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8266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docx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

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

一、 颠球

  颠球是培养球性的主要练习方法,可以使球员了解球性,与足球培养感情。

颠球和踢毽子较为相似,就是用身体的合理部位触球,使球弹高,再接住,再弹高的过程。

注意:

最好先做热身运动,使身体活动开,再做颠球练习;把握触球的位置和力度,尽量使足球的运动围在自身的掌控之;颠球时,击球的最佳部位是球的底部中央,球弹起的高度最好不超过膝盖。

(一)动作要领:

  1.双脚脚背正面颠球:

屈膝,提高小腿,亮出脚掌,脚向前上方摆动,用脚背击球,击球时踝关节固定,击球底部中央。

两脚可交替击球,也可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连续击球。

击球时用力均匀,使球始终控制在身体周围2.双脚侧、外侧颠球:

抬脚屈膝,用脚的侧或外侧向上摆动,击球的下部,两脚侧或外侧交替击球。

3.大腿颠球:

抬腿屈膝,用大腿的中前部位向上击球的下部,两腿可交替击球,也可一只脚做支撑,用另一侧的大腿连续击球。

4.头部颠球:

两脚开立,膝盖微屈,用前额部位连续顶球的下部。

顶球时,两眼注视球,两臂自然开,以维持身体平衡。

(二)重难点:

重点:

脚法的正确及动作的熟练,尽量使两脚都能颠球。

难点:

动作协调、自然。

(三)教法:

1、初学时,可先徒手做无球模仿颠球练习。

主要让同学掌握一脚支撑,一脚颠球的动作,体会用小腿摆动发力击球。

(最好每人一球,可用篮球、排球、软式排球等代替)

2、用脚颠带绳的球或装在网兜里面的球。

目的在于增加颠球的机会,减少拾球次数,提高练习的趣味。

当一脚基本掌握上述颠球方法后,可用另一只脚也练习,逐步过渡到两脚交替颠球,两脚都会颠球。

3、初学时,由于动作掌握较慢,学生会感到乏味,可以用比赛的方法激发练习的积极性。

如:

颠网兜里的球,在规定的时间看谁颠得多;规定颠球的次数,看谁先达到;规定颠球的次数,看谁用时少;两人一组合作练习,一人拿带绳球辅助,另一同学练习颠球,拿球同学观察并纠正动作,二人交换反复进行。

4、当同学对颠带绳的球有了初步体验后,可做自己用手将球抛起的颠球练习。

由一抛一颠,过渡到抛球一次,连续颠球几次。

通过自抛自颠,提高控球能力。

5、当同学初步掌握自抛自颠的动作后,可练习两脚轮流颠球或多人接力颠球,以及用大腿和头等部位颠球,借以进一步熟悉球性,提高球感,和控球能力,培养足球意识和兴趣。

(四)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双脚脚背颠球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颠球发力不当,脚触球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

一人持球,另一人模仿颠球,然后轮做。

体验小腿摆动,脚面触球下部的动作;反复颠带绳的球,每颠球一次体会一下动作要领。

(2)脚击球时踝关节松驰,造成用力不稳定。

纠正方法:

带领学生无球保持踝关节紧练习,击球的下中部,以膝关节为轴屈伸小腿。

多颠带绳球找到踝关节用力的感觉。

(3)踢球时脚尖向下或向上勾,造成球受力后向前或向后触碰身体,使球难以控制。

纠正方法:

颠球时要求脚背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初学者可采用颠一次让球落地反弹后再颠。

体会触球时与球磨擦使球带有回旋。

逐步过渡到连续颠球练习。

2.双脚侧、外侧颠球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脚在球时脚翻或小腿向上摆动不够,不能造成球直向上。

纠正方法:

加强柔韧性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坐在地上两腿屈膝,脚掌相对,成盘腿状,尽量靠近大腿,另一人在身后两手扶膝关节用力下压持续几秒钟后,交换进行练习,可提高脚翻和小腿向上摆的幅度。

(2)因支撑腿膝关节弯屈不够,造成脚外侧颠球时球不能靠近身体失去控制。

纠正方法:

支撑腿膝关节有意识弯屈,上体向支撑脚一侧稍倾斜,膝关节屈,脚外翻使脚外侧成水平状态的姿势,持续几秒钟后交换支持脚的练习。

3.头部颠球时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击球时间和部位不准,难以控制球的方向和高度。

纠正方法:

要求颈部稍紧用力控制好顶球点。

加强收腹和屈膝伸腿蹬地协调用力的练习。

二、拨球

  拨球是指持球者用脚腕类似抖拨的动作,以脚背侧或脚背外侧触球,使球向侧方或侧后、前方滚动。

用脚背侧拨球称为“拨”,以脚背外侧拨球称为“外拨”。

一般是在与对手相持时,在对手伸腿抢球的一刹那,以拨球技术从对手的一侧越过。

(一)动作要领:

1、单脚脚背、外侧拨球:

拨球时,支撑脚在球的侧稍后约20厘米处,另一只脚运用脚腕抖拨动作,以脚背、外侧触球,使球向侧方或侧前方移动。

练习拨球时,支撑腿重心稍下降,拨球脚用力要轻。

2、脚侧推拨球:

两脚脚侧触球,拨球时,膝关节稍弯屈,上体前倾,身体重心随球的方向左右移动,运球时脚脚后跟提起脚侧推拨球的后中部份

(二)重难点:

准确,重心控制良好。

难点:

拨球动作协调。

(三)教法:

1、初学时,先徒手模仿原地单脚跳拨球的动作。

2、初步掌握跳拨的方法后,采用实心球进行拨球练习,再过渡用小足球练习单脚跳拨球动作。

3、初学时,先练用一只脚(左或右)跳拨球,然后再练另一只脚跳拨球。

先练习原地单脚跳拨球,再过渡到行进间单脚跳拨球。

4、初学时,拨球次数与距离不要过多或过长,由原地过渡到行进间练习,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自己安排。

5、练习拨球时,强调用力要轻,支撑脚脚尖向前,支撑腿三关节要放松。

6、掌握基本动作后,让学生练习晃拨球、外跨外拨球等组合动作,增加拨球的效果。

7、为了提高练习兴趣,增加对抗实战的教学环境,可采用一人拖拨球,一人抢球的游戏形式,比比谁能摆脱对方,提高控球能力。

(四)易犯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

1、支撑腿站不稳,拨球脚着地

纠正方法:

先做模仿动作,体会动作方法与要领,然后用慢动作反复练习;先练会一只脚拨球,再练会另一只脚拨球。

2、拨球行进时脚触球部位不准确,控制不好球

纠正方法:

左(右)脚支撑跳跃时,用右(左)脚背(外)侧拨球的外()侧后下方,拨球瞬间脚不能着地。

3、脚侧拨球时只顾低头看球,而不能随时观察场上情况,以致不能及时传球或射门。

纠正方法:

练习时前面设定目标,学生要提醒自己注意观察目标的变化。

4、脚侧拨球时,不是推拨球,而是踢球以致球离身体过远而失去控制。

纠正方法:

练习原地脚侧推拨球,体会脚侧与球接触的感觉。

三、拖拉球

  拖拉球是以前脚掌触球的上部,将球由前向后或由左(右)向右(左)进行拖拉的动作。

当拖球到位后,一般均以脚侧做一下挡球动作,然后进入下一动作。

(一)动作要领:

拖拉球时,支撑脚站在球的侧后方约30厘米处,脚尖朝前。

拖拉球的脚踩住球的顶部,用脚前掌将球向后拖拉。

脚前掌拖拉球的顶部改变球的方向,用力适当。

拖拉球一般都是躲开或引诱对方出脚抢球的瞬间将球拉回造成对方抢球落空,使其重心随抢球脚前移,乘对手难于返回的瞬间将球迅速推送出去越过防守者。

(图-8)

(二)重难点:

重点:

拖拉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与力量,身体重心随球移动

难点:

拖球动作协调。

(三)教法:

1、初学时,动作要慢一些,先练习用一只脚拖拉球,然后再练习用另一只脚拖球,逐步学会两只脚交替拖球。

拉球时注意触球部位,拉球与拨球的力量适中控制好球,身体重心随球移动,注意动作协调性。

2、教法上可先徒手模仿,再用(实心球、纸球、空心球)游戏,然后过渡到用足球;(想办法保证人手一球,自己制作或学校、家长购买都行,用篮球、排球、软式排球等代替也可以)

3、为了提高练习兴趣,增加对抗实战的教学环境,可采用一人拖球,一人抢球的游戏形式,提高控球能力(图-9)。

(但要注意安全)

4、学生学会向后拖球的动作后,可练习向左、右拖球,或拖球绕过一定的障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拖球动作学生不宜掌握,而且容易踩球摔倒,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重心跟随球的方向变

(四)易犯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

1、支撑脚站位离球过远或过近

纠正方法:

将球停住,反复练习支撑脚放在球侧后方30厘米处,脚尖向前,掌握脚与球的距离。

2、支撑腿过于紧,拖球时身体失去平衡

纠正方法:

支撑腿的髋、膝、踝三关节放松,保持身体重心平稳。

3、拖球时,只顾低头看球,视野小

纠正方法:

练习拖球时,提高学生拖球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球、传球、过人,所以要用眼的余光注意附近的伙伴和对方所站的位置;可以进行边做动作边看老师手势或者不同颜色标志物的小游戏。

四、扣球

  扣球是指持球者突然转身变向,以踝关节的急转压扣动作,用脚背侧或脚背外侧触球,使球向侧或侧前(后)方改变方向。

用脚背侧扣球,称为“扣”。

用脚背外侧扣球,称为“外扣”。

当扣球动作完成后,身体重心应立即跟上,迅速进入下一个动作。

(图-10)

 五、挑球

  支撑脚踏在球的后侧方约30厘米左右处,膝关节微屈身体重心移到支撑脚上。

拉挑球脚的脚前掌踏在球的上方并向后轻拉?

在球开始向后滚动的同时脚尖、脚掌迅速着地当球滚上脚背的同时脚尖稍翘起向上挑起.

运球

一、脚背正面运球

动作的特点是直线推拨,速度快,但路线单一,运进时前方需有较大的纵深距离,技术多用在运球前方一定距离无对手阻拦时。

(一)动作要领:

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髋关节前送,提踵,脚尖下指;在着地前用脚背正面部位触球后中部将球推送前进。

(二)教学重、难点:

运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准确

运球时轻触快追,协调自然

(三)教法:

1、徒手模仿脚背正面运球,体会动作要领和节奏(图-2)。

2、采用实心球(不超过1公斤)做运球辅助练习,进一步体会脚与球的接触部位和用力方法(图-3)。

3、在走与慢跑中练习有节奏的匀速运球,逐步过渡到快速跑运球。

要将球控制在身体前面约l米左右的距离。

4、运球绕过各种障碍物,增加练习难度,提高控球能力和练习兴趣(图-4)。

5、运球与停球、扣球组合练习,主动改变运球的方向,提高比赛的能力。

6、2人1组,做运球与抢截对抗练习,1人运球前进,另1人阻截,2人轮换练习;在对抗中进一步提高运球能力。

7、做运球与抢截对抗练习或运球接力比赛,进一步提高运球能力(图-5)。

8、运球时,要养成抬头运球、用眼睛余光看球的好习惯。

教师可在学生的运球前方或侧面不断变换手势,让学生最快的速度说出,以此促进和提高。

(四)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运球时用力过大,使球失控

纠正方法:

先做无球模仿练习,体会节奏感,然后用实心球练习运球,体会推拨球用力的大小。

2、运球时,脚触球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

用定位球做运球模仿动作,体会脚尖向下用脚背正面触球的侧后方。

3、运球意识不强

纠正方法:

练习运球要与传、接、运、射等技术相结合,提高应变的能力。

4、支撑脚偏后,推拨球后重心滞后,导致人球分离。

纠正方法:

要求支撑脚尽可能地接近球,做到轻触快追,使球始终处于身体的有效控制围。

二、脚背外侧运球

  动作的特点是灵活性、可变性强,可做直线、弧线和向外变向运球,易于控制运球方向和发挥运球速度,并便于对球进行保护。

(一)动作要领:

跑动中,身体自然放松,步幅稍小;运球脚在身体正面提起,膝稍扣,脚跟提起,脚尖转;在迈步前伸着地前,用脚背外侧推拨球,随后脚顺势落地。

(图-6)

(二)教学重、难点:

运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准确(图-7),力量适当,身体重心随球移动。

运球时协调自然。

脚接触球的部位:

(三)教法:

1、直线运球练习

方法:

单人练习,确定行进路线自主练习时进行。

提示:

运球时,脚触球和小腿及脚踝的发力是柔和的,尤其脚与球接触瞬间的细微缓冲动作是控制好球的要领。

初学时常常因为腿部肌肉和关节过于紧,动作僵硬,出现‘踢球’发力的错误。

2、运球绕杆练习

方法:

在做变向时交换运球脚。

(图-8)

提示:

绕杆运球涉及到变向,在支撑脚落地时应考虑身体重心的控制、球的运行速度和运球脚的动作空间变向前的步伐调整。

运球脚大跨步踏在球的侧面偏前位置,距球稍远,为变换运球脚完成动作留出空间,同时屈膝制动降低重心,缓冲助跑冲力。

(图-9)

3、运球画圆练习

方法:

自己尝试运用连续脚背外侧运球,使得运球轨迹成一个大圆,或者在一个画好的大圆外圈进行脚背外侧运球练习。

提示:

连续一个方向的脚背外侧运球容易产生眩晕,可以结合脚背侧运球多方向练习。

(四)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低头看球,无法观察场上情况。

纠正方法:

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兼顾球和周围情况,做抬头观察教师收拾或者固定目标的小游戏。

2、用力方法不当,成踢球发力。

纠正方法:

注意脚踝的放松,触球时踝关节稍加缓冲,可以运用实心球原地练习感受触球力量。

3、脚跟未提起,成勾脚触球,将球挑起。

纠正方法:

保持脚背与地面角度基本垂直,多做无球或者原地的动作强化。

三、脚侧运球

动作的特点是控球稳,运球速度较慢,适用于掩护性运球或运球变向。

(一)动作要领:

跑动中,身体自然放松,步幅稍小;运球腿屈膝提起,脚尖稍外转,使脚背侧正对运球方向;运球脚落地前用脚背侧推拨球,使球随身体前进。

(图-10)

(二)教学重、难点:

运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准确、力量适中

身体重心随球移动;运球时协调用力

(三)教法:

1、直线运球练习

方法:

单人练习,确定行进路线自主练习时进行。

提示:

运球时,脚触球和小腿及脚踝的发力是柔和的,尤其脚与球接触瞬间的细微缓冲动作是控制好球的要领。

初学时常常因为腿部肌肉和关节过于紧,动作僵硬,出现‘踢球’发力的错误。

2、运球绕杆练习

方法:

在做变向时交换运球脚。

(图-11)

提示:

绕杆运球涉及到变向,在支撑脚落地时应考虑身体重心的控制、球的运行速度和运球脚的动作空间变向前的步伐调整。

运球脚大跨步踏在球的侧面偏前位置,距球稍远,为变换运球脚完成动作留出空间,同时屈膝制动降低重心,缓冲助跑冲力。

(四)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身体重心过高或侧倾不够,影响运球变向;

纠正方法:

运球过程中,要保持重心稍下沉、躯体略侧倾的状态,多做原地练习。

2、推拨球动作不稳定,影响控球效果。

纠正方法:

运用等距离比多和一步一触的小游戏等方法,让学生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练习运球。

3、脚跟未提起,成勾脚触球,将球挑起。

纠正方法:

保持脚背与地面角度基本垂直,多做原地或无球的强化练习,也可以运用实心球找准确部位的触球感觉。

踢球(传球)

一、脚侧踢球

俗称脚弓传球,动作的特点减少传球失误是争取比赛主动权的重要手段,脚侧踢球的触球面积大因而有利于对传球方向作出精确控制,在快速传切配合和二过一战术中被较多采用,是中短距离传球的主要脚法。

(一)动作要领:

1、脚背侧踢定位球:

直线助跑,即助跑方向与传球方向一致,助跑最后一步适当加大;踢球腿由后向前屈膝摆动,当膝关节接近球的垂直面时,小腿加速前摆,大腿稍上提,同时膝外展;脚尖上翘,用脚侧(足弓)部位击球的后中部;踢球腿在击球后继续前伸推送,并保持用力方向与地面平行。

(图-1)

2、脚背侧踢空中球:

根据来球速度和运行轨迹及时移动到位,踢球腿大腿抬起(屈)并外展,小腿屈并绕额状轴后摆,利用小腿绕额状轴由后向前摆动,当摆至额状面时与球接触,击球的中部。

(二)教学重、难点:

踢球时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和触球的部位。

踢球动作准确,协调自然。

击球脚型:

脚尖上翘,用脚侧(足弓)部位击球的后中部。

(图-2)

(三)教法:

练习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技术环节上,通过大量重复练习提高自己对动作细节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1、踢固定球

方法:

两人一组,一人将球踩在地面固定,另一人做原地(或加助跑)摆腿击球动作,力量稍小,主要是体会动作要领(图-3)。

提示:

注意体会踢球腿的加速摆动用力、旋转和击球脚形的控制,以及脚与球接触时的肢体感觉。

2、两人对传练习

方法:

两人互传地滚球,力量稍轻,注意动作的规性。

(图-4)

提示:

传球距离应加以控制,初学阶段不宜采用大力踢球,避免出现动作变形。

(四)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脚踝松弛。

纠正方法:

脚尖翘起,踝关节角度保持在约90度角,绷紧放松练习。

2、踢球腿旋转力度不足。

纠正方法:

发力时脚跟快速前旋,加大旋转力度,多做无球或踢实心球练习。

3、摆动腿太紧,成直腿扫球动作。

纠正方法:

模仿踢球腿的放松摆踢动作,体会肢体感觉和控制方法。

4、身体重心不稳定。

纠正方法:

支撑脚落地时制动并屈膝降低重心。

5、支撑脚脚尖未指向出球方向。

纠正方法:

注意调整助跑方向,避免斜线助跑。

6、支撑脚站位偏前或偏后。

纠正方法:

控制跑动速度,准确判断球的运行轨迹。

7、踢空中球时对球的速度和高度到断球,造成摆腿击球时间不当,出现踢空现象。

纠正方法:

先是用手抛球来控制球的速度,体会摆腿击球时间,一般来说,在判断准球高度的同时,球速越快,摆动越小,反之,球速较慢可摆动加大。

8、踢空中球踢球的部位不准,出球偏离目标。

纠正方法:

原因在于不能适当地使踢球腿抬起与来球高度形成相配合的击球点而产生的。

只要根据来对的高度选择好踢脚腿的摆动。

如对踢接近髋关节高度的完中球时,上体应往踢球腿侧偏,使踢球腿能抬至相应的高度。

逐步加练习即以纠正。

二、脚背侧踢球

动作的特点踢球腿摆腿自然,有利于发挥腰腿部大肌群的力量,故踢球力量大,主要用于长传球和远射。

(一)动作要领:

1、脚背侧踢定位球:

斜线助跑,在不影响摆腿发力的同时更有利于击球脚形的控制;支撑脚落地时,身体重心应偏向支撑脚一侧并屈膝缓冲,保持重心的稳定;用脚背侧击球的后下部,同时脚尖包向球的外侧;前摆送球的方向应指向传球目标。

2、脚背侧踢反弹球:

根据来球的落点及时移动到位,在球离地(反弹)的瞬间踢球,其他的动作要求与踢定位球相同。

这种踢球方法多用于踢侧方或侧前方来的空中下落的球。

(二)教学重、难点:

踢球时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和触球的部位准确。

踢球时动作协调自然

(三)教法:

1、对墙踢固定球练习

方法:

初学阶段在助跑环节上可简化,采用一步助跑,这样有利于支撑脚的准确选位并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到脚形的控制。

提示:

除非已形成正确而稳定的技术动作,此时应注重于纠正错误动作,巩固和强化技术细节,避免因大力踢球导致的动作变形。

2、2人一组,1人踩球(或实心球),1人做原地和上一步踢球模仿练习(图-7)。

3、踢球腿摆动模仿练习

方法:

可以先在地面确定一个支撑脚落地点,然后加一步、两步或多步助跑,反复练习。

提示:

练习时注意体会腿部肌肉的放松,只在触球前刹那通过绷紧腿部肌肉加固关节即可。

4、两人对传练习

方法:

两人相距约25~30米,踢定位球或活动球。

提示:

体会这一脚法在长传和射门时的区别,通过调整脚形和击球点,控制出球的高度。

,长传球时脚形位置较平,击球点偏下;射门时脚背绷紧立直,击球点上移。

4、下底传中练习

方法:

①两人相距约20~30米平行跑动,相互传球。

②一人边路运球下底传中,另一人门前抢点射门。

③可以结合‘二过一’边路配合战术进行传中练习。

提示:

边路下底传中是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战术手段。

由于助跑与传球方向间夹角变化较大,又处在高速跑动中,所以应当从技术角度稍做调整。

支撑脚落地时应有明显的制动过程,脚尖应转向传球方向;踢球脚在击球和送球阶段应包向球的前部,避免传出的球向外测旋转,滑出端线外。

(图-9)

5、距墙6—8米,在墙上l米高处画一横线,要求踢出的球击在横线以上

6、踢球比远游戏(图-11)

(四)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直线助跑。

(斜线助跑有利于发挥摆腿力量和控制脚形)

纠正方法:

准确判断球的运行速度和方向,调整助跑角度和速度。

2、支撑脚站位不当(离球太远或过近,脚尖未指向传球方向)。

纠正方法:

控制好助跑速度与节奏,步伐清晰,注意力集中。

3、肌肉关节紧,成直腿摆动。

纠正方法:

通过模仿练习体会放松摆腿技术。

4、勾脚击球,击球点不稳定,不能有效发挥摆腿力量。

纠正方法:

脚背、踝关节绷紧,固定脚形。

5、踢球腿摆送方向太随意,不能稳定控制出球方向。

纠正方法:

有意识地控制摆送方向,注意身体重心随球跟进。

三、脚背正面踢球

特点是利用小腿的快速摆动,以及比较坚实的脚背部位触球,使球产生急速变形,促使皮球高速飞行,形成极具威胁的射门,也常用于长传球。

纠正方法:

注意调整助跑方向,避免斜线助跑。

1、支撑脚站位偏前或偏后。

纠正方法:

控制跑动速度,准确判断球的运行轨迹。

2、踢空中球时对球的速度和高度到断球,造成摆腿击球时间不当,出现踢空现象。

纠正方法:

先是用手抛球来控制球的速度,体会摆腿击球时间,一般来说,在判断准球高度的同时,球速越快,摆动越小,反之,球速较慢可摆动加大。

3、踢空中球踢球的部位不准,出球偏离目标。

纠正方法:

原因在于不能适当地使踢球腿抬起与来球高度形成相配合的击球点而产生的。

只要根据来对的高度选择好踢脚腿的摆动。

如对踢接近髋关节高度的完中球时,上体应往踢球腿侧偏,使踢球腿能抬至相应的高度。

逐步加练习即以纠正。

二、脚背侧踢球

动作的特点踢球腿摆腿自然,有利于发挥腰腿部大肌群的力量,故踢球力量大,主要用于长传球和远射。

(一)动作要领:

1、脚背这年踢定位球:

助跑方向无严格限定,但无论直线或斜线助跑,最后支撑脚落地时必定指向传球或射门方向;为了提高球速,特别强调小腿的加速摆动,击球力量应瞬间爆发;用脚背正面击球后中部,部位靠近脚踝;摆送阶段身体应随球跟进,小腿前摆平直送球,大腿不可向上提拉。

2、脚背正面踢反弹球:

根据来球的速度、运行轨迹、落点,支持脚踏在球落点的侧面。

在球落地时,踢球腿爆发式前摆,在球刚弹离地面时,用脚背正面击球的中部,并控制小腿的上摆(送髋、膝关节向前平移),出球则不会过度。

(二)教学重、难点:

踢球时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和触球的部位准确。

踢球时动作协调自然

(三)教法:

1、小腿快速摆动踢球。

方法:

助跑跨上一小步,快摆小腿弹踢。

可以自己对墙练习,或两人对传练习。

提示:

此时注意力应集中于小腿摆动和踝关节的绷紧固定两个环节。

另外,正脚背射门时身体重心不能压得太低,如果击球瞬间重心过低,而摆送阶段因支撑脚蹬地随球跟进动作,身体重心势必抬高,重心的这种由低而高的移动,会使踢球发力的方向由平直转而向前上,球因而踢高。

2、运球射门

方法:

从不同角度运球插入罚球区后射门(图-14)。

提示:

运球时注意观察球门位置,控制好运球速度,步伐要紧凑以便能及时作出调整。

切入的角度不同,支撑脚的指向和踢球腿的摆送方向存在较大区别,练习的目的就是熟练区分其中的变化,以提高实战能力。

3、两人配合射门练习

方法:

运球摆脱后射门(图-15‘方法①’);传球配合后射门(图-15‘方法②’)

提示:

运球射门过程中,步伐的控制比较关键,一般采用小步幅、快节奏的调整步,但助跑最后一步要适当加大,以保证一定的摆腿幅度。

小步幅调整是为了支撑脚的快速准确选位,最后大步助跑则是为了发挥摆腿力量。

(四)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支撑脚站位偏后,造成踢球脚前伸触球。

纠正方法:

准确判断球的运行,调整助跑节奏。

2、脚背未绷紧,脚背前部或脚尖先触球。

纠正方法:

脚趾扣紧鞋底,使踝关节绷紧固定。

3、摆送时身体重心滞后,跟进不及时,导致摆动腿向上方摆踢。

纠正方法:

身体重心随踢球腿摆送顺势跟进。

4、摆送时踢球腿不加控制,大腿提拉过高,使摆踢力量分散。

纠正方法:

摆送时,控制小腿摆动幅度,前伸送球。

四、脚背外侧踢球

球动作的特点是预摆动作小,出脚快,能利用膝、踝关节的灵活变化改变出球的方向和性质,是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手段。

(一)动作方法:

1、脚背外侧踢定位球:

脚背外侧踢球的动作方法类似脚背正面踢球只是摆踢时,脚面绷直,脚趾向扣紧斜下指;用脚背外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着地;踢地滚球时,踢球脚同侧的来球多用直线助跑,支撑脚在球侧后约25cm处落位,异侧来球则多用斜线助跑,支撑脚一般距球约10~15cm。

其他动作则类似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