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0435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最新】5月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烟花B.切割金属C.滴水成冰D.打制银饰

2.济南市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的核心目标,以保卫泉城的碧水蓝天为己任,通过一项项有力举措,推动了泉城的环境持续改善。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的是

A.多选择自行车或公交车出行B.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将废纸和汽水瓶等回收利用D.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基本保证。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做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他人或自己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

4.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C.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D.室内洒石灰水可有效防止煤气中毒

5.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微粒甲在化学反应中常显+1价B.微粒乙易形成阴离子

C.微粒丙带正电荷D.微粒丁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6.某化学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分别存放了以下药品

药品橱

甲橱

乙橱

丙橱

丁橱

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硫酸铜、硝酸钾

铜、锌

若实验室新购进一批碳酸氢钠,应该将它们放在

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C.若某雨水pH<7,则该雨水呈酸性

D.土壤的酸碱性强弱对植物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铝具有吸音性能,常用于制造现代化大型建筑室内天花板。

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已知化学反应2Al+2NaOH+2H2O=2R+3H2↑,推断R的化学式是

A.Na2OB.Al(OH)3C.NaAlO2D.NaAlO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C.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D.该反应不可能是置换反应

11.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和NaNO2溶液中的各一种。

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NaCO3溶液B.稀硫酸C.AgNO3溶液D.NaCl溶液

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H2

HCl

通过足量的AgNO3溶液,干燥

B

NaNO3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Ba(NO3)3溶液,过滤

C

NaCl固体

Na2CO3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D

铁粉

Fe2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A.AB.BC.CD.D

13.如图表示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

C.在t1℃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D.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会析出晶体

1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

然后,向滤渣N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Mg2+B.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

C.滤渣N中一定没有Mg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15.现有双氧水溶液,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剩余液体的质量为45g。

则生O2的质量为

A.6.0gB.5.6gC.5.0gD.3.2g

二、填空题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按要求从氢气、一氧化碳、氢氧化钙、氢氧化钠、铜、碳酸氢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一种在电线中使用的金属:

_________;

(2)一种可还原氧化铁的氧化物:

_________;

(3)一种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_________;

(4)一种可用于糕点发酵的盐: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化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1)目前,3D打印技术已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其中常用于3D打印高分子材料的原料之一是ABS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丁二烯(化学式为C4H6)是易燃、易爆的气体,丙烯腈(化学式为C3H3N)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丁二烯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单质”、“有机物”中合适的两项);

②丙烯腈中碳、氢、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______g丁二烯中含有9g氢元素;

④丁二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小雪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小雪观察到托盘天平指针向右侧倾斜,那么该反应______(填“符合”、“不符合”之一)质量守恒定律。

③欲使托盘天平平衡,可以对该装置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不会变化的是______(填A、B、C、D之一)

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c.元素种类d.分子种类e.物质种类

A只有b、c

B只有b、c、e

C只有a、c

D只有a、c、d

18.下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锌粒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氢气。

(提示:

盐酸会挥发出少量的HCl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制取氢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检查A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气管一端用夹子夹紧,从长颈漏斗注水,待水浸没管口,然后继续注水,若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④小雪同学欲检验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有盐酸存在,则她可以从铜、酚酞试液、碳酸钠、硝酸银中选__________来检验。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重要合金。

小雪同学要证明某生铁样品中含有碳元素,并测定其含碳量,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D→B→C→碱石灰干燥管。

其中装置A中的药品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现取10g该样品在纯氧中燃烧。

请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当整套装置内的化学反应均完全进行后,经测量装置C增重mg,则10g该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④当整套装置内的化学反应均完全进行后,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会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一定不变”、“无法确定”之一)。

四、科学探究题

19.已知某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含有HCl、BaCl2、Ba(OH)2中的一种或多种,另有一固体样品B可能含NH4Cl、CaCl2、NaOH、MgCl2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样品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

(3)现象y为___________。

(4)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5)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

(6)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7)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20.金属制品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①铜质的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长出一层绿色的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个结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临床上常用含AgNO3的眼药水用于新生儿预防眼炎。

取适量该眼药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铜丝,可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请写出一条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___________。

(2)某小组的同学利用单质铜来进行实验,其设计方案如下:

abc

①b反应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②取一定量的CuO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当滴入10%的NaOH溶液120g时(即B点),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当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80g时(即A点),求沉此时所得Cu(OH)2沉淀的质量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燃烧烟花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切割金属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滴水成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打制银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2.B

【详解】

A、多选择自行车或公交车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污染,故A符合环境保护;

B、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能产生白色污染,故B不符合环境保护;

C、将废纸和汽水瓶等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故C符合环境保护;

D、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没有污染,故D符合环境保护。

故选B。

3.D

【详解】

A、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他人或自己,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D

【详解】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合理;

B、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故合理;

C、食醋可以和水垢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可以除掉水垢,故合理;

D、CO不与石灰水反应,室内洒石灰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不合理。

故选D。

5.C

【详解】

A、微粒甲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常显+1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核内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粒子质子数=9,属于氟元素,是非金属,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核内质子数是18,属于氩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

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6.C

【详解】

解:

甲厨是酸,乙厨是碱,丙厨是盐,丁厨是金属,碳酸氢钠属于盐,应该存放在丙厨中。

故选C。

7.A

【详解】

A、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故错误;

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故正确;

C、某雨水pH<7,则该雨水呈酸性,故正确;

D、土壤的酸碱性强弱对植物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正确。

故选A。

8.C

【详解】

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R+3H2↑,反应前铝、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4、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铝、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0、0、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分子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铝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铝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NaAlO2。

故选C。

9.B

【详解】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故选项推理正确;

C、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生成物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2,故正确;

B、乙是单质,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变,故错误;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可能是氧化物,故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单质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11.A

【详解】

A、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亚硝酸钠溶液不会反应,分别在三种待测溶液中滴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无明显现象的是亚硝酸钠溶液,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故正确;

B、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与稀盐酸、NaNO2溶液均不能反应而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错误:

C、稀盐酸、BaCl2溶液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错误;

D、氯化钠溶液与稀盐酸、NaNO2溶液和BaCl2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2.A

【详解】

A、HCl能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氢气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SO4能与过量的Ba(NO3)3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Cl固体、Na2CO3均易溶于水,用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Fe2O3和Fe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3.B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在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

×100%≈23.1%,30%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在t1℃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会析出晶体正确,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所以向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铁粉,能发生铁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MgSO4不反应。

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Fe2+和Mg2+,;生成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铁与MgSO4不反应,不会生成单质镁;铁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铜的质量比为56:

64,所以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考点:

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

15.C

【详解】

解: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液体即为水,45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5g×

×100%=5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双氧水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g,因此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5÷10%=5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0g-45g=5g。

故选C。

16.CuCOCa(OH)2NaHCO3

【详解】

解:

(1)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来制电线;化学式为:

Cu;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可用于还原氧化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CO;

(3)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是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化学式为:

Ca(OH)2;

(4)碳酸氢钠是一种盐,可用于糕点发酵;化学式为:

NaHCO3。

17.纯净物、有机物3:

3:

1812C4H6+11O2

8CO2+6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符合使反应在密闭系统中进行C

【详解】

解:

(1)①由丁二烯的化学式可知,它属于纯净物,其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②由化学式可知,丙烯腈中碳、氢、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

3:

1;

③含有9g氢元素需要丁二烯的质量为:

9g÷

×100%=81g;

④丁二烯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C4H6+11O2

8CO2+6H2O;

(1)①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②实验结束后,小雪观察到托盘天平指针向右侧倾斜,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外,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③欲使托盘天平平衡,可以对该装置做的改进是使反应在密闭系统中进行;

④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不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元素种类一定不变,分子种类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18.ACDFZn+2HCl═ZnCl2+H2↑出现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碳酸钠吸收水蒸气Ca(OH)2+CO2═CaCO3↓+H2O

一定增大

【详解】

解:

(1)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通过A制取氢气,通过C吸收氯化氢气体,通过D吸收水蒸气,通过F收集氢气;

②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2HCl═ZnCl2+H2↑;

③检查A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气管一端用夹子夹紧,从长颈漏斗注水,待水浸没管口,然后继续注水,若出现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④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稀盐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氯化锌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因此欲检验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有盐酸存在,应该选择碳酸钠;

(2)①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②装置C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③设生铁中碳质量为x,装置C增重mg,则反应生成了mg二氧化碳,

x=

=

④当整套装置内的化学反应均完全进行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固体质量减小,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导致固体质量增加,由于生铁中铁的质量远远大于碳的质量,因此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会一定增大。

19.CO2HCl、BaCl2沉淀溶解Na+、H+MgCl2+2NaOH=2NaCl+Mg(OH)2↓、NH4Cl+NaOH=NaCl+H2O+NH3↑CO32−、Cl-CaCl2若样品B中含有氯化钙则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F和溶液D混合不会产生气体

【分析】

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水,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氨气,碳酸钠和钙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钙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镁沉淀,

溶液A加入硫酸钠产生沉淀,所以含有氯化钡或是氢氧化钡,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溶液D中含有氢氧化钠或氯化钠或盐酸;样品B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了气体E,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铵反应产生氨气,所以E是氨气,B中一定含有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同时生成了氯化钠,溶液F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钠;产生了沉淀G,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则D和F混合就不会产生气体,所以D中含有氯化氢,F中含有碳酸钠;由于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所以B中一定没有氯化钙,可能有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氨,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现象Y是沉淀溶解。

【详解】

(1)由分析可知气体H的化学式为CO2;

(2)溶液D和F会生成气体,所以溶液D中一定含有氢离子,所以样品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HCl、BaCl2;

(3)氢氧化镁沉淀和酸反应会生成可溶性镁盐,所以现象Y为:

沉淀溶解;

(4)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Na+、H+;

(5)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NH4Cl+NaOH=NaCl+H2O+NH3↑、MgCl2+2NaOH=2NaCl+Mg(OH)2↓;

(6)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

CO32−、Cl-;

(7)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CaCl2,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若样品B中含有氯化钙则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F和溶液D混合不会产生气体。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0.二氧化碳Cu+2AgNO3=Cu(NO3)2+2Ag刷漆涂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