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8702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docx

精选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

六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词

短歌行

曹操

【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为“讠”旁,通“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①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①:

人教版为“海”,粤教版为“水”。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1]​

作品注释

对酒当歌:

一边喝着酒,一边唱之歌。

当,是唱歌的意思。

几何:

多少。

去日苦多:

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慨当以慷:

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杜康:

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

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

鹿叫的声音。

鼓:

弹。

苹:

艾蒿。

何时可掇(duō):

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掇,拾取,摘取。

越陌度阡:

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

屈驾来访。

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

存,问候,思念。

讌(yàn):

同“宴”(原文中讌为“讠燕”)。

匝(zā):

周,圈。

海不厌深:

一本作“水不厌深”。

[2]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斧钺(yuè):

古代兵器。

谲(jué):

诡诈。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胙(zuò):

古代祭祀时供的肉。

圭瓒(zàn):

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

鬯(chàng):

古代祭祀用的酒。

卢弓矢千,虎贲(bēn):

勇士武王。

葩(pā):

花。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其一】微刻《短歌行》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

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一饭三吐哺,礼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3]​

【其二】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

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

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

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

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

百姓深深受他的恩惠,制服荆蛮无左人。

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

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的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全部传遍,名声只次于齐桓公。

佯装称周王出去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阳。

以臣召君乖于礼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⑵。

乍暖还寒时候⑶,最难将息⑷。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⑸?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⑹,如今有谁堪摘⑺?

守著窗儿独自⑻,怎生得黑⑼?

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⑾,怎一个愁字了得⑿!

注释译文

⑴寻寻觅觅:

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

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寒:

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

调养休息,保养安宁,养息适应。

⑸怎敌他:

对付,抵挡。

⑹损:

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摘:

可摘。

⑻著:

亦写作“着”。

⑼怎生:

怎样的。

生:

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

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

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3-6]

白话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

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

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

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2]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周礼·乐器图》:

“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

“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

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托杜鹃:

《华阳国志·蜀志》:

“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

“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

”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

《博物志》:

“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新唐书·狄仁杰传》:

“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

‘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⑸蓝田日暖玉生烟:

《元和郡县志》:

“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

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文选》陆机《文赋》: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困学纪闻》卷十八:

司空表圣云:

“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

诗句是说: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

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五十的锦瑟乃是天神所用,世间用的锦瑟乃是二十五弦的。

五十弦的锦瑟,音律太丰富,音域太广阔,音韵太悲美而让凡人享受不了,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

才高志远却难为世用。

译文

锦瑟有五十条弦的说法,本没什么来由,(意指本来就是二十五弦。

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登高》⑴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⑵,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⑶。

无边落木萧萧下⑷,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⑸,百年多病独登台⑹。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⑺,潦倒新停浊酒杯⑻。

注释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

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

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

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

回旋。

⑷落木:

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

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

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

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

犹言一生。

⑺艰难:

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

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

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

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

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蜀相》杜甫

蜀相⑴

丞相祠堂何处寻⑵?

锦官城外柏森森⑶。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⑷。

三顾频烦天下计⑸,两朝开济老臣心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⑺。

作品注释

⑴蜀相:

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

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

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

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

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

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

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

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

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

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

开创。

济:

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

出兵。

[1-3]

作品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如梦令》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常记:

时常记起。

“难忘”的意思。

(2)溪亭:

临水的亭台。

(3)日暮:

黄昏时候。

(4)沉醉:

大醉。

(5)兴尽:

尽了兴致。

(6)晚:

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7)回舟:

乘船而回。

(8)误入:

不小心进入。

(9)藕花:

荷花。

(10)争渡: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争:

怎。

(11)惊:

惊动。

(12)起:

飞起来。

(13)一滩:

一群。

(14)鸥鹭:

这里泛指水鸟。

译文

(1)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日暮时分,

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兴尽才乘舟返回,

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

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1]

(2)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

被美景陶醉而留恋往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

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

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①风骤❷,浓睡不消残酒❶。

试问卷帘人②,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③。

注释

①疏:

指稀疏

②卷帘人:

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③绿肥红瘦:

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❶浓睡不消残酒:

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

酣睡残酒:

尚未消散的醉意。

❷雨疏风骤:

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试问卷帘的侍女:

海棠花怎么样?

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是吗?

是吗?

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词语注释

⑴枯藤

秋思图(6张):

枯萎的枝蔓。

昏鸦: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

黄昏。

⑵人家:

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

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

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⑸天涯:

天边,非常远的地方。

[2]

作品译文

①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反而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

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

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

家乡在何方?

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

曲牌名。

 

②秋:

题目

③残霞:

快消散的晚霞。

④寒鸦:

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⑤飞鸿影下:

雁影掠过。

⑥白草:

秋霜打白的小草。

⑦黄花:

金黄的花朵。

译文

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

炊烟枭枭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立枝头。

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

顺着它远远望去,山青水秀,再往远处看霜白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在风中齐摇拽着,颜色几尽妖冶。

《苏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黯:

形容心情忧郁。

黯乡魂:

思念家乡,心情颓丧。

②追:

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旅思:

羁旅之思。

③旅思(sì):

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心绪,愁思。

④追旅思:

往事的追忆引起了那羁旅的愁怀。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形容芳草漫无边际。

古代文人多以草喻离情。

芳草触动人的离愁,而草自青青,故云无情。

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思念家乡黯然销魂,羁旅的愁思缠绕不休。

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

1、画楼、桂堂:

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

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

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

分组。

5、射覆:

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

指更鼓。

7、应官:

犹上班。

8、兰台:

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