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0977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docx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

第二章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

第一节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开机前应先查看运行记录,了解压缩机的停机原因。

如果是因故障停机,必须检查是否已检修完好。

(2)检查曲轴箱油位是否正常;卸载装置是否拨在“0”位;冷却水套供水是否正常。

(3)检查油温,如果太低进行加热。

(4)检查系统管道阀门是否处于合适状态。

(5)检查贮液器、低循桶液面是否保持合适的高度。

(6)检查其它设备,如风机、水泵等运转是否正常。

2、活塞制冷压缩机的开机操作

(1)单级制冷压缩机的开机操作

a.将压缩机卸载装置拨至“0”位。

b.先转动油精过滤器的手柄数圈,防止油路堵塞,油泵不上油。

c.转动联轴器2~3圈,检查是否过重,若盘车过重,应检查原因,加以排除。

d.开启排气截止阀。

e.接通电机电源,启动压缩机。

建立起油压之后,增载一组汽缸。

f.缓慢开启吸气截止阀并注意电流表的数值。

如果听到液击声音,应立即将吸气阀关小,待液击声音消除后,再慢慢开启吸气阀。

吸气压力达到0.1~0.2Mpa时,增加一档负载。

调节时,每隔2~3分钟增加一组汽缸并观察油压的变化。

如果容量调大后,发现有液击声,立即调小容量,约过5~10分钟后再增加容量。

直至吸气阀完全打开,能量调至所需的容量。

g.调整油压,使之比吸气压力高0.15~0.3Mpa。

h.根据蒸发器的负荷情况,缓慢开启、调节供液阀。

i.填写运转记录。

(2)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的开机

a.单级制冷压缩机开机操作1~3条适用。

b.开启高、低压级的排气截止阀,吸气阀是关闭的。

c.接通电机电源,启动压缩机。

建立起油压之后,缓慢开启高压级汽缸的吸气截止阀并将高压级增载。

当中间压力降至0.1Mpa时,再缓慢开启低压级汽缸的吸气阀及调节容量。

其它操作程序与单级相同。

(3)配搭双级压缩机的开机

配搭双级压缩机的开机程序与单级相同。

只不过先开启高压级压缩机,待中间压力降至0.1Mpa时,再启动低压级制冷压缩机。

开启低压级吸气阀时,应注意中间压力和高压级电机的电流大小,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3、活塞压缩机运行时的加油操作

(1)首先检查润滑油的规格、型号和质量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并将其称重。

(2)检查加油管是否清洁,其一端应有过滤装置。

(3)将加油管一端接在压缩机三通阀的加油口上,有过滤器的一端插入油桶内。

(4)将三通阀指示箭头由“运转”位置拨至“加油”位置,润滑油即被油泵吸入压缩机内。

如进油很慢或不进油时,可将吸气阀适当关小,时曲轴箱内压力略低于大气压(压力不能过低)。

当油位达到要求时,将三通阀拨回“运转”位置。

加油时,注意油管进油口不要露出油面,以免空气进入。

第二节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

原因

消除方法

1、压缩机不能启动。

a.电气线路故障;

b.压力继电器或油压继电器失灵;

c.曲轴箱压力或中间压力过高;

d.卸载机构失灵。

a.检查并修理;

b.检查压力继电器和油压继电器的连锁接点并调整。

c.检修排气阀片或降低曲轴箱及中间压力。

d.检修卸载机构。

2、压缩机启动不久即停止。

a.油压过低或油压继电器设定值太高;

b.排气阀片泄漏,造成曲轴箱压力过高;

c.高低压继电器动作。

a.用油压调节阀调高油压,如不能调高,按序号6进行检查处理;重设油压继电器。

b.检查排气阀片。

c.检查系统阀门、蒸发器供液及冷凝器供水情况。

3、汽缸内有敲击声。

a.运转时活塞撞击排气阀;

b.气阀螺栓松动;

c.阀片损坏断裂掉入汽缸;

d.活塞销与连杆小头间隙过大;

e.假盖弹簧变形,弹力不够;

f.活塞与汽缸间隙过大;

g.制冷剂液体进入气缸造成液击。

a.将有杂音的气缸打开增加活塞上死点间隙。

b.旋紧气阀螺栓。

c.更换阀片。

d.拆缸后检查,调整修理。

e.加垫增加弹簧力或更换。

f.更换活塞或汽缸。

g.将吸气截止阀关小及液体节流阀关小或暂时关闭。

4、曲轴箱内有敲击声。

a.连杆大头轴瓦与曲柄销间隙过大;

b.主轴颈与主轴承间隙过大;

c.飞轮与轴或键配合松弛;

d.开口销断裂连杆螺母松动。

a.检查调整其间隙或更换。

b.检查调整间隙。

c.检查、调整间隙、修理。

d.旋紧连杆螺母,用开口销锁紧。

5、压缩机启动后无油压或油压过低。

a.曲轴箱油位过低;

b.曲轴箱回液严重,油泵吸不上油;

c.油泵进油管路或粗油过滤网堵塞;

d.油泵传动零件失灵;

e.油泵齿轮与泵盖间隙过大(磨损);

f.油细滤器及轴封无油;

g.油压调节阀开启过大或阀芯脱落;

h.各部位轴承磨损严重造成间隙过大或部分油路漏油。

a.加油或从油分回油。

b.将曲轴箱内制冷剂放出。

c.检查排除污垢。

d.拆开检修。

e.检修或更换。

f.开车前应向油细滤器及轴封加油,防止开车时吸空。

g.关小或检修油压调节阀。

h.修理或更换。

6、曲轴箱润滑油起泡沫。

a.油中制冷剂太多,压力降低时蒸发产生泡沫;

b.曲轴箱内油量过多,连杆大头搅动润滑油;

c.油分回油阀开启过大。

a.提高油温,加快制冷剂蒸发。

b.放出一部分油。

c.关小手动回油阀;检修自动回油阀。

7、压缩机耗油量增大。

a.制冷剂液体进入曲轴箱;

b.曲轴箱油面过高;

c.排气温度过高;

d.油环严重磨损、装反或活塞环锁口在一条直线上。

a.将吸入截止阀和供液节流阀关小或暂时关闭。

b.放出部分润滑油。

c.采取措施降低排气温度。

d.检查、必要时更换。

8、轴封漏油或漏气严重。

a.轴封装配不良;

b.轴封密封面拉毛;

c.动、静环的“O”型圈老化变形或松紧度不合适;

d.轴封弹簧弹力不足;

e.油中液体制冷剂含量多;

f.曲轴箱压力过高。

a.检查修理。

b.更换或研磨密封环。

c.更换密封橡胶圈。

d.加垫调整或更换。

e.提高油温或排放制冷剂。

f.降低曲轴箱压力。

9、压缩机卸载装置机构失灵。

a.油压不够;

b.油管堵塞;

c.油分配阀装配不当;

d.油缸内有污物卡死;

e.拉杆或转动环装配不正确,转动环卡住。

a.调节油压比吸气压力高0.12~0.2MPa。

b.拆开清洗。

c.拆开检修。

d.拆开检修。

e.拆开检修。

10、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大。

a.系统或蒸发器内制冷剂不足;

b.制冷剂中含水量大;

c.制冷系统低压管路绝热层不好。

a.补充制冷剂或开大节流阀。

b.检查液氨含水量。

c.检查修理。

11、压缩机排气温度偏高。

a.吸入气体温度过高;

b.压缩机压比过大;

c.压缩机高低压部分串气;

d.上死点间隙过大;

e.汽缸盖冷却能力下降。

a.调整吸气过热度。

b.降低压缩比。

c.检查安全阀、活塞环、阀片、汽缸垫片等密封部位。

d.调整上死点间隙。

e.调整水量或水温。

12、压缩机吸入压力太低。

a.负荷小,蒸发压力低;

b.液体管节流阀或吸气过滤网阻塞(都可能冰堵);

c.系统内冷剂不足;

d.蒸发器中的油太多。

a.压缩机卸载。

b.形成真空后,拆卸检查并清洗。

c.补充制冷剂。

d.放出蒸发器中的积油。

13、冷凝压力高(比规定值高)。

a.系统中有不凝性气体;

b.冷却水不足或水温太高;

c.冷凝器有污垢影响传热;

d.冷凝器内存液过多,影响换热面积。

a.放出不凝性气体。

b.检查水阀是否开启、水过滤器是否堵塞,设法降低水温。

c.清洗冷凝器。

d.放出多余制冷剂液体。

14、润滑油温度过高。

a.吸、排气温度过高;

b.润滑油中含有杂质或摩擦幅间隙太小,导致摩擦面拉毛或过度发热;

c.油冷却器供水不足或水温太高、油冷结垢严重。

a.采取措施降低吸排气温度。

b.检修或更换相关零件。

c.检查油冷供水情况、清洗油冷。

第三节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检修

1、检修的时间和内容

根据压缩机的累计运转时间和压缩机的完好状况,定期对压缩机进行检修。

包括小修、中修和大修。

压缩机投入运转的初期阶段,一般应检查气阀零件、缸套镜面、连杆大头轴瓦的磨合情况;检查阀片和气阀弹簧是否断裂,更换冷冻油,清洗吸气过滤器、油过滤器和曲轴箱。

(1)小修的时间和项目

当压缩机运转3000~4000小时后,应进行一次小修。

清洗冷却水套;检查活塞连杆组件,更换活塞环;拆卸气阀组件,更换损坏的阀片和弹簧等;检查并消除连杆大小头轴瓦、汽缸工作表面上的划痕;拆检轴封,研磨工作面,更换胶圈;清洗曲轴箱,油过滤器及吸气过滤器等,并更换油。

(2)中修的时间和项目

当压缩机运转8000~10000小时左右进行一次中修,除小修项目外,应检查和校对一部分气缸与活塞间隙、活塞上死点间隙、连杆大小头轴瓦间隙、主轴承间隙等,研磨内外阀座的阀线。

更换磨损严重的活塞销、大头轴瓦、小头衬套等。

清洗润滑系统,拆卸检查油泵,并修复或更换损伤零件。

(3)大修的时间和项目

每运转20000小时左右,应进行一次大修,将压缩机完全拆开,检查所有的零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并应检查安全阀和各种仪表灵敏度,并除净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过滤器等设备的污垢。

2、拆卸压缩机应注意的事项

(1)拆卸压缩机之前,先对低压腔进行抽真空,曲轴箱压力应在0.05Mpa以下。

停机后关闭机器与系统连通的所有管路阀门,切断电源。

再将机器内残存的制冷剂气体用塑料管导入水桶或直接排出室外。

(2)拆卸静配合的零件,要注意方向,防止碰伤零件;对固定位置不可改变方向的零件,应作好标记,以免装错造成事故;对体积小的零件,拆卸后要及时清洗并组装在相关部件上。

(3)活塞压缩机的检查工作是伴随拆卸过程同时进行的。

对需要测量的尺寸和磨损情况要认真检查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并提出修理方法。

压缩机检测和更换零件的要求见表2-2和表2-2

 

3、活塞压缩机的检查与修理

(1)过滤部分的检查和清洗

a.吸气过滤网

对于新安装的制冷系统,为了防止系统内的污垢、泥沙、铁锈等被压缩机吸入造成事故,因此,在系统抽真空前,应将吸气过滤网外面或者内表面(视气体流的方向)包一层强度高的尼龙滤布(并捆牢以防吸气时带掉),再进行抽真空充氨,氨负荷运转中视污垢情况,应经常拆洗或更换,一般每隔30小时拆检一次。

当确认系统干净后,可将滤布拆除,通常不少于150小时,机器本身所带吸气过滤网,一般在检修时清洗。

b.曲轴箱和滤油网

对于新安装的系统,在运转150小时后,应该更换润滑油,并用干净的冷冻油擦洗曲轴箱,同时,滤油网也应取出,用煤油等清洗,以后只须检修时清洗。

(2)活塞上死点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上死点间隙的测量通常采用压紧软铅块或保险丝的方法进行。

如间隙超过规定,应检查是由于何种原因引起的。

如果是由于连杆大头轴瓦、小头衬套、活塞销以及曲柄销的磨损严重引起的,必须更换新的零件。

上死点间隙可以通过汽缸套纸垫的厚度来调整。

(3)吸、排气阀组检查与修理

a.测量吸、排气阀片的开启度如比正常间隙大

0.3~0.5mm时,应更换新阀片;阀片的密封面磨损成明显的环沟,沟深达0.2mm或磨损量达到原来厚度的1/3时,必须更换新阀片。

检查内、外阀座的密封面磨损度达0.3mm以上

时,必须修理或更换。

检查假盖应无裂纹现象,否则,必须更换;汽

阀弹簧弹性减退或损坏,都应更换。

阀片及内外阀座的密封面稍微不严或有微小的

斑点时,可放在平板或玻璃上,用粗细不同的研磨剂进行研磨。

b.检查汽缸套的磨损情况:

主要检查汽缸套与

吸气阀片接触的密封面,不许有斑点或沟痕。

如深度小于0.2mm的沟痕,可用研磨方法修复;沟痕深度达0.3mm时,应更换新的汽缸套。

采用量缸表或内径千分表测量汽缸内径的磨损量。

磨损量达到1/250缸径时,最好更换缸套;达到1/200缸径时,必须更换。

其椭圆度大于最大磨损总量的1/2时,也应更换汽缸套。

缸套内壁轻微拉毛时可用精细半圆油石和280号以上的金刚砂纸沿汽缸壁方向往复打磨,除去毛刺。

个别较深的拉痕不一定都要打平,以免形成椭圆造成漏气。

c.检查活塞与汽缸套内壁的间隙:

用塞尺在活

塞的环部及裙部(活塞径向前后左右四个点)进行测量。

如间隙过大,分析原因,更换活塞或汽缸套。

(4)活塞和活塞环的检查与修理

根据活塞直径的大小,采用合适的外径千分表测量其磨损程度。

活塞常见的问题是外表面拉毛、磨损或活塞体出现裂纹以及活塞销孔的磨损。

外表面拉毛的修理方法与汽缸拉毛的修理方法相同;活塞体出现裂纹则应更换新的活塞;活塞销修理通常采用铰削方法进行,修理时必须保证销孔尺寸、同心度以及与活塞轴线的垂直度。

检查活塞环锁口间隙时,将活塞环水平放在汽缸内,用塞尺测其锁口间隙。

其值一般为缸径的3/1000,如超过正常值1~2倍,必须更换新的。

用塞尺测量活塞环与环槽高度之间的轴向间隙,如超过正常间隙一倍以上的,必须更换。

用游标卡尺测活塞环的厚度,若活塞环厚度为4.5mm时,其外圆磨损达0.5mm时应更换新的。

活塞环磨损或失去弹性,一般没有修复价值,最好更换。

换新环时,应将活塞环水平放在汽缸内,观察与汽缸壁的接触情况。

如圆周的漏光弧长总长不超过60%、在锁口两侧30%范围内不漏光并且漏光处的间隙不超过0.04mm时为合格。

(4)活塞销和连杆小头衬套的检查与修理

活塞销和连杆小头衬套的间隙值及磨损后更换值见表2-1和表2-2活塞销的修理:

活塞销表面渗碳层有裂纹、裂痕或脱落现象时,应报废;外径磨损可采用镀铬法进行修理。

修复后的活塞销,其椭圆度和圆锥度不大于0.005mm,硬度HRC57~67。

小头衬套的修理:

小头衬套的磨损超过极限尺寸或有较严重的拉毛,应更换;如为较轻的拉毛,可用280号以上的砂纸打去毛刺。

更换衬套、插入小头座孔时,应注意油槽的方向与连杆身中心线成45°角。

(5)连杆和连杆螺栓的检查与修理

连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连杆螺栓损伤、松动、修理及操作不当等导致连杆发生一些故障。

如发现连杆有裂纹、弯曲、扭曲等现象,必须更换新的。

如连杆大头座孔的剖分面损伤时,可用细锉修整或砂纸打光。

剖分面经修理后,表面不得偏斜,否则会引起大头轴瓦倾斜磨损,而导致连杆螺栓应力集中破坏,发生严重事故。

检查螺栓的螺纹、螺栓颈部以及过度圆角处有无裂纹,有裂纹时有渗油的黑印,这时应更换。

如发现螺纹与螺母配合松弛或螺纹产生残余变形超过螺栓长度的2/1000以上时应更换。

(6)主轴承和连杆大头轴瓦的修理

系列压缩机的大头轴瓦均采用薄壁轴瓦,其合金层很薄,一般不允许刮拂。

若瓦片上有细砂粒或轻微拉毛,可用三角刮刀轻轻刮拂,然后用帆布打光。

油孔周围的毛刺及飞边要刮去。

拉毛严重时要更换。

(7)曲轴的修理

修理主轴颈、曲柄销的椭圆度和圆锥度时,将曲轴上的油孔用布条堵住,用细油石或油光锉修整,再用280号以上的细砂纸打磨,最后用帆布拉光。

修理时注意不要损伤轴颈根部的过度圆角。

(8)轴封的修理

如定环和动环密封面接触不良,即造成拉毛现象时,将损坏的密封环置于平板或玻璃板上,进行细磨和精磨。

细磨时用400号研磨剂,精磨用油光磨,达到无拉痕和要求的光洁度为止。

密封环如出现较深的裂纹,必须更换。

密封胶圈老化变形或碎裂应更换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