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0988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docx

细菌形态结构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2.微生物学3.医学微生物学

  4.荚膜5.细胞壁6.鞭毛

  10.芽胞11.细菌L型12.菌落  

  二、填空题:

  1.医学微生物包括   、   和   三大部分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   、   、   、   、   ,共六类微生物。

  3.病毒必须在   内才能增殖,为   型微生物。

  4.正常菌群对人体具有   、   、   和   等作用。

5.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

6.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   和   。

  7.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   和   两种,其中   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8.细菌的菌毛有   和   两种,前者与   有关,后者具有   作用。

  9.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   菌,被染成红色的是   菌。

  10.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   、   和   。

  11.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包括   、   和   3种成分。

  1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   、   构成。

  1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肽聚糖,是由   、   和   构成。

  14.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   ,加热溶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当加入   时,即成半固体培养基。

  1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绝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   ,而结核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   。

  16.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   。

  17.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光滑型菌落   、   和   。

  18.细菌色素分为   和   两种。

  

19.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充足的   、适宜的   、   合适的酸   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

  20.大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   ,最适温度为   ,而结核杆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   ,霍乱弧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   。

  21.细菌群体生长的生长曲线可分为   、   、   和   。

四个时期,细菌的形态、染色、生理等性状均较典型的是   期。

  22.培养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   、   、   、   、   。

  

  三、单项型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病毒

  D.细菌

  E.立克次体

  3.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真菌

  D.细菌

  E.立克次体

  4.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以上均是错误的

  5.与动物细胞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

  A.核蛋白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细胞膜

E细胞壁

  6.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

  B.菌毛

C.纤毛

D荚膜

E轴丝

  7.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外膜

  B.核膜

  C.线粒体膜

  D.荚膜

  E.细胞膜

  8.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9.细菌的“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

  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10.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

  B.荚膜

  C.中介体

  D.胞浆膜

  E.鞭毛

  11.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A.革兰氏阴性菌

  B.真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1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质

  E.细胞壁

  13.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肽聚糖

  B.蛋白质

  C.鞭毛

  D.核酸

  E.脂多糖

  14.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中介体

  D.线粒体

  E.核蛋白体

  15.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

  A.中介体

  B.细胞膜

  C.异染颗粒

  D.芽胞

  E.荚膜

  16.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A.聚糖骨架

  B.四肽侧链

  C.五肽交联桥

  D.β-1,4糖苷键

  E.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

  17.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D.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E.破坏细胞膜

  18.有关G+菌细胞壁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主要成分是粘肽

  B.含有磷壁酸

  C.对青霉素敏感

  D.含有大量脂多糖

  E.易被溶菌酶裂解

  19.溶菌酶杀灭细菌的作用机理是()

  A.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C.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20.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A.细胞壁

  B.芽胞

  C.细胞膜

  D.细胞质

  E.核质

  21.G-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

  A.粘肽

  B.磷壁酸

  C.脂蛋白

  D.脂多糖

  E.外膜

  22.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粘肽

  B.脂蛋白

  C.外膜

  D.脂多糖

  E.以上均不是

  23.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芽胞

  E.细胞质

  24.溶菌酶对G+菌的作用是()

  A.破坏磷壁酸

  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

  E.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

  25.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

  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

  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内

  E.可自行丢失

  26.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

  A..具有完整的核结构

  B.为双股DNA.

  C.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

  D.无核膜

  E.无核仁

  27.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核质

  E.细胞膜

  28.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具有免疫原性

E.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29.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

  30.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E.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

31.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抗毒素

  E.抗生素

32.大肠菌素是属于

  A.色素

  B.抗生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细菌素

33.去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滤过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34.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

  A.可由真菌产生

  B.可由放线菌产生

  C.可由细菌产生

  D.只对产生菌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

  E.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35.菌落是指

  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D.一个细菌细胞

  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36.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S,R和M型菌落

  B.肉眼可见

  C.由一个细菌形成

  D.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

  E.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37.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期的细菌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以上均可

38.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

  A.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结核杆菌

  D.大肠杆菌

  E.伤寒杆菌

39.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A.破伤风杆菌

  B.大肠杆菌

C.痢疾杆菌

D.炭疽杆菌

  E.脑膜炎球菌

40.细菌在下列哪个生长期中最易出现变异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以上均可

41.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葡萄球菌

  E.结核杆菌

42.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不应包括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维生素

  E.以上均不是

43.大肠杆菌的靛基质试验为阳性,是因为大肠杆菌能分解

  A.含硫氨基酸

  B.葡萄糖

  C.乳糖

  D.色氨酸

  E.枸橼酸盐

44.有关热原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G-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B.可被高压蒸气灭菌所破坏

  C.液体中的热原质可用吸附剂或过滤等方法除去

  D.是许多G-菌、少数G+菌的一种合成性代谢产物

  E.注入机体可致发热反应

45.属于细菌分解性代谢产物的是

  A.热原质

  B.硫化氢

  C.外毒素

  D.维生素

  E.抗生素

46.细菌素的特点正确的是

  A.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

  B.具有抗菌作用,可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

  C.可用于细菌分型

  D.与抗生素不同,抗菌谱窄,仅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抑制作用

  E.以上均是

47.对人致病的细菌大多是

  A.专性厌氧菌

  B.专性需氧菌

  C.微需氧菌

  D.兼性厌氧菌

  E.以上均不对

48.下列哪项试验不是细菌的生化反应

  A.靛基质试验

  B.动力试验

  C.甲基红试验

  D.糖发酵试验

  E.硫化氢试验

49.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靛基质

  B.色素

  C.H2S

  D.酸和气体

  E.以上均是

50.与细菌致病作用有关的代谢产物不包括

  A.热原质

  B.细菌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侵袭性酶

四、问答题

  1.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

  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3.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4.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5.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

简述各期特点。

  6.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7.简述厌氧菌厌氧原理

  

答案:

  一、名词解释答案

  1.微生物:

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2.微生物学:

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

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4.代时:

细菌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

  5.细胞壁:

是包被于细菌细胞膜外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6.肽聚糖或粘肽:

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间交联桥构成。

  7.脂多糖: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

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

  8.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结构为双链闭合环状DNA,带有遗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

可使细菌获得某些特定性状,如耐药、毒力等。

  9.荚膜:

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

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

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

  10.鞭毛:

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11.菌毛:

是存在于细菌表面,有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12.芽胞:

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

见于革兰阳性菌,如需氧芽胞菌和厌氧芽胞杆菌。

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休眠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13.细菌L型:

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此现象首先由Lister研究发现,故称细菌L型。

在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L型可回复成原细菌型。

  14.磷壁酸:

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有2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15.细菌素:

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的抗生素样物质,其抗菌范围很窄。

  16.专性需氧菌:

该类细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17.热原质:

即菌体中的脂多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

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18.专性厌氧菌:

该类细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生长。

  19.抗生素:

有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

  20.兼性厌氧菌:

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的细菌,占细菌的大多数。

  21.菌落:

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二、填空题答案:

  1.细菌学、病毒学和其他微生物三大部分

  2.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共六类微生物。

  3.活细胞,非细胞型微生物。

  4.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5.微米/μm.6.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7.染色体和质粒。

质粒。

  8.普通菌毛和性菌毛,细菌粘附,传递遗传物质。

  9.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10.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11.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

  12.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

  13.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

  14.2-3%琼脂,0.3-0.5%琼脂。

  15.二分裂。

20-30分钟,18-20小时。

  16.动力。

  17.粗糙型菌落和粘液型菌落。

  18.大肠杆菌,肠道致病菌。

  19.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

  20.自养型菌,异养型菌。

  21.营养物质、温度。

  22.7.2-7.6,37℃,6.5-6.8,8.4-9.2.

  23.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对数期。

  24.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三。

单项型选择题

  1.E2.C3.C4.E5.E6.A.7.A8.C9.C10.A11.C12.A13.E14.C15.E

  16.C17.D18.D19.A20.B21.B22.E23.A24.B25.A26.A27.C28.C

  29.A30.B31.D32.E33.A34.D35.C36.E37.B38.C39.A40.C41.E42.E43.D44.B

  45.B46.E47.D48.B49.E50.B

  四、问答题答案

  1.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

  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1)与染色有关:

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

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

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

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

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与抗原性有关:

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3.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1)荚膜:

是细菌的毒力因素,对干燥和其它因素有抵抗力,同时对溶菌酶、补体等杀菌素有抗性,其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别细菌。

  

(2)鞭毛:

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功能主要是运动,具有抗原性,可依此2点对细菌进行鉴别(鞭毛数目、位置和动力)。

  (3)菌毛:

普通菌毛:

有致病作用,主要是与黏膜细胞粘附,如淋球菌;性菌毛:

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质粒。

  (4)芽胞:

使细菌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抵抗力;临床上依芽胞的有无作为灭菌、杀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

  4.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1)形态鉴定:

球形菌、杆菌和螺形菌。

  

(2)结构鉴定:

细胞壁,如用革兰氏染色法。

  (3)特殊结构鉴定:

荚膜、芽胞、鞭毛和菌毛。

  5.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

简述各期特点。

  分4个时期:

  

(1)迟缓期:

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对新的环境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

因细菌繁殖极少,故生长曲线平缓稳定,一般为1~4小时。

此期细菌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进一步分裂增殖而合成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2)对数期(指数期):

此期细菌大量繁殖,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此期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此期细菌为最好。

医学全在线

  (3)稳定期:

该期细菌总数处于稳定状态,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

此期细菌死亡数与增殖数渐趋平衡。

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等。

细菌芽孢一般在该期形成。

  (4)衰亡期:

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缓慢,死亡细菌数明显增多,与培养时间成正比。

此期细菌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细菌形态呈现肿胀或畸形衰亡,甚至自溶。

  6.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充足的营养—水、碳源、氮缘、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2)适宜的酸碱度。

  (3)合适的温度——37℃

  (4)必要的气体环境—氧气(依据是否需要氧)。

  7.简述厌氧菌厌氧原理

  

(1)缺乏Eh高的呼吸酶系统。

厌氧菌缺乏解毒用的超氧歧化酶、触酶和过氧化物酶,因超氧、过氧化氢酶有杀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