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0141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1.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

据此可知

项目

甲骨文

金文

时间

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

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

识别字数

一千多

一两千

用途

占卜

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

内容

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

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用”等语

篇幅

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

数十字到几百字

 

A.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

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

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

D.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

【答案】D

【解析】甲骨文只有一千多识别字数,并不是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A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B错误;“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金文主要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故D正确。

故选D。

2.秦朝咸阳的布局过大,将周围数百里土地都囊括其中,造成国家负担沉重,难于管理和防守。

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

首都规划的变化反映出

A.汉朝皇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C.行政中心的职能和管理日趋完善

D.儒家思想指导了首都的规划建设

【答案】C

【解析】材料“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反映了汉代行政中心的职能和管理相比秦代更完善,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汉朝皇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故A错误;首都规划的变化不能直接说明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故B错误;首都规划的变化也不能体现儒家思想,故D错误。

故选C。

3.1027年,宋仁宗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

据此可知当时

A.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材料“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反映了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客户可以自由迁移,故B正确;劳动力的商品化指雇佣关系,材料未涉及,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故C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物的机构。

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

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

材料表明

A.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

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

D.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内务府既有政府机构的特点又有皇室、皇族机构的特点,说明了家国同构的特征,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内务府……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物的机构……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国同构的特征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5.下表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派别人物关于办洋务的意见,他们都主张

旧式商人

朱其昂

若由官设商局招徕(富商投资),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官局

洋务官吏

盛宣怀

筹国计(办轮运)必先顾商情……试办之初,必先为商人设身处地

早期维新思想家

郑观应

泰西轮船、机器、火炮之精……以此致强,以此致富,若中土仿而行之,势必雄跨四海

A.不同程度上发展民族工商业

B.主要形式是实行官督商办

C.主要目的是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D.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旧式商人、洋务官吏、早期维新思想家都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故A正确;材料反映了旧式商人主张实行官督商办,故B错误;抵御西方经济侵略并不是三段材料的共同点,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三段材料的信息内容,注意提取出三者的共同点,旧式商人、洋务官吏、早期维新思想家都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学生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6.清朝入关后,要求汉族男子改穿满族服装,允许汉族女子保留传统服装。

辛亥革命后,北方汉族妇女也开始穿旗袍,其样式不断翻新。

但是,1933年5月《女子月刊》上发表了“乡下老太婆”的文章,其中写到,过去满人灭明,尚能“男降女不降,而现在糟透了,女子也降满人了”。

材料表明

A.东北的寒冷及游牧生活产生了旗袍

B.社会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存在冲突

C.辛亥革命使女性主体意识最终确立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服装有复古趋势

【答案】B

【解析】材料“过去满人灭明,尚能‘男降女不降,而现在糟透了,女子也降满人了’”反映了对汉族妇女穿旗袍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感,体现了社会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存在冲突,故B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东北的寒冷及游牧生活产生了旗袍,故A错误;汉族妇女穿旗袍并不能说明女性主体意识最终确立,故C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服装有复古趋势,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过去满人灭明,尚能‘男降女不降,而现在糟透了,女子也降满人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冲突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7.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

“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

”该文章的主旨是

A.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

B.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C.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

D.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

【答案】D

【解析】材料“1934年……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的主张,故A错误;中共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是为了进行土地革命,故B错误;“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

1934年。

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革命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8.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

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

该观点认为

A.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

C.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

D.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

【答案】D

9.共和国时期的罗马设立了祭祀团,他们司掌的制度中包括有关宣战的规则、和平条约的缔结等。

对敌方作出的誓言往往是必须遵守的,个人无权通过伪誓违反与公开和确定的敌军达成的条件和约定。

此项规定

A.与任何敌军作战都适用

B.维护罗马人对神的尊重

C.将诚信视为神圣的原则

D.体现罗马人的爱国主义

【答案】C

【解析】材料“对敌方作出的誓言往往是必须遵守的,个人无权通过伪誓违反与公开和确定的敌军达成的条件和约定”反映了罗马对誓言的绝对遵守,体现了诚信为神圣的原则,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遵守誓言与任何敌军作战都适用,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对神的尊重,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罗马人的爱国主义,故D错误。

故选C。

10.十八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800根大头针。

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答案】D

【解析】材料“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800根大头针”反映了专业分工有利于生产效率提高,故D正确;“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没有突出分工的重要性,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故B错误;材料与对生铁的需求量无关,故C错误。

故选D。

11.1918年1月,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使学校教育与教会彻底分离,教育面向大众,学校完全世俗化。

斯大林提出:

“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指导办教育。

1931年,全国高校已经达到579所。

1938年,苏联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

由此可知苏联教育

A.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干扰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C.为美苏争霸奠定了基础

D.为反法西斯战争储备了人才

【答案】B

【解析】材料“教育面向大众,学校完全世俗化……技术决定一切……1938年,苏联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反映了苏联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主题,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意识形态的干扰问题,故A错误;当时没有形成美苏争霸局面,故C错误;当时苏联的主要任务不是反法西斯战争,故D错误。

故选B。

12.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的石油,苏联军队驻在伊朗北部。

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

美国的行动表明

A.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

B.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

C.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

D.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

【答案】C

【解析】材料“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反映了二战后美国挤压苏联的势力范围,说明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故C正确;材料与欧洲复兴计划无关,故A错误;美国战略重点是欧洲每股B错误;美国对苏联的冷战开始于1947年,故D错误。

故选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化”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最终被全球接受和使用。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发现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改革立宪都加速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步伐。

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认为中华民族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1907年杨度认为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一词几乎家喻户晓。

这次“全球化”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古老文明重新被西方规则“国际化”的过程。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干预,如减少个人税和企业税等,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都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条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

——摘编自王栋曹德军著《再全球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并比较中国两次参与“全球化”的不同特征。

【答案】

(1)积极影响:

使中国对外部世界进行审视: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加深;

推动经济近代化: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较大发展;

推动政治近代化:

探索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推动思想文化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

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

从通商口岸开始,中国的社会生活融入了很多西方因素;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参战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有利条件:

世界形势进入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时代,美苏冷战缓和;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扩大海外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全球贸易。

特征:

第一次单向被动,在欧洲舰炮的打击下,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在压迫中学习;

第二次单向主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嵌入全球化进程,共同生长。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发现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改革立宪都加速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步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社会生活融入很多西方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参战国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方面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2)本题根据材料“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美英等国减少政府干预……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时代、美苏冷战缓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经济的全球贸易等方面简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

再从第一次被动、第二次主动等方面比较中国两次参与“全球化”的不同特征。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埃及

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罗附近的墓地中发现残余铁砂;约公元前26世纪,在金字塔内挖出铁制镰刀

赫梯

公元前1400年左右,赫梯人大规模使用铁器

古希腊

在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之末,铁制工具普遍使用,农业中装有铁铧的重犁施展威力,希腊多山而贫瘠的土地因之成片地得以开垦与深耕,粮食生产也有较大程度地增长

中国

公元前6世纪首度出现铁的使用。

从此,木制的耒耜逐渐被铁器所取代,出现了用牛牵引铁犁的耕作方法,农作的效率空前提高。

1403年,铁产量达到16万吨

英国

1858年铁造蒸汽轮船“大东方号”下水,总重量达19000吨,是19世纪集科学大成的运输工具

法国

1889年巴黎地标300米高的艾菲尔铁塔全部用铁铸造完成;1960年欧洲共同体在敦刻尔克建造钢铁厂

美国

1852年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电梯;1930年美国纽约克莱斯勒大厦落成,高319米,大厦的构造为石头、钢架、电镀金属,堪称装饰艺术之最

——据吴臻义、吴惠芳《世界文化》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1:

观点:

铁器的应用助推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论证:

铁制农具普遍使用之后,古希腊的农业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古希腊文明的进步。

农业的发展进步,为城邦时代的民主政治的繁荣,以及以人文主义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出现。

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的剧变。

经济上,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政治上,伴随着诸侯争霸的推进,各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专制集权体制初露端倪;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逐渐兴起。

综上所述,无论古代的东方还是西方,铁器特别是铁农具的应用在社会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示例2:

观点:

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钢铁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

论证:

纵观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铁的产量较低。

从铁的使用范围来看,铁的使用较为单一。

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古代中国对铁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用于其他领域的情况较为少见。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蒸汽机、电力的使用使得铁的产量迅速增加。

从用途来看,钢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遍及建筑行业、交通工具制造等等。

综上所述,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后,钢铁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析】本题据材料“铁制镰刀……大规模使用铁器……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用牛牵引铁犁的耕作方法……铁造蒸汽轮船……艾菲尔铁塔全部用铁铸造完成……大厦的构造为石头、钢架、电镀金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拟定一个论题,例如:

铁器的应用助推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再从铁制农具普遍使用、古希腊的农业迅速发展、城邦时代的民主政治的繁荣、人文主义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的产生、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专制集权体制初露端倪、“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等方面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历史选做题:

(45—47题)请考生从所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选按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朝官僚政治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完备成熟的阶段。

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

宋朝选官制形成了三级考试、三年一考的制度。

考试手段严格,力求做到公平竞争。

唐朝登科总数为6603人,两宋达到45640人。

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法规细、条文多、任法而不任人。

官员的实际职务和官阶制度比唐朝更加发达,职务迁转和官阶迁转的考核严格、程序复杂。

宋朝皇子都不直接封亲王,只有少数人才有可能封为亲王,亲王上朝时位列宰相之下,官属亦从简。

防范外戚、宦官预政。

皇帝定时学习成为制度,即经筵制度。

程颐在经筵讲书时以师道自居,表情严肃,使得皇帝畏惧。

宋朝的御史台和谏官合一,即牵制宰相,也约束皇帝,有时还与宰相合作对抗皇帝。

皇帝大多数时候也能做到从大局出发,节制私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天下”的面貌。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文官政治发达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文官政治发达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答案】

(1)表现:

官员选拔的程序制度化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员数量多

官员考核和管理严格、公正。

原因:

吸取唐朝“藩镇割据”及五代十国武将权力过大的教训,重文轻武;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皇帝尊师重道与自我节制;赋予监察机构及宰相制约皇帝的权力。

影响:

促进了宋朝经济的发展,继唐朝后形成又一个发展高峰;产生理学;宋朝科学技术发展是传统科技的顶峰;国防力量偏弱,在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的军事斗争中,败绩较多。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宋朝选官制形成了三级考试、三年一考的制度。

考试手段严格,力求做到公平竞争……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法规细、条文多、任法而不任人。

官员的实际职务和官阶制度比唐朝更加发达,职务迁转和官阶迁转的考核严格、程序复杂”即可从官员选拔的程序制度化、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员数量多、官员考核和管理严格、公正等方面概括宋朝文官政治发达的表现。

(2)本题根据材料“防范外戚、宦官预政。

皇帝定时学习成为制度,即经筵制度。

程颐在经筵讲书时以师道自居,表情严肃,使得皇帝畏惧。

宋朝的御史台和谏官合一,即牵制宰相,也约束皇帝,有时还与宰相合作对抗皇帝”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唐朝“藩镇割据”及五代十国武将权力过大的教训、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皇帝尊师重道与自我节制、赋予监察机构及宰相制约皇帝的权力等方面说明宋朝文官政治发达的原因。

再从宋朝经济的发展、产生理学、科学技术发展、国防力量偏弱等方面简析其影响。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在美苏两国的战略地图上,双方都希望统一的德国成为本阵营的排头兵,但是双方在德国的统一程序和方式上均存在巨大分歧。

在此情况下,德国无法避免分裂的结局。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先后成立。

1972年两德之间签订《基础条约》,为两德关系正常化铺平道路。

20世纪80年代,两德统一的步伐加快。

对此,法国总统密特朗说:

“谈论德国统一的人什么也不懂。

苏联决不会答应。

德国统一意味着华沙条约的结束,这,你怎么能想象呢?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德国越来越想统治欧洲,我们得经常会晤来抵消德国的力量。

必须做到不让德国统治欧洲。

”美国总统布什说:

“我们不反对德国统一,但我们要谨慎从事。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

“无论我们軎欢不喜欢,统一的德国必将留在北约内,这一时机已经成熟。

”在此前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科尔游走于各大国之间,多方寻求理解、支持和妥协。

1990年9月,“2+4外长会议”达成《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宣布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主权。

——摘编、整理自孟钟捷《德国简史》、知网论文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个德国出现及统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四国对待德国统一的两种不同态度及本质。

【答案】出现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

战后德国由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分区占领

美苏之间开展“冷战”。

统一原因:

共同的民族心理与文化

苏联对民主德国的松绑

《基础条约》的作用

科尔卓有成效的工作。

(每点,。

答满2点即可得满分。

其他符合题意之答案也可赋分,但总分不能超过。

态度:

美国、英国、法国不希望德国统一

苏联支持了德国统一。

本质:

根据国家利益制定并改变外交方针。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在美苏两国的战略地图上,双方都希望统一的德国成为本阵营的排头兵,但是双方在德国的统一程序和方式上均存在巨大分歧。

在此情况下,德国无法避免分裂的结局……20世纪80年代,两德统一的步伐加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科尔游走于各大国之间,多方寻求理解、支持和妥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

战后德国由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分区占领、美苏之间开展“冷战”等方面简要说明两个德国出现的原因。

再从共同的民族心理与文化、苏联对民主德国的松绑、《基础条约》的作用、科尔卓有成效的工作等方面回答统一的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谈论德国统一的人什么也不懂……我们得经常会晤来抵消德国的力量。

必须做到不让德国统治欧洲……我们不反对德国统一,但我们要谨慎从事……统一的德国必将留在北约内,这一时机已经成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美国、英国、法国不希望德国统一;苏联支持了德国统一等方面概括四国对待德国统一的两种不同态度。

再从根据国家利益制定并改变外交方针的角度回答本质。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生活在外国列强殖民印度时期。

他立足于印度现实生活,将印度人民凄惨的生活细致的刻画出来。

同时,他也希望这些作品能促进印度下一代思想的觉醒。

在创作技巧上,泰戈尔既继承了传统民族文学的特点,同时又大胆吸收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