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6343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6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联欢会教案.docx

动物联欢会教案

动物联欢会教案

动物联欢会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动物联欢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动物联欢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的形式,复习一些小动物的名称和动物食物的名称。

  2、在玩游戏的快乐中逐步培养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事先带孩子去看过上海动物园来丹阳的表演。

  2、和幼儿人数相等的写有动物名字的字卡挂饰和食物字卡。

  3、每个幼儿椅子上贴有不同动物的头饰。

  4、表演的节目的名称字条。

(选小朋友已会表演的节目)

  活动过程:

  1、上次我们去体育场看动物联欢会,高兴吗?

你都看到哪些动物表演了?

  (幼儿回答,老师出示相应的字卡进行复习。

  2、今天我们也来举行一个动物联欢会,好吗?

  老师做小兔主持人,小朋友随便选一个挂饰,你喜欢什么动物就选哪个动物,好吗?

  3、小动物挂饰选好之后,请幼儿对照椅子上的动物头饰入座。

  4、小兔主持人宣布联欢会开始,第一个节目是什么呢?

  (老师出示节目单,如:

歌曲《一只哈巴狗》,挂着“狗”字卡挂饰的小朋友一起上来表演。

依次类推,其他小动物表演。

  5、节目表演完了,小动物是不是有些饿了?

小兔主持人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食物,你们想不想吃?

  6、请小动物自己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7、一样一样动物按次序来,找好以后,请其他小动物看看,找得对不对?

  8、找到食物的小动物慢慢品尝自己的食物吧。

  活动反思:

  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那一定是小动物了。

在音乐活动中,要达到好的效果,首先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

有适合幼儿使用的教具,场景等,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还要运用夸张、亲切的身体语言来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这样幼儿才会学的轻松、有趣。

动物联欢会教案2

  一、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在他们的世界里,小动物都可以像自己一样地生活、游戏和学习。

拟人化的学习环境能使小班幼儿更好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进行讲述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内容,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讲述图片。

  

(二)学习句子:

谁在干什么。

  丰富词汇:

热闹、高兴、开心、喷水、打鼓、联欢会。

  复习动词:

跳、游戏、吃、拍。

  (三)感受与同伴在一起开联欢会的热闹气氛,能主动地与同伴及老师交谈。

  三、教学准备

  

(一)大森林背景图一幅,小动物插入小图片多幅。

(如图)

  

(二)情景布置:

树、花、草等背景板;大象、小鸭、蝴蝶、小狗头饰各6个。

  四、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引入讲述内容。

  1.师:

今天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了,有谁?

它们在干什么?

请把你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2.幼儿自由结伴,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看图片,自由交谈。

教师观察幼儿情况,聆听幼儿谈话,并作适当的辅导。

  

(二)学习讲述图片。

  1.听音乐回座位。

  2.师:

刚才你们看见哪些动物呢?

(请个别回答)

  3.看完整的大图片,学习讲述。

  

(1)出示背景图。

  问:

这是什么地方?

(森林)

  

(2)插入小动物图,学习简单句。

  ①谁?

在干什么呢?

(学习句子:

谁在干什么)。

如小兔在跳舞,公鸡在拍皮球,小鸡在吃虫。

(个别、集体提问)

  ②大象在干什么呢?

(丰富词:

喷、大象在喷水)

  ③大象是怎样喷水的?

(请个别幼儿示范)我们一起来学大象喷水。

  ④小熊在干什么?

(小熊在打鼓)小熊是怎样打鼓的?

我们一起来学小熊打鼓。

  ⑤小动物们聚在一起,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打鼓,还有的在喷水表演,他们是在干什么呢?

(丰富词汇:

联欢会)

  ⑥今天这么多小动物在一起开联欢会,你们觉得森林里面怎么样呢?

(丰富词汇:

热闹)

  ⑦你们看,它们在一起玩得怎么样?

(丰富词汇:

高兴、开心)

  4.教师描述性完整讲述一次,为幼儿以后的学习讲述作示范性的铺垫。

  (三)延伸活动。

  1.师:

今天这么高兴,我们也来开联欢会好吗?

请小朋友带上头饰,边听音乐边唱歌、跳舞吧。

  2.音乐停时,小动物站在适合的地方,做一个固定的动作。

  问:

你们在干什么?

(用完整句子回答,如我在采花蜜、我在跳舞)

  3.听音乐一起出活动室。

  五、活动评析

  通过创设森林的情景,在活动室周围贴上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置身森林的环境中,从而引起幼儿对整个情景的好奇心与观察讨论的兴趣。

幼儿在欢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地与同伴及老师交流自己当时的见闻和已有的经验。

生动的动物形象和逐步出示插入图的方法,使幼儿讲述的内容贴近自己的生活;讲述的难度降低了,使幼儿的语言较丰富,掌握了一定的句子。

在延伸活动中,幼儿有扮演自己喜欢的各种动物、做自己喜欢的动作的机会,在游戏表演中巩固了所学的句式,并从第三者的讲述转为第一人称“我”的讲述,为幼儿口头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作进一步的铺垫。

动物联欢会教案3

  设计意图:

  提起动物,孩子就有说不完的话,其中有关动物的奥秘,他们十分愿意积极地去探索。

通过一阶段的“动物王国”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对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有时幼儿无意之间会有声有色地说起动物方面的话题,不一致时就争执起来,大家说的眉飞色舞,就像一台节目表演一样。

  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很强,他们有着自己的主见,能大胆地表现出来。

在活动中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并希望集体能争夺第一,“第一”对于大班孩子的眼中是件光彩、荣耀的事情。

他们会积极地去争夺“第一”,在活动中的表现极为地兴奋,我想用一种竞赛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于是我想用一种特殊的节目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有关动物的教学活动。

教师以“主持人”的形式出场,幼儿作为游戏的“参赛者”。

幼儿具有这种竞赛类的生活经验,平时,他们从电视上可间接地感知竞赛活动的形式。

  在活动中以“游戏闯关”的形式进行,层层增加难度,让幼儿在紧张激烈的语言表达和动作展示中闯关。

在闯关胜利后能获得“联欢会”的门票,以及在比赛活动中评选出“最佳合作队”;“最佳智慧队”;“最佳胆识队”。

  本节课渗透于科学、语言、音乐领域之中、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所提出的个领域教学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以一种“主持人”身份展现在孩子的面前,随时察觉幼儿活动的动态,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过程。

  活动目标:

  1、掌握某些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并进行比较、分析和概括。

  2、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并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3、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胆识和反应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的准备:

对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有一定的掌握。

  二、物质准备:

  1、动物头饰、彩带、音乐、动物图、鼓。

  2、游戏记录表。

  3、活动场所:

幼儿分组线和动物家的场景布置。

  4、最佳奖牌。

  活动过程:

  一、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1、幼儿自由地讨论:

  提问:

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2、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二、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进行比较、分析;进行“游戏闯关”活动。

  师:

“今天森林里举行动物联欢会,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参加活动。

但是他们有一个要求,在下面的闯关活动中必须顺利闯关,才能得到参加联欢会活动的门票。

  我们分成红、黄、蓝三组,比比哪一组先顺利闯关,最后我们还会评比出“最佳合作队”、“最佳智慧队”、“最佳胆识队”。

  

(一)闯关游戏A:

猜猜我是谁。

  1、师介绍游戏规则:

每一队选两名选手,一名幼儿看动物图模仿动物的样子,另一名幼儿在一定时间内准确猜出动物名称,猜对一个者得一分。

  2、幼儿进行游戏的闯关活动。

师展示动物图给模仿者看,然后猜者进行猜图活动。

  3、幼儿对游戏活动成绩的记载。

  

(二)闯关游戏B:

快速反应。

  游戏规则:

在一定时间内听要求作出反应。

  快速反应:

  1、师介绍游戏的规则:

这里有9个问题,其中有2个问题是每一组必须回答的。

在一定时间内回答正确者得1分。

  2、幼儿听题并进行回答。

  红队问题:

①哪个动物是短跑冠军?

  ②海马是一种鱼还是一种马?

  黄队问题:

①金丝猴、大象谁是珍稀动物?

  ②小海马是谁养大?

  蓝队问题:

①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谁?

  ②乌龟、河马谁的寿命最长?

  抢答问题:

①嘴最大的鸟是谁?

  ②世界上最大的鸟是谁?

  ③人类最早的朋友是谁?

  3、游戏活动成绩的记录。

  回答问题:

  1、师介绍游戏的规则:

这里有3个问题,回答者在一定时间内回答的越多,得分就越多,回答出1个得1分。

  2、幼儿听题并进行回答。

  问题①哪些动物是站着睡觉的?

  问题②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

  问题③哪些动物是进行冬眠的?

  3、游戏活动成绩的记录。

  (三)闯关游戏C:

动物找家

  1、师介绍游戏规则:

这里有森林、大海、和小河三个家,请你们找个正确的家住进去。

  2、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去找家。

  3、师看看幼儿住进家的情况,不合适的进行调整。

  4、分组讨论:

他们为什么可以住在一起?

  三、颁发最佳奖牌。

  根据的表现及活动成绩的记录情况评选出“最佳合作队”、“最佳智慧队”、“最佳胆识队”。

  四、动物联欢。

  师:

“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联欢会的门票,让我们一起来庆祝吧!

  幼儿跟着音乐进行联欢。

  活动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节目娱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激烈的比赛中掌握了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的知识。

  其中闯关游戏这一环节最为精彩,孩子的思维反应敏捷,能大胆地表现自己。

  在“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中,幼儿模仿动物的表演能力各不相同,能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明显的动作进行表演。

如吴好小朋友在表演猴子时能抓住猴子抓头挠耳的样子进行表演,还学着猴子的样子跳上跳下,让另一名孩子能很快地猜出是猴子。

我展示了孩子十分熟悉的动物图片,如“公鸡、猴子、大象”等图片。

这些动物的特征比较的明显,孩子容易进行表演,在选择容易表演的图片同时,我也选择了几个难以表演的动物图,让孩子充分地进行想象,大胆地进行动作的表演。

如动物图“乌贼”,幼儿在表演时利用自己的手充当乌贼的触足,还扭动着身体,但孩子们猜出来有些难。

有的说是狮子,有的说是狼。

  在快速反应这一环节中的问题抢答,幼儿表现得更为激烈,他们都快速地举起小手,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问题的回答,有时没有抢到问题回答时,就哎声叹气,显得十分可惜,自己没有抓住机会,这种抢答的场面并不亚于电视上那种竞赛类的游戏场面。

  当孩子们看到记录表上的分数一分一分地往上加时,他们显得特别的兴奋,每一分都是他们对问题的正确回答得来的。

  在回答“哪些动物是站着睡觉?

”等三个问题,回答越多,得分越多。

赵文静小朋友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出了2个答案,突然地结住了,她这一组的孩子们马上跟着紧张起来,我随机告诉他们,“你们这一组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听了我这句话其他的孩子马上进行了补充,孩子们有高兴了起来。

  闯关游戏在激烈、紧张的状态下很快地结束,在“动物找家”这一环节中,大海和小河的有些小动物跑错了家,也可能是我在布置“大海和小河的家”时,布置的有些相似,他们容易搞错选错了家,也可能是孩子对两个家的区别不是太清楚。

孩子们经过重新选择,又住进了新家。

  利用节目娱乐的游戏形式,我还是头一次运用到幼儿教学活动中,形式新颖,幼儿的兴趣很高,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当然,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活跃的幼儿能回答许多次,不善于回答的幼儿一次也没回答得到;还有三个家的布置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场所的特征应更加的明显些,这样“小动物”们就不会进错“家”了。

  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胆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能直接在竞赛游戏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尝试用这种形式来开展有关的教学中。

动物联欢会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话。

  2、培养幼儿观察力,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体育用品、头饰、图书、表演器材等。

  2、影碟机、《黑猫警长》的影碟、录音机及音乐磁带,图片一幅。

  3、联欢会会场布置。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起兴趣。

  师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进入活动室。

提问:

我们大家刚才同时做了两件事情,是哪两件事情呢?

引导幼儿说出“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2、幼儿自选材料排练节目,教师注意观察、发现。

  今天,森林里要举行联欢会,大家想参加吗?

我们一起来排练节目!

  3、幼儿表演。

  

(1)个别表演。

要求幼儿用“一边…一边…”的句式准确地报出所表演的节目。

  

(2)分组表演。

游戏:

你做我说。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动作,另一人用“一边…一边…”的句式描述。

  (3)自由表演。

幼儿自由选择表演给老师们欣赏。

  4、观看“动物表演”(影碟)。

  提问:

动物们表演的什么节目?

幼儿自由回答。

  5、观看图片,升华主题。

  告诉幼儿有时两件事情是不能一起做的,如:

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6、师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结束活动。

动物联欢会教案5

  在音乐活动中,音乐素材的选择尤为重要,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也要考虑到音乐素材本身是否适合幼儿欣赏。

由于小班幼儿已经可以欣赏两段对比明显的乐曲,因此在本次中班音乐活动中,我选择了三段旋律完全相同,但音色、风格有明显差异(配器与节奏不同)的音乐让幼儿欣赏、感知。

三段不同风格的乐曲(如第一段跳跃、第二段笨重、第三段轻柔),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动物形象,我们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去感知不同的音乐形象,提高幼儿对于不同风格音乐的欣赏能力。

本次活动以“动物联欢会”这一情境贯穿始终,活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

我喜欢的动物朋友、动物朋友都来了和动物联欢会。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段乐曲的不同风格,区分音乐性质的不同。

  2.尝试根据音乐变化表现不同动物的动作,体验和动物朋友一起联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与材料准备:

“动物联欢会”的多媒体课件、不同动物的胸饰若干(同幼儿人数)。

  2.幼儿经验准备:

了解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过程

  环节一:

我喜欢的动物朋友

  教师请幼儿介绍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朋友(可用动作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师:

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动物朋友们都忙开了。

哪些动物会来参加联欢会呢?

其中会不会有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朋友呢?

  本环节旨在交流分享、引发兴趣。

首先通过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

接着引入“动物联欢会”,通过提问,吸引幼儿的活动兴趣。

  环节二:

动物朋友都来了

  一、感知第一段音乐(跳跃)

  1.欣赏音乐

  师:

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幼:

这段音乐很活泼、很欢快、有种想跳一跳的感觉……

  师:

你们看,哪些动物朋友来了?

(小兔在跑步、袋鼠在跳远、小猴在荡秋千、青蛙在跳水)

  2.结合媒体再欣赏一遍音乐

  3.幼儿自主表现,模仿这些会跳的动物

  二、感知第二段音乐(笨重)

  1.欣赏音乐

  师:

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森林中的哪些动物朋友?

为什么?

  小结:

这段音乐很像森林中一些很笨重的动物在走路,发出很响的脚步声,请你们跟着音乐学学它们的样子。

  2.音乐游戏:

来到大森林(用鼓点暗示节奏)

  师:

大森林里很好玩,但有时也会有危险,要是遇到危险,你们千万不能发出太大的声响哦!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动物朋友会保护我们的。

  玩法:

幼儿随着鼓点声有节奏地往前走,当听到连续的鼓点声,幼儿马上停下来,听到音乐后则继续游戏。

  三、感知第三段音乐(轻柔)

  1.欣赏音乐

  师:

想一想,在这么优美的音乐声中,哪些动物朋友来了?

  2.结合媒体再欣赏一遍音乐

  师:

除了小鸟、蝴蝶,还有哪些动物也赶来参加联欢会了?

听着这段轻柔的音乐,你们想想小动物是怎么跳舞的?

  小结:

这些小动物跳舞时都是轻轻的、柔柔的,就像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一样。

  3.音乐游戏:

翩翩起舞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蝴蝶或小鸟翩翩起舞的样子,鼓励幼儿自由发挥。

教师在幼儿自由表现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现幼儿之间不一样的动作,提升幼儿的肢体表现能力。

  本环节是整个活动的主体部分,旨在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引发幼儿的有意倾听,激发其表达表现的欲望。

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能给幼儿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他们似乎也想要参加动物们的这场联欢会,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通过多媒体欣赏、肢体模仿、音乐游戏等直接体验的方式,感知音乐风格与动物形象的匹配,提升幼儿的欣赏、肢体表现等能力。

  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对于活动主体部分的三段音乐,其呈现的次序是:

跳跃一笨重一轻柔。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音乐对比越明显幼儿越容易感知,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听辨能力的提高。

  而在侧重点的把握上,第一段音乐侧重于熟悉旋律,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段音乐侧重于节奏感知;第三段音乐侧重于感知音乐风格与肢体表达。

不同的侧重点让本次活动更有层次性,同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幼儿对动物特征的了解。

  环节三:

动物联欢会

  一、完整欣赏三段乐曲

  师:

你们在动物联欢会上遇到了哪些动物朋友?

先遇到了谁?

又遇到了谁?

(根据幼儿的答案,分别点击多媒体课件,若幼儿答对,则相应的动物就会出现。

  二、音乐游戏:

动物朋友来联欢

  多媒体课件呈现舞台背景,幼儿自选动物胸饰,分别代表不同的动物朋友。

  玩法:

三段音乐分别代表不同的动物朋友,教师随机播放三段音乐。

根据不同的音乐,相应的小动物站到舞台上表演。

  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营造“动物联欢会”的快乐氛围,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巩固对三段音乐的感知,提升幼儿对乐曲的理解与表现能力。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音乐欣赏的阶段目标主要为“听辨、想象与表现”,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正是在于发展幼儿的倾听、想象与表现能力。

  首先,音乐活动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安静、专注倾听音乐的习惯,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幼儿获得欣赏不同乐曲的经验。

  其次,采用自主表现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根据音乐的特性猜想哪些动物朋友来参加联欢会,并能用创造性的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最后,营造氛围,让幼儿体验和动物朋友一起联欢的快乐。

  如何使音乐欣赏变得饶有趣味?

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表现力?

这是教师在组织与实施音乐欣赏活动前,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动物联欢会教案6

  一、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在他们的世界里,小动物都可以像自己一样地生活、游戏和学习。

拟人化的学习环境能使小班幼儿更好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进行讲述方面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一)学习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内容,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讲述图片。

  

(二)丰富词汇:

热闹、高兴、开心、喷水、打鼓、联欢会

  (三)感受与同伴在一起开联欢会的热闹气氛,能主动与同伴及老师交谈。

  三、活动准备:

  

(一)大森林背景图一幅,小动物插入小图片多幅

  

(二)情景布置:

树、花、草等背景板;大象、小鸭、蝴蝶、小狗头饰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引入讲述内容。

  1、师:

今天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了,有谁?

它们在干什么?

请把你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2、幼儿自由结伴,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片,自由交谈。

教师观察幼儿情况,聆听幼儿谈话,并作适当的辅导。

  

(二)学习讲述图片

  1、听音乐回座位

  2、师:

刚才你们看见哪些动物呢?

(个别幼儿回答)

  3、看完整的大图片,学习讲述

  

(1)出示背景图。

提问:

这是什么?

  

(2)插入小动物图片,学习简单句

  ①这是谁?

在干什么?

  ②大象在干什么?

它是怎样喷水的?

我们一起来学大象喷水。

  ③小熊在干什么?

小熊是怎样打鼓的?

我们一起来学小熊打鼓。

  ④小动物们聚在一起,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打鼓,还有的在喷水表演,他们是在干什么呢?

  ⑤今天这么多小动物在一起开联欢会,你们觉得森林里面怎么样呢?

  ⑥你们看,它们在一起玩得怎么样?

  4、教师描述性完整讲述一次。

  (三)延伸活动

  1、师:

今天这么高兴,我们也来开联欢会好吗?

请小朋友带上头饰,边听音乐边唱歌跳舞吧。

  2、音乐停时,小动物站在适合的地方,做一个固定的动作。

老师问:

你们在干什么?

  3、听音乐一起出活动室。

动物联欢会教案7

  【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在他们的世界里,小动物都可以像自己一样地生活、游戏和学习。

拟人化的学习环境能使小班幼儿更好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进行讲述方面的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内容,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讲述图片。

  2、学习句子:

谁在干什么。

  丰富词汇:

热闹、高兴、开心、喷水、打鼓、联欢会。

  复习动词:

跳、游戏、吃、拍。

  3、感受与同伴在一起开联欢会的热闹气氛,能主动地与同伴及老师交谈。

  【教学准备】

  1、大森林背景图一幅,小动物插入小图片多幅。

(如图)

  2、情景布置:

树、花、草等背景板;大象、小鸭、蝴蝶、小狗头饰各6个。

  【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引入讲述内容。

  1、师:

今天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了,有谁?

它们在干什么?

请把你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2、幼儿自由结伴,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看图片,自由交谈。

教师观察幼儿情况,聆听幼儿谈话,并作适当的辅导。

  

(二)学习讲述图片。

  1、听音乐回座位。

  2、师:

刚才你们看见哪些动物呢?

(请个别回答)

  3、看完整的大图片,学习讲述。

  

(1)出示背景图。

  问:

这是什么地方?

(森林)

  

(2)插入小动物图,学习简单句。

  ①谁?

在干什么呢?

(学习句子:

谁在干什么)。

如小兔在跳舞,公鸡在拍皮球,小鸡在吃虫。

(个别、集体提问)

  ②大象在干什么呢?

(丰富词:

喷、大象在喷水)

  ③大象是怎样喷水的?

(请个别幼儿示范)我们一起来学大象喷水。

  ④小熊在干什么?

(小熊在打鼓)小熊是怎样打鼓的'?

我们一起来学小熊打鼓。

  ⑤小动物们聚在一起,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打鼓,还有的在喷水表演,他们是在干什么呢?

(丰富词汇:

联欢会)

  ⑥今天这么多小动物在一起开联欢会,你们觉得森林里面怎么样呢?

(丰富词汇:

热闹)

  ⑦你们看,它们在一起玩得怎么样?

(丰富词汇:

高兴、开心)

  4、教师描述性完整讲述一次,为幼儿以后的学习讲述作示范性的铺垫。

  (三)延伸活动。

  1、师:

今天这么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