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4837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docx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

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

物理试卷

(本卷满分:

70分 考试时间:

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6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我们可以通过音色判断出熟悉歌手的声音 B.发声体的振动越快,响度越大

C.声波只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D.潜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是由于固体可以传声

2.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吃冰棒时,有时舌头会粘到冰棒上是由于舌头上的水凝华造成的

B.炒菜时把没有沥干的菜放入油锅,热油四溅是由于水发生剧烈的汽化造成的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户外也能变干是由于冰熔化造成的

D.从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瓶,过一会儿表面变湿是由于空气液化造成的

3.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材料——海绵金属.它是往熔融的金属里加进起泡剂,金属中产生大量气泡,再将金属强制冷却、快速凝固,气泡被“冻结”在固体的金属里,这样就使海绵金属具有了多孔的独特结构.下列关于海绵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由于海绵金属里有大量气泡,可作为保温材料

B.海绵金属的导电性能比同成分金属的导电性能弱

C.由于海绵金属多孔,可作为消音设备的材料

D.海绵金属的密度比同成分金属的密度大

4.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全民健身已渐成趋势.下列关于健身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骑自行车匀速上坡时,人和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把20kg的杠铃从地面举过头顶,此过程人对杠铃所做的功约为20J

C.游泳时,手臂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打出去的羽毛球到达最高点时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

5.有一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关于此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车最高设计速度为270km/h,即75m/s

B.在高速行驶时,该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大

C.用汽油驱动时,油箱内剩余汽油的热值保持不变

D.用电力驱动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

6.如图所示为最新设计生产的一款可视钓鱼装备,组件包括水下摄像头、显示器、鱼竿、鱼轮、高强度钓鱼线和电源盒等.钓鱼时主要是通过水下摄像头的实时摄像,从而使钓手可以在显示器上清楚地看到水下鱼群的活动情况,提高钓鱼成果.下列关于可视钓鱼竿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鱼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钓鱼时鱼竿变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钓起鱼时,鱼竿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第6题图

7.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可以不用接地线

B.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应该接触笔尾金属体

C.用湿抹布可以擦拭正在发光的电灯

D.在一个插线板上可以同时接入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

  

第8题图

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C.小灯泡L变亮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

注:

9~15题为化学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注:

16~23题为化学试题

五、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计19分)

24.(2分)小丽自制了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她将带电的橡胶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铝箔片张开,这是因为两片铝箔带上了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第24题图

25.(3分)如图所示,迅速击打硬纸板,硬纸板飞出,鸡蛋落入杯中.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硬纸板原来相对于桌面是________的,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鸡蛋由于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未随硬纸板飞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

  

第25题图

26.(3分)小明将质量为0.3kg的物理课本平放在手掌上,手掌与课本的接触面积为30cm2,静止时课本对手掌的压力为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Pa;若他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课本对桌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课本对手掌的压强.(g取10N/kg)

27.(4分)小明用自制的模型连接了一个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线圈在磁场中持续转动,由此判断这是一个________机模型,要改变线圈转动的方向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方向来实现;小明又用模型中的线圈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在线圈中放了一个磁体.他将线圈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甲乙

第27题图

28.(3分)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__工作的.把一个电熨斗接入家庭电路使其正常工作,其电热丝的电阻为50Ω,则该电熨斗在2min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J.电熨斗工作时热得发烫而导线却几乎不热,是因为电热丝的阻值__________于连接导线的阻值.

29.(4分)

(1)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乙所示,请标出小磁针的N极并在虚线上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甲乙

第29题图

六、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19分)

30.(4分)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则可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甲乙

第30题图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多次实验后,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大.

甲乙丙    

第31题图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军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位置,观察并记录了每次加在R0两端的电压值和通过它的电流值,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图像,由图像可知R0=________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1题图丁

(3)小强同学用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也做了如上实验.下表为他收集的部分实验数据.

电压/V

0.5

1.0

1.5

2.0

________

电流/A

0.12

0.16

0.18

0.20

________

①图丁是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所在位置,请将上表所缺数据补充完整.

②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________(选填“成”或“不成”)正比.计算后小强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在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不应选用小灯泡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32.(7分)炎热的夏天,小丽看着身边不同颜色着装的行人,她想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

于是小丽与同学们选用了白炽灯、五支相同的温度计、五个相同的纸筒、秒表等器材进行探究.

第32题图

(1)如图所示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并把温度计密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________相同.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他们将各纸筒在原位置转动18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min后,熄灭灯泡的同时,同学们迅速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纸筒颜色

绿

初始温度/℃

25

25

25

25

25

6min后的温度/℃

31

28

29

29

27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其他条件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指出该实验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针对此不足提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次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为提高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的吸热能力,通常将它涂成黑色.请你也列举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

33.(7分)某同学用底面积S为5cm2的圆柱形直管和金属小颗粒自制一个密度计,如图所示.密度计总重0.4N,高12.5cm.当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8cm,这时在密度计与水面相平的a点处标上水的密度值.(g取10N/kg,ρ酒精=0.8×103kg/m3)

(1)密度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若要在密度计上标出酒精的密度值,应标在a点________(选填“之上”或“之下”).

(2)密度计在水中竖直漂浮时,水对密度计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3)求密度计所能测量的液体密度的最小值.

第33题图

 

34.(9分)有一种电炖锅,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为发热体,R0为定值电阻,S为选择开关,S1为温控开关,选择开关挡位转换情况如下表所示.自动挡通过温控开关S1来改变R2的功率,高温加热时功率为320W,小功率加热时功率为100W.(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第34题图

选择开关的连接情况

挡位

功率/W

S与触点1接触

保温挡

44

S与触点2接触

自动挡

100/320

S与触点3接触

高温挡

320

(1)S与触点2接触,温控开关S1________时,电炖锅处于高温加热状态.

(2)S与触点1接触,通过R1的电流是多大?

(3)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多大?

(4)使用高温挡加热时,把3L的水从25℃烧开(1标准大气压下),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

评分说明:

1~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A [【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来判断出熟悉的歌手的声音,A正确;发声体的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决定响度的因素有声源振动的振幅,距声源的距离,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无关,B错误;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C错误;潜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是由于液体也能够传声,D错误.故选A.

2.B 【解析】吃冰棒时,有时舌头会粘到冰棒上,是因为舌头上的液态的水遇冷凝固成固态的冰所造成的,A错误;炒菜时把没有沥干的菜放入油锅,热油四溅是因为热油的温度大于水的沸点,使水发生剧烈汽化造成的,B正确;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户外也能变干是由于固态的冰直接升华成气态的水蒸气造成的,C错误;从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温度较低,它的表面变湿是由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附着在瓶壁造成的,D错误.故选B.

3.D 【解析】海绵金属里有大量的空气,而被封闭的空气导热性很差,所以海绵金属可以作为保温材料,A正确;因为海绵金属中的空气是绝缘体很难导电,所以海绵金属的导电性要比同成分金属的导电性弱,B正确;由于海绵金属多孔可以吸声,所以可以作为消声设备,C正确;海绵金属中的空气密度远小于金属的密度,所以海绵金属的密度要比同成分的金属的密度小得多,D错误.故选D.

4.C 【解析】骑自行车匀速上坡时,人和车的动能并没有减小,是人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重力势能),A错误;人把杠铃从地面举过头顶,杠铃上升的高度大约是2m,所以此过程人对杠铃所做的功为W=Gh=mgh=20kg×10N/kg×2m=400J,B错误;游泳时,手臂向后划水,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手臂也产生向前的作用力使人向前运动,C正确;打出去的羽毛球到达最高点时,竖直方向只受重力的作用,水平方向只受空气阻力作用,所以这时它受到的不是平衡力,D错误.故选C.

5.B【解析】270km/h=

×270m/s=75m/s,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为汽车的流线型设计,其高速行驶时,上部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小,而下部的气流速度小、压强大,所以汽车会受到空气对它向上的托力,因此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压强也会减小,B错误,符合题意;汽油的热值与其质量的多少无关,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用电力驱动时,因为电动机工作效率高、产生的热量少、不产生有毒废气,所以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6.C 【解析】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A、B错误;钓鱼时鱼竿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发生形变,C正确;钓鱼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鱼竿是费力杠杆,D错误.故选C.

7.B 【解析】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线,否则容易发生漏电而引发触电事故,A错误;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这样才能形成回路、判断火线或零线,但是千万不可接触笔尖金属体,那样可能造成触电事故,B正确;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灯泡,如果灯泡螺丝套接火线则很可能触电,C错误;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接入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可能会因为通过导线的电流过大使导线发热过多而燃烧引发火灾,D错误.故选B.

8.D

电路图转化:

将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解析】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

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流表

测量通过变阻器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使用左下接线柱,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大.因为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A错误;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互相不影响,所以变阻器支路的变化对灯泡支路无影响,故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

示数不变,B、C错误;根据R=

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

示数的比值就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因为变阻器的电阻变大,故此比值变大,D正确.故选D.

注:

9~23小题为化学题

评分说明:

24~2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4.同种(1分) 排斥1分) 解析】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工作的,带电的橡胶棒和不带电的金属球接触,金属球、箔片都和橡胶棒带上了同种电荷,两个箔片因为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25.静止(1分) 力(1分) 惯性(1分) 【解析】第一空:

硬纸板、鸡蛋原来和桌面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即硬纸板、鸡蛋都是相对于桌面静止的;第二、三空:

当迅速击打硬纸板时,硬纸板由于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静止变成了相对于桌面运动,而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相对于桌面静止的状态,于是硬纸板飞出,鸡蛋并没有随之水平运动,而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水中.

方法指导:

利用惯性解释某一现象时,要先分析物体各自原来的运动状态,然后再分析哪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是如何变化的,而哪个物体由于惯性运动状态不变,最后再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26.3(1分) 1000(1分) 小于(1分) 【解析】第一、二空:

静止时课本对手的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大小是F=G=mg=0.3kg×10N/kg=3N,压强为p=

=1000Pa;第三空:

若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课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课本对手的压力相等,而课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所以根据p=

课本对桌面的压强小于课本对手的压强.

27.电动(1分) 电流(或磁场)(1分) 电磁感应(1分) 机械(1分) 【解析】第一、二空:

图甲中有电源,闭合开关后,有电流通过线圈,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所以这是一个电动机模型,因为线圈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所以要改变转动的方向,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来实现.第三、四空:

线圈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在磁体周围的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导致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8.热效应(1分) 116160(1分) 远大(1分) 【解析】第一空:

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第二空:

把电熨斗接入家庭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I=

=4.4A,电熨斗2min内产生的热量是Q=I2Rt=(4.4A)2×50Ω×2×60s=116160J.第三空:

电熨斗工作时,电热丝和导线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而电热丝的电阻远大于导线的电阻,所以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熨斗的热量要比导线多得多,所以电熨斗热得发烫而导线却几乎不热.

一题多解:

产生的热量也可以这样计算:

Q=W=

t=

×2×60s=116160J.

29.

(1)如答图甲所示(2分)  

(2)如答图乙所示(2分)

第29题答图

【解析】

(1)根据平面镜成像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做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即为A、B对应的像点,最后用虚线连接A′B′,并标上箭头,即为平面镜所成的虚像.

(2)由于电流在电源外部从正极出来回到负极,所以螺线管正面的电流方向向上,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螺线管的N极在左端,最后根据异名磁极互相排斥可得小磁针的N极在左端.

30.(每空1分,共4分)

(1)2.4 接触面间的压力 

(2)平衡螺母 F1l1=F2l2

弹簧测力计读数: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指针在2N与3N之间离2N两个分度值处,所以其读数是2N+0.2N×2=2.4N.

图片信息提取:

杠杆左端20刻度处挂一个钩码、杠杆右端10刻度处挂两个钩码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解析】

(1)第一空: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是2.4N;第二空:

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再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压力的大小发生了改变,而接触面没有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探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的关系.

(2)第一空: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应该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既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也便于测量力臂;第二空:

由图可知,杠杆左端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是(只看数值,不看单位)20×1=20,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是是10×2=20,也就是两边的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所以可得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31.(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如答图所示(2分) 

(2)10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①2.5 0.24 ②不成 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且温度升高时,灯丝的电阻变大

第31题答图

电路图分析:

电源、开关、电流表、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图像信息提取:

由图像可知:

当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0.5V、1.0V、1.5V、2.0V、2.5V和3.0V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分别是0.05A、0.10A、0.15A、0.20A、0.25A和0.30A,而且I-U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解析】

(1)连接实物图可以根据电路图的分析来连接,要注意的是,电流表的“-”接线柱一定要与定值电阻的左端接线柱相连,否则定值电阻将被短路.另外,要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也就是要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所以电源负极要与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相连.

(2)第一空:

因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通过图像上任意一点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就可以计算出其电阻,例如,当电压是3.0V时电流是0.30A,故定值电阻的阻值是R=

=10Ω.第二空:

因为实验中电流与电压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可得结论: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①虽然图中未画电流表的接线柱,但是根据实物图连接我们知道电流表选择的是0~0.6A的量程,这时每一大格是0.2A、每一小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读数是0.2A+0.02A×2=0.24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为其额定电压2.5V,所以表中电压值是2.5V,而由电流表读数可得电流值是0.24A.②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会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而随着加在灯丝两端的电压的增大,灯丝的功率增大、温度升高,灯丝电阻也随之变大.因为灯丝电阻值不能保持不变,所以不能用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2.(每空1分,共7分)

(1)能量 温度计示数 

(2)受热均匀 (3)白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最弱,黑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最强(或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从强到弱的排序是黑、绿和蓝、红、白)(答案合理均可计分) (4)实验中所有温度计灵敏度较低 选用灵敏度较高的电子温度计测量温度(或实验中所选物体的颜色较少 选用更多的不同颜色的物体进行实验)(答案合理均可计分) (5)夏天烈日下工作时,尽量穿白色(或浅色)衣服(答案合理均可计分)

【解析】

(1)第一空:

实验中将五个纸筒均匀摆放在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主要是为了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能量相同;第二空:

由于纸筒是相同的,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纸筒的温度越高,说明其吸热能力越强,所以可以通过纸筒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比较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

(2)过3min将纸筒旋转180°(或者实验中不时旋转纸筒),其目的是使纸筒受热均匀,温度计的示数更能准确表示纸筒的吸热多少.(3)6min后,黑、红、绿、蓝、白纸筒中温度计升高的度数分别是:

6℃、3℃、4℃、4℃、2℃.纸筒在温度计的读数升高越多,说明纸筒吸热越多,同时也说明物体颜色越浅,吸热能力越弱.故可得结论:

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不同,其中黑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最强,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弱.(4)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意见(答案开放),首先,看到绿和蓝纸筒中温度计升高的度数一样,可以猜测这可能是因为温度计的灵敏度较低引起的,提出“选用灵敏度较高的电子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改进意见;其次,想到世界是五彩缤纷的,颜色太多了,而实验中所选的颜色太少,于是提出“选用更多的不同颜色的物体进行实验”的建议;另外,实验只做了一次就得出结论可能具有偶然性,可以提出进行多次实验的建议.(5)这一结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例如:

夏天烈日下为了防晒尽量穿白色或浅色的衣服,而冬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