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1843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docx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7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作答方式:

1.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2.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案卷上作答。

3.未按规定作答答题卷,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

 ②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     “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③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

④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一样。

A.传诵质疑界限黯然失色B.传颂置疑界限黯然销魂

C.传诵置疑界线黯然销魂D.传颂质疑界线黯然失色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3.下面是朱丽叶的一段台词,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可是我只愿意要我已有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给你的越多 ②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③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 ④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淼 ⑤我自己也越是富有

A.①⑤②④③B.④③①⑤②C.①⑤③④②D.②①⑤③④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地县委县政府向媒体表态,目前排放红色污

水的源头已经找到,后续整改工作正在落实,水环境质量攻坚战一定会取得胜利。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真心期待,新时代的中拉合作交流之船能破浪前行,造

福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与拉美的近20亿人民,续写历史的新辉煌。

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与少年班代表座谈时,老校长深情勉励同学

们珍惜伟大时代,以立志成才和不懈奋斗奏响民族复兴的雄浑乐章。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的确是这样,如果劳动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而

不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孩子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能力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5.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水清石出鱼可数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④竹里登楼人不见⑤阑干摇红水摇绿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⑦花间觅路鸟先知⑧竹密花深鸟自知

A.⑧①/②⑤/③⑥/④⑦B.①⑧/⑤②/⑥③/⑦④

C.①⑧/⑤②/③⑥/④⑦D.⑧①/②⑤/⑥③/⑦④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世美堂后记

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

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

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

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联姻。

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

题其匾曰“世美”。

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

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

“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

”余闻之,固已恻然。

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

乃谋质金以偿鬻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

安亭俗呰窳①而田恶。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

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

众莫不笑之。

余于家事,未尝訾省②。

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岁苦旱而独收。

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

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

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

有遘悯③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

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

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

“得无所有恨耶?

”曰:

“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

“世无知君者矣!

然张公负君耳!

”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

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

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

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

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

“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注]①俗呰(zǐ)窳(yǔ),俗习懒惰。

②訾(zǐ)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

③遘(gòu)悯,遇到不顺心的忧愁事。

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    逋:

拖欠

B.岁苦旱而独收苦:

为……所苦

C.不足,则岁质贷质:

典押

D.岁一再至而已再:

再一次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重为乡党所笑

B.惨然谓余曰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以余好书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居久之不去不知老之将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

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

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

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

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

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

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

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

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

(4分)

(2)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

(3分)

10.请简要概括归有光妻子贤惠的表现。

(5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为人构陷触忤武后并坐赃之罪,蒙冤下狱后作。

①西陆:

指秋天。

②南冠:

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③玄鬓:

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④白头吟:

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亦有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1)诗中的“南冠客思深”一句中的“深”字,有的版本写作“侵”。

你认为哪一字更妙,为

什么?

(3分)

(2)试析颈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夕阳古道无人语,。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4),就在沉默中灭亡。

(5)蜩与学鸠笑之曰:

“,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6)夫列子御风而行,,。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倒插门

赵新

老汉的名字很特别,叫凑合。

女人去世后,凑合老汉就跟着大儿子立春一起生活。

凑合老汉原本打算单打独斗,自炊自食,这样可以自己做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可是他不会做饭,他一做饭就心里发慌,手忙脚乱,那饭一顿生,一顿熟,一顿硬,一顿软;有时候忘了添水,把锅烧得通红;有时候吃不出味道,原来忘了搁油搁盐。

所以万般无奈,还是跟了立春过。

这天早晨,立春把一碗饺子递到凑合手里。

那饺子一闻就香,凑合也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兴致勃勃。

立春问道:

爹,好吃?

凑合说:

傻小子,饺子还不好吃?

常言说饺子香糖瓜甜,江米粽子粘又粘……

立春笑了:

好吃就好。

好吃我们还给你包。

爹,我问你一句话,咱们村选举村长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

凑合点了点头。

凑合觉得村长的事情离自己很远,大家选上谁算谁,选上谁都好,自己保证听从使唤。

立春却很认真:

爹,咱说好了,选举那天你投我一票!

凑合的手猛地一抖,两只筷子“啪啦”一声落到了地上。

凑合心里想,我的儿啊,就是讨吃的二狗能当村长,你立春也不能当村长,你做人太自私,有什么好处光往自己怀里搂,名声也不好……凑合捡起地上的筷子说:

小子,这当村长有什么好处呀,光开会,光动嘴皮子,光费脑筋,我看还是不当好!

立春往他跟前凑了凑:

爹,你知道什么,当村长当然有好处,有了权什么都有,这么大的村子这么多的人,咱说了算数!

凑合说:

可是村长得担责任呀,你有那个本事么?

立春说:

什么责任不责任,当上我就有本事了。

爹,你必须投我一票,谁叫你是我爹哩!

凑合再也吃不下去了。

村野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阳光灿烂。

凑合拿了锄头走到麦田里时,二小子立秋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把老汉拉到田埂上坐下,挨着他的肩膀说:

爹,我有几句心里话,想和爹说一说。

凑合点了一袋烟,让立秋把话说下去。

立秋开门见山:

我看爹过得凄惶孤单,想给爹找个白天做饭、夜里做伴儿的人。

凑合的心猛地动了一下。

立秋说:

爹跟着我哥吃饭,寄人篱下,可不是长法。

我嫂子那人阴阳怪气,指桑骂槐,指鸡说狗,爹还得看她的脸色,心里憋屈不憋屈?

凑合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

立秋说:

爹,我老丈母娘今年才五十六岁,听说她愿意再往前走一步,找个老实厚道通情达理的庄稼人,我看你就很合适。

凑合激动了,那老太太他见过多次,长得白白胖胖清清爽爽,心眼儿好得光想别人不想自己。

有她做伴儿当然好,可是人家愿意不愿意?

立秋说:

爹要同意我就去她家里一趟,听听她的口气。

估计希望很大,她在我们跟前老是夸奖你,说你人性好身体好,是个吃苦耐劳靠得住的人儿。

凑合激动得坐不住了,立起身来红着脸问:

小子,你哪一天去?

立秋很沉着:

不着急,我准备咱们村选举以后再去。

爹,这次选村长,你可要投我一票。

凑合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立秋:

爹,听说我哥也想当村长,你千万不能选他,他在村里名声很臭!

立秋走了。

看着那个背影,凑合心里很不是滋味。

凑合想,亏你说得出口,我给你投票,你给我说媒,拿着选举做交易,这是什么手段?

这是什么品质?

凑合又想,要不我就投他一票,助他一臂之力?

这样两全其美,花好月圆,他也高兴,我也欢喜。

凑合又想,不行不行,立秋当村长绝对不行,立秋特别好喝酒,而且一喝就醉,喝醉了张牙舞爪很张狂,舞棍弄棒很吓人,只怕闹出大乱子!

晌午回家吃饭时立春问他:

爹,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立秋都和你说了一些什么呀,你们两个嘀嘀咕咕好半天?

立春很不满意地说:

爹,你在我们家吃饭呢,你不能胳膊肘子往外扭,你不能选他而不选我,记住啦?

凑合说:

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

选举那天会场里没有凑合。

有人给凑合请假说,别等他啦,他看望立秋的丈母娘去啦,可能要在那里住几天。

有人马上笑了,插嘴说:

哟,孤男寡女,他这不是倒插门吗?

(有删改)

13.作品中老汉名为“凑合”,有何含义?

(4分)

1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

(2)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

15.小说中凑合老汉的形象有哪些显著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16.小说结尾耐人寻味,请简述其作用。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真实和美

施蛰存

1法国作家梅里美曾对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说:

“您的诗首先寻求真实,而后自然就有了美。

美国女诗人玛格列特•威尔金荪在她的《现代诗的技巧》中也说:

“归根结底,什么东西使一首诗有生命呢?

可以不假思索地立刻就回答,‘要这首诗里有真实和美’。

一首诗里的真实和美是作者心灵的真实和美与作者优越的技巧相结合的成果。

所谓优越的技巧,是说它能够把真实和美提供给别人,使他们有深刻的印象,永远不会忘却。

②诗的美,离不了真实。

这是就诗论诗。

其实,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也都离不了真实。

梅里美把真实列为第一位,而美则从真实中“自然”获得。

成尔金荪则把真实和美分为两个成分,它们都需要优越的技巧来表现。

梅里美是为了赞扬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成尔金荪是为了讨论诗的技巧。

因此,二人的话各有偏重。

但梅里美这句话,如果断章取义,容易使人认为“真实即是美”。

③真实和现实微有不同。

社会的实际情况叫做现实,思想、情绪的实际情况叫做真实。

诗特别是抒情诗,并不必须描写、表现或反映社会现实,但诗人所描写、表现或反映的思想感情必须符合于他自己的心灵状态,这就是诗的真实性。

“反对无病呻吟”是五四运动提出的新诗口号,其意义也正是要求真实。

解放以来,我们有许多诗人的诗,都是为赶政治任务而作,当然不能说没有好诗,但很多都不像是由衷之言。

尽管写得激昂慷慨,赤胆忠心,在读者中却不起作用。

新诗的发展,我以为,首先寻求真实。

④诗的美,固然并不完全是技巧所赋予,但与技巧很有关系。

写诗不同于写散文,更不同于记录口语。

语言文字的技巧加工,可以使一首诗中美的本质获得更美的形象及效果。

近年来,许多诗作之所以“没有味道”,大概可以说:

一半是由于没有真实性,一半是由于没有技巧加工。

近来诗坛上出现了一种“古怪诗”,或称“朦胧诗”,使许多人哗然。

这种诗我看过,觉得并不是“异军苍头突起”,也不是“离经叛道”,不过有几位青年诗人在摸索诗的技巧而已。

维诺格拉陀夫在《苏联文艺学的当前任务》中有一段话值得参考:

“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用来有力地讽刺或表现形象的文字,可以创造广泛的甚至出乎意料的上下文,使其本来相距很远的意义接近起来。

思想、形象、结构、字句,在艺术作品中的相互作用非常密切……”

⑥“朦胧诗”的作者所运用的技巧,—般说来,也正是这一种手法。

由于多年以来,人们所读到的都是“开口见喉咙”的诗,现在面对一种需要脑子想一想的诗,难怪就摇头了。

⑦对于青年诗人摸索新的技巧,应该放手一些。

如果新诗坛有掌舵的人,他应当注意的是诗的真实性。

(选自《大家丛书•施蛰存》有删改)

17.诗的真实和美有怎样的关系?

(6分)

18.请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6分)

19.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诗歌技巧的作用。

(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亲人帮亲人,无亲来帮愁煞人。

——英国谚语

毛泽东三大原则: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解析:

选A。

第一组使用对象有区别,“传诵”,辗转传布诵读;辗转传布称道。

多指诗文、故事、传说等作品流传、诵读。

“传颂”,辗转传布颂扬。

多指英雄人物的事迹、精神等传播、颂扬。

第二组注意区别语义,“质疑”是心有所疑,提出疑问的意思。

“置疑”仅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

第三组琢磨词义区别,“界限”,主要指不同事物的分界或尽头处,限度。

“界线”,主要指某些事物的边缘。

表示分界意思时,“界限”的对象一般是抽象的,“界线”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

“界限”有“限度”的意思,而“界线”没有。

“界线”有“某些事物的边缘”的意思,而“界限”没有。

第四组形近词辨析,“黯然失色”,指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

“黯然销魂”,指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

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自南朝·梁·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2.解析:

选B,出自宋代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没有使用比拟的手法。

A项出自宋代黄庶的《探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当作人来写,意为春风拿看神奇的剪刀,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

C项出自宋代秦观《春日》,芍药带雨舍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运用比拟的手法,把芍药和蔷薇都写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人或物。

D项出自宋代刘攽《新晴》,称南风为老朋友,说它招呼不打一声,推门而入又翻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解析:

选B 由⑤句中的“也”可以判断出应放在①后,③句中的“也”亦可判明③应放在④后,④③句是讲述自己对“慷慨之爱”的态度,②句最后点明这样比喻的原因,有一个“这”字,应近指前面四句。

4.解析:

选A该语境强调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应及时弥补和改进;不符合“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的“再出发”的意思。

5.解析:

选C本题考查对联的知识,题干说的是“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要求“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

一看对仗关系,二看平仄关系,可以依据平仄先确定下联,因为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故“①⑤③④”应是上联,“⑧②⑥⑦”是下联,然后再依据对仗的知识进行排列即可。

“①水清石出鱼可数”与“⑧竹密花深鸟自知”,“⑤阑干摇红水摇绿”与“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与“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④竹里登楼人不见”与“⑦花间觅路鸟先知”。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6.解析:

选D 再,二次。

7.解析:

选C A项,介词,替,给;介词,被。

B项,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连词,因为。

D项,语气助词,调整音节;助词,用于主谓间,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

8.解析:

选C “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与原文不符。

9.参考答案:

(1)(王致谦)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幽深典雅的情趣。

(得分点“状后句式”“楹”“闳敞”“致”)

(2)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

(关键点“然”“闲靓”“俗嚣”)

10.解析:

①归有光对家中的账务不明,妻子默默叫僮奴开荒,旱年获丰收。

②稻子成熟,归有光妻子酿酒先给公婆,自己才敢尝。

(大小麦丰收,归有光妻子先做成酱给公婆,自己才敢做菜。

)③祖祭、待宾、子女婚嫁、亲友往来,都做的周到。

④当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归有光妻子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

⑤归有光爱读书,归有光妻子就邻里找人家的散书,最终为归有光购书千卷。

⑥归有光会试落榜,妻子准备美酒安慰他⑦归有光的好友去世,我哭,归有光妻子陪我哭,担忧世上再也没有了解归有光的人。

(答对5点即得满分)

参考译文:

我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宋朝丞相魏公的后代。

他们家从大名府搬迁到宛丘,后来又迁徙到了余姚。

在元朝至顺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位在平江路做官的,又因为他们家居住在昆山的南戴,因此,县里的人都称他们家为南戴王氏。

王翁他老人家性情豪爽洒脱,奇异不凡,与吏部左侍郎叶盛、大理寺卿章格,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相互之间交情很好,并结成儿女亲家。

到成化初年,(王致谦)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题了“世美”二字。

四明的杨守阯太史为它写作了《世美堂记》。

嘉靖中期,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卖给别人。

我正在家中读书,我妻子说:

“只要有你在,就不能让人有家园毁坏的悲哀。

”我听了这话,本来觉得很伤感。

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

于是,我想借钱支付给那个卖主(买下世美堂);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过了五六年,才还完那些钱。

安亭这个地方民风懒惰,土地贫瘠。

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求寝丘、韩献子迁都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都笑我。

我对于家中的账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过。

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成,只有我家的地获得丰收。

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自己才敢尝。

当大小麦丰收了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酱给公婆,自己才敢用它做菜。

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姐妹中孤苦无依的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顾住和吃的。

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

因为我喜爱读书,那些旧时的书香人家的零散的书籍,(她)就找邻里去寻找,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

庚戌年的时候,我到京城参加会试落榜,走陆路过了十天才到家。

那个时侯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候,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

我说:

“难道没有遗憾吗?

”她说:

“抛弃功名事,隐居不出仕,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长沙的张文隐去世的时候,我悲伤地痛哭,我的妻子也潸然泪下,说道:

“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解你的人了!

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

”辛亥年五月末,我的妻子去世了,是在张文隐去世后的第二年。

又过了三年,倭奴侵犯我国边境,在一天之中多次经过掠夺,然而我的房子却没有毁坏,堂里的书也没有损毁。

后来我一直居住在县城,一年才去两次而已。

辛酉年的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和儿媳前来祭扫,留下来把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葺,长住在这里没有离开。

一天,我的父亲闲坐在厅堂里,悲痛地对我说:

“房子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我想起了你媳妇啊!

”我退下后对此感到十分哀伤,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写了这篇《世美堂后记》。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1.解析:

(1)“深”字好。

“深”字与上一句的“唱”构成因果关系,更能表现作者遭囚禁之后客思的程度之深,而“侵”字在表现情感方面就没有这样的表现力。

或:

“侵”字好。

与上一句的对仗更工整,“侵”字更富有动感,令人有蝉声渐渐侵入“南冠客思”的伤痛。

(2)颈联主要采用了比喻(或暗喻)的手法。

露重飞难进,是说秋露浓重,蝉难以高飞。

比喻环境恶劣,政治不得意。

风多响易沉,指蝉鸣声微小被多处的风声掩盖。

比喻环境恶劣,言论上还受压制。

如此艰难的处境之下,作者悲愤郁结之情就可想而知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略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13.表层含义是说明老汉不善料理自己生活的特点,(2分)深层含义是指他在是非问题上决不凑合的性格.(2分)

14.

(1)运用细节(或:

神情、动作)描写,(1分)表明立秋说中了老汉的心事,暗示了凑合老汉跟着儿子立春过生活的不如意。

(1分)

(2)运用语言描写,(1分)连用三个“记”,表现了老汉对儿子劝说的强烈厌烦情绪。

(1分)

15.①耿直(或:

坚持原则)(或:

不徇私情)。

他认为两个儿子都不适合当村长,所以不投他们的票。

②不善打理生活。

连做饭这样的事他都做不好,只好跟着儿子过。

③隐忍,委曲求全。

虽然遭儿媳冷嘲热讽,他并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忍受。

④讲究策略。

对两个儿子的请求不明确表态,投票时缺席。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

意思对即可。

共6分)

16.①从情节上看,点出了两个儿子向凑合老汉游说的结果:

凑合老汉不同意他们当村长,不肯为他们投票。

(1分)同时暗示了凑合老汉得罪儿子后的最终归宿,为老汉的人生添加一抹亮色。

(1分)②从人物形象上看,本结尾显示出凑合老汉有点儿狡黠,(1分)使老汉的性格更丰富,形象更鲜明。

(1分)③从结构上看,最后一句扣住题目,(1分)使文章更为严谨。

(1分)④从表达效果上看,这个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1分)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1分)(6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且意思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17.真实为先,美在真实中获得;真实又通过技巧表现出美来;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每点2分。

18.首先阐述“真实”与“现实”的不同,什么才是诗的“真实”。

其次列举事例,侧重从反面说明诗歌“真实”的重要性。

最后强调新诗发展要寻求“真实”。

(每点2分。

19.传递真实和美,使读者印象深刻;以更美的形象和效果凸显现实的本质;能将距离很远的意思组接,使内容形式相互作用关系密切。

(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20.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