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6486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检测中图版必修2

一、城市地域结构与空间形态

1.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

其常见模式如下表所示:

模式

相同点

不同点

同心圆

模式

①城市中心均为中心商务区;②高级、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且背向发展

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分布,自城市中心到外缘顺次产生五个同心圆圈层

扇形模式

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发展

多核心

模式

城市围绕不同核心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

2.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形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主要类型有团块式(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类型

集中式(团块式)

组团式

条带式

示意图

影响

因素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地域

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设施的利用率高

利于环境保护

城市各区域均接近自然、利于环保

缺点

设施过于集中,易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

用地分散,各片之间联系不便,市政投资大

交通集中于某一方向,运距过长

城市

举例

平原地区城市,如北京、合肥等

受地形、河流限制的城市如重庆、武汉等

沿河或主要交通线分布的城市,如兰州等

练习1

 下图为“某城市2001~2020年总体规划示意图”,城市四大片各自组织自己的功能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到2020年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可能是(  )

A.集中式B.组团式C.条带式D.放射式

(2)关于城市地域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域形态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B.山区的城市形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同地区差别不大

C.山区城市用地比较集中,往往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

D.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往往形成条带状的格局

答案 

(1)B 

(2)D

解析 按照图中的规划来建设该城市,城市在2020年所呈现出来的地域形态应该是组团式的,因为四大片区各自组织自己的功能区。

城市形态与其所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在山区河谷地带城市往往呈条带状延伸分布。

二、影响土地租金的因素及等地租线的判读

1.影响土地租金(地租)的因素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距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具体如下图所示:

字母

与市中

心距离

地租

功能区

对应地

租线

成因

A

最高

商业区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商业影响大,地租变化大

B

中等

中等

住宅区

较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住宅影响较小,地租变化较小

C

较低

工业区

最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工业影响最小

综合以上付租能力和地租这两方面的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峰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峰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地方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交通发达的远郊地区形成工业区。

原因如下所示:

2.等地租线的判读

(1)概念:

地租相等的点的连线,是等值线的一种。

(2)等地租线的基本特征

①同线等值;

②等地租距全图一致,即相邻两条等地租线的差除了为0外,都相等;

③等地租线均为闭合曲线(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因图幅局限而不能展示全部等地租线);

④等地租线一般不重叠;

⑤等地租线与地租脊线或地租谷线垂直;

⑥等地租线密集的地方,地租随距离的变化大;等地租线稀疏的地方,地租随距离的变化小。

(3)判读技巧

等地租线的判读主要掌握“三读”:

“一读”极值:

该区域地租的最大值、最小值;

“二读”密度:

等地租线的疏密变化;

“三读”凹凸:

等地租线的弯曲变化及形成原因。

练习2

 下图是“某城市地价分布示意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D.科教文化区

答案 

(1)C 

(2)D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看出,图中的地价最高值位于市中心,周边的地区出现次高值,很明显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2)题,从⑤处位置看,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布局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技术和人才,故D项符合。

三、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在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1)布局原则

第一,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内;

第二,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第三,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远离城市,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

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垂直于盛行风方向的郊外,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如下图所示:

(2)工业区内典型企业的布局

工矿企业

具体要求

或污染类型

一般布局原则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向地带或者垂直于盛行风方向的郊外,尽可能接近原料产地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水污染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噪声污染

布局在城市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

自来水厂

要求水

源清洁

布局在城市河流上游

仓库

用地多,要求交通方便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3.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4.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

实践证明,城市的建设发展总有一些预见不到的变化,在功能组织上需要留有发展余地,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弹性”。

练习3

 2008年12月,鲁西北某市政府制定了“西扩东延”的地区发展战略,下图是“该城市东部新城区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城市布局中明显不合理的一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部门要布置在该地区,最合理的是(  )

A.精密仪器厂B.造纸厂

C.飞机场D.货物转运场

(3)该地区拟建一所高级中学,计划选择在B处,说明其理由。

(4)结合图中信息把下面的内容与字母用直线连接起来。

工业区A

居住区C

商业区、图书馆D

城市饮用水库E

服装加工与批发市场F

绿地G

(5)A、C相比较地价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奶牛场 奶牛需要面积较大、环境安静的场所,靠近铁路会影响奶牛产奶量 

(2)D

(3)环境优美,西部靠近市中心,就学方便。

(4)工业区—D 居住区—C 商业区、图书馆—A 城市饮用水库—G 服装加工与批发市场—E 绿地—F

(5)A 距西部老城区较近,靠近人口密集区;环境条件好

四、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分析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地形

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②热带的高原;

③山区的河谷和较开阔的低地

①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

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②巴西高原的城市分布;

③中国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的城市分布

气候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适宜人类生存

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河流(沿河设城)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江西省赣州市

河流汇合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

上海、广州、加尔各答

过河点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南京

自然资源

资源优势,矿产开发,降低成本;影响矿业城市宏观分布的经济条件

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鞍山等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交通

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交通便捷的地方,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

中国古代的邯郸、扬州、济宁,现在的郑州、石家庄、株洲等

政治、军

事、宗教

地区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宗教中心

古希腊的雅典、中国的西安;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麦地那,中国的拉萨

发展变化

军事、宗教的影响减弱;交通、政治的影响一直较大;出现科技、旅游等新的区位因素

3.城市主导区位因素的判别方法

我们讨论影响一个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首先应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

这样就能找到某一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

练习4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

读下图,完成

(1)~

(2)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枢纽

答案 

(1)D 

(2)D

解析 本题组以区域人口密度图为载体,考查人口密度及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1)题,图中显示,该区域人口沿河分布于地势较为低平的地区,影响因素为河流与地形。

(2)题,据图中信息及河流判断,该区域为四川盆地,甲城为成都、乙城为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与成都相比,水路交通便捷是其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优势所在。

五、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服务范围、功能

1.城市等级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城市按规模和等级来看有大小、高低之分,一般规模大、等级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比规模小、等级低的城市大。

如下图所示:

3.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

城市等级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丰富的资源或人口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练习5

 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读“武汉城市圈范围图”,回答

(1)~

(2)题。

(1)材料中九个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B.3级C.4级D.5级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与鄂州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范围小

C.与麻城市相比,红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D.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答案 

(1)B 

(2)B

解析 

(1)图中显示的城市等级有4个,但题干提出的只有3个,所以选B。

(2)城市级别高,服务范围大,服务功能全,反之亦然,所以选B。

六、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标志及实质

2.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比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起步晚

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原因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人

口比重

大小

大(70%以上)

小(不到40%)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

城市化表

现及原因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误区点拨] 

(1)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不同。

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反映,百分比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是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

如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但目前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相反。

(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①郊区城市化:

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

②逆城市化:

是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

③再城市化:

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

练习6

 甲、乙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图”及“该市距市中心地租水平变化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出现再城市化现象

C.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D.出现大量卫星城

(2)若图乙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  )

A.位于旧城中心区B.位于远郊地区

C.位于新兴工业区D.位于城市环形道路沿线

答案 

(1)C 

(2)D

解析 第

(1)题,图甲中该城市城乡过渡区面积增长速度后来大大超过了城市核心区,则反映了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2)题,图乙中b地距离市中心较近,但不是旧城市中心区,也不是远郊地区,而新兴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外围区;b地地租水平较高,最可能位于城市环形道路沿线,交通便利使得地租较高。

七、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

(1)景观变化的影响

①不利影响

②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

(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

(3)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和频率,以及文化和观念。

2.城市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1)环境污染及措施

表现

成因

措施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2)社会问题及措施

表现

成因

措施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社

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方法技巧] 

(1)图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解决城市化环境问题的措施

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②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各种功能分区的关系。

③建设生态城市,促进城市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练习7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 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

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解析 建设住宅会占用耕地,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耕地与湿地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湿地的环境效益,还会造成当地人口增加,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