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5377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docx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

推断专题

1.图1是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是常见单质,D、E、H为常见的氧化物,其中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滤液C的溶质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B的化学式可能为  。

(2)固体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物质C属于  (填“易溶”“可溶”或“微溶”)物质,从滤液C中获得更多固体C的方法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

  ;

C→白色沉淀:

  。

2.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请分析右边知识网

络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酸与①的反应中有气体放出,则①中填写  ,放出气体的化学式为  .

(2)上图中“金属氧化物”若为氧化铁,请你写出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农药波尔多液的配制反应方程式为  .

3.(•河南模拟)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B为两种黑色粉末,A为单质,D为红色单质,E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则B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两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

(2)根据图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3)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请写出氢氧化钾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

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是包含A、B、C、D和盐酸5种物质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单质A不可能是  (填序号)。

①Mg②Fe③Cu④C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则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D为苛性钠,写出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C为碳酸钠,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D  。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

7.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中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图中“→”表示甲和丙都能与X反应生成乙)。

(1)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丙为氧气。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甲、乙、丙三种气体中有毒的是  。

(2)若甲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钠,丙为碱。

①丙的名称为  。

②物质X  (“能”或“不能”)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

(3)若X为石灰水,甲为碳酸钠,丙为气体。

①X与甲的溶液反应,其反应的类型是  。

②丙与足量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B是盐,且B中含有钠元素;D是酸,C为白色沉淀。

它们相互之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C+D=A+2F②2E+D=B+2F③A+2E=C↓+B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D  ,F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9.A、B、C、D、E、F六种物质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D和E均为单质,E在D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A在此反应中其  作用;

(2)F的化学式为  ;

(3)写出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说出物质C的一点用途  。

10.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E是黑色固体,且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C的固体俗称干冰。

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  ,C  。

(2)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E.  。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

(3)写出B→G的化学方程式  。

(4)若K是蓝色沉淀,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化合物A、B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推理,回答:

(1)写出“C一B”、A与D反应且有浅绿色溶液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2)说出物质A的一种具体用途。

13.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C组成元素相同,C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C的化学式为  。

(3)若A、B、C分别为CO2、Na2CO3溶液、Ca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B→C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

14.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分别由H、O、Al、S、Cl、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A、D、E、G、I均为单质,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E为紫红色固体;J为金属氧化物;B、C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物条件已略去。

(1)写出E的化学式:

  。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E和I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B  ;E  .

(2)物质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 

 (答两条即可)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4)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  ,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6.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

①Fe+A→C+E;②Fe+B→D+E.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B  ,C  .

(2)现有Fe和A、C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小刚想测定该混合物中C物质的质量分数,他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你认为,小刚的实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

17.如图中的六个原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为氧化物,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个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的化学式  、  ;

(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试写出一个有B生成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答案】

(1):

CH4或C2H5OH(合理即可)

(2)易溶;蒸发结晶;

(3)2KClO3

2KCl+3O2↑;KCl+AgNO3=KNO3+AgCl↓。

2.【答案】

(1)①活泼金属;H2;

(2)Fe2O3+6HCl═2FeCl3+3H2O;

(3)Ca(OH)2+CuSO4═Cu(OH)2↓+CaSO4.

3.【答案】本题属于物质的推断题,为了确定物质的组成,本题可以通过的实验流程中不同的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本题的突破点是:

因为“A、B为两种黑色粉末”,“A为单质,D为红色单质”,则推测D为铜,因此B是氧化铜,A为碳,结合图框,可知C为二氧化碳.根据“E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则推出为碳酸钙.带入检验,符合题意.

根据分析,则B的化学式为CuO;反应①为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反应③为碳酸钙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或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O2↑+CaO或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

CuO;置换反应;CaCO3

CO2↑+CaO或CaCO3+2HCl═CaCl2+H2O+CO2↑.

4.【答案】

(1)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2)Ca(OH)2+2HCl═CaCl2+2H2O;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3)SO2+2KOH═K2SO3+H2O.

5.【答案】

(1)③④;

(2)Fe2O3+6HCl═2FeCl3+3H2O;

(3)NaOH+HCl═NaCl+H2O;

(4)CO2+H2O+Na2CO3═2NaHCO3。

6.【答案】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钙和C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A是O2,D是CaCO3;故填:

O2;CaCO3;

(2)C转化为物质B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O2+C

2CO;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CO2+C

2CO;化合反应;

(3)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2+2Na2O2═2Na2CO3+O2。

7.【答案】

(1)①C;②一氧化碳(或乙或CO);

(2)①氢氧化钠;②能;(3)①复分解反应;②CO2+Ca(OH)2=CaCO3↓+H2O;

8.【答案】

(1)H2SO4,H2O;

(2)Mg(OH)2+H2SO4=MgSO4+2H2O;

MgSO4+2NaOH=Mg(OH)2↓+Na2SO4。

9.【答案】

(1)催化;

(2)P2O5;(3)2H2O2

2H2O+O2↑;(4)配制溶液等。

10.【答案】

(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碳酸钠,D是碳酸钙;C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C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CaCO3;CO2;(合理即可)

(2)黑色固体碳和黑色固体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红色固体铜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2CuO

2Cu+CO2↑;(合理即可)

11.【答案】

(1)CaCO3;Ca(OH)2;

(2)过滤;

(3)CuO+H2SO4=CuSO4+H2O;

(4)CuSO4+2NaOH=Cu(OH)2↓+Na2SO4;

12.【答案】

(1)C和B、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Fe+H2SO4=FeSO4+H2↑;

(2)A物质可以用来除锈;

13.【答案】

(1)若A、C组成元素相同,C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氧气、C是水;故答案为:

2H2+O2

2H2O;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A是碳,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CO2;

(3)若A、B、C分别为CO2、Na2CO3溶液、Ca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B→C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B为Na2CO3溶液,与Ca(OH)2[或CaCl2、Ca(NO3)2]反应可生成C物质CaCO3,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故答案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14.【答案】

(1)Cu;

(2)2Al+3CuSO4=3Cu+Al2(SO4)3;

(3)化合反应;(4)H2+Cl2

2HCl。

15.【答案】

(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因此A是铁,C是氧化钙,E是硫酸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B是硫酸;故答案为:

H2SO4;CuSO4;

(2)C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选择C氧化钙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

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等;故答案为:

氧化物;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答案合理即可)

(3)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4)硫酸在生产上的用途有:

金属除锈、制氢气等;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答案为:

金属除锈;分解反应;

16.【答案】

(1)由“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可以推断,C为Cu;

最清洁的能源是H2,故可推断D是H2;由“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可判断B是浓硫酸;

故②Fe+B→D+E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故可推断,E为FeSO4;

那么①Fe+A→C+E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故可推断A为CuSO4.

故选CuSO4、H2SO4、Cu.

(2)不正确.4.2g紫红色固体中包含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或4.2g紫红色固体,不只是原来的C物质,或4.2g紫红色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来C物质的质量.其它合理答案均可.没有文字说明不给分).

17.【答案】

(1)CuSO4、Na2CO3;

(2)Ba(OH)2+H2SO4═BaSO4↓+2H2O;

(3)H2+CuO

Cu+H2O.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丙→乙转化的化学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2O2O2+2H2

2H2O2CO+O2

2CO2(或

)CaCO3CO2+Ca(OH)2=CaCO3↓+H2O

【解析】

【详解】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乙和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水,丙是氧气,甲会转化成水和氧气,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可能是H2O2,丙→乙转化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

O2+2H2

2H2O;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所以乙、丙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甲是碳,若乙是二氧化碳,则丙→乙转化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2CO2;若乙是一氧化碳,则丙→乙转化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所以甲是碳酸钠,乙是二氧化碳,碳酸钠转化成的丙和二氧化碳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丙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丙可能是CaCO3,乙→丙转化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1)H2O2,O2+2H2

2H2O;

(2)2CO+O2

2CO2(或

(3)CaCO3,CO2+Ca(OH)2=CaCO3↓+H2O。

【点睛】

本题中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所以乙、丙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因为没有说明乙和丙的特性,所以应该有两种可能:

乙为二氧化碳,丙为一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

因此丙→乙的化学方程式就应该是两种可能。

 

3.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

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A与D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Cl(或H2SO4)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或H+与OH-生成H2O分子/H+与OH-生成H2O)。

H2SO4+BaCl2=BaSO4↓+2HCl(或HCl+AgNO3=AgCl↓+HNO3CO2+Ca(OH)2=CaCO3↓+H2O(或SO2+2NaOH=Na2SO3+H2O)

【解析】

A可用于金属除锈,则A是盐酸(或硫酸);B难溶于水,且A能转化为B,则B是氯化银(或硫酸钡);水能转化为D,A能与D反应,则D为碱(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水能与C反应,D也能与C反应,则C为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1)A的化学式为HCl(或H2SO4);A为酸,D为碱,A与D反应为中和反应,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

(2)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或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或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B中两元素质量比是3:

8,人体胃酸中含有D,可帮助消化;生活中F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且F和G组成元素相同;A和E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G→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答案】CO2

放出

【解析】

【分析】

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B中两元素质量比是3:

8,则B是CO2,人体胃酸中含有盐酸,故D是盐酸,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是水,则F是H2O,F和G组成元素相同,G是H2O2,

,G→C,则C是O2。

A可与盐酸、二氧化碳反应,与E之间可相互转化,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A是可以是NaOH。

E与CO2之间可相互转化,与NaOH之间可相互转化,且E可与盐酸反应,E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E是Na2CO3。

【详解】

(1)B物质的化学式为CO2;

(2)G→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故该反应是放出热量。

【点睛】

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

人体胃酸中含有盐酸;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5.A、B、C、D、E、F分别是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

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人体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

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F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C与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D→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A→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答案】H2OHCl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O=Ca(OH)2

【解析】

【分析】

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则B是水;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则D是碳酸钠;人体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则F是盐酸;水和C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且C能与碳酸钠反应,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则C可能是氢氧化钙;A能生成水,能生成氢氧化钙,则A可能是氧化钙;氢氧化钙和其他物质反应生成E,E能和D相互转化,E可能是碳酸钠,将猜想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根据地以上分析可知:

(1)B物质是水,化学式为:

H2O;F物质是盐酸,化学式为:

HCl;

(2)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D→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4)A→C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6.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