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351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心理学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提纲.docx

《心理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提纲.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提纲.docx

心理学提纲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心理学中,人们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心理现象。

一个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是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个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心理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

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个性一旦形成后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间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第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索心理规律,所谓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

二、人的心理的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2、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

(2)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3)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研究心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研究法: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脊髓及其功能。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神经冲动。

2.脑的结构和功能。

六部分:

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3.大脑皮层。

脑的最高级部位,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

第二节反射和反射弧

一、反射及反射结构

反射:

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

反射弧: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

第三节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

无条件反射对每个个体来说是生来具有、不学而能的。

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

条件反射的泛化:

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

分化:

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强化: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二)工具性条件反射

1.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

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

2.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二者的共同点:

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

二者的不同之处:

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

③反应方式不同。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

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3.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

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

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

②定比间隔强化。

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

③定时间隔强化。

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

④不定比间隔强化。

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

它的效果最好。

⑤不定时间隔强化。

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

三、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

第二信号,指人类特有的言语文字,它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引起条件反射,是第一信号的信号。

(一)第一信号系统

(二)第二信号系统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它是人所特有的。

第四节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一、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基本过程: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可以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大类。

(一)非条件性抑制

1.外抑制。

2.超限抑制。

又叫保护性抑制。

(二)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

条件性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消退抑制。

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2.分化抑制。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

二、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基本规律有二:

(一)扩散和集中

(二)相互诱导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

反映——感应性——信号性反映

生命的标志——心理的标志

扁虫是最低级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具有心理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

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

第二节:

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人类心理的发生

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和语言

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性: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表现在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

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手足分工:

获得以前没有过的信息;对物体进行变革,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内部信息;可以观察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概括性认识。

社会集体性:

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1.语言产生的条件:

语言为劳动所必须【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语言为劳动结果所必须】;劳动使语言有了可能【劳动使人类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劳动使人类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2.语言的作用:

语言促使思想的直接实现;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语言促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即人)从初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含义:

不同阶段不同质;从低到高有次序进行;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有交叉;是个体心理发展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心理发展的动力:

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一、概括性

二、目的性

三、主观能动性

四、社会制约性

【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实践活动水平;阶级地位】

第四节个体心理发展理论

一、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华生

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行为的产生来源于客观的刺激。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人的心理发展是原我,本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12岁)——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三、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四因素:

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心理发展的动力:

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三种方式:

同化、顺应、平衡。

心理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2岁)—形式运算(12岁以后)

四、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

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五点标志: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发展的原因:

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教育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最佳期限;智力形成内化。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直接性,个别属性】

二、知觉概述

(一)知觉概念:

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的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有知识经验的参与。

(二)知觉的分类

1.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

深度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2.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

正确的知觉和错觉。

错觉——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域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域限

绝对感受性——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域限

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成反比关系。

(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1.适应——(除暗适应以外,基本上都是感受性降低)

2.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受性练习——通过练习,可以提高。

二、知觉的基本规律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理解性

(三)知觉的整体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第三节观察

一、观察概念——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二、观察的品质

(一)观察的目的性——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的品质

(二)观察的客观性——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三)观察的精细性——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的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四)观察的敏锐性——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三、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觉的能力,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提高的表现是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和优良品质的养成。

培养:

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具备观察事物和想象的必要知识;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记录;观察后有归纳、总结。

另外:

培养兴趣和优良的性格特征,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第五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概述

一、记忆概念

一般概念:

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

二、记忆分类与特点

(一)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

(二)瞬时记忆(一秒钟)、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一分钟以上)

(三)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的扩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四)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长时记忆扩展)

(五)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是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

内隐记忆——不需要意识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是未意识到其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三、记忆表象

记忆表象——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留的形象。

特点:

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段性。

第二节记忆过程

一、识记

(一)识记:

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也就是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

(二)识记分类及特点

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分为: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记忆。

特点:

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要付出艰巨的智力劳动,采取一定方法。

无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取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和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

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3.识记方法

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二、保持和遗忘

(一)保持和遗忘的定义

保持——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贮存的过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三)遗忘曲线(保持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创,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

遗忘先快后慢。

所以要及时复习。

(四)遗忘原因

衰退理论:

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减弱、衰退以致消失。

干扰理论:

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产生遗忘,抑制解除,记忆还可以恢复。

前摄抑制:

指先学习的材料度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或倒摄干扰:

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的干扰作用。

(五)复习

1.复习的作用

多次的识记——复习。

复习的作用——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

2.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

及时复习——间时复习——复习中尝试回忆——处理好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复习形式要多样。

三、回忆和再认

(一)回忆和再认的定义

回忆——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再认——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二)联想及其规律

联想——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规律:

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多因律——强因律——近因律

第三节记忆品质与培养

一、识记的敏捷性

识记速度的快慢——明确目的,集中注意

二、保持的持久性

保持时间的久暂——把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及时和经常的复习

三、记忆的正确性

回忆和再认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认真识记,经常比较,正确记住的和仿佛记住的分开。

四、记忆的准备性

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迅速的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掌握的知识系统化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思维概述

一、思维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思维分类及特点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依据:

思维的不同形态)

动作思维:

又叫直觉行动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或在动作中进行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

特点:

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形象思维:

又叫直观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思维:

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词、符号来思考问题,又叫语词逻辑思维。

(二)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依据:

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聚合式思维:

也叫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发散式思维:

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者假说。

(三)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依据:

思维的创造性)

常规思维:

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着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这种思维缺乏创造性,一般不会有新的思维结果。

创造思维:

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结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第二节思维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个过程。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两者关系:

相互联系,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认识因分析而深入,因综合而完整。

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不断发展。

三种水平:

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一)比较——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二)分类——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应用:

先确定标准,然后分类,依据比较共同点归并大类,依据差异划分小类。

在教学中的应用:

要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要及时纠正学生分类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概念,即运用标志某类事物的科学术语进行分类。

三、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同抽象和概括相反,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

第三节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三、概念的掌握

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

掌握概念即掌握了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共同特征,也掌握了具有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同类事物。

掌握概念的两种途径: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二是通过课堂或自学。

概念学习的两种方式:

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四、影响掌握概念的因素

过去经验——日常概念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变式——事物的变换样式。

词语的运用。

定义——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

第四节问题的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提出问题——前提【影响因素:

态度,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知识经验】

(二)分析问题

(三)提出假设

(四)检验假设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人的知觉特点——要克服先入为主的倾向

(二)定势——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对问题解决主要影响在“功能定位”

(三)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适度的动机

(四)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的解决也有显著的影响。

第五节创造思维

一、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

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1.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

2.创造思维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3.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在其中其重要作用

4.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二、创造思维的过程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三、创造思维的培养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第六节思维的品质

一、思维的广阔性——全面细致地考虑采问题

二、思维的批判性——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

三、思维的深刻性——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

四、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的思维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五、思维的敏捷性——能够在很快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

第七节想象

一、想象

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想象的分类

(一)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依据:

有无目的)

有意想象:

也称随意想象,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想象:

也称不随意想象,无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有意想象的特殊形式)

再造想象: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

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三)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四)梦(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

三、想象的形成方式

(一)综合——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

(二)夸张——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

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

(三)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四)拟人化——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第一节情绪与需要

一、情绪和情感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着,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二、需要

个体与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三、需要分类——总的方面可以分为生理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