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9093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docx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经典与人生(上):

古今教育生态概论

1

【单选题】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包括()。

窗体顶端

∙A、官学

∙B、私学

∙C、家学

∙D、国学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关于当前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弊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窗体顶端

∙A、选本教育取代经典教育

∙B、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

∙C、应试教育取代人格教育

∙D、体验教育取代灌输教育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有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文化层面和经典文化。

()

我的答案:

经典与人生(下):

不读经十蔽

1

【单选题】文化的本质是()。

窗体顶端

∙A、人化

∙B、教化

∙C、入圣

∙D、得道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关于不读经典的弊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窗体顶端

∙A、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B、只知有己,不知有群

∙C、只知有人,不知有天

∙D、只知有心,不只有物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国学的核心是人学。

()

我的答案:

4

【判断题】教育的功能是灌输知识。

()

我的答案:

×

5

【判断题】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暂行条例》,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

()

我的答案:

为学之道(上):

学是为己,还是为人?

1

【单选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窗体顶端

∙A、孔子之学,非仅仅求知,更在修身

∙B、孔子之学是为己之学

∙C、学而时习之,其实就是要知行合一

∙D、勤学以致用,古之学者为人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学而时习之”,孔子之学有“觉”的意思,先觉觉后觉。

()

我的答案:

3

【判断题】孔子与弟子编纂了《论语》,构成了中华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

我的答案:

×

为学之道(下):

为学之态度及方法

1

【单选题】子曰:

(),犹恐失之。

窗体顶端

∙A、学而不厌

∙B、学而时习

∙C、学如不及

∙D、学不至谷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句话怎么理解?

()

窗体顶端

∙A、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想得到官位俸禄,这太简单了

∙B、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得到官位俸禄,这情况不太会发生

∙C、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想到官位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子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窗体顶端

∙A、吟而诵之

∙B、默而识之

∙C、觉而悟之

∙D、明而识之

我的答案:

B

窗体底端

4

【判断题】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为己之学是纯粹的超功利的。

()

我的答案:

修身之道(上):

如何修养身心?

1

【单选题】颜回去世之后孔子用了六个字褒奖颜回,是()。

窗体顶端

∙A、勤学好思孝敬

∙B、箪食瓢饮无改

∙C、不迁怒,不贰过

∙D、慎思之,笃行之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子路问君子。

曰:

()。

窗体顶端

∙A、修身名人

∙B、修己以敬

∙C、修心以学

∙D、修心以德

我的答案:

B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颜渊问仁。

子曰:

()。

窗体顶端

∙A、修己以敬为仁

∙B、勤学好思为仁

∙C、克己复礼为仁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修身之道(下):

修身养心之道

1

【单选题】子曰:

(),学则不固。

窗体顶端

∙A、君子见善则迁

∙B、君子不重则不威

∙C、君子克己复礼

∙D、君子无友不如己者

我的答案:

B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佛教戒三毒,三毒指的是()。

窗体顶端

∙A、食、色、性

∙B、贪、痴、狂

∙C、贪、嗔、痴

∙D、贪、欲、妄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孟子提出养心说,其中的“心之四端”指的是()。

窗体顶端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B、恻隐之心,礼之端也;羞恶之心,仁之端也;辞让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

∙D、恻隐之心,礼之端也;羞恶之心,智之端也;辞让之心,仁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4

【判断题】孟子认为大丈夫要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我的答案:

5

【判断题】“存天理,去人欲”指的是存天理之公,去人欲之私。

()

我的答案:

孝悌之道(上):

为人之根与为仁之本

1

【单选题】五伦指的是()。

窗体顶端

∙A、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

∙B、母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

∙C、父子、姊妹、夫妇、君臣、朋友

∙D、父子、妯娌、夫妇、君臣、朋友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孝悌的含义是()。

窗体顶端

∙A、孝顺父母,侍奉君上

∙B、孝顺父母,恭敬兄长

∙C、孝顺祖辈,以礼祭祀

∙D、孝顺长辈,以礼待人

我的答案:

B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孟懿子与孟武伯都问孝于孔子,孔子的回答是相同的,即“唯其疾之忧”。

()

我的答案:

×

4

【判断题】礼源乎情。

()

我的答案:

孝悌之道(下):

孔子论孝悌之道

1

【单选题】“有事,弟子服其劳。

”弟子指的是()。

窗体顶端

∙A、徒弟

∙B、学生

∙C、家里最小的孩子

∙D、儿子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窗体顶端

∙A、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B、父母在,不远游

∙C、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D、有事,弟子服其劳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事亲之道?

()

窗体顶端

∙A、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B、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C、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4

【单选题】“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出自()。

窗体顶端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中庸》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5

【判断题】礼不是压抑人性的,而是压抑人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兽性。

()

我的答案:

忠恕之道(上):

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1

【单选题】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一以贯之的是()。

窗体顶端

∙A、教学之道

∙B、无为之道

∙C、忠恕之道

∙D、忠勇之道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答的是()。

窗体顶端

∙A、仁

∙B、孝

∙C、礼

∙D、恕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忠恕之道的“忠”可以理解为尽己之心以待人,“恕”则是推己之心以及人。

()

我的答案:

4

【判断题】忠恕之道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

我的答案:

忠恕之道(下):

忠恕之道与自反精神

1

【单选题】子曰:

何事于人,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

窗体顶端

∙A、道不远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继孔子之后,孟子对忠恕之道亦有所阐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窗体顶端

∙A、爱人不亲,反其仁

∙B、治人不治,反其智

∙C、礼人不答,反其敬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孟子曰: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这句话中的“推”可以理解为()。

窗体顶端

∙A、思

∙B、兴

∙C、恕

∙D、实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4

【判断题】“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的话体现了儒家精神刚猛的一面。

()

我的答案:

仁义之道(上):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1

【单选题】子曰:

“君子道者三”,孔子指的是()。

窗体顶端

∙A、仁者不忧

∙B、知者不惑

∙C、勇者不惧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这句话出自()。

窗体顶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

我的答案:

√得分:

仁义之道(下):

君子之道与义利之辨

1

【单选题】“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窗体顶端

∙A、仁,人也,义,我也

∙B、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

∙C、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关于“义”之本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窗体顶端

∙A、甲骨文有“義”字,《说文》:

“已之威仪也。

从我羊。

∙B、段玉裁注:

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所。

从羊者与美善同义

∙C、义者,宜也。

指适宜的,适当的,应该的。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窗体顶端

∙A、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忞,其养民也仁,其使民以利

∙B、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C、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D、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我的答案:

B

窗体底端

4

【单选题】“要盟也,神不听”的意思是()。

窗体顶端

∙A、在被要挟的状况下定的盟约,连神也不听,更何况是人了

∙B、私下达成的契约,神没有听见,因此也不会保佑

∙C、达成盟约是最重要的,神不听信与人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5

【判断题】义是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智慧。

()

我的答案:

诚敬之道(上):

天人可通,心诚则灵

1

【单选题】子曰:

君子有三畏,()。

窗体顶端

∙A、畏天命

∙B、畏大人

∙C、畏圣人之言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中国的很多节日都与祭祀有关,中国的节日文化可以理解为祭祀礼仪文化。

()

我的答案:

3

【判断题】“祭如在”强调的是祭祀的时候心意要诚。

()

我的答案:

诚敬之道(下):

明诚之道

1

【单选题】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这段话出自()。

窗体顶端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孟子》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蓍”是古代用来算卦的灵草。

()

我的答案:

3

【判断题】中国古代有一种巫文化,认为巫可以沟通天地人。

()

我的答案:

育人之道

(一):

成己成物,立人达人

1

【单选题】孔门弟子中,有一位堪称“当仁不让于师”的弟子,指的是()。

窗体顶端

∙A、颜回

∙B、子贡

∙C、冉耕

∙D、子路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孔门四科中的文学指的并不是纯文学,而是()。

窗体顶端

∙A、经史子集

∙B、礼乐、文献、法令等文献记载

∙C、指礼乐、典章、制度、文献、学术等大的方面

∙D、十三经及其注疏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孔门四科指的是()。

窗体顶端

∙A、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

∙B、孝悌、言语、政事和文学

∙C、德行、言语、政事和忠义

∙D、德行、辩论、政事和文学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4

【判断题】闵子骞在孔门中以言语与颜回并称门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

我的答案:

×

5

【判断题】不佞指的是口才不好,后来作为一个自谦的说法使用。

()

我的答案:

育人之道

(二):

“礼后”之对

1

【单选题】“起予者商也”中的“起”字怎么理解?

()

窗体顶端

∙A、使动用法,使起来

∙B、偏义用法,给予

∙C、通“启”,启发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教育中最高的境界是()。

窗体顶端

∙A、教学相长

∙B、传道授业

∙C、德化万物

∙D、出将入相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的是君子进德修业与玉切磋琢磨是一样的,要不断的磨砺,向更高的境界迈进。

()

我的答案:

4

【判断题】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深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

我的答案:

育人之道(三):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1

【单选题】子曰:

君子不器。

这句话的内涵是()。

窗体顶端

∙A、君子不应该停留在器物层面追求物欲享受

∙B、君子不应该成为仅仅拥有某种技能并且以此为手段的工具型人才

∙C、君子爱财同时应该取之有道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

B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下列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案例是()。

窗体顶端

∙A、孟武伯、孟懿子、子游、子夏问孝,孔子回答各不相同

∙B、林放问礼之本

∙C、司马牛、樊迟、颜回问仁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子以四教:

()。

窗体顶端

∙A、克己复礼

∙B、仁义礼信

∙C、三纲五常

∙D、文行忠信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

窗体顶端

∙A、君子不器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5

【判断题】孔子的庭训是: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

我的答案:

育人之道(四):

孔颜乐处

1

【单选题】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君子比德于自然,这是一种()的象征,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窗体顶端

∙A、天人合一

∙B、物我两忘

∙C、道法自然

∙D、无为而治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窗体顶端

∙A、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B、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程颐认为颜回所好为圣人之道,而圣人之道是生而知之的。

()

我的答案:

×

4

【判断题】

程颐认为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孟子是学而知之。

()

我的答案:

5

【判断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学习的三个境界。

()

我的答案:

治平之道(上):

为政以德,善政在人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勤政思想。

()

窗体顶端

∙A、子张问政。

子曰: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B、子路问政。

子曰:

先之,劳之。

∙C、子路问政。

曰:

无倦。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子曰:

礼之勇,()。

窗体顶端

∙A、仁为贵

∙B、君为贵

∙C、民为贵

∙D、和为贵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窗体顶端

∙A、有耻且格

∙B、天下治矣

∙C、民免而无耻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4

【判断题】中国传统的为政之道一开始是诉诸于礼治的。

()

我的答案:

治平之道(下):

为政以德,善政在人

1

【单选题】关于治国的评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出自()。

窗体顶端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中庸》

我的答案:

B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子贡问政,孔子的回答堪称治国三要素,指的是()。

窗体顶端

∙A、足信、足义、民处之

∙B、足兵、足礼、民敬之

∙C、足礼、足乐、民乐之

∙D、足食、足兵、民信之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孔子的治国三部曲是民庶、民富和民教。

()

我的答案:

治平之道(下):

为政以德,善政在人

1

【单选题】中庸之道的中庸指的是()。

窗体顶端

∙A、不偏不易

∙B、清静无为

∙C、修身养性

∙D、天人合一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孔子心目中的至德是()。

窗体顶端

∙A、仁道

∙B、孝悌

∙C、忠义

∙D、中庸

我的答案:

D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狷”的意思是()。

窗体顶端

∙A、隐士高人

∙B、天人合一

∙C、进取且有所不为

∙D、入世随俗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4

【判断题】中庸之道最好的境界是无过无不及。

()

我的答案:

中庸之道(下):

孔子之志——天下大同

1

【单选题】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

窗体顶端

∙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B、愿无伐善,无施劳。

∙C、老少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

A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自()。

窗体顶端

∙A、《大学》

∙B、《论语》

∙C、《中庸》

∙D、《孟子》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出自()

窗体顶端

∙A、《大学》

∙B、《中庸》

∙C、《礼记》

∙D、《论语》

我的答案:

C

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