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58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docx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508151

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出一个书香中国

当网络横行全球,当微博华丽登场,阅读与写作的碎片化现象似乎已不可避免。

不过,若是在这个盛夏光顾上海书展,看到那些酷暑中排长队购买入场券的读者,且大部分是年轻的面庞,不但关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可以稍缓,也颇能体味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这几天的上海,是最为全国读者、出版社、作家瞩目的地方。

书展的成功,也向我们发出疑问:

读书人的节日,能否可持续发展?

阅读能否不仅仅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相约,更成为润物无声的日常习惯?

  比如,可否让传统的书店不那么急吼吼地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网上购书已成常态,但读者仍然需要阅读的氛围。

在网络时代,如果还固守着当年新华书店的站柜卖书方式,书店的没落可想而知。

而上海书展每天数十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对话、签售,网上信息的充分发布,全场提供免费Wi-Fi,读者呼朋引类相约而来,既是阅读与购书的场所,也有了解作家、见识明星的机缘,还可以拿到小纪念品,或者只是一场以书为媒的社交、约会……正像上海书展的主题“我爱读书,我爱生活”——读书,本来就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的研究,我国公民人均阅读图书只有4.35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8本,而韩国人读11本、法国人20本、以色列人64本……

  重视教育的中国家庭,原来竟鲜有读书人么?

除了教科书,我们的下一代真的没了阅读习惯么?

  试想,倘若官员忙于应酬惰于读书,我们只能坐视各处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层出不穷,更无法指望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倘若学生深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机勃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欲望与能力,更可能耽于本能冲动而拙于理性表达;倘若我们的社会弥漫着追逐物质、不屑读书的风气,更会与书籍带来的“高贵、力量、优雅和美”绝缘,挡住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开卷与否,兹事体大!

  阅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

如果有出了家门抬眼就能看到的社区图书馆,有在地铁站台相约时可以兜兜转转的人文书店,有班级里的图书角、学校里的阅览室,也有像年复一年的上海书展那样,成为这座城市读书人的节日,公众就有机缘体会对阅读的如饥似渴,体验思考的尊严,享受与智者对话的快乐。

这也让我们温暖:

未必是“大雅久不作”,公众并没有遗弃阅读,城市依然有可能成为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清……

  无书使人俗,没有书香的城市更会显得伧俗无礼。

一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化特征,也散发了令人欣慰的讯息:

书事可为,阅读可期,民气可用,它作为公共服务的一种,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下列对“书香中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营造阅读的氛围,使作者与读者互动、对话、签售等,让读书成为人们社交、约会的桥梁,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B.让学生跳出题海,拒绝应试,通过好好读书来增强创新的欲望与能力,远离本能的冲动,扎实地提高理性表达能力。

C.让官员从应酬中解放出来,抽出时间好好读书,杜绝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发生,以增强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

D.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书的氛围充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整个社会因此而变得充满文化内涵,进而高雅起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网络尤其是微博,使阅读与写作受到冲击。

在此背景下,上海书展让人们在关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中看到了希望。

B.作者希望读书人的节日能够持续发展下去,阅读能够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能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文章通过论述官员、学生不读书,社会没有读书风气的后果,指明了不读书的危害,从反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D.我国公民的阅读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每年阅读图书只有4.35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也只有8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众并没有遗弃阅读,城市依然是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清。

B.在网络时代,读书仍然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读书能够使人变得高贵、聪明,意义十分重大。

C.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它有可能使阅读与写作出现碎片化现象,但传统的阅读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D.这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化特征,但是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微笑的鸭子

包利民

  ①当家家户户的炊烟依次消散,太阳便已爬到了东边树林的梢上。

这个时候,丫崽便赶着一大群鸭子去村西的小河边了。

十二岁的丫崽跟在那些蹒跚的鸭子后面,笑容满面。

  ②一直以来,村里人对于丫崽每天都能笑得出来,很是不解。

丫崽本是孤儿,后被村里的李家夫妇领养,那一年,她才三岁。

这个女孩的到来,并没有给这对不育的夫妇带来什么欢乐,不过李家夫妇对她尚好。

丫崽五岁的时候,她终于为这个家里带来了天大的惊喜,李家媳妇忽然便怀孕了!

当弟弟出生以后,家里便充满了欢乐,可丫崽的艰难生活便开始了。

六岁的她就要干家务,七岁开始做饭带弟弟,连学都上不了。

弟弟上学后,她除了每天干活做饭,就是放鸭子。

即便如此,养父母也不待见她,常打骂她。

可这个孩子却极少哭,而且只要和鸭子在一起,就会笑个不停。

  ③弟弟上学以后,便回到家给姐姐当老师,丫崽起初只是抱着哄弟弟玩儿的心思,乖乖地当学生。

可是学着学着,竟是入了迷。

弟弟也越发有兴趣,为了回家能给姐姐好好地讲课,每天都极认真地上课听讲。

如此一来,学习成绩竟稳稳地保持住了第一名。

本来养父母很讨厌丫崽跟弟弟学习,可见到这个效果,也就默认了。

 ④有一天,弟弟给丫崽上课的时候,忽然问:

“姐,你咋每天都那么爱笑呢?

你看爸妈对你那样,你怎么还能笑出来呢?

”弟弟心里对父母如此对待姐姐很是生气,不过却也无能为力。

丫崽却说:

“和那些鸭子学的,你看,鸭子的眼睛都是弯弯的,就像一直在笑着,你听它们叫的时候,也像是在笑呢!

其实爸妈对我挺好的,哪家的爸妈不打骂孩子?

  ⑤弟弟上初中后,在镇里住校。

每周回来的时候,依然会给姐姐讲课。

可是两年后,丫崽的心里第一次有了挣扎。

因为这个时候,养母开始张罗着给她找婆家。

那个时候,嫁出一个女儿,可以得到不少彩礼钱。

丫崽一露出不乐意的神情,养母就骂:

“我把你养了十五六年得花多少钱?

”丫崽即使不高兴的时候也是微笑着的,养母看着她的笑就来气:

“赶明儿把你许配给一个爆脾气男人,一天打你八遍,看你还笑不笑?

  ⑥终于有一天,说妥了一门亲事,丫崽根本反抗不得。

那天家里很热闹,杀了好几只鸭子待客。

丫崽注意到,那些鸭子被割断了喉咙,那眼睛依然是微笑着的。

于是心里有了更大的悲哀,可她依然笑迎客人。

就在那个晚上,丫崽失踪了。

养父母带着好多亲戚四处寻找,也没能找到。

 ⑦好几个月后,丫崽寄回了五百元钱,并写来一封信,说:

“爸,妈,我会把那些彩礼钱都挣回来!

你们别找我,我没事。

让弟弟好好上学。

”养父母就真的没有再去找,虽然知道了她在哪里。

就这样,每个月丫崽都要寄钱回来,养父母有时望着满院的鸭子,心里就会忽然很不是滋味。

  ⑧一晃四年过去,丫崽依然往家里寄钱,而弟弟也快高考了。

这个时候,养父去山上拉石头的时候,被滚下来的石头砸到了头部,去世了。

丫崽回来了,大哭,这次她没有笑,可是看着她哭,养母的心里更是难过。

临走时,丫崽对弟弟说:

“你好好学习,要是考上大学,姐就一直供你!

 ⑨果然,弟弟考上了大学,而丫崽一直在供他上学。

养母独自一人在家,每当喂鸭子的时候,就会念叨丫崽。

在养母年年的念叨中,丫崽终于又回来了,那天她说:

“妈,我要结婚了。

你别担心,那个男人脾气一点儿也不爆,不能一天打我八遍。

你放心,我会把弟弟供完大学!

”养母笑了,然后又哭了。

 ⑩丫崽在城里结的婚,养母和弟弟都去参加了婚礼。

养母仔细地看着新姑爷,的确是那种很安生的男人,便也放了心。

三天回门的时候,丫崽带着丈夫回到家,养母要杀鸭子,丫崽没让。

晚饭的时候,养母拉着丫崽的手,说不出话来,丫崽笑着说:

“妈,你可要高兴啊!

你把我养大不容易,可惜爸没享着福!

幸好当初弟弟教我那么多知识,要不去城里打工,会更难。

  

丫崽走的时候,带走了两只鸭子,她说她要一直养着它们,看着它们!

(选自《天池》2012年第4期,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直以来,村里人对于丫崽每天都能笑得出来,很是不解”,既承接上文,又引起下文,由此引出丫崽不幸的身世,更可见她乐观坚强性格的难能可贵。

B.“那些鸭子被割断了喉咙,那眼睛依然是微笑着的”,借写鸭子被伤害来表现丫崽的情感被伤害,更表现出丫崽的乐观坚强,为下文她离家出走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C.小说虽然短小,但通过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塑造了主人公丫崽的形象,其他人物如养父母、弟弟也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D.本文语言平实质朴,不事雕琢,所写故事情节也贴近生活,令人感到真实亲切。

5.小说中丫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为什么以“微笑的鸭子”为标题?

(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

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

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

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

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

73%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

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

其次是环境因素,25%旅

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

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

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

调查显示,除了探索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

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

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

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摘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2017年03月27)

材料二

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

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

“五一”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

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

“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2017年5月3日《经济日报》记者郑彬)

材料三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

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北京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

随着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2017年旅游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兴旺发展的大好形势。

B.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因此材料二所反映的旅游业绩下降的现象并不普遍,只是个别的、暂时的现象。

C.材料一所列数据所表现的只是旅游者的意愿,不同于材料三的数据所反映是旅游的现实情况,所以不具有真实性,其参考价值不大。

D.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可以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并倡导旅游,促进供给侧改革。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B.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导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和典型性,反映了引人关注的、最新的某旅游市场的真实情况。

C.对于同一旅游现象,“旅游者意愿”“出游方式”“市场秩序”“经营者业绩”“游客体验满意度”等专业术语,都是游客群体关注的重点。

D.三家媒体发布的关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的新闻,是社会对于旅游项目重视的体现,这充分说明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E.材料三不仅写出了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还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比其他两则材料更具有指导意义,最有价值。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们出行旅游目的的理解。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9分)

 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

孝行出于天禀。

三岁父死,

旦旦求之甚哀,母使读《孝经》,辄泪落不能止。

事母至孝,朝夕冠带定省。

从胡翼之学。

所居一室,寒一衲裘,啜菽饮水,翼之馈以食,弗受。

  应举入都,不忍舍其亲,徒载而西。

登进士第,举首许安国率同年生入拜,且致百金为寿,谢却之。

以父名“石”终身不用石器,行遇石则避而不践,或问之,积曰:

“吾遇之则怵然伤吾心,思吾亲,故不忍加足其上尔。

”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悲恸呕血。

庐墓三年,卧苫枕块,衰绖不去体,雪夜伏墓侧,哭不绝音。

翰林学士吕溱过其庐适闻之,为泣下曰:

“使鬼神有知,亦垂涕也。

”既终丧,不彻筵几,起居馈献如平生。

中年有聩疾,屏处穷里,而四方事无不知。

客从南越来,积与论岭表山川险易、镇戍疏密,口诵手画,若数一二。

客叹曰:

“不出户而知天下,徐公是也。

”自少及老,日作一诗,为文率用腹稿,口占授其子。

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

乡人有争讼,多就取决。

州以行闻,诏赐粟帛。

元祐初,近臣合言:

“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乃以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

每升堂,训诸生曰:

“诸君欲为君子,而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

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可也。

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

”又曰:

“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

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

”闻之者敛衽敬听。

居数岁,使者又交荐之,转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监中岳庙。

卒,年七十六。

政和六年,赐谥节孝处士,官其一子。

——选自《宋史•徐积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B.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C.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D.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年,指同时,中国古代称同时入学又同一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的人为同年。

B.《孝经》,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集中阐述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C.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

旁搭盖小屋,居住其中守护坟墓。

D.诸生,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最早指有学问的士人,文中是指众弟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积为人廉正。

他考中进士时,第一名许安国等人拜见他的母亲,送了重金为他母亲祝寿,他谢绝不受。

B.徐积天性孝顺。

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天天要找父亲,十分伤心;后来进京应试,他也不忍

心丢下母亲。

C.徐积劝人向善。

他认为一个人做君子既不需要出力,也不需要破费钱财,而且是乡人和父母都赞同的事。

D.徐积关心国事。

他虽然隐居在偏僻之处,但对四方之事无所不知,尤其关注岭南的山川地势和镇守情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

(5分)

②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

未之有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11分)

临江仙陈克 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②。

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

我缘应在吴兴。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

南宋词人。

②江城:

指建康,今江苏南京。

③齑盐:

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

统领全词的作用。

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 “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吴兴”“别愁”“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E.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

15.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爱用花喻人之美貌。

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这样的比喻恰当地反映了当时作者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2)《雨霖铃》中“,”两句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人,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②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③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要防止和克服的是穿靴戴帽、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言之无物的八股文。

④领导干部一定不能干出点成绩就矜功伐能,一定不能忘记我们始终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⑤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直以来是党和政府的作风。

成都市政府近年来安土重迁,拨给搬迁的农民一笔拆迁费,帮助他们在建设新家园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用。

⑥尽管近年来采取了加开临时客车等措施,但春运出行难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旅客们重足而立,拥挤不堪。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

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C.海洋国家依赖对外贸易,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还取决于本土治理。

这是海洋国家把海权作为战略重点的根本原因。

D.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抱歉打扰您了!

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

“你想干什么?

”——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应用市场。

作为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高端应用,①?

现实中,医生已经感受到来自手术机器人的压力。

不过,现在说手术机器人将完全取代医生还为时尚早。

手术机器人虽然更灵活、更精准,但是还不能完成所有外科手术。

另外,②。

首先是

普及中的费用关。

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会多花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其次是患者心理关。

如果推广普及机器人来做手术,③,“机器人会不会乱挥刀?

”“万一程序被黑客入侵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现在手术机器人仍需医生操作,因为真正给患者安全感的还是操作机器的医生。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熊孩子”打赏主播败光父母积蓄的案例,被报道的早已不是一起两起。

事实上,“熊孩子”对移动支付没有直观概念,难以将手机上的数字变化与真实的钞票支付建立联系。

现实生活中,他们花一元钞票买东西都舍不得;手机直播中,花万元“数字”打赏主播却可以完全无感。

如果学校加强教育,就能够让“熊孩子”们具备金融常识和财商意识;如果父母以身作则,就可以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①现实生活中,他们不一定舍不得花一元

钞票买东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