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693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

外国诗两首

[学生分析]

《外国诗两首》是外国诗歌,主题是写人生的,与成长有关。

虽然从字面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不像一般的诗歌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实际上这两首诗内容比较含蓄。

在教学中,学习此诗的难点在于,教师如何依照诗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深入体会诗歌的人生哲理,开始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大问题。

[教学建议]

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体味因选择人生之路的慎重与无奈而引发的感慨,体会选择人生道路的丰富内涵,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初步了解哲理诗的阅读方法,学会用“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方法学习诗歌。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作为自读课文,可以几个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和理解文章。

在教学中可以按“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加强诵读,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促进表达、思维和运用能力的同步提高。

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以促进学生联系实际,以所学来知道自己的人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面对生活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

今天我们学习《诗两首》,看诗人普希金和弗罗斯特是怎样思考的。

二、教学过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整体感知

教师:

我们先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现在请大家自己浏览本诗。

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学生:

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教师:

不错,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诗中的“假如”,对当时的普希金来讲并不是“假如”,而是真实的压迫和束缚,沙皇打击他,束缚他,压制他。

但他并没有屈服。

这首诗正是他当时的真实感受的写照。

这也是此诗为广大读者所深爱,广为传诵,成为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座右铭的重要原因。

你们读了这首诗,能不能感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请你们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

学生:

我感受到诗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既是在劝告自己,也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

学生: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能感受到诗人面对困境的从容平静。

学生:

我能从“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中,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2.理清思路,细节感悟

教师:

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读诗,除在诵读中把握它的大意,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外,还应该进一步理解这些诗句本身的含义,理解诗句之间的关系,理解诗人的思路。

请大家默读这首诗,考虑这些诗句之间的关系,再全班交流。

学生:

(默读)

学生:

我觉得开头是在劝告人们,也是诗人在安慰自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真正被“欺骗”了,受了打击,陷入人生的低谷,确实是悲伤、忧郁、心急的。

这是我们正常的反应,但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这样,不要长久地陷入这种情绪之中。

诗人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学生:

下面的诗句可以看作诗人在申诉自己的理由。

诗人不能只是劝告:

不能这样,应该那样。

恐怕还应该讲出劝告的理由。

最好是以诗歌的形式,这样更能让人信服。

教师:

不错,我们可以看出普希金做到了这一点,正因如此,这首诗才这样感人和激励人。

那我们看一看诗人讲了哪些理由。

学生:

一个理由是说生活不会永远这样,这是讲得很有道理的。

就作者自己而言,他坚信沙皇的专制统治不会太久。

学生:

另外一个理由就是自己不管环境如何,是永远不会被现实的困难所左右的,追求理想的心是任何恶劣的外界环境所无法左右的。

学生:

还讲了一个理由,就是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教师:

这句诗与前边的哪句诗是彼此呼应的?

学生:

与前边的“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是彼此呼应的,但这句意思更明确,“将会”毕竟在时间上说得比较遥远,而“瞬息”说得更加迅速。

“瞬息”用夸张的手法,说明现实的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都将会过去。

教师:

对,“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且诗人乐观地看到“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将会成为我们未来一份珍贵的记忆。

怎么理解这句“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学生:

这两句诗说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

学生:

在这里,诗人是说,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好。

学生:

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

学生: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教师:

你们的这些理解非常好。

现在的挫折、困难、不顺都会丰富我们的人生,会给我们将来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拓展感悟,结合实际

教师:

现在请大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来读这首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如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会更好。

4.诵读背诵

教师:

根据我们刚才所理的思路和自己的个性体验,自由诵读,背诵本诗。

未选择的路

1.导入课文,感知文意

教师:

同学们,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知道应该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诗歌《未选择的路》,它会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

请大家齐读本诗,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

(读书)

教师:

“选择”是人生自始至终必须面对的问题。

虽然你们是初中学生,但是你们已经有过人生的选择了。

比如选择学校,选择业余爱好,选择朋友,选择志向……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面临选择的问题,当然有些选择是被迫的,但有些选择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诗人把这种人生体验浓缩在诗中。

诗人写了两条路,是哪两条?

学生:

一条是已经走过的路,一条是选择时放弃了的路。

教师:

请你们迅速浏览全诗,思考诗人对“选择”的态度是什么?

学生:

(浏览、思考)

学生:

诗人在选择时,非常矛盾。

因为他在诗中写到“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他是两条路都想走,但事实上不可能。

这种矛盾心情在整首诗中时有流露。

他“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心情十分矛盾,他觉得“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都在吸引他,召唤他去探索,都有探索的价值。

2.深入领会

教师:

理解得很好。

请考虑一下,诗人是不是对他的选择感到后悔,是不是觉得自己选择了一条不该选择的路?

学生:

不是,他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

原诗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诗句: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两个“更”字,实际上反应了诗人选择时的思考过程,也是他做出选择的原因。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不能说是缺点,因为“两条路都未经脚印的污染”。

而且诗的最后一句“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也透露出一种不后悔的语气。

教师:

的确,他对选择并不后悔,那你们看一下,作者写作的重点是选择的那条路,还是未选择的那条路?

学生:

重点是在“未选择的路”上。

教师:

既然作者不后悔,为什么他写作的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而且诗的题目也叫着“未选择的路”?

学生:

因为人生的道路有许多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

但那些未曾选择的路,更加让人想念和期待。

像文中所述,他也想同时走两条路。

学生:

这种感情在诗中,也有表现,他“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就是想走那条未曾选择的路。

他走在已经选择的路上时,又想“改日”再走一次未曾选择的路,但他知道“难以再返回”,也永远不可能返回。

学生:

事实上,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念,诗中多少年后,诗人还为这次选择而“轻声叹息”正是如此,这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

3.联系实际

教师:

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呢?

可不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们的想法呢?

启示:

例如,你选择现在就读的学校,你就放弃了其他的学校;你选择现在的朋友就无形中疏远了其他的朋友;你选择了勤奋就不能偷懒;你选择了刻苦就会减少玩耍的时间等。

学生:

(交流)

教师:

读了这首诗,我们知道应慎重地对待生活中的选择,请你们说说,如果你面对某种选择的时候,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

(思考、交流,老师给以一定的指导;如要慎重,因为时光毕竟不能倒流;应有独立的标准,不要人云亦云;一旦选择后,应该勇往直前到往下走,直到取得成功)

4.两诗比较评价

教师:

今天学的这两首诗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和欣赏哪一首呢?

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小结:

成长的道路充满坎坷,人生的道路充满选择。

前人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和启发,就像普希金和弗罗斯特一样,我们如果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就会得到很多教益,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好。

三、教学反馈

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测验

(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2)学了这两首诗,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检测建议

作为诗歌,应给充分的时间熟读,必要的背诵积累要落实。

同时,我们学习诗歌,特别是哲理诗,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收获,能用学诗的收获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检测的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两首外国诗,两首都富于生活的哲理。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属劝戒诗。

面对被生活所欺骗的状况,诗人摒弃了消极和失望,而是以积极和达观的态度去处置,甚至那不公正的遭遇也会变成一种财富。

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理解起来要更难一些,但同时想象的空间也要更大一些。

诗人眷恋曾经没有选择的路,正表明他对已选择、已走过的路的坚定不移和无所追悔。

也许,选择的遗憾是永存的;因为有了遗憾,选择才更有价值。

这正是“未选择的路”所要告诉我们的。

因为这两首诗是诗人经过人生的大悲大苦而写就的,所以对人生经历和阅历都有限的九年级学生,作过多过深的要求是有点不符合实际的。

如果我们过多的纠缠于诗歌的写作背景,则又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和诗作本身的指导意义。

故指导学生学习这两首诗,恐怕只能“不求甚解”了,其领悟的程度也不能追求划一和相同了。

学生能在朗诵中体味诗中所蕴涵的感情,开始能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能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能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进而正确的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是很大的收获了。

[练习题库]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为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忧郁() 涉足()伫立()荒草萋萋() 

  2.解释词语

幽寂:

涉足:

萋萋:

伫立:

3.填空

心儿永远;现在却常是忧郁。

,;而那过去了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国著名诗人。

4.请写一段话,试着用上“瞬息、幽寂、延绵、萋萋”四个词语。

5.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二、阅读鉴赏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

答:

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答:

  3.诗人在本诗中阐明了怎样一种人生态度?

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这种态度的感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诗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写作手法?

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重点是写那条选择的路,还是那条未选择的路?

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安排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旨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在西伯利亚矿山的深处

普希金

在西伯利亚矿山的深处,

请你们保持坚韧的精神,

你们辛劳的汗水不会白流,

也不会空怀崇高的进取之心。

“灾难”的忠实姐妹──

“希望”就是在明暗的矿山底层,

也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

那渴望已久的时刻终将来临。

爱情和友谊将会冲破,

幽暗的牢门来到你们身旁,

就像我自由的歌声,

会飞进你们苦役犯的牢房。

沉重的枷锁将会打碎,

牢狱将变成废墟一片,

自由将热烈地迎接你们,

兄弟们会给你们送上利剑。

(1827)

1.第二小节的最后一句话如何理解?

答:

2.“枷锁”“牢狱”如何理解?

答:

3.“矿山深处”的含义是什么?

答:

4.这首诗与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答:

参考答案

一、1.yùshèzhùqī2.幽寂:

幽静、寂寞涉足: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

长时间地站立。

3.向往着未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俄普希金4.(略)5.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的诗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鲁迅的名言“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去吧”。

二、1.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

2.只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了,人生的各种体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将来回想的时候,它将是一种更耐人寻味的美。

3.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个人感受略,要求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具体说明)4.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这是一种象征手法。

我们学过的《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

5.重点是写那条未选择的路,因为人生的道路虽有许多条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这是人生真实的写照。

6.诗人通过叙述对森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做出重大选择时的矛盾,说明了一旦确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

三、1.革命终将成功。

2.沙皇俄国的高压统治。

3.一是指在矿山深处,二是指那种黑暗的残酷的苦役。

4.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乐观的情绪。

[资料链接]

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19世纪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国文学的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一生追求自由,反对沙皇专制,曾遭到流放。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和保皇党人丹特士决斗中被阴谋杀害。

普希金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包括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澳涅金》。

《上尉的女儿》是其代表作品。

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别林斯基曾赞誉他的诗:

“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

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本诗是诗人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叮嘱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等待光明的到来,其实这更是支撑诗人在艰难岁月里不懈奋斗、追求、创作的座右铭。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现代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优秀诗歌奖,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在美国拥有众多读者。

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著名的《白桦树》一诗,写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

《修墙》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必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

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弗罗斯特以写抒情短诗著称,诗中充满乡土气息,同时又富于象征和哲理,内涵复杂,情调微妙,深为人们喜爱,抒情短诗的质量很高,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劳伦斯指出他的主要艺术成就就在于他能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糅合起来,用抒情诗的形式表达。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