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5820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docx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doc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检验报告填写说明

张志毅(沈阳市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所)

1.编制原则

本《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中的压力容器检验报告是在总结1990年《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使用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的。

在编制原则上,力求报告内容的简洁,使用方便,各项目的含义明确并要尽量能用于绝大部分的压力容器检验报告的出具。

因此,在报告内容上除氧舱和气瓶外,大部分压力容器均可使用此报告格式出具。

2.《定检规》的检验报告内容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报告中包含有: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报告》

《耐压试验报告》

3.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组成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由三页组成。

主要有:

报告封面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结论报告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附页

若需要进行其它项目检验时,还可出具如:

壁厚测定报告、超声波检测报告、磁粉检测报告、渗透检验则报告、安全附件检验报告等表面或外观检验项目的报告。

4.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报告组成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报告》

主要由:

报告封面、说明页、压力容器全面检验结论报告、压力容器宏观检验报告

(2)等四页组成。

若需要,可增加:

压力容器资料审查报告

如果是首次检验,必须增加:

压力容器资料审查报告、压力容器宏观检查报告

(1)。

若要进行了其它项目的检验工作,将选用其它相应的检验报告。

若报告页较多或认为必要,可使用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报告目录。

关于简图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报告中的很多检验项目都有可能需要画简图,以辅助说明相应的检验内容或位置,但大部分内容并不很多。

因此,本次修改后的检验报告将此类报告的内容和简图均设计在同一页中。

这将适应绝大部分的检验情况,对于内容确实较多的情况,可以使用附图或续页的方式。

这使检验报告更简洁和直观。

其它

对于特殊情况,检验报告格式或内容不能完全适应时,可使用附页的形式进行补充或另出单项报告。

如“声发射检测报告”在大型设备的检验时就可能会出现此类情况。

如果使用计算机软件出具报告时,“压力容器资料审查报告”页中的“主体材质”、“主体厚度”、“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实际操作压力”、“实际操作温度”和“工作介质”等项可根据容器“结构形式”对其格式进行自动适应的调整。

二、年度检查报告填写

封面填写

1.1报告编号:

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检验报告》的统一编号。

1.2使用单位:

设备使用单位全称。

1.3容器名称:

图纸或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

1.4单位内编号:

设备使用单位对本单位设备的编号。

1.5使用证号:

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发给的使用证编号。

1.6设备代码:

按设备编码规则由设备制造厂生成的设备唯一的21位标识码。

由于目前此项工作还没有开展,可先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20位注册代码。

1.7检验日期:

受检设备检验结束或进行检验的日期。

2.年度检查结论报告填写

(一)

2.1报告编号:

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的统一编号,同封面。

2.2使用单位:

同封面。

2.3单位地址:

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2.4单位代码:

设备使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

2.5管理人员:

设备使用单位从事该设备使用管理的人员。

2.6联系电话:

联系管理人员的电话。

2.7邮政编码:

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2.8容器名称:

同封面。

2.9设备代码:

同封面。

2.10容器品种:

按“国质检锅字[2004]31号”文件通知中的《特种设备目录》填写。

如第二类中压容器、汽车罐车等,详见附表。

2.11使用证号:

同封面。

2.12单位内编号:

同封面。

2.13安全状况等级:

本设备有效检验期内的全面检验时被评定的安全状况等级。

2.14容器内径:

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公称内径。

2.15容器高(长):

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高度或长度。

2.16公称壁厚:

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公称厚度。

2.17工作压力:

设备运行时的最高操作压力。

2.18工作温度:

设备运行时的最高操作温度。

2.19工作介质:

设备运行时其内部的全部或主要介质。

2.20主要检验依据:

填写检验本设备时主要参照的法规、规程和标准。

2.21检查结论:

根据检查发现问题的程度将对受检设备是否可继续运行给出结论,结论只能在允许运行、监督运行、暂停运行和停止运行中选择一个结论并注明相对应的运行参数。

2.22下次年度检查日期:

给出进行下次年度检查的具体日期。

2.23检查:

进行此设备检查的人员签名。

2.24审批:

对本报告进行审核批准人的签名。

3.年度检查报告附页填写

3.1单位内编号/设备代码:

可选择其一输入相应编号,编号填写如前述。

3.2报告编号:

同封面。

3.3报告中的“容器管理”、“容器本体运行情况”、“安全附件”和“其它”中的项目要求比较详细,无需做进一步的说明。

检查过程中应逐项按要求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结果和在备注做相应说明。

4.其它检验

如果在年度检验中还需做其它检验,如壁厚测定、超声波检测、磁粉和渗透检测时还可增加这些单项报告,做为本报告的附加内容。

这些报告的填写说明将在全面检验中叙述。

三、全面检验报告填写

封面填写

1.1报告编号:

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检验报告》的统一编号。

1.2使用单位:

设备使用单位全称。

1.3容器名称:

图纸或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

1.4单位内编号:

设备使用单位对本单位设备的编号。

1.5使用证号:

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发给的使用证编号。

1.6设备代码:

按设备编码规则由设备制造厂生成的设备唯一的21位标识码。

由于目前此项工作还没有开展,可先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20位注册代码。

1.7检验日期:

受检设备检验结束或进行检验的日期。

2.全面检验报告目录填写

目录中的项目按实际检验项目和所出具的报告填写,并填写相应页码。

若某项报告有附页和附图应在其后的栏目中加以说明。

如果报告项较少也可以不要目录页。

3.全面检验报告检验结论页的填写

3.1报告编号:

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的统一编号,同封面。

3.2使用单位:

同封面。

3.3单位地址:

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3.4单位代码:

设备使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

3.5管理人员:

设备使用单位从事该设备使用管理的人员。

3.6联系电话:

联系管理人员的电话。

3.7邮政编码:

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3.8容器名称:

同封面。

3.9设备代码:

同封面。

3.10容器品种:

按“国质检锅字[2004]31号”文件中的《特种设备目录》填写。

如第二类中压容器、汽车罐车等,详见附表。

3.11使用证号:

同封面。

3.12单位内编号:

同封面。

3.13结构形式:

容器的结构形式,如单腔圆筒形、球形、管壳形、夹套形等,以利调整报告的相应格式。

3.14主要检验依据:

填写检验本设备时主要参照的法规、规程和标准。

3.15检验发现的缺陷位置、程度、性质及处理意见:

检验中发现的问题的说明及处理要求。

3.16经检验本台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为级:

是经检验后对本台容器的定级。

3.17允许/监控运行参数(监控或报废依据):

根据评定的安全状况等级,选择相应项目说明允许或监控的运行参数,或是说明监控或报废的依据和理由。

3.18下次全面检验日期:

给出进行下次进行全面检验的具体日期。

3.19检验:

进行此设备检验的人员签名,其后各页上的检验人员相同。

3.20审核:

对本报告进行审核的人员签名,其后各页上的审核人员相同。

3.21审批:

对本报告进行批准的人员签名。

3.22机构核准证号:

由国家质检总局给予检验单位的检验资格编号。

4.资料审查报告的填写

4.1单位内编号/设备代码:

可选择其一输入相应编号,编号填写如前述。

4.2报告编号:

同封面。

4.3设计单位:

本台设备的原设计单位全称。

4.4设计日期:

设计计算书或图纸上的设计日期。

4.5设计规范:

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的国别、年代和标准号等。

4.6容器图号:

总图的图号或图纸审批的批准号。

4.7制造单位:

本台设备制造单位的全称,若是国外制造还应注明制造国。

4.8出厂编号:

在出厂时由制造厂给出的本台设备编号。

4.9制造规范:

制造本台设备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的国别、年代和标准号等。

4.10制造日期:

本台设备的制造或出厂日期。

4.11安装单位:

承担本台设备的安装的单位全称。

4.12投用日期:

本台设备开始运行的日期。

4.13容器内径:

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公称内径。

4.14容器高(长):

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高度或长度。

4.15容积(换热面积):

根据容器的结构填入设备的公称容积或换热器的公称换热面积。

4.16充装质量/系数:

本台设备规定的最大充装重量或充装系统或图纸上标明的公称充装重量。

4.17封头型式:

封头的结构型式,如:

标准椭圆、椭圆、球型、碟型、锥形、凸型、平盖、椭圆+锥形、椭圆+平盖等。

4.18支座型式:

支座的结构型式,如支承式、鞍座式、裙座式、悬挂式、转轴支承式、支脚式、圈座式、框架式、立式支承式、卧式支承式等型式。

4.19主体材质:

分别说明筒体、封头、夹套、换热管、内衬所用材料的牌号。

4.20主体厚度:

分别说明筒体、封头、夹套、换热管、内衬厚度尺寸。

4.21设计压力:

设计时对壳体、内筒、管程、夹套等所依据的压力值。

4.22设计温度:

设计时对壳体、内筒、管程、夹套等所考虑的温度值。

4.23腐蚀裕度:

设计时筒体、封头预留的材料腐蚀量的理论值。

4.24实际操作压力:

设备运行时筒体、夹套、壳程、管程的最高压力。

4.25实际操作温度:

设备运行筒体、夹套、壳程、管程时的最高温度。

4.26工作介质:

设备运行时筒体、夹套、壳程、管程内部的主要介质。

4.27资料审查问题记载:

填写在资料审查时发现的部分资料的缺失或错误。

4.28上次全面检验问题记载:

填写上次检验中的部分主要问题和安全状况等级,做为本次检验的参考。

5.宏观检查报告的填写

宏观检查分为报告

(1)和报告

(2);分别记载本台设备结构检查、几何尺寸及焊缝检查、外观检查、和保温隔热层检查等。

这些项目要求比较详细,无需做进一步的说明。

检查过程中应逐项按要求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结果和在备注做相应说明。

在非首次检查时,可不再进行结构、几何尺寸及焊缝宏观检查。

即可不出具宏观检查报告

(1)。

6.壁厚测定报告的填写

6.1测量仪器型号:

为测厚时所使用的仪器型号,按仪器有关资料填写。

6.2测量仪器编号:

为检验单位同类型仪器的内部编号。

6.3测量仪器精度:

为测量时所使用仪器有关资料或经检定确定的精度。

6.4耦合剂:

包括水、机油、甘油、工业浆糊等。

6.5公称厚度:

应根据图纸及质量证明书。

6.6表面状况:

指被测表面的状态,如原始表面、砂轮打磨、砂纸打磨、化学清洗等。

6.7测厚点部位图:

测厚点的分布示意图,应能反应每个测厚点的相对位置及定位。

6.8测点编号:

按测点上的编号填写,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与测厚点部位图一一对应。

6.9检测结果:

比较实测点与公称厚度,依规范或标准给出测厚的结论及说明。

7.壁厚校核报告的填写

7.1壁厚校核部位:

进行壁厚校核的部位,如筒体、封头等。

7.2 最高工作压力:

本设备运行时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或为进行强度校核的压力。

7.3 实测内径:

经实际测量的本设备的内径。

7.4 实测最小壁厚:

由壁厚测定得到的欲校核部件的最小壁厚。

7.5 材料许用应力:

为欲进行强度校核部件在工作温度时的材料的许用应力值。

7.6 腐蚀裕量:

为到下一个全面检验时此设备的腐蚀量的理论值或实测值。

7.7 焊接接头系数:

局部探伤的焊缝,进行强度核算考虑的必要修正系数。

参照GB150-98标准取值。

7.8 封头形状系数:

根据封头的形状对计算进行修正,参照GB150-98标准取值。

7.2 工作温度:

本设备运行时的最高温度。

7.3 校核选用标准:

按设备的制造标准、制造年代、制造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校核标准。

7.4 校核参数取值说明:

根据设备状况、使用条件等因素对校核的参数进行必要的选取或修正,并说明其依据。

7.5 壁厚校核计算:

写出校核计算的公式及过程。

7.6 校核结果:

对计算结果予以说明,并对本设备的壁厚是否还能满足至下一个检验期的使用给出结论。

8.射线检测报告的填写

8.1源种类:

为射线检测实际使用的射线源,如X射线、Co60、Ir192等。

8.2增感方式:

指实际是否使用的增感屏,通常使用的是铅箔增感屏,或无增感。

8.3探伤机型号:

指探伤时所使用的仪器型号。

8.4仪器编号:

为检验单位同类型仪器的内部编号。

8.5管电压/源活度:

对X射线,填写管电压;对γ射线,填写源的活度。

8.6管电流:

对X射线,填写管电流。

8.7象质计型号:

射线探伤所使用的象质计型号。

8.8象质计指数:

有效的象质计的线号。

8.9透照方式:

主要有单壁单投、双壁双投、双壁单投、纵缝透照、环缝外透、环缝内透。

8.10曝光时间:

实际爆光时间,按分钟填写。

8.11 焦距:

焦点至胶片的距离。

8.12 焦点尺寸:

X射线管的焦点有效尺寸。

8.13 胶片类型:

实际使用的胶片型号。

8.14 底片黑度:

底片的实际黑度范围。

8.15 检测标准:

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

8.16 检测比例:

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

8.17 检测部位:

描述在设备底片的布片位置。

8.18一次透照长度:

指采用分段曝光时,每次曝光所检测的焊缝长度,对于不同的被检对象和透照方式,本栏填写应注意以下各点:

a.壳体分段曝光时(包括局部检测和100%检测),一次透照长度的最大值可按透照厚度比的要求,根据板厚、L1(焦距)、直径、照相质量级别等计算求出,实际采用的一次透照长度小于等于这个最大值即可。

b.中心法周向曝光时,各处透照厚度一致,此时该栏目填写每张底片对应的焊缝长度(一般为底片两搭接标记之间对应的焊缝长度)。

c.对于接管焊缝检测、分段透照时,对双壁单影根据分段方法算出每段焊缝外周长填入;双壁双影二次透照,填写1/2焊缝周长;椭圆一次成像时,填写管外周长。

8.19缺陷位置:

在底片上有效部分划一中线并将其分成四等分,底片被分成八个部分,用此来标注缺陷在底片上的位置。

8.20缺陷性质及缺陷尺寸:

说明底片上缺陷的属性和程度。

8.21 评定:

对底上的缺陷,按照检测标准确定其缺陷最高级别。

8.22 评片结果:

对每张底片进行评定、评级。

9.超声波检测报告的填写

9.1检测仪器型号:

指探伤时所使用的仪器型号。

9.2检测仪器编号:

检验单位同类型仪器的内部编号。

9.3探头型号:

指检测用探头的型号,如“2.5P13×”等。

9.4试块型号:

指检测时用来调整仪器及检测灵敏度等所用试块的型号。

9.5 评定灵敏度:

根据部件厚度,选择相应的试块。

按照检测标准的要求所确定的检测灵敏度。

9.6 检测方法/扫查面:

由所用的检测超声波波型,探头数量及耦合方式组合而确定。

例如“单探头横波接触法(也可简称单斜接触法)”。

或扫查面为探头移动区与被检焊缝的相对位置。

9.7  耦合剂:

有水、机油、甘油、工业浆糊等。

9.8 补偿:

由于试块和工件的差异(耦合损耗及传输损耗),会使检测灵敏度降低。

为了弥补耦合损耗,需增大仪器输出来进行补偿。

9.9  检测标准:

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

9.10检测比例:

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

9.11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示意图:

描述检验的范围、缺陷的具体位置。

9.12缺陷的位置:

可在示意图上进行说明。

9.13缺陷埋藏深度:

以检测面到离缺陷的最短距离算。

9.14缺陷指示长度:

测定的缺陷当量长度(尺寸)值。

9.15缺陷高度:

缺陷在剖面上所反映的垂直高度。

9.16缺陷反射波幅:

缺陷反射波的高度值。

10.磁粉检测报告的填写

10.1检测仪器型号:

指探伤时所使用的仪器型号。

10.2 检测仪器编号:

检验单位同类型仪器的内部编号。

10.3 磁粉类型:

包括黑磁粉、红磁粉、干磁粉、荧光磁粉等。

10.4 磁悬液:

包括水悬液、油悬液。

10.5 灵敏度试片:

试片有A型-1试片、A型-2试片、A型-3试片、A-15/100、A-30/100、A-65/100、C型试片等。

10.6 磁化方法:

有磁轭法、线圈法、通电法、触头法、导体法、电缆法等。

10.7 提升力/磁化电流:

提升力是指磁扼法时,电磁扼的最大提升重量;磁化时,仪表指示的电流值。

10.8 喷洒方式:

磁悬液的洒布方式有喷、浇、浸的方式。

10.9 检测标准:

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

10.10 检测比例:

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

10.11 缺陷性质:

指线性或圆形缺陷等。

11.渗透检测报告的填写

渗透检测报告各项内容与磁粉检测很相似,请参考磁粉检测报告。

12.声发射检测报告的填写

(一)

12.1试验压力:

进行声发射检测时对受检设备所加载的最高压力。

12.2检验方法:

指整体检测或是局部检测。

12.3检测频率:

指传感器的谐振频率范围。

12.4仪器型号:

指所使用的声发射仪器型号。

12.5传感器型号:

指所使用的传感器型号。

12.6固定方式:

指传感器固定在受检设备表面的方式,通常采用磁夹具固定。

12.7耦合剂:

为保证传感器与受检设备表面良好的声传输而采用的真空脂、凡士林或黄油等声耦合剂。

12.8传感器数量:

本次检测所用的传感器数量。

12.9传感器平均灵敏度:

本次检测所用全部传感器的灵敏度平均值。

12.10背景噪声:

在未对受检设备加载的情况下,仪器所接收到的信号电平(db)。

12.11门槛电平:

仪器设定的接收信号的最低电平(db)。

12.12增益:

仪器设定的信号放大值。

12.13模拟源:

用模拟源校准检测灵敏度。

模拟源应能重复发出弹性波。

可以采用声发射信号发生器作为模拟源,也可采用Ф0.5mm,硬度为HB的铅笔芯折断信号做为模拟源。

12.14传感器最大间距:

使用多个传感器时,最大间距的某两传感器间距离。

12.15模拟源距离:

模拟源与测量其信号衰减的传感间的距离。

12.16衰减测量传器号:

测量模拟源衰减的传感器的代号。

12.17信号幅度:

衰减测量传感器在与模拟源一定距离下得到的信号电平(db)。

13.材料成份分析报告的填写

13.1取样方法:

有割取、钻孔、实物等方法取样。

13.2取样部位:

在设备上取样的位置。

13.3方法分析:

常用分析方法有光谱和化学法。

13.4其它项目同前。

14.硬度检测报告的填写

14.1热处理状态:

包括正火、回火、淬火、退火、调质、消除应力热处理、未热处理等。

14.2硬度单位:

常用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

14.3其它项目同前。

15.金相分析报告的填写

15.1腐蚀方法:

填写对试样表面用酸液腐蚀的方法和腐蚀介质。

15.2抛光方法:

制备试样的方法,包括机械和化学方法。

15.3热处理状态:

包括正火、回火、淬火、退火、调质、固溶、消除应力热处理等。

15.4其它项目同前。

16.安全附件检验报告的填写

16.1安全附件检查检查内容:

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外观、铅封完好等。

16.2安全阀的校验报告和紧急切断阀的检修调试记录等。

16.3其它项目同前。

17.气密性试验报告的填写

17.1耐压试验压力:

设计图样上规定或实际耐压试验压力。

17.2气密试验压力:

设计图样上规定或实际气密试验压力,通常为最高工作压力。

17.3试验介质:

常用压缩空气为试验介质,如有特殊要求则用氮气等惰性气体为试验介质。

17.4介质温度:

实测试验介质的温度。

17.5环境温度:

试验现场的环境实测气温。

17.6容积:

受试设备的标称容积或计算容积。

17.7压缩机型号:

用于为气密性试验的压缩机型号。

17.8安全阀型号:

受试设备上或试验系统中的安全阀型号。

17.9压力表:

受试设备上或试验系统中压力表精度和量程。

17.10试验部位:

指明是受试设备的局部试验还是整体的气密性试验。

17.11试验结果:

叙述试验过程中的检查情况和结论,说明试验是否合格。

18.附加检查检测报告的填写

18.1导静电装置检查

a.导静电电阻:

静电导出装置的连接电阻,即导静电带的接地端与设备间的电阻。

b.连接处电阻:

设备的接地端或槽车底盘与各法兰等跨接处的连接电阻。

18.2绝热层真空度检查

a.空载时真空度:

罐内无介质时,绝热层的实测真空度。

b.承载时真空度:

罐内充装一定的介质时绝热层的实测真空度。

18.3罐体抽真空、气体置换

a.罐内真空度:

抽真空后罐内的实测真空度。

b.置换介质:

进行罐内空气置换的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c.置换压力:

罐内充入置换气体后的压力。

d.排放后罐内压力:

罐内充入置换气体并排放一定量的气体后,罐内剩余气体的压力。

e.罐内气体含氧量:

经置换后的罐内气体的实测含氧量。

18.4腐蚀介质含量测定

a.介质名称:

容器内盛装介质的名称。

b.腐蚀介质成份:

容器内的腐蚀性介质的主要成份。

c.腐蚀介质含量:

容器内腐蚀性介质占全部介质的百分比。

d.腐蚀速度:

容器内腐蚀性介质对容器内壁的腐蚀情况,按每年腐蚀掉的内壁厚度计算。

e.腐蚀机理:

形成腐蚀的主要原因和过程;如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18.5其它检验、检测:

上述表格没有列入的检验检测项目的检验过程和结果的详细叙述。

18.6检测结果:

本页中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说明。

四、耐压试验报告填写

1.单位内编号/设备代码:

可选择其一输入相应编号。

2.设计压力:

容器设计计算所依据的压力值。

3.最高工作压力:

本容器运行时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4.试验压力:

图样上规定的耐压试验压力。

5.主体材质:

受检设备壳体基本材质。

6.试验介质:

进行耐压试验所使用的介质,通常是以水为试验介质。

7.介质温度:

在试验环境下试验介质的温度。

8.试压部位:

受检设备的局部试验或整体试验。

9.环境温度:

试验场所的环境气温。

10.压力表:

受检设备上或试验系统中压力表的精度和量程。

11.机泵型号:

用于耐压试验的试压泵型号。

12.试压程序:

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压力示值应没有明显变化。

然后再缓慢降压,固定式压力容器降至试验压力的80%,移动式压力容器降至试验压力的67%。

再保压,进行容器各部位检验,不得有渗漏、可见变形或异常响声。

13.实际试验曲线:

按试验记录画出试验压力—时间曲线。

14.试验结果:

叙述试验过程中的检查情况和结论,说明试验是否合格。

15.检测:

进行此项试验的人员签名。

16.审批:

对本报告进行审核批准人的签名。

五、检验意见通知书填写

1.检验意见通知书

检验意见通知书是单独出具的,是为了在检验工作量较大时,无法及时出具检验报告而又要通知用户检验结果时使用的。

它可能是在检验现场出具,因此,当检验未发现问题时使用《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

(1)》,且可不进行相关审核。

但发现存在问题,需整改时则要使用《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

(2)》。

《特种设备检验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