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7651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最新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

1.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1)图示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

(2)铸铁管容易生锈.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______.

(3)由水管所用材料的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二、选择题

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玉石雕刻B.

烧制陶瓷C.

葡萄酿酒D.

火药爆破

3.“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今年开采的可燃冰资源丰富,属清洁能源,可以无节制地使用

B.推广使用以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C.深埋含铅、镉、汞的废旧电池

D.利用最新的高科技复合材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水以减缓温室效应

4.中考时,小明的午餐食谱之一是:

米饭、山药炖排骨、麻辣豆腐、鸡蛋汤.你认为该食谱为了使营养均衡,还应增加的是(  )

A.

清蒸大龙虾B.

红烧带鱼C.

清炒小白菜D.

精武鸭脖

5.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此外,张亭栋教授因发现砒霜(主要成分为As2O3)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重要作用获2015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这都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都属于氧化物

B.As2O3中砷元素为+3价

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

22:

5

D.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11个氢分子

6.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能源、环保、农业等领域.铕(Eu)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铕的原子序数是89B.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铕原子的核外有63个电子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g

7.据报道,科学家成功打造出世界上首个硼“足球烯”,它是由40个硼原子构成的硼球分子,这个由硼构成的新形态有望带来新的纳米材料,并可能在储氢中发挥巨大作用.以下关于硼“足球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硼“足球烯”是非金属单质

B.硼“足球烯”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硼“足球烯”与C60的原子排列相同

D.化学性质与普通硼单质不同

8.在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较安全的做法是(  )

A.

稀释浓硫酸B.

熄灭酒精灯C.

闻气体D.

加热液体

9.工业上,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  )

A.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数目、种类没有变化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CO2+8H2═C2H4+4H2O+2H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10.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氧化钙

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C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D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11.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B.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甲、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D.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三、实验,探究题

12.如图1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此反应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所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如图2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______端通入(填“h”或“i”).

(4)实验室制取甲烷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则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13.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

大多数可燃物在空气中就能燃烧,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由以上事实可以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

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猜想二:

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______有关.(请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查阅资料】在规定的条件下,物质在氧气、氮气混合气流中,维持稳定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叫氧指数.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

氧指数<27%属易燃材料,27%≤氧指数<32%属可燃材料,氧指数≥32%属难燃材料.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氧指数.

可燃物

红磷

木炭

蜡烛

铁丝

氧指数

0.5%

4%

4.5%

5%~6%

60%

【设计并实验】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由上表可知铁丝是______材料(填“易燃”“可燃”或“难燃”)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我们通常选择红磷燃烧而不选择木炭或硫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如果一定要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只要对实验稍作改进即可,需要对实验改进的是______;

理由是:

______.

(5)即使这样的改进,根据上表数据可知:

仍然没有用红磷燃烧好,原因是:

______..

14.某组同学在学习盐的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_____,②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

溶液变红色

猜想①正确.

请写出碳酸钠与溶液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

NaOH和Na2CO3;猜想二:

______;猜想三:

NaOH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理由是______.

(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

B中加入______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______

“猜想二”成立

______

“猜想三”成立

(5)【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时,除考虑可溶性的生成物,还应考虑______.

 

四、计算题

15.向10g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g.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五、综合题

16.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的进行…

(2)若所得滤液1仍浑浊,则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其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______,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

(3)洗涤氯化钡晶体最适宜的洗涤剂是______(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4)请写出盐酸与毒重石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1)图示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Fe、Zn ,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塑料 .

(2)铸铁管容易生锈.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在铁制品表面涂漆 .

(3)由水管所用材料的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 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 .

【考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元素的简单分类;书写化学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铸铁管和镀锌管属于金属材料,塑料管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进作用.

【解答】解:

(1)图示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Fe、Zn,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塑料,故填:

Fe、Zn,塑料;

(2)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在铁制品表面涂漆能起到防锈的作用,故填:

Fe2O3+6HCl═2FeCl3+3H2O,在铁制品表面涂漆;

(3)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进作用,故填:

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

【点评】本题通过材料的变迁考查了金属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二、选择题

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玉石雕刻B.

烧制陶瓷C.

葡萄酿酒D.

火药爆破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玉石雕刻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火药爆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今年开采的可燃冰资源丰富,属清洁能源,可以无节制地使用

B.推广使用以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C.深埋含铅、镉、汞的废旧电池

D.利用最新的高科技复合材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水以减缓温室效应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分析】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解答】解:

A、资源丰富,也要节约使用,合理使用,不可以无节制地使用,故错误;

B、开发以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可以减少对油资源的浪费,排放物也没有污染,符合节能减排,故正确;

C、深埋含铅、镉、汞的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故错误;

D、二氧化碳是不会转变为水的,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中考时,小明的午餐食谱之一是:

米饭、山药炖排骨、麻辣豆腐、鸡蛋汤.你认为该食谱为了使营养均衡,还应增加的是(  )

A.

清蒸大龙虾B.

红烧带鱼C.

清炒小白菜D.

精武鸭脖

【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主要成分为糖类,清炖牛肉、麻辣豆腐、鸡蛋汤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故选C

【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

 

5.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此外,张亭栋教授因发现砒霜(主要成分为As2O3)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重要作用获2015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这都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都属于氧化物

B.As2O3中砷元素为+3价

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

22:

5

D.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11个氢分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青蒿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因此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设As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

2x+(﹣2)×3=0,x=+3,故正确;

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

(1×22):

(16×5)=90:

11:

40,故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能存在分子,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能源、环保、农业等领域.铕(Eu)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铕的原子序数是89B.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铕原子的核外有63个电子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g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提供的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63,相对原子质量及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进行解答.

【解答】解:

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铕的原子序数是89,故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铕,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铕原子的核外有63个电子,故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7.据报道,科学家成功打造出世界上首个硼“足球烯”,它是由40个硼原子构成的硼球分子,这个由硼构成的新形态有望带来新的纳米材料,并可能在储氢中发挥巨大作用.以下关于硼“足球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硼“足球烯”是非金属单质

B.硼“足球烯”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硼“足球烯”与C60的原子排列相同

D.化学性质与普通硼单质不同

【考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分类来分析;

B.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

A.由硼“足球烯”的化学式B40可知,它是由硼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B.由硼“足球烯”的化学式B40可知,其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错误;

C.由硼“足球烯”的化学式B40可知,每个分子是由40个硼原子构成的,所以与C60的原子排列不同,故错误;

D.硼“足球烯”与普通硼单质都是由硼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其化学性质相似,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需知识进行解答,难度不大.

 

8.在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较安全的做法是(  )

A.

稀释浓硫酸B.

熄灭酒精灯C.

闻气体D.

加热液体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且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工业上,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  )

A.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数目、种类没有变化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CO2+8H2═C2H4+4H2O+2H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分析反应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

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

C2H4+4H2O.;

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数目、种类没有变化,故A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故B不正确;

C、由分析可知,反应的方程式是:

2CO2+6H2

C2H4+4H2O;,故C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10.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氧化钙

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C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D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过量铜粉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B.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甲、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D.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

C、t2℃时,等质量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探究题

12.如图1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1)仪器甲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利用此反应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所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是 B→F→D (填装置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如图2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i 端通入(填“h”或“i”).

(4)实验室制取甲烷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则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