病因

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

3、预防和注意事项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注意事项基本相同。

七、原发性高血压

1、病症

正常人血压:

收缩压≤13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12-18.7千帕/8-12千帕)。

当经常性的出现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时,基本上已可确认为高血压了。

大部分病人在血压增高的同时,有头痛、头昏、头胀、耳鸣、眼花、烦闷、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症状。

并乏症:

血压持续升高,往往可引发:

冠心病、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脑血管痉挛、脑中风、脑溢血和左心室肥大、扩张,进而左心室衰竭形成高血压心脏病。

大部分的高血压都是“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的95%以上,其余不到5%的则是由于明显的疾病造成,被称为“继发型高血压”或“疾病型高血压”。

2、病因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有家族遗传性。

此外,饮食过咸、肥胖、运动不足、饮酒等都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1)性别与年龄:

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与男性。

    2)生活习惯: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对预防高血压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过吃咸食,低蛋白、高脂肪的膳食习惯,大量饮酒,经常熬夜和缺乏运动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中风。

3)工作压力:

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4)性格:

暴躁多怒、情绪急躁者,血压往往偏高。

一些促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高血压病的形成。

    5)家族因素(遗传因素)。

    6)体重因素:

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7)吸烟:

现已证明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据测:

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所以,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戒烟。

8)不愉快婚姻也会引致血压高。

总之,心排血量和周围血管阻力是影响体循环动脉压的两大因素,前者决定于心收缩力和循环血容量,后者则受阻力小动脉口径、顺应性、血液粘稠度等的影响,主动脉的管壁顺应性也影响血压的水平。

3、预防和注意事项

1)患者的食盐用量必须限制到健康人的1/2以下,不能吃咸菜,避免摄入动物性脂肪,控制淀粉类食物的摄入,禁止吸烟、饮洒、饮咖啡、饮浓茶,可多吃香蕉、苹果、山楂、花生、豆类及豆制品、鱼、菠菜、洋葱、芹菜、桂圆和菊花。

2)要保持乐观、平和的情绪,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冬天注意保暖,避免在寒冷的夜里起床,冬天早晨起床时,动作要缓慢。

平时要多作强度小的运动。

八、先天性心脏病

1、病症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先心病的发病率约为出生活产婴的7~8‰,未经治疗者约34%可在1个月内死亡,50%在1岁内死亡,生后早期死亡者多为复杂畸形或病情较重者。

2、病因

1)感染因素:

母亲妊娠早期(特别是3个月内)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宫内感染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这些感染包括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

    2)遗传因素:

许多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愚型、18-三体综合征、15-三体综合征等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3)其他因素:

接触放射线,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如叶酸),药物影响(抗癌药、抗癫痫药、安眠药等),酗酒,某些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酸尿症、糖尿病等,其小儿均有较高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3、预防和注意事项

加强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避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接触,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意义。

九、风湿性心脏病

1、病症

风湿性心脏病系风湿热后遗症,是因急性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

临床表现是病变的瓣膜区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心室、心房增大,后期出现心功能不全等。

以20-40岁的病人最常见。

可伴有风湿性关节炎。

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经过10~15年逐步出现心力衰竭。

2、病因

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

3、预防和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重体力活动。

但在心功能允许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轻体力活动或轻体力的工作。

2)预防感冒、防止扁桃体、牙龈炎等。

如果发生感染可选用青霉素治疗。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治疗。

3)心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4)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5)房颤的病人不宜作剧烈活动。

应定期门诊随访;在适当时期要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何时进行,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定。

6)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术,术前应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附:

类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症状

类风湿病是包括所有侵蚀肌肉骨髂系统并累及全身的一类综合性结缔组织疾病,是举世公认的疑难病,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

它包括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椎炎、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病症、风湿性关节炎、压迫性神经病变、骨坏死、颈肩腰腿痛等。

风湿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程长、对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

对社会、家庭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十、心肌梗塞 

1、病症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2、病因

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如该动脉与其它冠状动脉间侧支循环原先未充分建立,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缺血,1小时以上即致心肌坏死。

2)在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心排血量骤降(出血、休克或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负荷剧增(重度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也可使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引起心肌坏死。

3)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而致血栓形成。

4)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痉挛,都可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坏死。

心肌梗塞既可发生于频发心绞痛的病人,也可发生在原来并无症状者中。

3、预防和注意事项

十一、心肌劳损

就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

此时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

如确诊心肌缺血,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改变工作生活方式,适当锻炼、节制饮食、控制血脂、减轻体重,必要时去医院检查,并服用相关药物。

十二、心律失常

1、病症

当心肌激动的产生或传导发生异常时,就使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乱,称为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发。

其临床表现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

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

2、病因

1)正常心脏:

疲劳、喝浓茶、烟酒剌激、情绪激动及冷饮等,常可出现心律失常。

     2)器质性心脏病:

如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后遗症,以及可以引起一过性心律失常的风湿性心肌炎、白喉及流感等急性感染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等。

    3)药物作用:

如洋地黄、奎尼丁、锑剂、氯化喹啉、灭虫宁、安眠药中毒等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4)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如严重高血压、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

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

严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缩无力,并对儿茶酚胺的反应降低,导致心脏骤停。

     5)代谢性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房纤维性颤动。

3、预防和注意事项

1)及时就医确症,好对症下药。

2)保持心境平和。

附:

心脏瓣膜病

人的心脏分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心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右心室与肺动脉连接,左心室与主动脉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左心室与主动脉、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分别有一个瓣膜。

正常情况下,静脉血液带着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经上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后经三尖瓣流到右心室,右心室收缩推动血液经肺动脉瓣进入肺动脉;血液在肺内排出二氧化碳,吸收人体生存必需的氧气后到达左心房,左心房内的血液经二尖瓣流到左心室,左心室收缩推动血液经主动脉瓣进入主动脉,到达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心脏瓣膜相当于水泵的阀门,保持血液通畅地向一定的方向流动。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的正常流动,脑、肺、肾和肝脏等全身各个部位的组织和器官才能得到适量的血流、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才能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废物。

附:

心肌疾病

心肌疾病是指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病因不明的原发性或特发性心肌病,也称心肌病。

另一类为病因明确的或与全身疾病有关的继发性或特异性心肌病。

原发性心肌病分为三型,在我国以扩张型心肌病最多见,肥厚型次之,限制型罕见。

特异型心肌病包括酒精性心肌病,围产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