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1239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期末复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期末复习

四川大学2015马原期末考题型:

单选20个2分一个共40分;多选5个3分一个共15分;材料分析题2个,哲学一个25分,原理材料与原理的结合,经济部分20分

考试范围:

绪论—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带▲是周德全老师最后一节课说的重点。

(我认为马原还是很简单的,我这样的学渣是不会去看书的,最多把这个看一下留点印象,更不会去背书,平时分50,期末考50,选择题我就那样选,论述题我就根据初中高中的印象胡扯,80差不多了吧,总之大多数人还是无压力的,还有个别不拿高分会死的。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内涵上:

①从认识成果讲,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②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③从研究对象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从外延上:

①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②广义上说,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参考资料】(纵观近一百年来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思想和思潮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影响中华民族命运和中国社会的最重要思想。

正是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近代以来乃至数千年文明史上最巨大的变化。

①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集中体现在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身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影响首先集中体现在这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身上。

②马克思主义使灾难深重的旧中国,逐步变为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是历史的必然。

进入近代以后,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各种尝试,进行了各种理论选择,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特别是1921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纵观近一百年来,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世所罕见,使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逐步变为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1没有马克思主义,我们的语言、生活不会像今天这样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确立了正确的历史航向。

它至少在五个层面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

其一,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

其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方式。

其三,促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

其四,促进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其五,促进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③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

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7、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该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首先,要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

主义理论,用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同时,还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其次,要

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

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2、规律的本质:

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理解并回答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4、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5、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其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划分哲学派别的依据);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6、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种物质结构层次——原子,它们停留在物质的个性,不能科学的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立场,从而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同时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知论和反映论立场,从而与不可知论和先验论划清了界限。

7、运动观

运动是标准一切事物和过程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着。

静止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没有进行机械运动和质变运动表现出的稳定状态。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否认绝对运动会走向形而上学,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8、时空观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

一维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特点:

三维性。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内在本质,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时空的绝对性指时空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时空观区别),时空的相对性指时空的可变性(与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区别)。

总体时空是无限的,具体时空是有限的。

9、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历史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10、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付诸实践,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依赖一定物质条件和手段。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避免陷入“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11、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2、普遍联系原理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普遍联系的联系三层含义:

第一,事物内部要素构成相互联系;第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与唯心辩证法相别)、普遍的、多样的。

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树立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

▲13、永恒发展思想

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

实质:

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新陈代谢。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代表发展趋势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第一,新事物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第二,新事物继承了旧事物的优点。

1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两种情形:

其一、相互依存、相互联结,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的作用:

第一,维护统一体的存在和稳定;第二,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第三,规定矛盾转化的方向。

矛盾斗争性的作用:

第一,在量变阶段,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不平衡,使矛盾得以展;在质变阶段,斗争性瓦解统一体,实现旧质到新质的转化。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相成的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互相联结、交融,共同发生作用。

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这才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动力。

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所起作用会有所不同。

15、矛盾的普遍性:

共性,即同类事物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

个性,即不同矛盾有不同的特点(三种表现:

不同事物矛盾性质的不同;同一事物在矛盾发展不同阶段特点不同;矛盾群体中不同矛盾地位不同。

)。

▲16、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的辨证关系:

共性与个性是区别的(个性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只适合个别事物;共性是抽象的、概括的、贫乏的、适合同类事物)。

共性与个性是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中,共性个性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典范。

▲17、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成都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第四,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

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1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应该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对待外国文化:

洋为中用,选择吸收,借鉴创新。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样式,事物的发展过程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两度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表现出周期性、曲折性与前进性、上升性的统一。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的构成要素:

实践、主体、客体、认识工具

实践:

主体运用认识工具能动的探索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主体:

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人

客体:

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工具:

联系和沟通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中介系统

▲2、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

确定性表现在实践是唯一标准。

凡是经过实践经验过的真理,新的实践可以修正、丰富、发展它,却不能推翻它;凡是真理终终究会被实践证实。

即使一时的实践不能证实,无限发展的实践总能证实。

不确定性表现在检验真理的具体实践有局限。

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具体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已有的一切认识;即使已被实践证实的认识,有待于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否认绝对性导致主观主义和怀疑主义;否认相对性会把实践标准简单化、绝对化。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说真理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与谬误有原则界线;真理的相对性是说真理的条件性,如何真理都有自己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会走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这一原理为我们提供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这就是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态度。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具有绝对性,因而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又具有相对性,因而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其加以发展。

必须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6、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和能动作用。

7、认识的本质

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认识是主体的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东西进行回忆、认知或心灵的自由创造。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但二者有本质区别。

旧唯物主义否认主体的作用,把认识看成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有两个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二是不懂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辨证过程。

8、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第一次飞跃: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表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特点:

直接性和形象性。

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内部联系及本质规律的认识,特点:

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第二次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

第二次飞跃之所以必要,一是理论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二是理论需要回到实践去检验和发展。

第二次飞跃的条件包括:

理性认识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典型试验,理性认识要为群众所掌握等等。

9、认识的循环和上升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过程为什么会反复?

受到客观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暴露程度的限制;受到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受到人们的实践立场、观点、方法和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

10、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

真理和谬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认识(真理是正确认识,谬误是错误认识),但二者又是统一的: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具体真理抽象化、全面真理片面化、发展中的真理凝固化,真理就转化成谬误。

11、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

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

辅助和补充;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及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基本要素有: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意义:

①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②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5、唯物史观、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6、唯心史观的两个缺陷:

(1)只看到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深究思想动机的物质动因。

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2)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7、社会发展的动力

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第五,革命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第六,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9、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

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10、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生产方式是人们改造自然,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②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具体表现为: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活动;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活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1、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在有自己的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平和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可以区分为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表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5、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16、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

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什么叫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