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6628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6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新高三摸底联考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

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商人之所以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相信成为鬼神的祖先是他们与至上神上帝之间的纽带,仍然有赏罚的能力。

而周人祭祀祖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在宗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者。

由此可见,与商代相比,周代政治文化

A.突出宗法等级秩序

B.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C.彰显人文理性因素

D.神权与王权结合更为紧密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商人祭祀带有神权色彩到周代祭祀“‘有功列于民’者”,体现了周代政治文化突显人性和理性的一面,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等级的内容,排除A项;祭祀祖先的对象是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的人,并不代表有功利主义色彩,排除B项;周代祭祀祖先的对象变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非商代的鬼神,说明周代政治的神权色彩有所弱化,故D项错误。

2.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懋穑劝分”;卫文公则制定了“务材、训农、通商、惠工”等政策;诸侯会盟也都把维护正常商业交往作为重要的内容写入盟约。

这些做法

A.迟滞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民间市场的形成和完善

C.降低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D.提供了商业发展必要的政治保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各诸侯制定相应政策保障商业的发展的做法,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故D项正确;商业只是辅助,农业仍是主导,这些做法并不会迟滞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民间市场,民间市场出现于南北朝,故B项错误;诸侯的做法提升了商人的地位,C项错误。

3.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

这说明荀子

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

B.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

C.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

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荀子论风俗于秦,是关注秦国的社会现实及民情。

批评其“无儒”则是为了儒学的发展需要,因此带有一定的事功精神,故B项符合题意;儒学是有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学问,荀子关注秦国的社会民情,并没有违背儒学的基本信念,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谈及荀子的政治诉求是什么,故D项错误;

4.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

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冶铁技术的提高

B.绘画艺术的进步

C.佛教文化的影响

D.思想观念的变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线条较粗,不够流畅,而到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刻画精细。

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新的雕刻刀具的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冶铁技术的提高,制造出了更加坚硬的刀具,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石刻技法的变化,与绘画艺术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是指技法上的变化,得益于雕刻工具的改进,佛教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思想观念的变迁并不能使材料中的雕刻技法发生改变,排除D项。

5.西汉时君主习经以强调“正名分、寓褒贬、明善恶”的《春秋》为五经之首,东汉时期则将记录尧舜禹和三代政事事典、圣王治国嘉言懿行的《尚书》上升到五经之首。

这一变化说明东汉君主更加注重

A.调和礼法以完备统治方略

B.独尊儒术以实现社会稳定

C.学习古圣先贤治国治民之道

D.倡导定名分以实现“大一统”

【答案】C

【解析】

【详解】东汉将记录先贤治理国理政的《尚书》上升到五经之首,说明东汉的君主更加注重对治国之道的学习,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突显东汉强调礼法的作用,故A项错误;B项是汉武帝时期的内容,汉武帝是西汉的君主,故B项错误;定名分以实现“大一统”是西汉的措施,故排除D项;

6.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

“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

……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

”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

A.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B.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

C.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

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田畴率领族人在无终山居住,同时守卫边疆,抵抗外敌,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所说的田庄并不是地方割据,因此不会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部分田庄内部和谐相处,并没有激化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融合的场景,故排除D项。

7.据统计,唐玄宗时宰相34人只有7人是进士,肃宗时宰相16名,进士出身者只有4人,代宗时期宰相12名,也只有4人是进士。

北宋有宰相72人,进士出身的有63人,南宋有宰相63人,进士出身的有48人。

唐宋时期的这一变化

A.确保了官员廉洁从政

B.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C.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D.构建了平等政治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朝相对于唐朝,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增加,比例增加,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而这一变化也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故C项正确;进士人数的增加无法确保官员从政的廉洁,也与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无必然联系,故排除A、B两项;中国古代的政治体系之下,等级森严,并不平等,故D项错误。

8.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对功臣宿将说:

“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这一思想

A.助推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使流民问题严重

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的言论和思想,倡导官僚地主多买地,间接助推了地主土地兼并,故A项正确;“君臣之间无所猜嫌”反映了这一思想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故B项错误;流民问题是受自然灾害、战争及土地兼并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因此材料中的思想并不会使流民问题严重化,故C项错误;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故D项错误。

9.驸马都尉石保吉请求兼相印,真宗征求参知政事李沆的意见。

李沆认为石保吉没有攻城作战之功,恐怕招致众人的非议,后来真宗又再三问起石保吉的事,李沆像当初那样坚持原议,此事即停止。

由此反映出宋代

A.朝政混乱导致君权弱化

B.君权受到文官体制制约

C.强化了谏官的监察权力

D.相权与君权的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真宗征求参知政事李沆的意见,并最终因李沆的坚持而否定石保吉请求兼相印的事,可以看出国家的文官体制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皇帝的行为,故B项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朝政混乱,宋朝君权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加强,故A项错误;李沆作为副宰相,并不行使监察权,李沆的行为也不是监察行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宰相,故没有体现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故D项错误;

10.明清时期,以城隍、关帝、碧霞元君、妈祖为代表的民间信仰广泛流传,甚至还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民间信仰中行业神崇拜发展最为兴旺。

这反映了当时

A.民众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B.中央集权统治面临危机

C.政府与民众信仰一体化

D.男尊女卑观念有所减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出明清时期民间信仰多元化,而众多的行业神的崇拜兴旺,反映了民众生活、生产的丰富多样,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的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没有面临危机,且材料中的民间信仰与中央集权无关,故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官方的认可,并不代表政府与民众信仰的一致性,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男尊女卑观念,D项排除。

11.清朝明确规定:

入值军机参与机密的军机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

皇帝在选用军机大臣时,必须顾及社会舆论和臣工态度。

材料意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

B.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导致了政治体制僵化

D.易于机要事务的保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信息,军机人员的选用需要有一定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皇帝在用人时不能随意,受到一定的限制,故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政治体制走向僵化,故C项错误;机要事务的保密是军机处的特点之一,与军机人员的选用标准无关,故D项错误。

12.1843年,上海县城和近郊人口仅20万,但是在五十年代后,大量杭州、苏州、扬州士绅移民上海,到1862年,上海仅市区人口就已达到300万,一跃而成特大城市。

上海人口迅速增加的直接因素是

A.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洋务运动的广泛开展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五十年代后,大量杭州、苏州、扬州士绅移民上海”,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到1856年时,苏杭一带已经被太平天国占领,故大量人口转移到临近的到上海,故B项正确;上海通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品贸易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方面,不会使人口增长如此之快,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故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

13.《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刊行后,不仅招致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维新人士黄遵宪、严复等也曾通过不同方式表示过他们的反对意见,帝师翁同稣在读过《孔子改制考》后,向光绪皇帝说康有为“居心叵测”,表示已不与康往来了。

这表明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A.成为维新派的思想共识

B.动摇了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干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维新人士黄遵宪、严复等也曾通过不同方式表示过他们的反对意见”,帝师翁同稣也表示不与康往来,说明康有为的理论不被当时包括维新派在内的一些人士接受。

康有为用“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变法思想干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遭到反对,故D项正确;材料表明维新人士反对康有为的理论,因此并没有形成共识,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康有为思想遭到反对,故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本题考查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思考问题时要注意,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只代表他个人思想的特点,而不是整个维新派。

正因如此,他的思想才会遭到一些维新人士的反对。

所以往往在判断时,要根据材料的意思去考虑问题,因此读懂材料,抓取材料关键信息非常重要。

14.

上表是1901-1911年商办工矿企业统计表。

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清末新政推行奖励实业的政策

D.辛亥革命扫清了民族工业发展障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1901-1911年商办”及工矿企业数量与资本额增加的信息可知,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推行新政,在经济上推行鼓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故C项正确;相较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的政策,新政的鼓励政策更具积极意义,更能促进实业的发展,故A项排除;B、D两项是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点睛】新政期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

《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

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15..

上表为辛亥革命中独立各省立宪派的政治活动。

由此可见,立宪派

A.善于投机使革命潜伏着危机

B.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C.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进程

D.在革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前和革命进程中,以及在推行各省独立方面都有相关的活动,支持革命派的革命进程,因此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进程,C项正确;立宪派这些活动并不是投机,而是对革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故A项错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是袁世凯,袁世凯不是立宪派,故B项错误;革命派在革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不是立宪派,排除D项。

【点睛】材料中立宪派之所以参加革命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立宪派中的一些人士对清政府失去了信心,思想上发生了变化,转而投入了革命这一方。

“预备立宪”中的“皇族内阁”的闹剧,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这其中就包含部分立宪派人士。

16.1918年,《新青年》因销售不畅考虑停刊。

1919年2、3月间,坚持使用古文体的林琴南以小说形式诋毁《新青年》,同时社会上“喧传教育部有训令达大学,令其将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氏辞退”,《新青年》声名大振,销量大增。

这反映出当时

A.观念碰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白话文运动已被大众普遍接受

C.思想启蒙开始成为时代主题

D.五四运动推动了社会观念转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受到封建守旧观念的抵制,新旧观念在不断的碰撞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新思想,也宣传了新思想。

“《新青年》声名大振,销量大增”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A项正确;从材料“《新青年》因销售不畅考虑停刊”,而坚持使用古文体的林琴南的小说却十分畅销,可以看出白话文运动未并大众普遍接受,故B项错误;C项是指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且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五四运动,故D项错误。

17.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

这说明陈独秀

A.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

B.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忽视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D.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陈独秀要求共产党做在野党,而不是执政党。

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做官,不能掌握领导权,这是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忽视了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争取,故C项正确;陈独秀主张放弃领导权,而不是独立领导工人运动。

主张共产党要依附于国民党,而丧失了独立性,故AD项错误;材料表明陈独秀没有认清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认清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和主要矛盾,故C项错误;

18.1932年,国民政府决定将上海、华阴、开封、德州、大沽等兵工厂停办,机器分运巩县、济南和汉阳兵工厂。

1935年6月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

“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地,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

”这一做法

A.加速了日本侵华步伐

B.意在全力“围剿”红军

C.导致了经济比例失调

D.旨在为持久抗战做准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在抗战全面爆发前,把兵工企业秘密转移到西南地区,主要是为之后的持久抗战做好准备,故D项正确;日本侵华的步伐是按其既定的计划推进,与国民政府的行为无关,排除A项;结合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看出,国民政府主要是为了抗战才转移企业。

中共的根据地并不在西南,1935年,中共已经开始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只是更换兵工厂的地址,而没有改变其生产模式及内容,因此与经济比例失调无关,排除C项。

19.史学界在抗战时期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差不多都集中在宋金、宋元之际及明清之交等民族矛盾尖锐的特殊时期,这些著作或以民族气节鼓励人民,或总结历史教训警示当今。

这反映出史学著作

A.修撰的时代性

B.历史解释的客观性

C.叙事的阶级性

D.历史评价的全面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些著作或以民族气节鼓励人民,或总结历史教训警示当今”表明抗战时期的史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在民族危难之际,团结各族人民,激发起国人的民族意识,同仇敌忾,共同抗战,故这反映出史学著作具有一定的时代性,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抗战时期的历史研究就一定客观和全面,故BD两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研究者是哪个阶级,或者针对哪个阶级,故无法体现叙事的阶级性,排除C项;

20.2004年,在一次研讨会上,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说:

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它”的提出

A.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成熟运用

B.着眼于反对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

C.淡化了我国与邻国的意识形态分歧

D.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步人世界外交舞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可得出,“它”指的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它突破了意识形态与制度的差异,推动了我国外交发展的新局面,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一边倒”的突破,而不是运用,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着眼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故B项错误;新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标志是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故D项错误。

21.1961年6月,中央决定城镇人口三年内在1960年底的基数上减少2000万人以上,1961年内争取至少减少1000万人,1962年至少减少800万人。

这一措施

A.加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B.推动了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D.公开否定了“大跃进”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61年减少城镇人口数量可知,这是“八字调整方针”的运用,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故C项正确;减少城镇人口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反,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主要在农村地区,与城镇人口减少无关,故B项错误;该措施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没有表示要公开否定“大跃进”运动,故D项错误。

22.我国现行宪法通过于1982年,至今已经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正案,对其进行修改。

下列内容属于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的是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88年修宪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求,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在中国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之下进行的修宪,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故B项错误;C项是1999年修宪的内容,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写入宪法,故C项错误;D项是2004年修宪的内容,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

故D项错误。

23.亚里士多德曾经评论道:

“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可疑的演说,也完全相信。

”这表明当时雅典

A.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

B.注重发挥精英的主导作用

C.关注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

D.公民内部的政治分工模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可疑的演说,也完全相信。

”可知,当时雅典民众容易受到政治演说的影响,因此说明当时的雅典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精英政治问题,故B项错误;全体居民表述有误,只有公民才有资格参与城邦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分工的问题,故D项错误。

24.公元前2世纪,罗马制定了《艾布体亚法》,授予最高裁判官自行决定诉讼程式的权力,最高裁判官根据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创制了许多以前法律中没有依据、甚至是违背相关规定的诉权、抗辩权和救济手段。

这说明当时罗马法

A.立法过程随意

B.追求务实灵活

C.注重形式规则

D.出现公权滥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根据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制了许多以前法律中没有依据、甚至是违背相关规定的诉权、抗辩权和救济手段”可知,罗马法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灵活变通与运用,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制定法律是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并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因此立法过程并不随意,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正好相反,材料强调罗马法的灵活性,故C项错误;最高裁判官自行决定诉讼程式的权力是《艾布体亚法》所授予的,不属于公权滥用,故D项错误;

25.“商业革命”激起了欧洲国家之间商业竞争和对海洋的控制权,引发了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七年战争等大国之间战争,促进了西欧各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材料意在说明

A.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B.“商业革命”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已初步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业革命’……促进了西欧各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知,“商业革命”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重点,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业革命对欧洲民族国家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对西欧社会生活的影响,故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欧洲国家间的竞争,没有体现全世界,故D项错误;

【点睛】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

伴随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新的商业强国开始崛起:

大西洋沿岸的国家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成为四大商业强国,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争夺。

17世纪的荷兰执世界贸易之牛耳,获得“海上马车夫”的称号,但因其缺少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后盾,且只重视发展航运业,忽视了海军的建设,在17世纪后期被英法取而代之。

而英国经过英西战争、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26.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 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