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9482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docx

余翥学长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

余翥学长:

谁说年轻医生疗效差?

我是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医师的?

以下内容为余翥医生3月30日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的,《橘井怀源年轻中医门诊突围记》主题讲座纪要,为了便于阅读,部分文字有调整。

1

职涯十字路口

「是坚持理想做纯中医还是进入医院」各位老师、同学,朋友们,晚上好!

我是余翥,海南三亚人,现在是谦川中医馆一名全职医生。

首先非常感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感谢各位老师搭建这么好的交流平台。

能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中医,非常荣幸!

其实,我也只是硕士毕业三年,比各位同学大不了几岁。

看到你们,让我又回想起刚毕业那时的我。

当时,我面临着择业。

我内心的理想一直是想做传统中医,从事中医门诊工作,但是当时家里人比较反对,周围的朋友也都质疑,觉得我太年轻,这么早出来坐门诊不太现实。

身边的同学也都纷纷进入各个医院,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

进医院有体制做靠山,旱涝保收,可评职称。

中药效果不好的时候还可以依赖西医手段,临床有退路,生活有保障,几乎铁饭碗。

但是,可能是有太多的退路,又或者太安逸了,或者别的原因,进入医院内的中医,技术会面临逐渐退化的尴尬局面。

目前在实习的同学可能会有更深体会。

总之,医院里真正在坚持传统辨证看病的医生,目前确实不太多见。

我当年毕业的同学,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大部分人就因为现实而放弃了中医。

另外,我如果想在体制内坚持做纯中医门诊,以目前这个年龄,大医院基本上也不会给机会。

一方面是我太年轻,成长需要时间,当地医院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精力去培养这么年轻的传统中医,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医药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大。

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可能各位一两年后也会面临我当年的尴尬抉择。

假如是你们,想想看,这个时候又该何去何从?

2

「如何打破年轻医生=疗效差的刻板印象」

在我面前有两条路,是随大流,还是坚持理想而面临失业?

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

给我自己一年时间,以退为进做个走方医生,并抓紧时间到民间四处拜师学习,也就是游学!

为什么要去游学?

你们想想看,有没有人找你看病,是取决于你的临床疗效,还是取决于你的年龄?

别人不愿意给你机会,是因为觉得你年轻,从年龄第一印象对你的水平提出质疑。

反过来说,我改变不了我的年龄,但是如果我找到办法提高我的临床疗效,打破年轻等于疗效差的公式,或许就有了打破不利局面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学派有可能让我在短期里提高诊疗水平?

最佳选择就是经方!

最佳选择就是经方!

最佳选择就是经方!

中医这么多学派,我为什么选择了研究经方这个学派呢?

因为我对比研究后发现它是一门“辩证精细、逻辑严谨、疗效可靠、更加切合临床实际”的学派,往往能出奇制胜,以小博大。

历史上无论是金元时期的四大家,还是后来的温病学派,以及近代兴起的火神派,都有受到仲景经方学术的影响,经方是这些后世学派的源头。

那我的学习就应该正本清源,把精力集中在经方上,去寻找突破口。

而且,通过在民间不断地跟经方老师们学习,也亲眼印证了它的临床疗效。

它是最有可能帮助我实现理想的学术!

这个阶段,我通过对比,最终选择了跟诊两位经方老师。

一位是江西民间的徐汝奇老师,他擅长平脉辨证法,摸脉后依据脉诊结果来使用经方,这期间我提高了脉诊水平。

另外一位,则是后来我磕头拜师的师父,许家栋老师,也是经典经方学术的开创者。

他的特点是通过严格且细致入微地望闻问切四诊来采集资料,判断津液在人体表里上下的输布离合,中焦胃气的虚实强弱,处以严格的经方原方原量,不做任何加减不合方。

他强调用仲景原文本意,去理解伤寒临床学术,不参杂过多的后世注家。

疗效突出!

通过游学跟诊,我开阔了眼界。

虽是刚起步,但是我对自己走纯中医之路的想法,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这个阶段,也逐渐有一些朋友给我介绍病人,我有了一些临床的机会。

3

潜龙可用「走方小郎中如何开始悬壶济世」1初出茅庐:

4岁幼女便秘案

有一天,隔壁邻居找我看病。

病人是个小女孩。

便秘1周,在此之前,反复依赖开塞露去解大便,不用就便秘。

家里人着急死了,整个海南的大医院都看过了,没有办法解决,甚至有专家提出做肠镜或者手术探查,家长不同意,这么小的孩子,不忍心让她受罪!

听说老余家有个小郎中,学中医的,硕士毕业,要不请来试试看?

因为我家住在机关单位小区,大院儿里住的都是高级别公务员。

让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医生,去给干部的家属看病,对于那个时期的我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我到病人家里一看,是个虚寒病。

小女孩面色苍白,手脚冰冷,胃口不好,眼神胆怯,鼻头发青。

按了肚子柔软,便秘一周也没有胀痛!

舌苔白腻,脉弱。

虚寒便秘!

我在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方子就是大黄附子汤!

但是,附子有很大毒性!

大黄也是峻猛的药!

况且患者年龄很小,身份又比较特殊,我心里非常纠结!

但是,医者父母心,家属很着急,我这个时候如果犹豫不决不出手,小女孩就要继续痛苦下去。

我只能小心翼翼写了方子,千叮咛万嘱咐,反复告诫附子要煮很久!

第二天,我不敢出门,怕万一有情况,我不在家,人家找不到我就麻烦了!

第二天傍晚,果然家属过来找我!

结果家属说:

余医生,这个药好像不太灵,吃了后没有任何反应,大便还是没拉!

我一听原来来找我不是因为中毒,内心终于松了口气!

我说那我再去看看。

一看,情况还是一样,我就说,药还没喝完,可能长期的病,没有那么快出效果!

大黄再加一点剂量,当归麻仁润肠通便再加点上去,另外加个肉苁蓉温阳通便。

继续吃。

果然,第三天有了反应,出一些稀黑的大便。

后来守方继续吃药,一周后大便就正常了,停药。

后来邻居又一次找我给小女孩看感冒,我问了上次治疗便秘后来停药怎么样,家属说后来大便一直正常,没再便秘过!

初出茅庐就能看到效果,更加坚定我的信心!

可见经方确实在一些西医没办法的疑难病上起到了疗效!

14岁幼女便秘案反复便秘。

近期便秘7日。

面苍白,鼻头略青,四肢凉,无汗,无腹痛。

饮食不主动。

舌苔白腻,脉弱。

一诊处方:

大黄附子汤加味。

江油白附片9,辽细辛6,当归6,火麻仁9,生大黄(后下)9,3付。

2二诊江油白附片9,辽细辛6,当归12,火麻仁12,生大黄12,肉苁蓉6,2付。

3三四诊守方3付。

四诊近日感冒请诊,得知便秘已愈。

2家有老爹:

伤眼案

学习经方,懂点中医,亲人生病什么的,也不会慌张!

下面说说给我爸看病的经历。

有一次,我爸修剪仙人掌的时候,眼睛受伤了!

当时不小心,眼球被仙人掌汁液灼伤,双眼红肿赤痛。

视力4小时内急剧下降,当夜仅能感光,几乎失去视力。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事故!

西医在第1个小时内处理并点滴消炎针水,无法阻止视力下降。

我当时心情焦急,想死马当活马医,试试中医。

看诊:

口渴,有汗,面红,颈部肌肉厚实,二便平,脉浮弦直,舌淡红苔白腻有齿痕。

我开了处方:

桂枝加葛根汤加黄连,柴葛根90,桂枝尖18,白芍18,生姜5片,炙甘草12,大枣30,黄连20,3付。

保险起见,我打电话给徐汝奇老师说了我爸的情况,以及开的方子,得到徐老师肯定。

吃了药以后,父亲当天夜里起来小便,觉得眼睛疼痛有所减轻。

次日疼痛继续减轻,视力稍微恢复,能见度10米,畏光。

第三日夜间,视力完全恢复。

虽然辩证不精,但是初具规模。

这个时候,来了个机会。

4

见龙在田「冷板凳如何来了春天」

2013年,海南省东方市中医院,引进特殊人才。

我投递了简历,把我个人希望做纯中医门诊的理想写进了简历,并且附带了以上两个医案。

对方同意面试——院长很高兴,后果也很惊喜,同意让我出纯中医门诊!

你想得到机会,对自己要有所准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同时期这个医院也招了几个中医院校毕业的医生,年龄跟我差不多大,但是都没有机会像我这样独立坐中医门诊。

平台虽然小,二甲医院,但是我觉得机会宝贵,我也有信心通过疗效去逐渐做好这个门诊。

在门诊的日子,前两三个月我一直坐着打秋风,为什么呢,我是孤身一人,到一个陌生的县城去工作的。

离家比较远,没有亲戚朋友,周围没有居民认识我。

而且,我和副院长在同一个诊室里坐诊,经常被病人当做院长的小助理。

门诊值班三个月后,终于有一天,来了个姓张的患者,促成我生涯的转折点。

这个患者是东北人,四处求医看不好,听说我是医院引进的新人才,就来找我试试看。

1张某,男性,71岁。

咳喘2月余。

哮喘病,糖尿病史27年。

左心衰伴早搏。

咳喘伴有白痰,夜间加重并手足凉。

消瘦,恶寒无汗,身酸软,下肢乏力,胸口满闷,心前区绞痛,时有口干苦涩,有胃口,但饮食均少。

每日1-2次大便,夜尿5-6次,尿量大,色黄。

胃无不适,无背后冷。

右脉浮弦细弱缓,左脉浮细弱。

一诊处方:

小青龙汤加瓜蒌薤白。

麻黄10先煎,桂枝尖18,干姜18,细辛18,半夏24,炙甘草18,白芍18,五味子24,薤白24,瓜蒌仁15,瓜蒌皮15,3付。

2二诊:

2付咳喘完全消失,心前区绞痛消失。

但出现失眠,2夜未眠。

要求给予安定片。

一周后随访不适消失。

东方市有很多东北人社区,这个患者在东北人社区里帮我宣传,半个月内,我的门诊量极速上升!

每天都超过20人次。

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经常看不好病,常常人家慕名而来,却失望而归。

这倒逼我去进一步学习。

我开始对“不忍直视”的处方进行反思:

1.为什么合方?

2.为什么出现严重失眠?

3.为什么夜尿频被忽视?

4.哪些症状是没有问到或者觉察的?

5.应该是什么方子更加合理?

这个时候,我进一步深入学习许家栋师父的经典经方体系,加强自己辨别病机的能力,不再是简单的方证对应,慢慢的脱离原先的合方加药处方思维。

这是个艰难的过程。

1.施用经方,敢于临床实践2.回溯经典,从原文中去揣摩和理解3.不再满足简单的方证对应4.深入学习经典经方理论体系,逐渐从临床突破瓶颈

最开始,常常开不准方子,因为单方的使用,必须病机精确,不再是看到什么症状而用什么药,通过症状去找出最根本的原因,之后才能合理处方。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慢慢度过瓶颈期的低谷,我看病水平也逐渐提高。

下面举个例子,介绍一下经典经方体系的大致的临床思维。

5

「经方体系是如何辩证的,以哮喘病案为例」

六经框架:

阳——太阳,少阳,阳明。

阴——少阴,厥阴,太阴。

表——太阳,少阴里——阳明,太阴半表半里——少阳,厥阴

患者辛某,男,57岁,咳喘3年余。

白癜风10余年病史,结肠癌术后十多年,癌症没复发。

原因:

患者3年前参加冬天运动,感冒预后不良,引起咳嗽,之后病情反复,逐渐发展成哮喘病。

多处医治,亦曾经求治“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耐心诊疗后,给予服用西药,病情也能暂时缓解,但是时常反复,不能断根。

患者总结:

各地西医开的药都大同小异,从国字号西医专家到普通专家,来回都是这几样药物,急性期间虽然雾化能有效缓解咳嗽,然后又会反复发作。

(小编温馨提醒,前方高能预警。

以下内容为严谨的思路判断,很长,很长,很长!

请做好心理准备,或直接跳至文末总结部分。

)1一诊

2014年12月5日,冬季,风大,气温15-16度。

喘伴哮鸣。

头面身上多处白癜风。

目前西药量:

氨茶碱6片/日,雾化每天1-2次,如果发作还会再略增加次数,每次至少2口。

人高大,略神疲,痰量不多,夜间或者吹风加重。

眼袋中度。

略有点耳背。

鼻偶尔受凉会打喷嚏。

偶尔刷牙流血。

恶寒,手温,汗时多时少,最近半个月汗多。

头肩腰背手足无不适,无背后凉。

左下肢按压凹陷轻度,有袜痕,小腿温。

胸口闷,最近几天有烧心一次,腹部正常,饮水量稍多(1500ml),口感喜欢凉水,口干,不苦,饭量可。

睡眠好。

大便日一次,略稀,无肛门灼热。

大便偶尔两天一次,但是最近没有。

小便清,白天次数正常,夜尿2-3次。

脉浮滑缓。

舌淡红暗,苔薄黄腻,边齿痕,舌体略厚。

眼睑淡红。

近日水果吃的多。

1表的证据:

表不解——脉浮,恶寒,汗多,偶尔受凉会打喷嚏。

表实证——表+水饮(溢饮)。

恶寒,脉浮缓,打喷嚏,眼袋中度,左下肢按压凹陷轻度伴有袜痕。

表虚证——表+津血亏虚。

恶寒,多汗,耳背,眼睑淡红。

2表的推理:

表实——太阳表实+太阴水气——太阳太阴风水。

表虚——表+津血亏虚+“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阴,表阴——少阴表阴虚寒3里的证据:

里寒——小便清,夜尿2-3次。

大便日一次,略稀。

淡饮水气——滑脉;舌淡红,苔腻,边齿痕,舌体略厚;胸口闷,近日水果吃的多。

里津血亏虚——大便偶尔两天一次。

4里的推理:

太阴里虚寒+太阴淡饮+太阴津虚5水热的证据:

原因——津血亏虚产生虚热,加上风水溢饮的水化热。

部位:

表——手温,汗多,下肢按肿。

半表里——胸口闷,喘有痰。

里——有烧心,口干,饮水多,喜欢凉水,胃口饭量可。

偶尔刷牙流血。

舌红暗,苔薄黄腻。

6水热推理:

阳明热+太阳太阴中风7诊断——肺胀—太阳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患者哮喘的原因:

1.表束缚不解,气机不利不能从毛孔顺利进出2.里有痰饮3.中焦出现问题失去对下焦水饮浊气的制约以上三者联合,则随着气机不利,气会从这些人体大的孔窍集中攻击寻求出路。

首先是呼吸道,所以咳嗽,喘,哮,人的肺部就像鼓起的起球。

心下水气,就是支饮,里虚寒为基础,中焦失去制约,则支饮可变化,能上能下,在上痰饮出,在下则二便异常。

1治疗思路:

《孙子兵法》云“围师必阙”,围追堵截的同时,给邪留去路。

2治疗法则表——风水治疗法则: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发汗里——淡饮治疗法则: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温化3处方——小青龙加石膏汤表风水溢饮——发散实——石膏+麻黄虚——桂枝+芍药+甘草。

里淡饮——温化虚——干姜+甘草+五味子实——细辛+半夏

清表里实热——生石膏清补表里虚热——芍药+甘草+五味子4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先煎18,桂枝尖18,干姜18,细辛18,半夏24,炙甘草18,白芍18,五味子24,生石膏12,5付。

医嘱:

不吃任何水果,西药口服氨茶碱量减半,雾化发作时可灵活使用,暂时不必全减,也不必每天都固定喷,看发作情况而定,以后再慢慢减少。

2二诊哮喘发作次数减少。

氨茶碱自行逐渐减量到每天一片。

(自觉吃不吃都会发作,没见吃了好转,就自己给减了,有时扛一下也就过去了)雾化使用次数减少到每日1次-2次。

早上起来胸口有点闷,活动后消失或者减轻,痰减少,色清,少许哮鸣音,少许烧心。

喝水量减少些,可以喝凉水,胃口好,右边眼袋略减,大便成型,日1-2次。

有袜痕,无按压肿。

其余同前。

脉浮,关略滑。

舌红略暗,苔黄白腻,稍厚。

眼睑半红半白。

好转部分:

痰减少,随着甘草干姜等辛温温里法则对中焦的建立,对水饮的温化,所以这部分好转。

局部“变差”的部分原因:

大便增多,为邪的出路,《孙子兵法》云“围师必阙!

”以上病机还在,守方10付。

3三诊

已经停氨茶碱3日。

胸口不适减轻。

烧心消失。

眼袋减少。

刷牙不流血。

今天有点喘。

降温大风。

昨夜着凉。

今天有点喘,憋气。

痰多,清黄兼有。

有点哮鸣音。

晨起胸闷减少,夜间胸闷。

恶寒,无汗,胃胀少许。

睡眠最近变浅,难入睡。

夜尿3-4次。

大便成型,日一到二次。

脉浮稍滑数,舌红嫩,苔黄白腻,边齿痕少许,舌体厚。

眼睑半红半白。

下肢有袜痕,按压凹陷轻微,皮肤温度同前。

病机不变,守方10付。

4五诊

前天胸闷憋气一次,未使用雾化,这两天再没发作。

有食用辛辣寒凉(榨菜、橘子)。

腰痛。

背后怕凉减轻,喷嚏减少。

皮肤好转。

口服舒尔宁全停,雾化每天一次,每次只需要一小口,自觉身体不容易受凉敏感发作。

近日无意发现白癜风皮肤颜色改变,从白色变成有色素,鼻侧白癜风色淡红,慢慢与周边颜色融合,腿上也发现少许淡红。

其余同前。

经过分析,腰痛——里虚寒水饮。

皮肤好转——表得解,表上津液逐步恢复。

守方15付。

火针一针,运针4次,半小时后左胸痛完全消失。

医嘱清淡饮食,坚决禁忌茶酒凉辣。

次日因针处红肿疼痛少许来咨询,胸口不痛,叮嘱针处按照烫伤处理,胸痛发作可随时来针疗。

5六诊

面部白癜风皮肤继续好转。

背后发凉减少,不怕风。

半个月小发作仅仅3次,痰多,能耐受,前9天没用雾化,后5天用了一次雾化。

昨夜程度稍重,雾化吸了2口。

胸闷憋气消失。

腿最近抽筋2次。

继续守方。

6十一诊

过年期间哮喘大发作入院常规治疗一日,出院后感觉身体多年的不适消失,与以往治疗出院后完全不同。

体力很好,最近游泳。

白天尿次量都较少,有时小便拉不出,尿色深黄,内裤潮湿。

前几日略喘,有用苏尔宁4日,加喷雾3日,近日无不适。

汗多,恶热,时有鼻涕。

有时游泳抽筋。

几乎无痰,胸腹手足无不适。

下肢凉,按压凹痕浅,有白癜风皮肤。

口干口渴饮水多,少许口苦,胃口好,大便日1-2次,干。

肠鸣少见。

夜尿2-3。

右脉浮缓,左脉浮缓,滑少许,眼睑半绿半白,舌红偏紫,苔白腻。

边齿痕。

苓桂味甘汤:

桂枝24,茯苓24,五味子24,炙甘草18,7付。

带药回黑龙江。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7十二诊

2015年10月近半年基本没哮喘。

近日稍复发,来海南继续治疗。

咳喘有少许痰音。

面色一般。

眼袋中度。

大便近日干燥,便意差,2日一行。

夜尿2次,小便可。

手温肤一般,鼻子怕冷,汗多,食汗有。

小腿凉,按压胫骨有浅痕,皮肤光亮,白皮成片,足后跟干燥脱皮。

饮水(400ML)量少,饮水喜凉,口中正常,胃口好,胃部无不适,鼻子打喷嚏,睡眠可,梦不多,眼无不适,痰多。

腹皮肤凉,压稍紧,无压痛。

左浮,关滑,右浮,关滑,眼睑半白半红润,舌红,苔白腻,润,中间小细纹浅。

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24,甘草18,五味子24,干姜18,细辛18,半夏24,杏仁24,大黄18。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8总结

通过对这个病人长达将近一年的经典经方治疗和记录,我们可以观察到病人治疗预后的转归是有规律的,通过对表里病情进行分化瓦解,病机处方的演变基本上按照《金匮要略》所载,从小青龙类到最后的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表解水散则气顺而喘得消,里温能下则痰去而浊得清,可见仲圣记载的法度不欺骗我们!

6

「你该如何学好中医经典」

学习之旅,在于持恒中医之学,重于心悟去看书啊!

去背书啊!

带上全部“装备”多临床实践啊!

悬壶济世,不忘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