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54221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党史改革开放历程及成就-.ppt

中共党史-崭新的篇章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一、改革开放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事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一、改革开放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事,1978: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始,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新华社当天转发了这篇文章。

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978: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邓小平曾于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

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

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那是中国内政。

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邓小平的讲话开启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时代。

1979:

解决台湾问题新主张出炉,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等。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提出六条和平统一主张。

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民革、民盟、台联联组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1979年4月13日20日,国家经委召集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八家企业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北京召开座谈会,讨论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首都钢铁公司等企业被国家经委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从此,中国的改革开始扩展至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之幕布也徐徐拉开。

1979:

国企改革开始,1979年7月:

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1979年7月:

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1984年5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1986年12月:

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1993年11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9月: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开办之初,特区的“特别之处”主要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1979:

经济特区酝酿诞生,1984年1月2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

视察期间,邓小平挥笔题词。

在深圳的题词是: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在珠海的题词是:

“珠海经济特区好。

”在厦门的题词是: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1985年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建省,全省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经济特区;1992年,长江沿岸城市全部对外开放从经济特区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开放地区或地带内陆开放地区,逐渐形成了我国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将“小康”与中国人的现代化理想联系起来。

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79:

建设“小康”提上日程,即到本世纪末,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已总体上达到小康。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2002年党的十六大、2007年党的十七大分别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

1980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同志不当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员会候选人的决定。

这是废除实际上存在的干部职务终身制和逐步更新领导班子的一个重要步骤。

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右图:

人民日报发表的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980:

废除领导职务终生制启动,邓小平为废除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终生制身体力行。

1989年11月,邓小平在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职去了最后一个职务。

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出总结和评价。

1981:

正确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图为十一届六中全会会场。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月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

这是对1977年以来四川、安徽农民进行包工、包产试验的完全肯定。

文件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年底,中央政治局讨论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2:

农村改革沐浴春风,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搞起了“大包干”,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979年10月,小岗村包干到户见成效,粮食总产量6.6万公斤,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

1980年,小岗村产粮6.95万公斤,1997年增至38万公斤。

图为小岗村21个农民秘密在大包干协议上摁下红手印。

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五年以一号文件推动农村经济的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到1985年,在农村自1958年以来延续了二十余年的人民公社体制终于结束。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以之为标志的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农业面貌,使几亿农民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他指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主旋律,1982年9月1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

十二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的主旋律。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从此,中国明确走上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1984:

作出经济体制改革关键决策,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003年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成为全方位的、涉及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改革。

1985:

改革全面展开,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8年1月15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开始了住房制度的改革;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1998年月10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200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八部委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的关于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1986年12月中下旬,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的背景下,合肥、北京等地一些高等学校的少数学生上街游行,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从中进行反对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煽动,有的地方出现了扰乱交通秩序和违反社会治安规定的情况。

经各地有关方面和学校当局的教育和疏导,事件逐渐平息。

邓小平针对此事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1989年春夏之际,北京出现政治动乱。

邓小平再次指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不能动摇。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1986: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0月25日11月1日,党的十三大召开。

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赵紫阳作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

报告阐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定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报告提出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十三大的成果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

1987: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党的基本路线,1992:

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高潮,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阶段。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5:

确立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月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月26日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江泽民在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部署。

也是为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而作出的重大举措。

1997:

继续邓小平指引的方向前进,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2月25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隆重举行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

江泽民在悼词中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愿望。

1997:

香港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时,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第一,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第二,1997中国收回香港后,继续保持香港繁荣,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第三,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1982年9月,中英开始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1984年12月19日,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左图: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右图:

1997年6月30日,最后一任香港总督彭定康从卫兵手中接过降下的英国国旗。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签定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

右图:

邓小平在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定仪式上。

1997:

重新认识公有制,9月12日-18日,党的十五大召开。

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报告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报告指出: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去世之后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1998:

抗击特大洪水袭击,1998年夏,自6月份起,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等江河,也相继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由于洪水量级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非常严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百万军民与罕见的大洪水进行了殊死搏斗。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抗洪前线指挥。

在抗洪救灾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现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

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1999:

非公有制经济重新定位,1999年3月5日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右图:

朱镕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宪法,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提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肯定。

1999:

西部大开发掀起热潮,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从此西部大开发掀起热潮。

2004年10月,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开通了我国横贯东西的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发挥了重大作用。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18时37分,从格尔木发出的“青1”次列车顺利通过海拔5072米的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口。

2001年11月11日,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

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上举杯庆贺(左图);向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递交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200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的变化,200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2002年11月814日,党的十六大召开。

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00年2月20日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提出的。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深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2003:

万众一心,抗击非典,2003年春,广东等地出现非典型肺炎,并传染至各地。

4月14日,胡锦涛在广东省疾病防疫控制中心考察。

在考察中,胡锦涛指出,要把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

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到夏季,防治非典型肺炎取得胜利。

200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004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在沈阳召开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03: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问题。

这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之后的又一项治国的战略举措。

2004:

保护私有财产入宪,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写入宪法。

它适应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加强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并确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权法规定: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物权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基本法律,关系着坚持和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月26日至5月3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

60年来的握手,2005:

两岸交流出现新气象,2005年5月5日至13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

2005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的新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

20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以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形式公布。

意见指出: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

河南信阳市十三里桥乡,墙上的标语成为历史的印迹。

自2004年开始,国务院就实行了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

2005年岁末,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使解决“三农”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200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10月8日-11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说: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2007: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大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2008:

平息拉萨3.14事件,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事件造成了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