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8176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课 我们的教室.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

课时教案

课题: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我会写第11周第6课时

课型:

演示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我会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对话;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过程与方法:

正确、熟练地认读“墙、黑板、地图、画儿、窗台、花儿、讲桌、粉笔、课桌、凳子”十个词语;认识“墙、板、粉、凳”四个生字;掌握“地、画、窗、台、花、讲”六个生字;掌握句型“墙上有黑板”“课桌下有凳子”,并利用句型进行口语拓展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儿歌乐园、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拓展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词语“画儿、花儿”的理解和使用;生字“地、画、窗、台、花、讲”的认读及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句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老师引导: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们喜欢自己的教室吗?

”板书课题:

我们的教室。

领读课题,读准“我们”和“教室”的音。

(二)学习生字“地、画、窗、台、墙、板”

1、老师引导学生将生字“地、画、窗、台、墙、板”在课文一中圈出,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拼读生字。

2、识记生字“地、画、窗、台、墙、板”。

(1)地:

左右结构,提土旁,右边是也。

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他、她”两字中“他”指的是男的,“她”指的是女的,把“他、她”的偏旁换成“土”就是“地”。

如:

大地、土地、地方、地区等。

(2)画:

半包围结构。

如:

画画、画儿、水彩画等。

(3)窗:

上下结构,“窗”上面是“穴”,叫“穴宝盖”。

如:

窗户、窗台等。

(4)台:

上下结构,口字底。

如:

窗台、台灯、台子等。

(5)墙:

左右结构,提土旁。

提土旁的字还有:

地、场等,多与“土”有关。

如:

土墙、木墙等。

(6)板:

左右结构,木字旁,“反”表声。

木字旁多与“树木”有关。

如:

黑板、木板等。

3、老师先范读生字或播放录音,然后带领学生集体朗读生字,并注意纠正错误发音,着重注意声调。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反复朗读生字,建立拼音和这六个生字的联系。

老师可以一边读,一边利用生字卡片把六个生字组成词语,并用词语说话等。

让学生跟着朗读,一边朗读,一边和实物结合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书写生字“地、画、窗、台”

1、老师请学生打开书到“我会写”或出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是关键笔画的位置。

2、老师每范写完一个字,就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写,然后描红并临写。

本节课要写的字“地”是左右结构;“画”是半包围结构;“窗、台”是上下结构。

“地”第三笔是“提”;“窗”字上小下大。

(1)地:

第三笔是提不是横;第四笔横折钩,其中横要往上稍斜,这样写出来字好看;第五笔竖要长一点,第六笔竖弯钩。

(2)画:

第一笔横,要长一些;第二笔写“田”字的竖,第七笔竖折,第八笔竖。

(3)窗:

第四笔撇,第五笔点,第六笔撇,第七笔竖,第八笔横折钩;然后先里,第九笔撇,第十笔横撇,第十一笔点(稍微出头),最后第十二笔横封口。

(4)台:

第一笔撇折,第二笔点。

(四)学习生字“花、讲、粉、凳”

1、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圈出“花、讲、粉、凳”等生字,并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拼读。

2、老师可适当利用母语翻译,使学生较快、较容易地掌握这四个生字的结构和意思。

(1)花:

上下结构,草字头。

如:

花朵、红花、花儿。

(2)讲:

左右结构,言字旁,右边是“井”,和语言有关。

如:

讲桌、讲话、听讲等。

(3)粉:

左右结构,米字旁,右边是分。

指粉末。

如:

面粉、米粉、粉笔等。

(4)凳:

上下结构,几字底,上边“登”表声。

如:

凳子、木凳、方凳、板凳等。

3、老师先范读生字或播放录音,然后带领学生集体朗读生字,并注意纠正错误发音,着重注意声调。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反复朗读生字,建立拼音和这四个生字的联系。

老师可以一边读,一边把四个生字组成词语,并让学生跟着大声朗读,一边朗读,一边做手势,加深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

1、完成《汉语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2、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我会写

Dìhuàchuānɡtáiqiánɡ

地画窗台墙

Huājiǎnɡfěndènɡqiánɡ

花讲粉凳板

执教修改

课后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词语第12周第1课时

课型:

演示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对话;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过程与方法:

正确、熟练地认读“墙、黑板、地图、画儿、窗台、花儿、讲桌、粉笔、课桌、凳子”十个词语;认识“墙、板、粉、凳”四个生字;掌握“地、画、窗、台、花、讲”六个生字;掌握句型“墙上有黑板”“课桌下有凳子”,并利用句型进行口语拓展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儿歌乐园、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拓展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词语“画儿、花儿”的理解和使用;生字“地、画、窗、台、花、讲”的认读及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句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老师引导: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们喜欢自己的教室吗?

”板书课题:

我们的教室。

领读课题,读准“我们”和“教室”的音。

(二)学习词语“墙、黑板、地图、画儿、窗台”

(过渡)老师引导:

“同学们,请大家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

”(学生答)“下面我们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看课文),想想古丽仙和艾力同学的教室里有什么。

1、引导学生就上面问题进行汇报。

2、老师带领学生朗读五个词语。

3、解释词语的意思。

(1)理解“墙”。

老师手摸着墙:

同学们,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

墙。

老师(领读):

墙,墙,砖墙的墙;围墙的墙;土墙的墙。

名词。

以前墙都是用“土”做的,所以“墙”是“土”(提土旁)。

(2)理解“黑板”。

老师手摸着黑板:

同学们,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

黑板。

老师(领读):

黑板,黑板,这是黑板。

名词。

老师:

黑板的颜色是什么?

(学生回答:

黑色。

(3)地图:

说明地球表面的事物和分布情况的图,上面标上符号和文字,有时也标上颜色。

例句:

这是一张中国地图。

/这张地图很大。

(4)画儿:

带有儿化音。

指画成的艺术品。

例句:

你家墙上有画儿吗?

,我们班级的墙上有一张画儿。

(5)理解“窗台”。

老师手摸着窗台:

同学们,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

窗台。

老师(领读):

窗台,窗台,这是窗台。

老师:

同学们,窗台可以用来干什么?

(学生回答:

放花儿、放书、放尺子等。

例句:

我们教室的窗台上有花儿。

/老师办公室的窗台上有书。

4、朗读比赛,巩固练习。

(1)老师把五个词语的卡片贴在黑板上,一边带学生朗读,一边指示实物。

在朗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词语和实物之间的直观联系。

(2)老师把五个词语的卡片贴在黑板上,打乱顺序,请同学们朗读,边读词语,边试着用词语说话。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加以鼓励。

(三)学习词语“花儿、讲桌、粉笔、课桌、凳子”

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五个词语。

2、解释词语的意思。

(1)花儿:

儿化音,注意发音和“画儿”的区别。

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很漂亮。

例句:

校园里有许多花儿。

/教室的窗台上有三盆花儿,很好看。

(2)讲桌:

教师用来讲课的桌子。

例句:

教室里有讲桌。

/我们班的讲桌是长的。

(3)粉笔:

在黑板上书写的用粉磨制成的笔。

结合实物帮助学生理解,也可用母语对应的词帮助理解。

例句:

讲桌上有一盒粉笔。

(4)课桌:

学生上课用的桌子。

结合实物帮助学生理解。

例句:

我们班有25张课桌。

/我们的课桌是木头的。

(5)凳子:

有腿没有靠背的、供人坐的家具。

比较:

椅子。

例句:

这是我的凳子。

/我把凳子放到教室里。

3、朗读比赛,巩固练习。

“花儿、讲桌、粉笔、课桌、凳子”这五个词均可借助教室里的实物引导学生读词、说话。

教师可用“这是什么”的句式手指着(或摸着)相应的物体,让学生来回答(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学生相应回答:

“这是讲桌。

/这是粉笔。

/这是课桌。

/这是凳子。

”然后,老师把五个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打乱顺序,请同学们朗读,看谁读得快、读得准。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

(四)作业

1、完成《汉语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2、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词语

Qiánɡhēibǎndìtúhuàercuānɡtái

墙黑板地图画儿窗台

Huāerjiǎnɡzhuōfěnbǐkèzhuōdènɡzi

花儿讲桌粉笔课桌凳子

 

执教修改

课后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课文一第12周第2课时

课型:

演示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课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对话;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过程与方法:

正确、熟练地认读“墙、黑板、地图、画儿、窗台、花儿、讲桌、粉笔、课桌、凳子”十个词语;认识“墙、板、粉、凳”四个生字;掌握“地、画、窗、台、花、讲”六个生字;掌握句型“墙上有黑板”“课桌下有凳子”,并利用句型进行口语拓展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儿歌乐园、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拓展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词语“画儿、花儿”的理解和使用;生字“地、画、窗、台、花、讲”的认读及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句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老师引导: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们喜欢自己的教室吗?

”板书课题:

我们的教室。

领读课题,读准“我们”和“教室”的音。

(二)朗读课文一

1、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初步感知字词的发音和每个句子的句调。

2、学生根据注音,自主拼读课文一。

3、老师领读课文。

4、学生朗读课文。

5、老师简单介绍课文内容。

(三)学习课文一

1、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一的挂图,让学生弄懂同意:

图上有几个人?

他们分别是谁?

他们的教室里有什么?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老师讲解课文内容。

4、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

古丽仙和艾力的教室里墙上有什么?

(黑板、地图、画儿。

问题二:

窗台上有什么?

(花儿。

问题三:

古丽仙还会问艾力什么问题?

(如:

课桌上有什么?

/桌上有什么?

/书包里有什么?

(1)学生讨论讨论老师提的问题。

(2)老师指名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5、创设情境,模拟表演。

(1)老师请一名学生到台前。

师生之间进行模拟对话。

可请两三名学生依次表演。

师生评价。

(表演时,说到教室的哪个物体,就用手指着那个物体,以加深印象。

(2)请两名学生到台前,一人扮演古丽仙,一人扮演艾力进行模拟对话。

(可进行两三次师生之间的评价。

(3)同桌之间模拟对话。

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1、完成《汉语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2、熟读课文一。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课文一

说一说:

图中有几个人?

他们在干什么?

问题一:

古丽仙和艾力的教室里墙上有什么?

(黑板、地图、画儿。

问题二:

窗台上有什么?

(花儿。

问题三:

古丽仙还会问艾力什么问题?

(如:

课桌上有什么?

/桌上有什么?

/书包里有什么?

 

执教修改

课后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课文二第12周第3课时

课型:

演示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课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对话;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过程与方法:

正确、熟练地认读“墙、黑板、地图、画儿、窗台、花儿、讲桌、粉笔、课桌、凳子”十个词语;认识“墙、板、粉、凳”四个生字;掌握“地、画、窗、台、花、讲”六个生字;掌握句型“墙上有黑板”“课桌下有凳子”,并利用句型进行口语拓展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儿歌乐园、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拓展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词语“画儿、花儿”的理解和使用;生字“地、画、窗、台、花、讲”的认读及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句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导入

1、复习词语、生字和句型。

(1)学生拿出自制词语卡片,老师读词语,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并齐读。

(在该环节,老师可灵活处理。

如:

可以出示词语卡片,由学生来认读;可以把词语出示在大屏上,由学生认读。

(2)听写生字“地、画、窗、台”。

抽学生在黑板上听写,其他学生在生字本上听写。

师生评价。

(3)朗读句型:

墙上有黑板。

替换练习:

墙上有地图。

/墙上有画儿。

/黑板上有挂图。

2、老师引导:

前两节谋,我们学习课文一。

今天我们来朗读课文二,学习剩余词语和生字。

(二)朗读课文二

1、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初步感知字词的发音和每个句子的句调。

2、学生根据注音,自主拼读课文二。

3、老师领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二

课文一是会话,课文二是一句话,是对课文一的归纳或延伸。

1、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二的挂图或课文中的配图,让学生弄懂图意,再学习课文。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图上有几个人?

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拼读课文。

老师领读课文,开始时可慢一点,学生熟练后,要按正常速度朗读课文,不要太慢或太快。

然后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又准又好。

3、老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详细讲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

问题二:

4、拓展练习。

(l)请同学模仿课文二介绍自己或者其他同学,要求发音准确,熟练流利。

(2)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小羊、小马、小牛,在路上相遇,互相打招呼。

看哪组表演得好,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作业

1、完成《汉语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2、熟读课文二。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课文二

说一说:

图上有几个人?

他们在干什么?

问题一:

问题二:

 

执教修改

课后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我会认第12周第4课时

课型:

演示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我会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对话;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过程与方法:

正确、熟练地认读“墙、黑板、地图、画儿、窗台、花儿、讲桌、粉笔、课桌、凳子”十个词语;认识“墙、板、粉、凳”四个生字;掌握“地、画、窗、台、花、讲”六个生字;掌握句型“墙上有黑板”“课桌下有凳子”,并利用句型进行口语拓展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儿歌乐园、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拓展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词语“画儿、花儿”的理解和使用;生字“地、画、窗、台、花、讲”的认读及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句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新的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呢?

好,我们一起来学习好不好?

等谈话形式导入新课。

二·讲新课

1.首先老师读,我会认,我会写读一遍,使学生对我会认,我会写内容有初步了解,。

2..老师让学生自由的大声的读我会认,我会写部分的生字,老师板书我会认,我会写部分的生字。

如:

墙、板、粉、凳

3..老师领领读板书的生字,学生跟着读生字。

老师要求学生读生字时候必须书空生字及声调。

4.老师让学生齐读生字,又让学生分组及男女赛读生子并做出小结,鼓励读好的组。

5.老师示范地组词并鼓励学生模仿组词。

比如:

墙上,黑板、凳子

6.老师指导学生把生字抄写两遍,纠正写错的生字。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认识了几个朋友?

四·巩固练习

读一读

墙、板、粉、凳

五·布置作业

每个生字写五遍,

预习词语。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

我会人

墙、板、粉、凳

墙上,黑板、凳子

执教修改

课后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练习第12周第5课时

课型:

练习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对话;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过程与方法:

正确、熟练地认读“墙、黑板、地图、画儿、窗台、花儿、讲桌、粉笔、课桌、凳子”十个词语;认识“墙、板、粉、凳”四个生字;掌握“地、画、窗、台、花、讲”六个生字;掌握句型“墙上有黑板”“课桌下有凳子”,并利用句型进行口语拓展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儿歌乐园、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拓展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词语“画儿、花儿”的理解和使用;生字“地、画、窗、台、花、讲”的认读及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句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老师引导: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们喜欢自己的教室吗?

”板书课题:

我们的教室。

领读课题,读准“我们”和“教室”的音。

(二)学习句型:

“墙上有黑板”

1、老师解释句型(可用母语)。

“墙上有黑板。

”是陈述句,“……上有……”表示物体的表面有什么。

如:

地上有水。

/山上有石头。

本句型的“上”还可以换为表示方位的“下、里、外、中”等。

如:

水中有鱼儿。

/天空中有小鸟。

/课桌下有凳子。

/书下有本子。

/教室里有学生。

/教室外有操场。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句型,用替换法反复进行句型练习。

2、拓展练习。

请学生上台表演,一个学生问:

“墙上有什么?

”另一个学生回答:

“墙上有黑板。

”(窗台上有什么?

窗台上有花儿。

席上有什么?

墙上有地图。

(三)学习句型:

“课桌下有凳子。

1、老师解释句型并带领学生朗读句型,用替换法反复进行句型练习。

“课桌下有凳子。

”是陈述句。

“……下有……”表示物体的下面有什么。

树下有草,讲桌下有书本。

楼下有草地。

本句型的“下”还可以换为表示方位的“上、里”等。

2、拓展练习:

请同学上台做回答表演。

(四)拓展练习

1、口头练习。

同桌或同组的同学可以用学过的生字,展开联想,做句型练习。

如:

这是车,那

是田。

/这是水,那是山等。

2、书写练习。

一个小组派代表说一个生字,另一组的代表在黑板上写出。

写出的小组反过来说一个生字,另一组派代表写出,以此循环。

老师点评。

3、学生朗读课文。

(五)听力练习

1、做课后听力练习前,老师要简单讲解不同题型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怎么做。

2、介绍听力方法。

如:

先看听力选项,听第一遍应注意什么?

听第二遍应注意什么?

3、播放录音或老师读听力文本时,要控制速度,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判断的时间。

结束后,老师讲解答案,进行点评。

(六)完成课后其他练习

1、完成“选一选,读一读”。

学生试着自己拼读、选项,在正确的音节后面打对勾。

指名回答,师生评价。

全班朗读正确的音节。

2、完成“读一读,说一说”。

教师范读,明确朗读句子的方法:

右边的一组句子是左边一组句子的回答。

可先读一句问句,紧接着读一句答句。

如:

这是什么?

这是生字本。

学生仿照老师的方法自主练读。

同桌合作互相问答,坪议。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对于问答句,可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朗读。

3、完成“选词填空”。

学生自主尝试填写恰当的词语,师生评议。

老师还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七)布置作业

完成《汉语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我们的教室练习

一、““墙上有黑板。

”是陈述句,“……上有……”表示物体的表面有什么。

如:

地上有水。

/山上有石头。

本句型的“上”还可以换为表示方位的“下、里、外、中”等。

如:

水中有鱼儿。

/天空中有小鸟。

/课桌下有凳子。

/书下有本子。

/教室里有学生。

/教室外有操场。

二、“课桌下有凳子。

”是陈述句。

“……下有……”表示物体的下面有什么。

树下有草,讲桌下有书本。

楼下有草地。

本句型的“下”还可以换为表示方位的“上、里”等。

 

执教修改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