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4092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docx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5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练习题

第1课

课堂作业

1、山中的“朋友”有什么特点?

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的古桥()的树林()的云

()的瀑布()的山泉()的溪流

()的悬崖()的云雀()的老柏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澈(    )  淌(   )    悴()

辙(   )  倘(   ) 粹()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

(2)道德高,名望重。

(     )

(3)很感兴趣地谈论。

(     )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     )

 

第2课

1、照样子写词语

   例:

水淋淋(ABB)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阵阵( ) 一缕缕( ) 一首首( ) 一丛丛( )

   一( )歌谣 一( )岩石 一( )树叶 一( )音符

  3、读比喻句,找出打比方的部分,体会它们的好处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作者将____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____及____、由____及____的动态过程。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________”,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________美。

4、熟读课文后填空

  《山雨》这篇散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作者通过合理而新奇的________并运用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带来的________美和________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写雨诗句集萃

   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

《山中》)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

《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

《春夜喜雨》)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清明》)

   6.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第3课

课堂作业

基础知识题

1、辨字组词

   俏( ) 庞( ) 烤( ) 巷( ) 谥( )

   峭( ) 宠( ) 拷( ) 港( ) 谧( )

2、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1)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  )。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我想它一定是(  )吧!

     ☆从这个句子,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虫音乐家们(  ))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  ))流了出来。

     ☆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能力提高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静谧(  )(  )  娇小(  )(  )

    勤勉(  )(  )  僻静(  )(  )

2、小练笔:

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

请你歇一歇自己观察过的小虫,狐疑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拓展创新题

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

它使我叫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耳朵听得很深。

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眼睛望得可远可细。

仿佛,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

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

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

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草花。

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

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

    血(xuèxiě)脉  曲(qūqǔ)径  负荷(hèhé)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天涯海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胜负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说说“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该如何理解。

  4、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段中的两处省略号前的横线上分别补写上一个句子。

  5、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

    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

课堂作业

基础知识题

1.辨字组词

亘()崖()宛()赌()

恒()涯()婉()睹()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

(      )

②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怎样就怎样。

  (      )

③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形式。

        (      )

④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      )

⑤年龄已超过了六十岁。

          (      )

3.仿写句子

索溪峪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

一会儿手牵着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能力提高题

1.“野”在字典里有以下义项:

(1)野外

(2)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3)不受约束的(4)没礼貌的,不讲道理的联系课文内容,选择“野”在以下句子中的含义

A.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

B.平生没走过这么“野”的路。

()

C.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

()

D.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返璞归真”的意思是,索溪峪的山是,水是。

人们在这样的山水中,

呈现出一幅的画面。

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的作用。

拓展创新题

1.向爸爸妈妈说说家乡的“野”,有兴趣的同学把它简单写下来。

 

第5课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辨字组词

勘()饶()竣()纬()

堪()绕()峻()伟()

1.说说从课文中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完成课后第二题。

1、小练笔 以“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2、搜集阅读名人故事资料

 

第6课

1.辨字组词

挚()浸()蒙()班()

垫()寝()朦()斑()

2.缩句练习。

(1)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饿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2)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3.练习朗读课文。

 

1.说说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2.完成课后第二题。

 

第7课

1、根据意思,在括号填上合适的词语。

眺望、仰望、俯视、环视、目睹、怒视、端详、瞻仰、回眸、蔑视、视察、浏览

表示向远处看()表示向上看()表示向下看()表示上级看下级()表示回过头看()表示仔细看()表示向周围看()表示看不起地看()表示愤怒地看()表示亲自看()表示粗略地看()表示恭敬地看()

2、抄写本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3.给宝石岛的战士写一封信,也可以投稿给编辑部,可以班级与班级之间交流。

 

第8课

课堂作业(见作业资源包)

一、照样子,组词

  例:

惨悲惨凄惨惨痛

  1、温()()()

  2、思()()()

  3、要()()()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

  2、学走路时,摇摆不定的样子。

()

  3、形容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

  4、强壮勇猛。

()

  三、选出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解释。

  缘:

①因为②沿③缘分④远古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能结识你这样的朋友,真是缘分啊!

()

  3、你知道“边缘少年”的意思吗?

()

  4、爸爸总是无缘无故地打我。

()

  四、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拟人②比喻③设问④反问

  1、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2、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

()

  3、我们怎能忘记中华母亲承受的千年灾难?

()

  4、历史和未来将由谁来焊接?

是中华少年。

()

  答案依次如下:

  一、温暖温柔温和思想思念思考需要要求全要

  二、莽莽蹒跚学步离地顶天强悍

  三、①③②④

  四、②①④③

 

第10课

1、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字组成词语。

    映入(  )(  )  相互(  )(  )  (  )(  )可亲

    一叶(  )(  )  (  )(  )提供  不加(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    容易——    精心——    美丽——

  3、比一比,再组词。

    竭(  )遨(  )赐(  )慨(  )

    渴(  )傲(  )惕(  )概(  )

    协(  )赌(  )薄(  )萤(  )

    胁(  )睹(  )簿(  )莹(  )

  4、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一)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 ]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  ]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二)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再生”的意思是,“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强调了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第9课

作业设计:

1、辨字组词

   莓( ) 虑( ) 魁( ) 填( ) 搁( )

   霉( ) 虚( ) 槐( ) 镇( ) 隔( )

2、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 )别人。

   ☆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

   (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  )

     ☆我嘛……缝缝补补……(   )

4、读句子,回答问题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____________。

“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____________的品质。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有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①这个句子是______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_______和________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第10课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忘返  身无( )( )  片甲( )( )  ( )( )大吉

  来之( )( )  ( )流不息    理直气( )    同心( )力

( )武扬威    废( )忘食    千( )一发    调兵( )将

 

第11课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

    yōu ( )久  ( )静  ( )愁  ( )美

    yí ( )式  ( )留  怀( )  转( )

    qiàn ( )款  道( )  镶( )  拉( )

一、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二、“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我”有哪些变化?

是什么让“我”发生了变化?

 

第12课

一、写出划线词的近义词

  ①小时候,家里最让我着迷的是那台老旧的电话机。

( )( )

  ②“问讯处“是召唤她的密语。

( )( )

  ③我非常想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母亲的人。

( )

二、找出和下面句子相照应的语句抄下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

“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多处运用前后照应的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句子,回答问题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这个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最后一美元》

  三年前那个雨雪霏霏、北风凛冽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只身来到纳什维尔,希望成为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然而,我却四处碰壁。

一个月下来,口袋里差不多已空空如也。

幸亏一位在超级市场工作的朋友用那里准备扔掉的过期食品偷偷接济我,我才勉强度日。

最后,我只剩下一美元,却怎么也不舍得把它花掉,因为上面满是我喜爱的歌星的亲笔签名。

  一天早晨,我在停车场留意到一名男子坐在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里。

一连两天,汽车都在原地,而那名男子每次看到我都温和地向我挥挥手。

我心里纳闷,这么大的风雪,他待在那儿干吗?

  第三天早晨,当我走近那辆汽车时;那名男子把车窗玻璃摇下来。

我停住脚步,和他攀谈起来。

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到这里来应聘的,但因早到了三天,所以无法立即工作,口袋里又没钱,只好待在车里不吃不喝。

  他忸怩片刻,然后红着脸问我是否可以借给他一美元买点吃的,日后再还我。

然而,我也是自身难保。

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不忍看到他失望的表情而转身离去。

  刹那间,我想起口袋里的那一美元,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

我走到了车前,把钱递给了他。

他的两眼顿时亮了起来。

“有人在上面写满了字。

”他说。

他没有留意那全是亲笔签名。

  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

然而时来运转,就在当天早晨,一家电台通知我去录节目,薪金500美元。

从那以后,我一炮打响,成为正式节目主持人,再不用为吃穿用而发愁。

  我再没有见过那辆汽车和那名男子。

有时候,我在想他到底是乞丐,还是上天派来的使者。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1、“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中“困境”具体指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能表现“我”珍爱这“最后一美元”的语句(两处),用波浪线在原文中中标出。

  3、文章具体描写了“我”的“困境”和“我”对“最后一美元”的珍爱,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何作用?

4、“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中“考试”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

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字组成词语。

    映入(  )(  )  相互(  )(  )  (  )(  )可亲

    一叶(  )(  )  (  )(  )提供  不加(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    容易——    精心——    美丽——

  3、比一比,再组词。

    竭(  )遨(  )赐(  )慨(  )

    渴(  )傲(  )惕(  )概(  )

    协(  )赌(  )薄(  )萤(  )

    胁(  )睹(  )簿(  )莹(  )

  4、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的感叹?

作业设计:

(一)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 ]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  ]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二)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再生”的意思是,“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强调了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第14课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生机( )( )  面目全( )  一命( )呼  ( )不留情  

自由自( )  苟延( )喘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参( )( )( )  宗( )( )( )

     ( )( )( )   ( )( )( )

    直( )( )( )  肖( )(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