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9098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docx

《社会学研究法》讲议01导论教学版

第一章导论

所谓“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根据直接的社会事实进行研究)方法,而非理论研究方法。

通常称为“社会研究方法”(MethodsofSocialResearch),或者“社会科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inSocialSciences)。

这种方法同时在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犯罪学等社会科学中广泛使用。

此外,中国大陆一些相关的大学课程还其称为“社会调查方法”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仔细考虑,前后两种课程名称在含义上基本相同又略有区别:

前者较多侧重方法论和众多具体方法的介绍和讨论,后者较为简单,较为侧重于定量研究或问卷调查。

 

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

1、研究(Research):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2、社会研究(SocialResearch):

一种由社会学家或社会科学家,以及其他一些学者们为寻求有关社会生活各种问题的答案所从事的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及其过程进行科学探索,描述现状,寻求解释。

正是以经验性、实证性为特征的社会研究方法使社会学与哲学相区分,使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相区分。

3、理论、概念与方法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学的理论和概念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认识社会世界的特定视角。

但是,当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去探索一个现实问题时,离开了研究方法或许就会寸步难行。

即使是那些主要以理论分析和理论研究为特长的社会学者们,在他们深刻的思想来源中,同样沉淀(积累)着无数的经验研究的成果。

研究在本质上即是一种对外部事物的“认识”(指向一定对象或领域的方法、过程、结论,新的解释或知识),从哲学上来说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社会研究即是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现象的认识,当然也包括关于人类与社会领域的认识方法、过程和结论。

获得知识的途径可能有多种:

王阳明[王守仁(1472~1528)]提出“格物致知”——七日格竹子;

后人学习前人的知识;

道听途说信以为真;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等。

社会研究方法则是一种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以直接经验(结合间接经验)为基础的、以探索新知识为指向的途径与方法。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

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所谓社会的,指研究对象是以个人、人群、人类社会整体的心理、社会方面的事实,而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如人的身体、生理、疾病等,有体育、医学的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如果研究人的行为习惯如果可能导致身体状况的改善或损害,则是社会科学感兴趣的话题。

当然现代科学有多学科的联合、交叉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和实证的,而非思辨的。

所谓经验的,指的是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

这也即是说,社会研究只对那些可以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东西感兴趣。

所谓实证的,指的是以社会事实为基础和出发点,将“社会事实”(如迪尔凯姆的“统计事实”)作为对象性的“物”,而不是将先验的理论思辨作为出发点(如理念、意志、公理、数学和逻辑定理等,这些知识内容是可以直接通过思辨演绎而得到的,或者是在进行观察和研究之前所进行的基本假定。

平面上的平等线。

本人与王进老师的讨论:

关于总体和分层总体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公式中推导不出来”)。

经验对应于感觉、判断与思辨。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区分: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别人的、零碎的、偶尔的经验与群体、系统性的、可重复的经验。

经验事实的列举:

人际交往、社会网络研究中的“关系”:

信息交流的方式与频率、经济交换的方式与数量及货币折算、其他交换的内容与量……进一步操作化——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价值判断的。

价值判断:

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事实判断:

如果你选择,将会(可能会)怎么样……([日]富永健一,1992,《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的特殊性

人是一种有思想、有感情、有动机的研究对象,对社会研究的活动有意识和行为两方面的反应。

人在被研究时的反应:

沉默、逆反、迎合、掩盖真相。

研究者的主观预设效应:

在调查研究中“人为地”成为现实;

被研究者的“自我预言”(自我暗示)效应。

管理学中的“霍桑效应”(工人了解到研究者的意图之后,采取了与平时不一致的工作方式,希望引起研究者和工厂管理者的重视)就是人的这种主观意识的最好说明。

也正因为人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社会研究中对各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就常常达不到自然科学中所能达到的那样高的准确程度。

梅奥(GeorgeE.Mayo)等人主持的“霍桑实验”(Howthornexperiment):

20世纪20-30年代在美国西方电力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测量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影响的一系列实验,发现人群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2)研究的干扰性

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有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

他人在场效应:

促进、促退。

向研究对象提问本身就是一种外来的干扰,可能产生各种压力、影响。

风笑天的例子:

本人“蓼江研究”中的例子:

在搜集关于“家谱与宗族”问题的资料时处于“两难”境地:

本人在调查中发现,经过几十年的集体经济、公社组织控制、意识形态宣传与各种破除封建迷信运动的影响,村民对这一问题已经基本淡漠,现存资料所剩无几,详细搜集将可能“唤醒”村民的记忆,放弃搜集资料则无法进行研究。

最后本人选择了放弃(万向东,2005,《都市边缘的村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阅读资料。

蔡禾:

《语境与问卷调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立体的综合的全面的人及其行动,个人与群体生活的多因素影响。

——人的行为和社会生活事件受各种变量(参与影响的因素)的影响,研究中不可能全部涉及,只能就某些方面加以考察,正所谓挂一漏万,见仁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

但是,当我们正在研究某些方面时,却无法避免这一方面的因素同时还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我们难以避免“以偏概全”的错误。

同时,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大部分现象的不可重复性。

一方面,历史是不可重复的;另一方面,大部分的重复的调查测量很难完全重复测量到原来的事实。

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不同行为既会受到个人特定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会受到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研究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外,有时会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越是封闭的、专制极权的、集体偏见多的社会环境,所受到的制约越多,反之则越少。

言论自由与新闻出版控制,国家的政治统一与社会研究创新的矛盾:

“研究无禁区,宣传有有纪律”。

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政治局限;宗教偏见;国家、组织、群体、社区利益;个人利益;个人非利益性偏好;自觉和不自觉的偏差)

美籍华人学者许烺光教授在《美国人与中国人》(华夏出版社)一书序言中提到自己曾自诩为人类学家,对各种民族、文化没有偏见,但当越战时期自己庆幸身居美国,远离战火,有一种隔岸观火的心态时,发现自己已经是站在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而不自觉地带有本阶级的偏见了。

第二节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综合的体系。

一、方法论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methodology)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

——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组织及社会的关系,经济与非经济的关系,社会生活各领域之间的关系等。

(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假定(决定论和选择论的争论与综合),

——可知论的假定,

——人类情感认同(同类感)的假定,孟子: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类行为一致性的假定,性格偏好、思维与行为习惯、关系网络、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使人的行为保持相对一致性。

——程序公开和知识共享的共同约定。

(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方法与程序的保证;

(4)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个人和群体偏见问题;马克斯.韦伯:

价值无涉

(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paradigms)及其应用

——T.S.库恩(1962)《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关于科学范式的讨论。

(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

——各种研究方式的合理性依据何在?

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科学实验与问卷调查;无结构式的开放式的研究与结构式封闭式研究;文献研究与实地研究;全面调查与抽样研究等。

在社会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同时也是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

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着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主流地位。

法国早期社会学家,被称作“社会学之父”的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早倡导者。

他的理想是建立一门《社会物理学》,采用物理学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实证主义方法论:

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应该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

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研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

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说,就是要“投入理解”,或者是赖特.米尔斯所说的“人对人的理解”。

理解派的方法似乎最适合于对复杂现象作探索性研究,特别是在这些现象不太为人所知的时候。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典型特征。

投入理解的例子:

有人生了小孩请客庆贺,两个出嫁的姐姐送礼,对礼品多少差别与人情轻重的不同理解——简单数量测量与深入访问中会有不同发现。

不同民族、文化、社会生活模式之间的差异与认同——需要投入到研究对象的真实生活环境中去理解,而不能简单地加以评判、否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别强调这一点。

(7)研究者的个人价值、立场与人生社会态度。

多重利益的关系与处理方式——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民族利益、集团或组织利益、个人利益。

——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正面的、善意的、积极的、乐观的理解。

——对个人遭遇的正面的、善意的、积极的、乐观的理解。

——固执、偏见、情绪、情感的抑制。

(如关于弱势群体、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关于环保与生态、关于政治权力的制约等,研究者的价值偏向——,是否允许有偏向?

如果有偏向,应该偏向哪一边?

穷人经济学与富人经济学——广州禁摩托车与电单车的讨论)

 

二、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社会研究的具体方式的四种主要类型:

问卷调查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三、具体方法和技术

四、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方法论体系见风笑天,图1-1,P9。

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由于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和哲学基础,因而它与研究方式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不同的方法论观点不仅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同时更直接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以至于在研究方式和方法论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常见的模式。

偏向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研究者,通常采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定量的文献研究的方式,以凸现研究的规范性、精确性、客观性。

偏向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研究者,则更经常地采用实地研究的方式,以及定性的文献研究方式,以凸现研究过程的特殊性、深人性、主观性。

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第三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方法论范式经验研究方法集中体现:

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定量研究

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定性研究

A.实证研究范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受自然科学与工业技术发展及其信念的影响):

自然科学的量化研究范式:

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才具有价值。

——自然科学的这一发展过程与逻辑范式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科学发展,并且成为一种信念,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对社会研究的一种理想和憧憬。

社会学要取得进步,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当社会世界能够用数学语言来表示时,它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确切关系才能得到证实。

只有当资料可以通过可信的计量工具用数量来加以表示时,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才能直接地加以比较。

没有量化,社会学就只能停留在印象主义的臆想和未经证实的见解这样一种水平上。

因而也就无法进行重复研究,确立因果关系和提供证实的通则”([英]哈拉兰博斯,《社会学基础》,P60-61,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定量研究的基本要点:

对概念所指对象进行稳定、有效的指标化测量,使理论概念与经验事实对应起来;认为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虽然各有特殊性,但偶然中有必然,存在着一种统计规律或“大数”现象,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测量性。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迪尔克姆:

著名的《自杀论》——仔细分析了犯罪统计学向他提供的统计资料,并最终展示出那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规律性。

B.对实证主义范式的怀疑与批判

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比自然科学差得多,因为它不仅研究可观察的现实(客观事件),而且也研究主观现实(即这些事件对人们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社会研究既受到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制约,同时也由于实证研究范式本身所具有的缺陷,因而研究者不可能完全依赖这种范式来达到对社会世界的全面理解。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开始注重对这一范式所存在的缺陷进行批判,并逐渐发展出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范式。

与实证范式相反,解释范式是一种定性研究范式。

这种范式的发展主要受到西方社会思潮中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源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它的哲学基础相当复杂。

 

C.人文主义范式——理解与解释

从本体论上看,定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

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

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

换句话说,主体不是封闭性的自我系统,而是走向社会的“存在”,是以“相互主体性”(互为主体,主体间性)来构建这个世界的。

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

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

关于人类社会和人们相互关系的知识(如制度、规范的合法性等)也许并不必然是如此的,而且也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

也即是说,知识是可能是约定的,是相互定义的,广泛沟通之后所形成的知识是“公共知识”,如果信息不对称,则知识只能由掌握信息的人来解释,这种人拥有“话语权”,也就掌握了控制他人的权力。

例如:

领导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久而久之本来可能有其他解释的知识也就具有了唯一的解释。

“谎言说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

再例如,流行的服装、发型、语言用词乃至生活观念、行为习惯等,往往是在流行之前遭受批判,在后来慢慢被人们接受,成为好像必然是这样的了。

因此,人们应从相互主体的立场,交换彼此的观点,并用来诠释行为的意义,进而建立日常生活中共识的规则或知识([台]陈伯璋,《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台北,南宏图书有限公司,1990)。

D.社会研究的其他方法论问题的争论:

价值在问题选择和资料解释中的影响;

理论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对行为的预测能力;

有关人类行为的客观、科学的、探讨的可能性等等。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1、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形式:

A.定性研究:

用文字、图片、影视等方式进行描述、表达;

B.定量研究:

用数字和量度的方式进行描述、表达。

2、认识论差异: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建基于不同的哲学范式。

A.定量研究来源于实证主义,它在范式上更接近于科学的范式(强调不能停留于模糊的、表面的、整体的解释,不能依靠主观的领悟来说明事物对象,而要通过对事物的客观状况的精确分析,依靠数据来说明一切)。

研究过程——假定观察、描述和解释的过程可以剥离整体的环境,在不考虑整体环境的条件下进行解释和推论;

结果和意义——通过一定量的样本研究,可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样本的解释推测到整体的对象并进行推论误差的估计,在概率的意义上进行普遍性的概括。

B.定性研究从最纯粹的意义上说,从属于人文主义的自然范式:

核心是“整体地”理解和解释自然情景(强调不能简单、机械地运用数据进行解释,更不能只依靠数据来代替一切,重视个人洞察、领悟、理解的作用,肯定个别事例中所隐含的普遍意义)。

研究过程——观察、描述和解释的过程应在自然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

结果和意义——只适应于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在或然的意义上进行普遍性的概括。

3、研究逻辑:

A.定量研究与逻辑演绎过程更为接近,即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

定量研究者往往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强调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可以说,定量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因果联系。

B.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定性研究重视现象和行为的背景,相信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与人类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定性研究者则更加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现象的变化过程,注重现象和行为对于行为主体所具有的意义。

可以说,定性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及其在整体中的意义)。

4、价值问题:

A.定量研究强调在研究中一定要努力做到“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

B.定性研究者认为事实和价值是无法分离的。

5、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A.定量研究通常用来进行理论检验。

由于定量研究所具有的演绎性,因而它从一开始就倾向于以现有理论为基础。

反过来,当一项研究以理论的检验为目标时,它通常也是采取定量研究的方式进行。

B.定性研究通常与理论建构的目标相伴随,并不强调在研究开始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种明确的理论基础,认为理论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形成的。

并且,随着研究的进行,理论不断被选择、被改变、被放弃、被修正。

6、研究方式

A.定量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

实验、调查、内容分析等等,是定量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式;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等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

B.定性研究则往往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

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等等,则是定性研究中主要的资料收集技术。

7、资料的性质及结果的说明方式:

A.定量研究获得的主要是数量资料;结果主要靠统计分析的数据结论来表达,概括性、精确性特征明显。

B.定性研究获得的是具体的、个别的实例;结果靠文字性的概括和推论来表达,以其资料的丰富性、生动性和结论中理解的深入性、细致性见长。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二者之间也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在社会研究者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它们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对于有些研究情景和研究问题而言,最合适的方式或许是定量研究;但与此同时,另一些研究情景和研究问题则只适合采用定性研究的方式进行探讨。

综合对照见风笑天,P13,表1—2来

评价:

定量研究是一种科学主义的理想,是社会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定量研究一是能解决的问题太少,现实中要关注的问题太多,难以满足研究需要;二是社会研究能否最终完全实现数量化,还是个问题;三是科学的最初发现、假定、假说的提出要依赖想象、理解、综合,要有对现实对象的深入的、整体性的考虑;四是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属性的测量维度和指标确定不仅要依赖于对概念或变量的完整理解和掌握,而且还依赖于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的较为全面的理解。

而解释范式之下的定性研究则是模糊的、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容易受到研究者个人的理解和个人偏差的影响。

在现实研究中,二者又是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绝对分裂的。

第四节研究的过程

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将社会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3)资料的收集;

(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附录:

社会调查研究10步骤

(见文件夹“社会学研究法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