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4442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docx

大学师范心理学提纲

一.单选

1.心理的实质——p2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2.心理现象的分类——p6

心理过程:

认知,情绪情感,意志

个性心理: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3.情感——92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知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

情绪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情绪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二者彼此依存

情感是高级复杂的内心体验,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情感种类:

道德观,理智感,美感

4.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标志——7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5.精神分析——15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观点:

儿童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和心理障碍的根源

人类的很多行为是由潜意识过程支配的

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重视内心冲突和早期经验的作用

6.心理学研究原则——26

客观性,教育性,发展性,系统性,伦理性

7.心理学流派

学派名称

主要人物

研究对象

基本论点

构造主义

1879-1900

冯特、铁钦纳

意识的结构

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要素

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机能主义

1890-1930

詹姆斯、霍尔、卡特尔

意识的功能

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比结构更重要,意识是连续的整体,重视心理学实际应用,研究范围扩大

格式塔学派

1912-1940

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意识的组织

整体经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

行为主义

1913-至今

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

外显行为(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只有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精神分析

1900-至今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

儿童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人本主义

1950-至今

罗杰斯、马斯洛

人类所独有的特殊经验

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区别(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

认知心理学

1950-至今

奈瑟、皮亚杰、乔姆斯基等

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

不了解人如何获取、储存和对信息的加工,就不可能对人的行为有真正的理解

8.注意的功能——34

选择功能,维持功能,整合功能,调节功能

9.感觉的功能——40

感觉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是机体同外部世界保持信息平衡的重要条件;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10.感觉适应——43

当刺激物持续作用时,人的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适应。

视觉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

11.心理学研究方法——28

描述性研究:

访谈法,个案法,观察法

相关研究:

问卷法,测验法

因果研究:

实验法

12.知觉的特性——43

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

13.过度学习——53

学习达到能够背诵之后,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

50%的过度学习最为经济

14.思维的特征——57

概括性,间接性,问题性,创造性

15.短时记忆的容量

7+-2个

16.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前:

前面所学材料对后面所学材料的干扰。

后:

后面所学材料对前面所学材料的干扰

17.气质类型——143

体液说:

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体型说:

瘦长型,矮胖型,强壮型

18.人际关系破裂发展阶段——196

分歧,收敛,冷漠,逃避,终止

19.社会认知效应——203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认知

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投射效应,社会刻板印象,宽大效应,晕轮效应,负性效应

20.功能固着——66

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物的通用功能,看不到其他可能的功能。

21.比率智商——76

智力商数,用IQ表示。

其公式为:

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

22.韦纳的归因模型(四个因素三个维度)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的

稳定的

不稳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不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二.判断说明

1.动机与活动效益——67(倒U型曲线)

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强,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只有在中等强度动机下,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65

知觉情境,问题表征,心理定势,功能固着,知识经验,情绪动机

3.心境——93

是情绪的一种,是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特点。

其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环境和主体的个性特征

4.情绪情感——90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知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

情绪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情绪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二者彼此依存

情绪包括3个成分:

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表现

情感是高级复杂的内心体验,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情绪的功能:

信号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

情感种类:

道德观;理智感;美感

情绪的种类:

心境,激情,应激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刻板形象——211

人们对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群人形成一种固定的概括化的印象的现象。

2.人格——121

人格是个体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基础上、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

3.性格——121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及其相应的行为习惯,它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道德评价的核心部分

4.晕轮效应——211

我们一旦发现或认为某人身上具有某一种突出的特质,就会认为他一定拥有其他方面的关联特质。

5.再造想象——68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6.心理健康——164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在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7.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不变(大小,形状,明度,颜色)

8.功能固着——66

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物的通用功能,看不到其他可能的功能。

四.案例分析[理论+实践参考书本P237]

人际交往(从理性-情绪疗法到人际关系调试)——194

人际交往原则:

交互原则(要积极);功利原则(多实施“增值交换”“对等交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保护个人价值和尊严);情景控制原则(双方能够平等的拥有一定决策自由,控制双方关系的自由,选择交往方式的权利和自由)

人际沟通的策略:

真诚对待;积极回应;准确表达;举止得体;兼顾情境;避免争吵

判断人际心理问题:

人际敏感;社交恐惧;人际孤独;人际冲突

人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认知偏差;情感不和;沟通不畅;不良人格;社交事件

人际心理辅导方法:

理性-情绪疗法(针对认知偏差,情绪问题):

找出不合理观念,建立适宜观念,使其学会客观地看问题,有事实根据地评价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坦然地思考问题

五.实践运用

1.归因理论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的

稳定的

不稳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不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例子

成就状态

原因

例子

能力

我擅长数学

成功

努力

我复习得很充分

任务难度

这次考试太容易了

运气

这次考得好,太运气了

能力

我不擅长数学

失败

努力

我准备得不充分

任务难度

这次考试太难了

运气

这次我很不走运

2.如何培养良好的注意力

(一)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

(二)培养专心致志学习,工作的能力

1.从注意10分钟开始

2.为自己限定期限

(三)培养转移注意的能力

(四)扩大注意范围

(五)培养注意分配问题

情绪调节——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