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27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纲要

政治复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以及“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

1.革命性与科学性

2.理论与实践

3.阶级性和实践性

五、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六、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八、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以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

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都是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者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的回答,可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因素,把它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如:

世界是“感觉的复合物”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把它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如: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物质与具体事物关系

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物质不等同于事物,也不是具体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所以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具体事物的共性,而一切具体事物则是物质的个性。

、庸俗唯物主义

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或认为精神是物质的人脑分泌出来的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

物质根本属性,存在方式——运动

物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竟夜所反映。

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说过“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一切哲学区别的根本之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

1、创立了唯物史观2、确立了实践的观点

3、具有了能动的原则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劳动实践:

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

唯物辩证法

两个特征:

联系和发展;三个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可能和现实,必然和偶然,内容和形式;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具有普遍性,具有多样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中介”——即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就具体事物而言,具体事物之间和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需要条件需要中介的,

联系的条件性即联系的中介性。

(例句:

离开了条件,连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说不

清楚。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恩格斯说过,“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揭示了事

物的普遍联系和本质内容。

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二十一、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十二、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二十三、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有两个方面:

1)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同一性举例:

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②长短相形,有无相生③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2、斗争性: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享的性质和趋势。

二十四、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

二十五、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二十六、“两点论”:

指人们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非主要矛

盾。

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二十七、“重点论”:

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

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方面反对不分主次,平均看待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二十八、“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二十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三十、质变与量变

质变的两种形式:

1、事物数量增减引起的质变2、事物排列顺序和结构的变化引起

质变

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区分事物质的依据。

量变质变关系的举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三十一、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三十二、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

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三十三、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

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

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

到解决。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现象:

1、生产-消费-生产2、团结-批评-团结3、光的微粒说-光的

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否定之否定规律——举例: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三十四、现象和本质是提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和本质也

是对立和统一的。

“例: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三十五、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真相和假象都是客观的,都表现本质,真相正确表现本

质,假象歪曲表现本质)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从一定的方

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三十六、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

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三十七、意识的能动作用:

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要表现在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

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能动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

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意识能动性举例“①胸有成竹,料事如神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三十八、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本质)

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体性

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

理性的标准(孔子的名言: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4、实践是认

识的目的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①说法和表现形式不同②都否认认识是人脑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④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

实践理论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否定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易导致相对主义,不可知论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

唯物主义路线——即反映论2、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即先验论

“认识源于经验”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唯心论的先验论及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都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为:

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其特点是它的间接性

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人们对一个人的第

一印象有所差别”[2]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

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唯理论”:

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经验论”:

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2、从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真理:

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真理具体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

2、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

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十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十三、真理尺度:

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价值尺度:

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

思主义的精髓。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宣示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1、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

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

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可将社会意识划分为①个人意识②群体意识③社会心理④社会意识形式⑤以

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⑥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主要包括: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5、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

生产力基本要素包括:

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

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

物质标志。

②劳动对象:

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

劳动对象是进

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又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状况的标志,

不同的劳动对象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全称生产资

③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7、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0、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10、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其次,经济

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最后,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发展及其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13、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

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包括:

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

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

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

过程。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

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取决于民族利益;取决

于交往;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因此,社会形态的更

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17、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

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这两对基本矛

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

产生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

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社会发展

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

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

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

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23、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

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阶级:

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它是一

个经济范畴。

①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②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

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但它的根源是经济。

25、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它是

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历史的,

变化的。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

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

27、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

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8、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

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9、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它是一种制度创新。

30、人民群众和英雄,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31、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它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它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它是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它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

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3、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基本内容是: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

众学习的观点;

34、群众路线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5、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应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判断历史人物的历

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及其发展历程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途径有两: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商人和高利贷

者转化而成。

2、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地地(圈地运动);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殖民掠夺)

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

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

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

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

与自然之间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2)交换价值:

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

比例。

3)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

费,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决定商品交换比例,本质上体现生产者之间

的一定社会关系。

4)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商品的价值及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相互排斥,统一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6)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

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①具体劳动: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抽象劳动: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劳动,

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社会关系。

5、商品价值量

1)商品价值的质: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

2)商品价值的量:

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

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②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③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基本内容及客观要求为: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

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3)作用:

①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7、货币:

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及世界货币

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9、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所有权。

2)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

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10、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一是剩余

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①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

过程②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剩余价值:

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

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

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m'=m/v)(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①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及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

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多

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

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

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②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

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3)资本积累:

即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①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

于消费,则下一轮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

它是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②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资本家将获得

剩余价值的部分转化为资本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

积累是其源泉。

③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

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

统治。

④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

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

削和统治。

4)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

成通常用C:

V表示。

①资本技术构成:

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