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606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

0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2)计算甲公司20×

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3)编制20×

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解答如下:

(1)第一步:

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额=[5000+(100+300+150)-60]×

33%=1811.7(万元)

**注释:

八项减值都是时间性差异,税法始终不认,计提的减值都在递延税款的借方,这是常识。

公式:

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5000+会计折旧或减值(100+300+150)-60-税法折旧或减值0=1811.7,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而不是税法减值,因为税法减值是0

计算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

递延税款期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

这也就是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

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税法上根本不认减值,所以税法减值为0

递延税款期初余额=(120+1500)*前期税率15%=243

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递延税款期初余额=696.6-243=453.3(借方,因为会计减值大)

第三步:

所得税费用=1811.7-453.3=1358.4

(2)计算甲公司20×

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借方或贷方余额

递延税款年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

(3)编制20×

O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           1358.4

    递延税款          453.3

   贷: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811.7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作者:

竹叶青侠

成本法虽然不是投资的重点,但作为投资的一部分仍然比其他章节重要,他可以出客观题,在成本法转权益法中也会用到。

如果对成本法不理解就不能很好的学好权益法,也就不能学好投资。

大多数CPA考友都头疼的是教材上的两个公式,怎么看也不明白,其实这两个公式看不明白也没关系,根本不用去看。

当看完了以下的解题妙法或说解题技巧后,你也许会豁然开朗!

准备好:

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

大家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注意一个节点:

前股权购买日(投资日)后

冲减投资成本计入投资收益

(2)明确两个概念:

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

(3)我国的分红是压年分的,就是今年分配的是以前年度的。

(4)成本法下,关于现金股利的处理只涉及三个科目:

应收股利、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

大家都知道投资时和分配投资前的股利时的分录,很简单,略。

成本法的难点就在于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如何处理,关键也就在这里。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妙法!

妙法做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的分录:

三步走第一步:

计算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

大家记住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

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

(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妙法的关键点,妙就妙在这里。

大家看出来没有?

)由此就有了下面的两步走:

第二步:

确定总分录里的“应收股利”金额。

(一定在借方)

妙法:

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4.5)(一定等于)(以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它的

(2)为例说明)

应收股利4.5

贷:

投资收益4.5

第三步:

倒挤“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

由于总的投资收益(4万)是应收股利累计数(1+4.5)和应收净利累计数(4)二者孰低。

所以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吧,“应收股利”确定出来了(一定在借方),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确定出来了(一定在贷方),“长期股权投资”也就确定出来了(倒挤)。

总的分录也就很好写了:

投资收益4

长期股权投资0.5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没用到教材里的公式,教材里的公式只会使我们更糊涂。

那么接下来大家做一下“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简单,根本不用费很大脑筋。

(未完待续)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Ⅰ

(注一:

应该说权益法没难点,但为什么说权益法难呢?

其实我个人认为,权益法难就难在内容繁杂。

但反过来又说了,不就4个明细科目嘛,有什么难的,比成本法不就多了一个嘛。

所以我认为突破权益法最关键的一点:

思路清晰。

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

这就是妙中所在了!

头脑中有条线。

“线”是什么?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妙法学权益法了。

(注二:

在学习权益法之前必须强调的是: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学习,至关重要。

这是基础的基础,是学习以后难点的基础。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这个链条的重要意义:

(影响关系)

★成本法、权益法的基础学习→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学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学习→合并会计报表的学习

所得税会计(一只大老虎)

※教材中“会计政策变更”的例题就是从“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例题转化而来。

※“所得税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了。

通过上面这条链条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会计“难”,“难”在哪里。

■从上图可以看出,成本法、权益法的基础学习是基础中的基础,使整个会计教材的关键。

我们必须重视。

■必须明确的知道:

如果我们一步做不好,那么就步步做不好)

下面我们步入正题,“妙法学权益法”。

大家记住两条线:

★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实现净损益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这两条线就是权益法的*精髓灵魂*所在!

有这两条线延伸出权益法学习的两个角度:

横向和纵向

第一个角度—横向:

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四个科目各涉及哪些业务,或说在遇到某个业务时会用到哪个科目。

这是奠定纵向学习的基础。

1、投资成本:

投资时、分红时、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或资本公积形成时

①投资时: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

银行存款

②分红时:

(注意:

1、分的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2、一定要注意“投资时点”,一定要注意这个“点”,千万不要搞错)

应收股利

贷:

③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

借: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贷:

④形成资本公积时: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2、股权投资差额:

形成时、摊销时

①形成时:

②摊销时:

投资收益

3、损益调整:

分红时、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被投资单位亏损时

①分红时:

(注意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贷: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②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

贷:

③被投资单位亏损时:

在这里就出现问题了,“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计至零为限”教材P81页。

那么必须首先计算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然后与“净亏损”孰低,关键就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这里很容易出错,但是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

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这是最关键的,03年的考题如果这样做不容易出错,如果按照轻松过关上的答案很容易漏项!

这里一定要仔细)

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

4、股权投资准备:

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主要是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

如:

接受捐赠,增资扩股,外币资本折算差额,专项拨款,关联交易差价。

重点是接受捐赠的处理。

借(贷):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贷(借):

容易出错的地方:

一、分红时注意:

①投资这个时点②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二、投资时注意:

必须会求被投资单位在投资这个时点上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三、被投资单位亏损时注意: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

四、计算期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时注意: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

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一定要思路清晰。

第一个角度的学习是为第二个角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将要介绍的妙法学权益法中将会让我们更牢固的掌握权益法。

……(未完待续)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Ⅱ

作者:

接“解题妙法系列之投资篇

(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Ⅰ”

从纵向的角度学习权益法。

第二个角度—纵向:

就是按业务发生顺序具体运用以上从横向所学习的四个科目。

首先,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思路,或说在头脑中必须有一条主线。

只有思路清晰才不会思维混乱。

妙法:

狠抓★一条线: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实现净损益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这条线就是权益法的关键所在,灵魂所在!

掌握了它也就掌握了权益法的大部分(不是全部,因为还有一些注意的问题需要解决)。

▲这里提醒大家必须注意的是:

在做投资题时一定要按照这五步一条线来做,无论业务有还是没有,都要从头到尾时刻想着这5步,没有就不写,但是想的过程必须要有的。

(大家记住这条线后,后面的内容可以不看。

▲还有一个关键:

在这条线上的每个点上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投资时:

注意①投资点②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③股权投资差额或资本公积的形成。

分两步。

分红时:

注意①投资这个时点②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

注意影响金额是多少

实现净利润时:

注意①投资点②一定记住确认的投资收益是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

发生亏损时:

注意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②关键还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只有在前面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做对,它是权益法中的一个难点。

(这里的典型题是:

轻松过关一P41三、3)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注意①一定不要忘记次年及以后年度的摊销②在亏损时如果投资的账面价值已经减计至零应停止摊销。

下面我们以03年的考题计算题第一题来学习具体运用这个方法:

(其实这道题并不典型,其中没有涉及到或很少涉及在每一个点我们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但通过做这道题却可以训练我们学习这条线的具体运用,如何形成清晰的思路。

特别是对“投资”的权益法仍然不知所云的CPA考友。

1、2000年度的账务处理

(1)2000年1月1日投资时:

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8100万元)

①借: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5200

贷:

银行存款5200

②借: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64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664

(2)分红时2003年3月20日宣告发放1999年度现金股利(注意:

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这里是投资前

应收股利28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280

2000年实际发放:

银行存款280

应收股利280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投资收益66.4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6.4

(5)实现净利润时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336

投资收益336

2、2001年度的账务处理

(1)投资时

(2)分红时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准备)123.2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23.2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千万不要忘记)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504

投资收益504

2002年度的账务处理

①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投资的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2200-300-100)+220+240*17%=2040.8

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2040.8

银行存款2040.8

②看是形成股权投资差额还是形成资本公积。

关键是确定被投资单位在投资这个点上的所有者权益总额借:

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159.2

贷: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59.2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320

投资收益320

(未完待续……下一讲“妙法解题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Ⅰ

未经本人许可以随意转载

众所周知,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应该是投资中最难懂的了,但在经过前面的“解题妙法系列之投资篇

(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训练学习之后,再来学就容易多了。

准备期:

学习前,请首先测试一下你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掌握情况,先进行一下测试,如果不过关那么你是学不好成本法转权益法的。

测试方法:

(注意了)

1、首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成本法的两条线:

★投资时—分红时(分红时注意分的是投资以前的还是投资以后的)

★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

■最难的一笔分录:

(想一下在“会计解题妙法之投资篇

(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中我是怎么做的?

应收股利--(一定在借方,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

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

2、然后再想一想权益法的两条线(这一步是关键,必须非常清晰,这关系到权益法到底能不能学好)

3、想一想线上的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里更关键,关系到最终能不能做对!

★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实现净损益时

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

经过上面的思考回答以下的问题,如果能回答上来就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如果不能,把03年权益法的考题三遍!

问题一:

请做教材P89例19中“2000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问题二:

找到两个投资点,并计算投资点日,投资单位投资时的两个会计分录(权益法)

问题三:

请计算出再次投资日投资企业投资的账面价值(这里很关键)

好了,经过准备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妙法学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

成本法转权益法中最难的就是编制追溯调整分录和再次投资前后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未完待续)

更正:

在计算权益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时应该按下面的公式来做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这里很容易出错,但是大家只要记住最妙的一句话可保万无一失:

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

这是最关键的,03年的考题如果这样做不容易出错,如果按照轻松过关上的答案很容易漏项!

这里一定要仔细。

这才是真正的妙法!

原先写的按四个科目余额之和来求,不但速度慢而且很容易出错!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Ⅱ

接“《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Ⅰ”

1、编制追溯调整分录最难的应该说是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了,也就是分录中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确定了。

妙法突破:

①你必须清楚的知道“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对应的根是“投资收益”

②第一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

他的实质是什么必须清楚,他是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权益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之差。

(这里大家有没有想过?

在前面我已经给了大家一个妙法计算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的公式,而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很容易求,那么累计影响数不就很容易求了吗!

③第二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

累积影响数=确认的投资收益-本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千万不要忘记减去成本法下投资方实现的投资收益)

④第三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

通过分录倒挤(在具体作追溯调整分录时我会具体说)

这三种方法可以互相验证!

2、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其实很简单,原则:

就是第一次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和再次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分别写出分录一汇总就可以了。

这里面的关键是:

正确计算两个投资时点日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3、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必须明确指出两个投资点:

第一次投资点——追加投资点

②必须会求投资点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这里很容易出错,很关键)。

通过下面的例题可以知道在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例题:

A公司99年4月1日对B公司投资,占B公司实际在外发行股数的20%,98年12月3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99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

99年5月2日A公司收到B公司在98年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20万元,求B公司在99年4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

解答:

所有者权益总额=98年12月3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99年1—3月份实现的净利润-B公司98年度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1000+200×

3/12-20÷

20%=950

(这道题就把求所有者权益总额时应该注意的情况全包括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那么大家应该对成本法转权益法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了吧。

是不是豁然开朗

接下来我将给大家总结一下在做成本法该权益法的题目时应该具体遵循什么思路或说应该有一个怎样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而做到万无一失!

最后我将通过轻松过关一P41第三题的第四小题为例给大家讲解,这是一道非常典型非常好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题,大家可以先做一下!

(……未完待续……《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Ⅲ)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Ⅲ

接“《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Ⅱ”

大家应该清晰的知道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从头到尾的所有分录(按顺序)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思路:

首先大家把它分成两个时期:

期间①第一次投资—追加投资;

期间②追加投资后(划分后思路清晰)

期间①第一笔分录:

第一个投资点成本法下的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

贷:

第二笔分录:

分红时(注意分清是投资前还是投资后)

①分派投资前的现金股利(冲减投资成本)借:

应收账款

借:

②分派投资后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结合妙法做)这一步大家请看妙法学成本法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笔分录了。

第三笔分录:

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求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时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倒挤)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第四步:

投资时、分红时(投资前的利润分配额才会冲减投资成本)注意:

这一步很容易出错,可以先写出第一个投资日投资时的分录;

然后写出分红时的分录。

—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第三步:

形成的-已摊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