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8423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x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

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

mm)。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冬季主要盛行(  )

A.东北风B.西南风

C.东南风D.西北风

2.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

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B.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

C.最大湖泊为内陆湖D.全年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

米)。

读图回答3~4题。

 

3.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

A.24B.34C.36D.42

4.3月21日傍晚,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

回答5~6题。

 

5.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6.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此时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雾日天数等值

线图(②、③、④均为省级中心域市),读图完成7~8题.

 

7.“晚见汀山雾,宵闻夜雨来”能形象写照图中()

A.城市①、②B.城市②、③C.城市③、④

D.城市①、④

8.图示地区“夜雨”现象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现象有关()

A.锋面气旋B.台风C.地形雨D.热力环流

下图是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雨后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9.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

A.4B.8C.7D.9

10.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可能的原因有()

A.测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B.测站上游建了水库

C.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D.测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

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信息反映出()

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m左右最低

B.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

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D.草

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12.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降水D.坡向

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某些风蚀洼地或干河洼地的底部,在岩石裸露的平坦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此称为岩漠。

读岩漠的地貌结构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岩漠地貌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堆积作用    B.风化、侵蚀作用

C.搬运、堆积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14.图中干盐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B.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

C.地势低洼,酸雨严重

D.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大

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图中最早形成的地层是(   )

A.①            B.②C.③            D.④

16.与1980年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C.雨季坡面径流量增加

C.雨季河流含沙量增大   D.雨季坡面下渗增加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18.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

相等的点的连线。

此图以小时为单位)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图示流域内,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

A.地势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B.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C.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

D.f4地段流速最快

20.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a′

B.人类对b环节影响很小

C.人类对c环节影响最大

D.d的数量大小与a无关

2013年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新疆天山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天山北坡针叶林带以上形成典型的季节性高山牧场,读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天山南北坡雪线高度不同,原因主要是()

A.南坡距海洋较近B.南坡纬度低于北坡

C.北坡到达的水汽较多D.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22.每年牧民将大量牲畜置于高山草甸区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

C.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已经收获

D.南非开普敦附近河流正值枯水期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4分)

材料一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是澜沧江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

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流域内植物种类丰富,天然林覆盖率为67.74%。

 

材料二上图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系和植被分布示意图。

(1)分析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征。

(6分)

 

(2)从图上判断纳板河流域的植被差异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要分析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8分)

 

(3)本区靠近橡胶种植北界。

简要分析这里水热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

(4分)

 

(4)近年受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刺激,该地橡胶种植面积在扩大,简要

分析橡胶面积扩大对该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6分)

 

24.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

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

题。

(14分)

(1)比较上海、哈尔滨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8分)

 

(2)比较冬季上海成都的气温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6分)

 

25.2014年12月2日,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海港启航,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读该护航编队途径的印度洋海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2014年12月,护航编队在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很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途经北印度洋海区时为______(填“顺”或“逆”)风______(填“顺”或“逆”)水。

(6分)

(2)图中C海域是世界上风暴潮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湾形态等角度分析原因。

(8分)

 

(3)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请简要分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

集宁一中201

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4分)

BBBCADBDABBACAADBAD

BCC

1.答案:

B

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

较大。

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信息可知,该处降水先增后减,西侧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地势应该是西低、中高、东低,故A项错误;受山地影响,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故B项正确;图示湖泊由幼发拉底河入海,属于外流湖,故C项错误;该处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故D项错误。

答案:

B

3.解析:

黄土层的厚度可用地表等高线数值减去黄土底面等高线数值。

甲处地表海拔介于830~835m之间,黄土底面海拔介于800~805m之间,高差介于25~35

m之间。

故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最接近35m。

B为正确选项。

答案:

B1.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

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处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北半球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4.解析:

3月21日,日落正西。

甲、乙、丁均位于山地东侧,

难以看到日落。

答案:

C

19.等流时线密集,说明汇流速度慢,坡度越缓,f1处坡度最缓,f4处坡度最陡,流速最快,B错误D正确。

等流时线的数值大小除了受坡度影响外,还和距河口的距离有关,植被覆盖情况虽然影响流速,但影响不大,A、C错误.

20.从图中可以看出,越靠近海洋A,数值越小,说明流域内的水最终流向海洋A,A错误;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a表示海水蒸发,b表示大气输送,c表示大气降水,d表示径流,在各个环节中,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径流,对大气输送影响很小,各环节相互关联,故选B.

 

二.综合题(56分)

23.

(1)山地、丘陵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山河相间分布(3分)

(2)垂直(从山麓到山顶的)(1分)纬度低、水热充足、自身植物种类繁多;区内高差大,垂

直地域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多;交通不便及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受破坏与干扰小。

(3分)

(3)北部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南下(山谷开口向南),光热资源充足;夏季风在地形阻挡下降水充足。

(2分)

(4)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

(3分)

24.降水差异:

1上海降水量大,哈尔滨降水量小,2上海降水量季节差异较小,哈尔滨降水季节差异大3上海雨季长,哈尔滨雨季短.任答两点得2分

原因分析:

上海受夏季风影响强,上海位于沿海,气候的海洋性强,上海雨带停留时间长。

任答两点得2分

(2)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2分)

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2分)

(3)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

(1分)(海拔高,空气稀薄,

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1分)

25.

(1)位于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顺 顺(3分)

(2)珊瑚岛 空间(2分)

(3)雨季飓风多发;沿海地势低平;河流径流大;喇叭形海湾加剧潮势。

(3分)

(4)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海域底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