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1359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考点1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方法与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

混合物分离的主要物理方法: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与分液等;混合物分离的主要化学方法:

沉淀法等。

需要掌握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化学方法中需要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提纯及分离提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精确解读】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如下表:

 

分离和提纯方法

适用范围

举例

过滤法

固体与液体分离

蛋白质的提纯

蒸发浓缩法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

提取食盐溶液中的NaCl

结晶、重结晶法

混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NaCl和KNO3混合物分离

蒸馏、分馏法

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

乙醇和乙酸,石油分离

分液法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苯和水

萃取法

某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用CCl4从溴水中提取溴

升华法

混合物中某一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由固体变为气体,冷却后,气体又直接变为固体

碘和NaCl混合物中提取碘

 

液化法

气体混合物各组分沸点不同,先使其液化后,

控制温度再汽化

从空气中分离N2、O2

渗析法

用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溶液中分离

把KI从淀粉溶液中分离出来

盐析法

加入无机盐,使某些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沉淀

从肥皂液中分离甘油;蛋白质盐析

方法

热分解法

混合物各组分的热稳定性不同,加热或灼烧可分

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溶解 法

混合物各组分的酸、碱性不同,用酸或碱处理

分离Fe2O3和Al2O3

沉淀法

混合物中某一成分与某试剂反应而沉淀

KNO3中含有KCl即可加入

AgNO3,使Cl-沉淀除去

氧化还原法

利用混合物中某一成分能被氧化(或被还原)

的性质分离

除去苯中的甲苯,加入酸性KMnO4,甲苯被氧化除去

电解法

利用电解分离和提纯

电解法精练铜

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法提纯

离子交换法软化硬水

络合法

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可形成络合物

分离Al2O3和ZnO

【精细剖析】

1.分离或提纯时,若需要加入试剂,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①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

②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

③不减,即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④易分,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

⑤易得,试剂应尽可能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

2.还必须做到以下“三必须”:

①所加除杂质的试剂必须“过量”,只有过量才能除尽欲除杂质;

②由过量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必须除尽;

③分离和除杂质的途径必须选择最佳方案;

3.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固混合分离型:

加热(包括灼烧、热分解和升华)、结晶(重结晶);

②固-液混合分离型:

过滤、盐析、蒸发;

③液-液混合分离型:

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④气-气混合分离型:

洗气,包括(I)采用液体净化剂时--用洗气瓶;(Ⅱ)采用固体净化剂时--用干燥管或反应管;

【典例剖析】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剖析】苦卤中含有溴,在酸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吹入空气,将溴分离出来,然后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HBr和硫酸,再通入氯气,生成溴,然后分液、蒸馏和得到液溴;A.步骤④是用二氧化硫将溴还原生成溴离子,步骤⑤是氯气将溴离子氧化得到溴单质,所以步骤④⑤是为了富集溴,故A正确;B.步骤③利用空气将溴吹出,说明溴易从液态转化为气态,所以该步骤说明溴具有挥发性,故B正确;C.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二者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4H++2Br-+SO42-,故C错误;D.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溴不易溶于水,所以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C

【变式训练】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

Fe3O4、Fe2O3和FeO)得到绿矾(主FeSO4•7H2O),再通过绿矾制备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

A.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

B.步骤②,涉及的离子反应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C.步骤③,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

D.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

水、空气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OH)3;A.因绿矾的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则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故A正确;B.步骤②发生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离子反应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故B正确;C.步骤③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析出绿矾,若蒸干时绿矾受热失去结晶水,故C错误;D.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绿矾与氨水、空气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OH)3,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C

【实战演练】

1.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

关于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萃取B.②是过滤

C.③是分液D.维生素C可作抗氧化剂

【答案】C

2.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绿矾(FeSO4•7H2O),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浸时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为铁粉

B.滤渣a主要含SiO2,滤渣b主要含Al(OH)3

C.从滤液B得到绿矾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试剂X若为过量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再结晶分离也可得绿矾

【答案】D

【解析】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它杂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硫酸,Fe2O3、Al2O3与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滤渣a为二氧化硅;在滤液中加入试剂X为铁粉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用NaOH溶液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滤渣b为氢氧化铝,滤液B为硫酸亚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A.由流程分析可知,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X为铁粉,故A正确;B.由流程分析可知,滤渣a中一定含有SiO2,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则滤渣b为氢氧化铝,故B正确;C.亚铁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且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从滤液B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故C正确;D.在滤液A中含有铁离子和铝离子,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最终得到的是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故D错误;故答案为D。

3.工业上利用空气吹出法提取溴的部分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B

【自我反思】

考点2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涉及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常见有机物及气体的检验,重点提升对相关离子、有机物及气体性质的认识,特别注意要排除干拢离子或气体的影响,选择特效试剂进行。

【精确解读】

1.常见的离子检验:

阳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H+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橙色甲基橙试液

③锌片(或铁片)

①石蕊试液变红色

②甲基橙试液变红色

③有能燃烧的气体产生

Zn+2H+=Zn2++H2↑

K+

焰色反应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Na+

焰色反应

黄色

 

NH4+

NaOH溶液(浓)

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NH4++OH-=NH3↑+H2O

Fe2+

①NaOH溶液

②新制的氯水+KSCN溶液

①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②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①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②2Fe2++C12=2Fe3++2Cl-

Fe3++3SCN-=Fe(SCN)3

Fe3+

①NaOH溶液

②KSCN溶液

①生成红褐色沉淀

②生成红色溶液

①Fc3++3OH-=Fe(OH)3↓

②Fe3++3SCN-=Fe(SCN)3

Cu2+

①NaOH溶液

②浓氨水

①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后变成黑色

②生成的蓝色沉淀,溶于过量浓氨水中,呈深蓝色溶液

①Cu2++2OH-=Cu(OH)2↓

Cu(OH)2CuO+H2O

②Cu2++2NH3•H2O=

Cu(OH)2↓+2NH4+

Cu(OH)2+4NH3•H2O=

[Cu(NH3)4]2++2OH-

+4H2O

Ag+

①盐酸或氯化物+稀HNO3

②NaOH溶液

③氨水

①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②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为棕黑色

③生成白色沉淀,过量的氨水使沉淀溶解

①Ag++C1-=AgCl↓

②Ag++OH-=AgOH↓

2AgOH=Ag2O+H2O

③Ag++2NH3•H2O=

AgOH↓+2NH4+

AgOH+2NH3•H2O=

[Ag(NH3)2]++2H2O

Al3+

①氨水

②NaOH溶液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过量的NaOH溶液使沉淀溶解

①A13++3NH3•H2O=

Al(OH)3↓+3NH4+

②A13++3OH-=Al(OH)3↓

A1(OH)3+OH-=A1O2-+2H2O

Mg2+

NaOH溶液

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过量的NaOH溶液不能使沉淀溶解

Mg2++2OH-=Mg(OH)2↓

Ca2+

Na2CO3溶液+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稀盐酸中

Ca2++CO32-=CaCO3↓

CaCO3+2H+=Ca2++CO2↑+H2O

阴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OH-

①无色酚酞试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甲基橙试液

①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③橙色甲基橙试液变黄色

 

CO32-

稀盐酸(或硫酸、硝酸)、澄清石灰水

加入酸后,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32-+2H+=CO2↑+H2O

CO2+Ca(OH)2=CaCO3↓+H2O

SO42-

BaCl2和稀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Ba2++SO42-=BaSO4↓

Cl-

AgNO3溶液、

稀HNO3

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

Ag++Cl-=AgCl↓

Br-

①AgNO3溶液、

稀HNO3

②新制的氯水、四氯化碳

①生成浅黄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加CCl4振荡后,CCl4层变为橙红色

①Ag++Br-=AgBr↓

②2Br-+Cl2=Br2+2C1-

I-

①AgNO3溶液、稀HNO3

②新制的氯水、四氯化碳

③新制的氯水、淀粉溶液

①生成黄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加CCl4振荡后,CCl4层显紫红色

③溶液显蓝色

①Ag++I-=AgI↓

②2I-+Cl2=I2+2C1-

③2I-+Cl2=I2+2C1-

NO3-

被检物的浓溶液(或晶体)+H2SO4(浓)+Cu并共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Cu+4H++2NO3-=Cu2++2NO2↑+2H2O

SO32-

稀盐酸或稀硫酸

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试液褪色的气体

SO32-+2H+=SO2↑+H2O

2.常见有机物的检验:

(1)碳碳双键或三键:

加少量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甲苯:

取两份甲苯,一份滴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色;另一份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3)卤代烷:

与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代烷,淡黄色沉淀的为溴代烷,黄色沉淀的为碘代烷;

(4)乙醇:

将螺旋状铜丝加热至表面有黑色CuO生成,迅速插入待测溶液,反复多次,可见铜丝被还原成光亮的红色,并由刺激性气味产生;

(5)苯酚:

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或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6)乙醛或葡萄糖:

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

(7)乙酸:

使石蕊试液变红;或加入Na2CO3或NaHCO3溶液有气泡;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得蓝色溶液;

(8)乙酸乙酯:

加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9)淀粉:

滴加碘水,呈蓝色;

(10)蛋白质:

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或加入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3.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H2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O2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l2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HCl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SO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H2S

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NH3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NO2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NO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O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CH4

无色气体,可燃,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和CO2;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C2H4

无色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生成水和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C2H2

无色无臭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浓烟,生成水和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精细剖析】

1.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

―→

―→

―→

―→

2.物质鉴别的一般类型

(1)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几种物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③若以上两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法,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

②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

即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水解呈碱性的盐的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选用酸或水解呈酸性的盐的溶液作试剂。

③常用溴水、新制氢氧化铜、氯化铁溶液等作试剂鉴别多种有机物。

(3)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题目往往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回答时要掌握以下要领:

2选取试剂要最佳:

选取的试剂对试剂组中的各物质反应现象要专一,使人一目了然。

②不许原瓶操作:

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试剂被污染,“别”而无用,要有“各取少许”字样。

③不许“指名道姓”:

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试剂加入某某物质……”的字样。

一般简答顺序为:

各取少许→溶解→加入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离子推断题解题技巧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破解离子推断题

肯定性原则:

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

Fe2+、Fe3+、Cu2+、MnO

、CrO

、Cr2O

互斥性原则:

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

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与铝反应产生H2、水的电离情况等)

电中性原则:

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

进出性原则:

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2)电荷守恒在离子反应定量推断试题中的应用

解与离子反应有关的定量推断类试题,需要掌握定量推断最后一种离子存在的方法:

如果多种离子共存,且只有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未知,可以用电荷守恒来确定最后一种离子是否存在,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典例剖析】欲在有Y存在的情况下,用一种试剂Z来检验盐溶液中的离子X,下表中对应的试剂Z合理的是(  )

A

B

C

D

试剂Z

氨水

硝酸银溶液

硫酸钠溶液

硝酸钡溶液

X

Mg2+

Cl-

Ba2+

SO42-

Y

Al3+

CO32-

Mg2+

SO32-

【剖析】A.两种金属离子加氨水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Mg2+的存在,应选NaOH,故A错误;B.两种阴离子加硝酸银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Cl-的存在,应先加硝酸后加硝酸银,故B错误;C.只有钡离子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Mg2+不反应,则可检验Ba2+的存在,故C正确;D.两种阴离子加硝酸钡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SO42-的存在,应先加盐酸,后加硝酸钡,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C

【变式训练】在一定条件下,将0.1L CO、0.2L CO2、0.1L NO、0.2L NO2和0.2L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映,则尾气(已干燥)(  )

A.不可能是单一气体

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

D.成分与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

【答案】C

【实战演练】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振荡、静置后分液

C.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

取少量液体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D.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取少量溶液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答案】A

【解析】A.苯与水互不相溶,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苯酚钠,可分离,故A正确;B.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应加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故B错误;C.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应先调节溶液呈酸性,以防止生成的AgOH或AgO沉淀影响实验结果,故C错误;D.应先加KSCN,然后再加氯水检验,故D错误;故答案为A。

2.某黑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冷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

②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该黑色粉末可能为(  )

A.Fe、MnO2B.C、FeSC.Si、FeOD.CuO、Ag2S

【答案】A

3.室温下,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包括各种试纸)即可鉴别的是(  )

①HCl、NaOH、AlCl3②Na2CO3、NaHCO3、NaHSO4

③FeCl2、Fe2(SO4)3、AgNO3④CuSO4、Al2(SO4)3、Na2CO3

A.①②③④B.仅①②③C.仅①③④D.仅②③④

【答案】A

【自我反思】

考点3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与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与应用,根据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进行判断,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的应用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精确解读】

一、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依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形成单质的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

②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元素形成的单质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

2.依据物质的活动性顺序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原子的还原性强,排在后面的金属元素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如:

还原性Na>Mg>Al,氧化性Cu2+>H+>Zn2+;

②非金属按F、O、Cl、Br、I、S的顺序从左向右原子氧化性减弱,其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原子氧化性:

F>O>Cl>Br>I>S,离子的还原性:

F-<O2-<Cl-<Br-<I-<S2-;

3.根据元素的价态高低判断:

   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低价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一般是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

Fe3+>Fe2+,S(+6)>S(+4)>S(0),特例:

HClO>HClO2>HClO3>HClO4(氧化性);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规律: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一般来说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要求反应条件简单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

常温下KMnO4可将HCl氧化为Cl2,而MnO2则需加热才能将HCl氧化为Cl2,故氧化性:

KMnO4>MnO2;

6.根据氧化、还原的程度判断:

①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使还原剂被氧化呈高价态的氧化剂氧化性强.如Fe分别与S、Cl2、O2发生反应:

Fe+S

FeS,2Fe+3Cl2

2FeCl3,3Fe+2O2

Fe3O4,可判断出氧化性:

Cl2>O2>S;

②同一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被不同还原剂还原得越彻底,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如:

HCl+H2SO4(浓)→不反应,HBr+H2SO4(浓)→Br2+SO2↑+H2O,HI+H2SO4(浓)→I2+H2S↑+H2O,可判断出还原性:

HI>HBr>HCl;

7.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反应越剧烈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剧烈还原的还原性越强.如Fe、Zn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时,Zn放出大量气泡,Fe缓慢放出气泡,故还原性:

Zn>Fe;

8.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

①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