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10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6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docx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试题及考研辅导笔记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及考研辅导笔记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619

科目名称:

生态学

招生专业:

生态学

考生须知:

答案必须使用墨(蓝)色墨水(圆珠)笔;不得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凡未按规定作答均不予评阅、判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生态入侵

2.K-对策

3.生态交错区

4.互利共生

5.重金属迁移

6.斑块

二、计算题(10分)

1.下表是3个样地的虚拟重要值或优势度,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3个样地的相似性

种类

样地A

样地B

样地C

南岭栲

17

5

24

栲树

10

8

8

山杜英

5

--

7

马尾松

10

18

9

青冈

3

12

--

笔罗子

--

8

5

罗伞树

15

--

11

盘算子

5

9

4

黄端木

10

17

8

狗脊

8

5

9

山姜

10

--

10

铁线蕨

---

9

--

玉叶金花

7

9

5

三、简答题(50分)

1.什么是中度干扰假说,有何生态意义?

2.简述生态位的理论及其实际意义?

3.盐生植物的定义,有哪些适应类型及特点?

4.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负反馈现象?

5.一般来说,森林遭受皆伐破坏后,林地中的养分经历那几个过程?

四、判断题(40分)

1.沼泽地生态系统中往往水分过饱和

2.最理想的山地垂直带是热带岛屿上的高山

3.红树林对高盐度的适应主要体现在呼吸跟胎生现象上

4.深海热泉中由于温度太高,生物已无法生长

5.景观生态学理论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6.K-对策植物主要能把能量投资在后代的关怀上,主要通过密度制约进行调节

7.净初级生产量中包括一定时间内植物的掉落物和被动物或其他消费者所啃噬的量

8.中国植被分类时,划分植物的高级类型侧重于利用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特征;确定中级以下单位时,则主要侧重与植物种类的组成特征

9.从Walter提出的均衡大陆中,可以看出,南半球没有和北半球相对应的苔原

10.在一个发育较好的群落里,植物种类的分布是均匀的

五、论述题

1.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体现在那些方面?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836

科目名称:

环境工程学

招生专业:

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工程(01方向)

考生须知:

答案必须使用墨(蓝)色墨水(圆珠)笔;不得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凡未按规定作答均不予评阅、判分。

 

一、概念解释(9题,2分/题,共18分)

1、降水对环境的危害

2、厌氧生物处理

3、F/M比值

4、污泥龄

5、在饮用水加氯消毒的过程中同时投加铵盐的目的

6、污水生化处理

7、将污水分为无机污水和有机污水两类依照哪两项影响最深的污染指标

8、调节池

9、水体的物理净化

二、简答题(7题,6分/题,共42分)

1、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2、筛滤的主要构件及其作用

3、失效的离子交换树脂怎样进行再生?

4、化学吸附

5、什么叫水循环?

水的循环分为哪几种?

6、试描述冷却水的定义及其特性

7、为什么将大肠杆菌数和色度作为污水的污染指标?

三、简述题(4题,10分/题,共40分)

1、活性污泥法过程中污染物的吸附转化有哪些定量关系?

2、试简述生物膜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

3、试描述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生长的4个时期及其特征反应。

4、试说明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四、综合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15分,第三题20分,共50分)

1、某采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的MLSS浓度为2.2g/L,取该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经30min沉淀后的物理量为180mL,且二沉池中回流的浓缩污泥的SVI与曝气池混合液的SVI值为0.8与1.2。

假设二沉池出水所挟带的活性污泥量、剩余污泥排放量及污泥增长量都可以忽略不计,计算污泥容积指数SVI,及所需的污泥回流比R和回流污泥浓度?

2、某酶促反应式为:

,组分A的动力学式为:

于给定酶浓度条件下,反应物流入量为25liter/min,浓度为2mol/liter,已知该酶促反应是在液相的推流反应器中进行;试求出当出口转化率为95%时,反应器体积。

3、重力无阀滤池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请简述该种滤池的过滤过程和冲洗过程。

 

厦门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研真题及考研辅导笔记

§8捕食作用

捕食的性质

Lotka-Voterra捕食者-猎物模型

捕食者功能反应和数量反应

草食作用和植物防御

捕食者和猎物的协同进化

捕食的性质

捕食(predation)可以定义为摄取其它个体的部分或全部作为食物。

捕食者包括:

典型的捕食者、草食者、寄生者。

捕食者可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食性的特化与泛化:

根据捕食猎物种数的多少,某些捕食者是特化种(specialist),对食物的选择非常强;而另一些是泛化种(generalist),对吃几种类型的猎物。

草食性动物一般比肉食性动物更加特化。

动植物寄生者都是特化种。

Lotka-Voterra捕食者-猎物模型

猎物在没有捕食者条件下按指数增长

dN/dt=r1NN-猎物种群密度,t-时间,r1-猎物的种群增长率。

捕食者在没有猎物条件下按指数减少

dP/dt=-r2PP-捕食者的种群密度,t-时间,r2-捕食者的种群增长率。

当两者共存于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捕食者发现和进攻猎物的效率为ε,可称为压力常数,即平均每一捕食者捕杀猎物的常数;捕食者利用猎物而转变为更多捕食者的常数为θ,即捕食效率常数。

猎物的种群增长方程:

dN/dt=r1N-εPN...

(1)

捕食者的种群增长方程:

dP/dt=-r2P+θNP...

(2)

Lotka-Voterra捕食者-猎物模型行为

捕食者的功能反应和数量反应

功能反应:

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每个捕食者可以捕获更多的猎物或可以较快地捕获猎物,这种现象就是捕食者的功能反应。

概念最早由Solomon提出,Holling提出三类功能反应,即I型功能反应、II型功能反应、III功能反应。

数量反应:

随着猎物密度增加,更多的捕食者将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导致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这种过程称捕食者对于猎物密度增加的数量反应。

食草作用

食草动物对植物的危害植物受食草动物的“捕食”的危害程度随损害的部位、植物发育的阶段而异。

植物的补偿作用植物因食草动物“捕食”而受损害,但植物不是完全被动的,植物有各种补偿机制。

植物的防卫反应食草动物的还能引起植物的防卫反应,如产生更多的剌(机械防御)或化学物(化学防御)。

植物和食草动物的协同进化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防御机制,以对付食草动物的进攻;另一方面,食草动物亦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如形成解毒酶等,或调整食草时间避开的有毒化学物。

植物一与食草动物种群的相互动态

§9寄生

寄生(parasitism):

一种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中获取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情况。

社会性寄生物(socialparasites):

不通过摄取寄主的组织获益,而是通过强迫寄主提供食物或其他利益面获利。

如杜鹃的巢寄生等。

寄主-寄生物协同进化寄生物与其寄主间紧密的关联经常会提高彼此相反的进化选择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寄主对寄生反应的进化会提高寄生物的进化变化。

§11共生

互利共生(mutualism):

不同种两个个体间的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

互利共生的类型:

仅表现在行为上的互利共生,如鼓虾和丝鱼段鯱鱼

包括种植和饲养的互利共生,白蚁和真菌

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互利共生,蜜蜂和植物

动物消化道中的互利共生,反刍动物和胃纤毛虫

高等植物与真菌的互利共生,菌根

生活在动物组织或细胞内的共生体,纤毛虫和藻类

第五章种内、种间关系参考文献

第五章种内、种间关系思考题1

名词解释

性状替换(characterdisplacement)*

适应辐射(adaptiveradiation)*

竞争替代(competitivedisplacement)*

领域(territory)与领域行为(territorialbehavior)

社会行为(socialbehavior)

利他行为(altruism)√

他感作用(allelopathy)

基础生态位与实际生态位(fundamentalnicheandrealizedniche)√

生态位与生态价(生态幅)(nicheandecologicalvalence)

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veexclusionprinciple)

协同进化(coevolution)√

植物的防御反应(plantdefense)√

互利共生(mutualism)

第五章种内、种间关系思考题2

问答题

从植物和植食动物的关系入手,阐述协同进化原理。

根据生态位理论,阐述竞争排斥原理。

写出Lotka-Volterra的种间竞争模型(数学形式),说明其中变量和参数所代表的意义,并评述模型的行为。

写出Lotka-Volterra的捕食模型(数学形式),并说明其中变量和参数所代表的意义。

阐述下列命题:

①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②寄生物和宿主的相互适应;③在生物群落中,物种间的竞争可能会导致生态位的分化。

简述两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种间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两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探讨寄生、共生形成的机制。

)√

动物的通讯方式有哪些?

*

简述社会行为和社会等级的概念,并说明支配-从属关系的基本形式。

*

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

动物食性分化及其生态学意义?

*

动物集群的生态学意义?

*

简述社会行为和社会等级的概念,并说明支配-从属关系的基本形式。

*

动物的扩散和迁移有何生物学意义?

人类哪些活动会对其产生影响?

*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动态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2群落结构

§3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1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的基本特征

群落的性质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community):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这种多种群的集合称群落。

群落的基本特征

群落的性质

机体论学派(organismicschool)

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被称为机体论学派。

个体论学派(individualisticschool)

群落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组合,被称为个体论学派。

§2群落结构

群落的生物结构

群落的物理结构

群落的时间结构

群落的生物结构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的多样性

种间关联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species),对于植物群落来说,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植物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称建群种(constructivespecies)。

亚优势种(subdominant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

伴生种(companionspecies):

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species):

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往往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偶见种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单个数量指标

综合数量指标

单个数量指标

多度:

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密度:

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

相对密度:

某一物种的个体数点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密度比:

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

盖度:

指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分种盖度(分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总盖度(群落盖度)

基盖度:

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相对盖度:

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盖度比:

某一物种的盖度占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

频度:

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高度和高度比:

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物种的高度的百分比。

重量和相对重量:

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点全部物种重量的百分比。

体积:

胸高断面积、树高、形数(可查获)三者的乘积。

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

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定义和计算方法不统一。

重要值:

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综合优势比:

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和重量比中取任意二项求其平均值,再乘100%。

 

种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由物种数目和相对多度决定的。

物种丰富度(speciesrichness):

指一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

物种均匀度(speciesevenness):

指一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反映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均匀程度。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丰富度指数

多样性指数

物种多样性类型

物种多样性梯度

决定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物种多样测度—丰富度指数

Gleason指数

 

Margalef指数

物种多样测度—多样性指数

辛普生多样性指数(Simpson’sdiversityindex)

物种多样测度--物种均匀性指数

均匀度

假设的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群落A

假设的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群落B

物种均匀度--物种等级-多度曲线

物种多样性类型

α多样性:

栖息地或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测度群落内的物种多样性。

β多样性:

测度区域尺度上物种组成沿着某个梯度方向从一个群落到另一个群落的变化率。

γ多样性:

测度最大地理尺度上的多样性,体现一个地区或许多地区内穿过一系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总和。

物种多样性梯度

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

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在海洋和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随深度而降低

决定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进化时间学说

生态时间学说

空间异质性学说

气候稳定学说

竞争学说

捕食学说

生产力学说

种间关联

V=(ad-bc)/[(a+b)(c+d)(a+c)(b+d)]1/2

群落的物理结构

群落的结构单元

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的结构单元

生活型

层片

植物的生活型

生活型(lifeform):

是生物对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进行趋同适应的结果。

同一生活型的植物表示它们对环境的适应途径和适应方法相同或相似。

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却可属于不同的生活型,这是生物之间趋同适应的结果,深刻地反映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植物的生活型类型(Raunkiaer生活型系统):

高位芽植物:

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

地上芽植物:

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地面芽植物:

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隐芽植物:

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

以种子越冬。

植物的生长型

生长型(growthform):

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

生长型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陆生植物大体可分为以下5种主要生长型:

树木:

在都是高达3m以上的高大木本植物。

藤本植物:

木本攀缘植物或藤本植物。

灌木:

是较小的木本植物,通常高不及3m。

附生植物:

地上部分完全依附在其他植物体上。

草本植物:

没有多年生的地上木质茎,包括蕨类、禾草类和阔叶草本植物。

藻菌植物:

包括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层片

层片的概念

是群落的结构单元,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和一定小环境的种类组合。

分三级:

第一级层片是同种的个体组合;第二级层片是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第三级层片是不同生活不同种类植物的组合。

层片的层的区别

层可能属于一个层片,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层片;由于一个层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因此,层片的范围比层的窄。

群落的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群落层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活型所决定。

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动物群落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其次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与阳光、温度、食物和溶氧等因素有关。

群落的水平结构

植被的镶嵌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气候影响:

微气候、径流

土壤影响:

营养物质、土壤质地、地形特点

植物影响:

他感作用、遮荫作用、繁殖特点

动物影响:

喜食情况、种子散布、食物贮藏、排泄物、践踏、挖洞

群落的时间格局

昼夜相

与环境因子的昼夜节律有关

季节相

与环境因子的季节节律有关

年际间变化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ecotone)(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

边缘效应(edgeeffect):

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交应。

边缘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的特在种;

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比较复杂,两类群落中的生物能够通过迁移而交流,能为不同生态类型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地隐蔽条件。

边缘效应原理的实践意义:

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增加边缘长度和交错区面积,提高野生动物的产量。

人类活动而形成的交错区有的有利,有的是不利的。

§3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生物因素

干扰

空间异质性

岛屿化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生物因素-竞争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资源利用→生态位重叠→竞争→生态位分化→性状替代、特化→共存

竞争→排斥

同资源种团(集团)(guild):

生物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合,即占据相似生态位的物种集合。

竞争在形成群落结构上的作用可通过在自然群落中进行引种或去除试验,观察其它物种的反应。

生物因素-捕食

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泛化种的作用:

捕食提高多样性、过捕多样性降低

特化种的作用:

捕食对象为优势种,多样性增加;捕食对象为劣势种,降低多样性。

关键种(Keystonespecies)(RobertPaine1966,1969):

生物群落中,处于较高营养级的少数物种,其取食活动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称关键种。

关键种可以是顶极捕食者,也可以是那些去除后对群落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物种。

关键种和冗余种

关键种理论的意义:

对食物网理论有重要意义

概念的含义上

在实践中的意义

作用方式上

关键种和优势种的区别:

冗余种(speciesredundancy):

在一些群落中,有些物种是冗余的,它们的去除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同时,对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在的影响。

干扰

干扰的意义

中度干扰假说(T.W.Connell):

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干扰理论与生态管理

干扰可以增加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因为干扰使许多竞争力强的物种占据不了优势,其他物种乘机侵入。

如果要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就不要简单地去阻止干扰。

实际上,干扰可能是产生多样性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这种思想在自然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管理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空间异质性

 

岛屿化

岛屿的物种数与面积关系:

S=cAzS-种数,A-面积,z、c为常数

岛屿上物种数预测:

MacArthur的平衡说

岛屿群落的进化

岛屿的物种进化较大陆快;

远离大陆的岛屿上,地方种可能较多;

岛屿群落可能是物种未饱和的群落。

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区

对自然保护区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岛屿上物种数预测

不同类型岛屿的物种数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Begon)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Begon)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Begon)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Begon)

物种丰富度模型对影响群落因素的讨论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对于竞争占重要作用的群落,资源可能被利用得更加完全。

物种丰富度将取决于有效资源范围的大小(a),种特化程度的高低(b),以及生态位重叠的程度(c)。

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捕食者可能消灭某些猎物物种,群落因而出现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使饱和,种数少(d);捕食者使一些种的数量长久低于环境容纳量,降低了种间竞争程度,允许更多的生态位重叠,更多的物种共存(c)。

岛屿化影响:

岛屿代表一种“发育不全”的群落,面积小,资源范围小(a);面积小,种被消灭的风险大,反映在群落饱和度低(d);能在岛上生活的种可能尚未迁入岛中(d)。

第六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思考题–名词解释

群落(community)

边缘效应(edgeeffect)

群落交错区(ecotone)

优势种与建群种(dominantspeciesandconstructivespecies)

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einerindex)

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speciesrichnessandevenness)

镶嵌群落(mosaiccommunity)

关键种(keystonespecies)

同资源种团(guild)

第六章思考题–问答题

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简要说明群落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简述关于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决定群落物种多样性梯度的因素有哪些?

何谓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何为同资源种团(guilds),它在生态学研究中有何重要意义?

分析生物群落中植物组分和动物组分垂直结构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试分析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影响。

不同生物物种必须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组合在一起构成生物群落?

说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结合“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