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019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docx

辽宁省高考化学部分理综真题包括答案

2012年高考课标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答案

(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河北、新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9.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1的一元酸HA与b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为7

C.混合溶液中,c(H+)=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A.C7H16B.C7H14O2C.C8H18D.C8H18O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祖传的化合物的沸点

(1)(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

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

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

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x中x值:

(列出计算过程);

(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

n(Cl)=1:

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盐酸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

(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7.(15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0.3kJ.mol-1、-285.8kJ.mol-1和-283.0kJ.mol-1,则生成1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ΔH=+108kJ.mol-1。

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①.计算反应在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

②.比较第2min反应温度T

(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

T

(2)T(8)(填<,>或=);

③.若12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mol.L-1;

④.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的大小;

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

v(5-6)v()15-16)(填<,>或=),原因是。

28.(14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气体。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析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是;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B.50mLC.250mLD.500mL

36.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l)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000℃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

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变为低价氧化物。

该过程中两个主

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z)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

转炉中,将冰铜加

熔剂(石英砂)在1200℃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

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为Cu2O,生成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右图所示。

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

是图中电极__(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为;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

37.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VI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VIA族元素的化台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l)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扶结构如下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

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Se原子序数为,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

(4)H2Se的酸性比H2S(填“强”或“弱”)。

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

为,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xl0-3和2.5xl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

K2为1.2X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

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密度为(列式并计算),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pm(列示表示)

38.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

出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

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②D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③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l:

1。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

(3)D的结构简式为;

(4)F的分子式为;

(5)G的结构简式为;

(6)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

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

2:

1,的是(写结构简式)。

 

答案:

ABDDCCC

26.

(1)x=3

28.

 

2011年

6.等浓度的系列稀脓液:

1.乙酸、2.苯酚、3.碳酸、4.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

列的正确是

A.4.2.3.1B.3.1.2.4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3-乙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2和8mo1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

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B.10%C.15%D.20%

9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10.用石墨做电极点解cuso4溶解。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用点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

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CUSO4B.H2OC.CuOD.CUSO4.5H2O

11.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1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中含的质子数为10NA

B.12g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46g和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1molNa与足量

反应,生成

的混合物,钠失去

13,.某含铬

废水用含硫亚铁铵

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mol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

B处理废水中

的物质量为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mol

D在

中3x=y

27.(15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已知:

1反应

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层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2

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

可以发生反应:

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①中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

(3)1.6g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后溶

液与过量化合物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反应

在等容条件下进行。

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为_____________;

(2)A的平局反应速率

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

(3)B的平局转化率

中最小的是_____,其值是__________;

(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

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

的高低:

(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页

(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

29.(15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5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_____________个;

(3)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其中,反应①的产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理科综合试题第10页(共12页)

(5)A是二聚环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加热氧化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提示:

苯环上的烷基(一CH3,一CH2R,一CHR2)或烯基侧链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羧基】,写出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2010年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C】

A.Na2O2的电子式为Na

Na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态)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种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8.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例题异构)【B】

A.3中B.4种C.5种D.6种

9.下列各组的反应,属于统一反应类型的是【D】

A.由溴丙烷睡解制丙醇:

由丙烯和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

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苯乙烷消去制环乙烯:

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

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10.把5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分,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是钡离子完全沉淀:

令取一份加入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卤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D】

A.0.1(b-2a)mol·L-1

B.10(2a-b)mol·L-1

C.10(b-a)mol·L-1

D.10(b-2a)mol·L-1

11.已知:

HCN(aq)与NaOH(aq)反应的△H等于【C】

A.-67.7KJ·mol·L-1

B.-43.5KJ·mol·L-1

C.+43.5KJ·mol·L-1

D.+67.7KJ·mol·L-1

12.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

A.2Ag(s)+Cd2+(s)=2Ag(s)+Cd(s)

B.Co2+(aq)+Cd(s)=Co(s)+Cd2+(aq)

C.2Ag(aq)+Cd(s)=2Ag(s)Cd2+(aq)

D.2Ag(aq)+Co(s)=2Ag(s)+Co2+(aq)

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必修

26.(14分)

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SO2、EH2SO4、G   Cu2O  ;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  粗铜   ,阴极物质是 精铜  ,电解质溶液是 CuSO4溶液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4)将0.23mol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23.8mol-1L。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减小。

(填“填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降低(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7.(15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蒸馏烧瓶,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和氧化性;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

+2H2O=2Mn2++5SO

+4H+;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尾气可采用NaOH溶液吸收。

28.(14分)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Cu/Zn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Ag2SO4;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答两种);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

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mol·L-1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

V1=30,V6=10,V9=17.5;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的金属是呈灰黑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暗红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

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选修

36.[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O2、CO2.

(2)天然水灾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填其中任何两种)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浮物并破坏天然水中的其他带异电的胶体,使其下沉,达到净化目的;

(3)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是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4)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G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

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1,c(Mg2+)=6×10-4mol·L-1则此水的硬度为10°;

(5)若(4)中的天然水还含有c(

)==8×10-4mol·L-1,现要软化10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740g,然后NaCO31784g.

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