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2236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49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docx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案(全)

身体健康的标志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1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4

食物的作用

(1)7

食物的作用

(2)11

食物的能量值16

对能量的不同需求18

各种活动对能量的不同需求20

设计一天的菜单影响健康的进食22

什么是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24

食品添加剂有机种植和化学种植27

牙齿的种类和结构33

龋齿及其预防37

消化系统的组成40

食物的消化43

营养物质的吸收46

消化系统的协调作用49

血液血管51

心脏56

血液与血液的循环脉搏血压60

我们需要脂类食物胆固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5

认识医学化验报告69

体格强健的指标

(1)72

体格强健的指标

(2)75

运动有益健康避免运动创伤78

身体健康的标志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第十一章“健康的身体”的第一节,对学生学习理解全章内容具有入门引导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对如何运用科学原理保持身体健康的问题产生兴趣后,继续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就有了动力。

本课教学内容有三大块:

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身体健康的标志;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等。

教学重点:

维持我们身体的成长和健康的必要条件;身体健康标志的具体内容,以及我们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找到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引导学生探讨保持身体健康的具体措施。

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温习、讨论第七章“人如何获取能量”,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怎样保持身体健康”,使学生形成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的知识,并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食物是否是健康唯一的因素”,使学生形成维持健康的第二个条件“足够的运动和休息”。

关于身体健康的标志,应充分注意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己是如何理解的就如何选择,训练学生减少受他人影响的抗思维干扰能力。

直方图的统计可选全班结果也可选部分学生的结果,具体依时间而定。

活动11.2“讨论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是两个开放性的讨论题,不必要求答案的统一,但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作适当展开,为学生学习本章以后内容留下必要的伏笔。

二、教学目标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健康知识积极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知识和技能

1.知道维持身体健康的两方面必要条件。

2.学会根据资料分析判断身体健康标志、并作简单数学统计与小结的技能。

科学方法和能力

1.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方法整理教材中维持身体成长和健康的必要条件。

2.培养利用统计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归纳与小结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用:

空白直方挂图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引言

本章“健康的身体”我们再次以自己的身体为研究对象,探索如何保持身体健康,让我们生活得更有质量。

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小结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需要些什么?

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是生命?

我们在第七章曾经讨论过,人体是如何获得能量的?

 

有了充足的食物,我们就能健康吗?

食物是维持我们健康成长的唯一因素吗?

维持我们的成长和健康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需要空气,需要喝水,需要吃饭,需要能量……,

人是通过食物获得能量的。

我们吸入氧气,食物与氧气发生反应,即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人体需要的能量。

不是。

食物充足还要合理。

除了食物还要有充分的运动,还要足够的休息。

第一需要适量和适当的食物提供各种养分与能量;第二需要足够的运动和休息。

身体健康的标志

活动11.1怎样才算健康

直方图统计

小结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怎样的身体才算健康呢?

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七个特征

当你所选答案与同学不一样,该怎么办?

你的思维经常受别人影响吗?

请学号为单数的同学依次报出你们选择的你所认为的最重要的身体健康标志性特征,我们一起画出直方图,学习数学统计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选择,画出直方图)

根据直方图统计的数据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许多同学选择的七个特征中没有J和M,是否休息好不好与身体健康没有关系?

请你试一下,连续三天很晚睡觉,很早就起床,后面几天你还会有精神吗?

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吃得下,睡得着,力气大,不生病,不胖也不瘦,……

学生活动11.1

 

学生根据画出的直方图作数学统计,寻找到全班同学选择最多的三个健康标志特征。

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体会,完成第69页问题练习。

学生思考回答

 

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前面我们分析讨论了衡量身体健康的具体特征标志,我们具体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请你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保持身体健康的几种方法。

在同学的讨论中,你认为有益健康的方法有几种?

学生讨论,完成活动11.2中二个问题。

 

学生讨论。

教学小结

1.维持我们的成长和健康的必要条件第一需要适量、适当的食物,提供各种养分与能量;第二需要足够的运动和休息。

2.身体健康标志因人而异,一般必须具备均衡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具有良好的运动和休息习惯。

3.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也有多种多样,可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选择确定适合自己的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

六、教学后记

本节课内容看似松散,内容篇幅不多,但课堂教学设计得好,可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活动起来。

“维持身体的成长和健康的必要条件”的学习是让学生温故知新的很好的切入点。

“足够的运动和休息”作为健康的条件,易被学生甚至老师所忽略,教学中应引起注意。

学生选择了七个健康标志后,可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画直方图,在黑板上完成,条件好的话可让学生上黑板画直方图,边复习巩固直方图知识边学习数据统计方法。

(真光中学黄平生)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

食物中含人体可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有六种;食物中三大营养要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一般检验方法。

本节知识是为学生学习“食物与健康”有关内容作知识准备,学生只有在了解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如何鉴定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讨论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均衡膳食等知识。

教学重点:

食物含人体能够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有六种;食物三大营养要素检验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对食物六大营养要素尤其是矿物质、维生素的理解;班氏试剂检验葡萄糖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中不同显色结果的理解与解释,食物中蛋白质存在的检验。

关于六种营养要素的认识与理解,可从学生日常饮食所熟知的食物种类入手。

如糖类先从甜食切入,食物因糖而甜,进而启迪学生回顾平时饮食时,口腔含饭半分钟可尝出甜味,让学生理解有些食物并不甜,但它们确实含糖。

蛋白质、脂肪等都可引用学生熟知的食物作为切入点。

食物中成分的检验则应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动手,亲自操作一下三大营养成分的检验方法,以使学生获得食品检验的感性认识,并得到实验技能的锻炼与提高。

二、教学目标

科学态度

1.对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要素产生求知欲,形成唯物主义认识观。

2.养成用科学实验的结果解释日常生活问题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和技能

1.知道食物中有六大营养成分。

2.学会食物中葡萄糖、蛋白质以及脂肪的简易检验方法。

科学方法和能力

1.学会抓住实验中显露出的细小问题,深入分析讨论,设计实验探索问题的求知方法。

2.学会运用简易器材进行简单科学小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用:

试管、试管夹、烧杯、酒精灯、滴管、药匙、滤纸、钢丝钳、班氏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铜溶液、葡萄糖、鸡蛋清、菜油。

每组学生活动用:

试管、试管夹、烧杯、酒精灯、滴管、药匙、滤纸、班氏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铜溶液、葡萄糖、鸡蛋清、菜油。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复习

 

1.维持我们身体的成长和健康有哪两个必要条件?

2.我们班级普遍认为的最重要的身体健康的标志是什么?

3.你认为保持身体健康起码要做到的是什么?

一是适量和适当的食物所提供的各种养分与能量,二是足够的运动和休息。

回答

均衡膳食、加强运动、注意休息。

食物的成分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饮食不同,是否吸收的营养成分种类也不同?

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几种?

它们分别叫什么?

回答:

不是。

虽然吃的食物不同,但从食物中汲取的营养成分是相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食物六大类营养成分中,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是我们需求量较大的有机类营养成分。

哪些食物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怎样知道某种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蛋白质或脂肪?

 

回答

通过实验检验它们的存在。

活动11.3

(1)

 

1.检验葡萄糖使用什么试剂?

怎样处理加入试管中的试剂混合液?

指导学生实验:

葡萄糖溶液与班氏试剂混合后加热,注意试管中溶液是如何变化的,请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实验小结:

对混合液加热后,溶液仍然保持澄清,还是浑浊了?

溶液变什么颜色了?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向装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内加入适量班氏试剂,然后加热煮沸几分钟,即可出现显色反应。

学生实验活动11.3

(1)

 

(学生讨论)

活动11.3

(2)

 

检验蛋白质需要哪几种试剂?

反应是否需要加热?

(指导学生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加试剂时请注意安全。

实验小结:

实验结果试管内显出什么颜色?

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

回答:

学生实验活动11.3

(2)

活动11.3(3)

 

脂肪的检验手段有多种。

最简单的证明脂肪存在的鉴定方法是什么?

给你一粒花生或黄豆,你怎样检验它们是否含有脂肪?

(演示)把一张纸对折,花生粒夹在纸当中,用钢丝钳隔纸夹着花生粒慢慢用力,将花生粒压扁。

去除花生粒后,将纸展开,展示给学生看。

我们在纸上看到了什么?

这其中是什么物质?

实验小结:

油和脂肪会在纸上留下半透明的亮点。

水滴也会在纸上留下半透明的亮点,但与脂肪形成的半透明亮点有什么区别吗?

 

回答:

学生实验活动11.3(3)

教学小结

1.班氏试剂用于检验葡萄糖的存在,检验过程需要加热,如果有较多的葡萄糖存在,则检验结果呈红黄色。

2蛋白质检验使用10%氢氧化钠溶液和3%硫酸铜溶液,依次加入并摇匀,如果有蛋白质存在,检验结果呈紫色或呈粉紫色。

3.检验脂肪的一种简易方法是将脂肪滴在纸上,如果纸上留下半透明痕迹,且不会干燥,则表明有脂肪存在。

六、教学后记

1.学生对能通过实验操作,亲手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兴趣很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进行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的实验检验。

2.有个别小组检验葡萄糖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不一样,试管内出现绿色或黑色。

教师启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找出其中的原因?

并指导学生逐渐增加试剂用量,重复上述检验葡萄糖的实验。

学生经过研究讨论,提出二个实验设计思路:

一是班氏度剂不变,逐渐增加葡萄糖溶液浓度;二是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不变,逐渐增加班氏试剂溶液的用量。

完成实验后,学生得出结论:

反应后的颜色变化与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有关。

葡萄糖溶液浓度低,用班氏试剂检验葡萄糖显绿色;随着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增加,实验结果由蓝绿色向红黄色变化。

最后学生思考、猜测上述实验现象可用于检验糖尿病人的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以上过程是课堂上偶然发生的,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真光中学黄平生)

 

食物的作用

(1)

一、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食物的作用”分2课时完成。

本课为第1课时,主要讨论食物成分在人体内的三大生理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承前,可使学生在明确“食物怎样鉴定”的问题之后,进一步深入了解“食物在人体内有何作用”;启后则为后续“均衡膳食”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懂得根据食物各种不同成分各自的作用,如何安排食物结构才是均衡膳食。

教学重点;食物中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构成身体组成的原料物质及体内机能调节的物质。

部分维生素与矿物质对人体机能调节的具体作用。

教学难点:

食物的成分是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机能的调节作用以及在身体内的存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是理论性的,但可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的有关知识的点滴了解,引导学生深化探索讨论。

课题的引入可在复习食物成分的检验方法之后,提出问题“食物的各种不同成分在人体内分别起什么作用?

”来引起学生对食物成分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抓住食物成分作用的六字主题“能量、构成、调节”来展开。

在教法的设计上可充分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感受提出问题,在鼓励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我寻找答案、解答问题,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完善问题的答案。

二、教学目标

科学态度

正确认识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在人体内的不同作用,养成根据身体需求合理搭配食物的科学的饮食习惯。

科学知识和技能

1.知道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以糖类、脂肪为主。

2.知道脂肪是人体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3.知道食物中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身体结构的主要物质。

4.能说出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调节人体机能中的重要作用。

5.学会根据资料比较分析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同作用。

科学方法和能力

学会运用比较分析法探索讨论食物不同成分在人体内的不同作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用:

“不同食物成分与作用”的说明挂图、“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作用”表。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复习

 

1.检验葡萄糖使用什么试剂?

主要操作步骤是什么?

怎样判断葡萄糖的存在?

2.检验蛋白质使用几种试剂?

当有蛋白质存在时,反应结果呈什么颜色?

3.怎样简单、方便地测定脂肪?

食物的作用

 

食物的各个不同成分在人体内分别起什么作用?

俗话说:

“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三餐不可少。

”我们的生存为什么离不开食物?

食物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请先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学生猜测、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

提供能量的物质

 

食物六大成分中,哪些物质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要素中,哪两个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哪一个只是应急之需?

哪一个还是人体贮存能量的主要形式?

如果食物中缺乏能量物质,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进食过多的能量物质对健康又有什么影响?

人体在什么状态下会消耗身体结构中的蛋白质,以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应急之需?

如此身体会怎样?

如果进食摄入的蛋白质超出人体每日需要量,那将会怎样?

小结:

由上述讨论可见,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的食物营养成分有几种?

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延展:

如果仅以摄入能量为主要目标,摄入糖类、脂肪、蛋白质中哪一种成分是最不经济的?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猜测、讨论:

浪费了……,不消化……,也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与皮下。

有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种。

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提示:

应该是摄入蛋白质最不经济。

(糖类的获得比蛋白质经济;蛋白质的高摄入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

为什么说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物质?

你所了解的人体组织和器官有哪些?

它们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开刀病人手术后为什么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处在快速生长期的少年儿童如果缺乏蛋白质,后果将会怎样?

为什么我们每日的饮食不能缺少蛋白质?

 

因为病人手术后伤口的修复生长需要蛋白质作为原料。

快速生长期中的少年儿童如果缺乏蛋白质,会引起生长发育不健全。

 

引导

(过渡)我们的身体有了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的补充,是否就能保证健康的生长发育?

学生争论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内的存在与作用有何特点?

如果缺乏了维生素,缺乏了矿物质,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儿童缺乏维生素有什么后果?

哪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你所熟知的?

它们可从哪些食物获得?

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

缺乏它们时分别会引起什么疾病?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5页《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表,讨论)

 

我们的身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不大,但人体不可缺乏。

简单说,就是“需求少,作用大”。

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轻则营养不良,重则引起营养缺乏征或其他各种疾病。

儿童缺乏维生素会引起营养不良,妨碍身体的发育。

 

学生阅读第75页表格

讨论: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获得途径、作用,以及缺乏时引起的疾病类型和症状表现。

纤维素的作用

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有营养价值吗?

食物中没有营养价值的纤维素能缺少吗?

为什么?

如果食物中缺乏纤维素,会有什么后果?

怎样补充纤维素,以避免便秘的发生?

学生讨论回答

教学小结

1.糖类、脂肪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贮存能量的主要形式是脂肪。

每日进食能量物质过多,多余的糖类、脂肪会积聚成皮下脂肪,使人发胖。

2.我们的身体由许许多多细胞构成,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所以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

人体内不能储存多余的蛋白质,所以我们每日的饮食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提供我们身体每日生命活动所需。

3.尽管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不大,但人体不可缺乏。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具有调节体内机能、促进身体发育的作用。

4.纤维素可以促进人的肠道蠕动,使食物在肠道内移动顺畅,帮助消化。

食物中缺乏纤维素可能会引起便秘。

六、教学后记

关于食物三大营养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与人体能量供应问题,在讨论完“饥饿时,身体会消耗体内蛋白质,释放能量以应急需”之后,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性小结,即糖类和蛋白质摄入多余,都会转化为脂肪积聚在皮下,造成人体肥胖。

这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食物能量成分概念,又可以为学生建立科学的饮食观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蛋白质构成身体组织知识内容学习,应帮助学生简单复习第三章中的细胞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讨论蛋白质在人体内作用,可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相对完整。

学生在讨论维生素、矿物质作用时,容易忽略“我们的身体对这些物质的需求量不大,但却不可缺乏”这一知识点,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关注。

七、参考资料

《基础生物化学》沈仁权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8月版。

(真光中学黄平生)

 

食物的作用

(2)

一、教学设计

本课时为“食物的作用”的第2课时,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讨论每日摄入食物营养成分调查的方法。

教学过程的基础是“活动11.4《哪些食物会提供六种主要营养成分》”中的“快餐店常见食物及所含成分表”。

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每日食物成分含量的调查与累积计算方法,可有意识地准备一些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准备一些日常中餐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数据,提供给学生作食品成分摄入调查的计算训练素材。

教学重点:

食品成分含量表的认识与分析统计;一餐或一日所吃食物及其营养成分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水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一餐食物营养成分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在帮助学生复习不同食物成分在人体内的不同作用后,直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快餐店常见食物及其所含成分”表,寻找统计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含脂肪多的食物、含能量高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等等。

要求学生作一餐食物营养成分的课内调查活动,教材提供的“一餐中所吃的食物及其成分”表较为简单,学生在填表统计时疏漏颇多,可设计一份稍详细的每餐食物与成分调查表(如附表),供学生调查统计。

关于水对人体的作用,可联系第四章内容进行复习讨论,限于学生的知识局限,不必作过多的展开。

二、教学目标

科学态度

1.形成正确的食物营养价值观,正确认识健康的体质与科学饮食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

2.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科学知识和技能

1.知道高含蛋白质、高含能量、高含脂肪以及高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种类,理解食物营养价值高的相对含义。

2.知道营养成分缺乏对身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3.学会运用“标准食物成分含量表”分析调查一餐食物中不同营养成分的摄入量。

4.知道水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

科学方法和能力

1.学会食物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

2.学会科学的统计摄入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摄入量

3.学会按健康标准合理安排摄入食物的饮食设计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用:

不同食物成分含量表、营养缺乏征患者图片。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复习

 

1.人类生存所需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什么物质?

2.人体贮存能量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每天的食物中必须有蛋白质?

4.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什么疾病?

5.纤维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食物中缺乏纤维素对人体有何影响?

提供6种营养成分的食物种类

 

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

怎样知道某些食物含有我们需要的营养成分?

如果我们需要补充特定的营养成分,我们该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比如能提供充足蛋白质成分的食物是哪一类?

当我们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时又需要多吃什么食物?

学生讨论:

化验食物的成分;资料检索;……

根据食物成分表确定饮食的种类和食物量,由此安排每日的饮食;……

活动11.4

哪些食物会提供六种主要营养成分

请仔细阅读第76页快餐店食物种类及所含营养成分,分析一下其中数据的含义。

(指导学生阅读)

快餐店食物表分为四大类食物,分别是主食类、饮料类、小吃类(Snacks)和其他杂项食品(Others)。

(师生讨论)

其中含能量高的食物是哪一类?

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是哪些?

 

糖类含量高的是哪一些食物?

 

脂肪含量高的是哪些食物?

 

含钙高的食物是什么?

什么食物含铁较高?

希望补充磷,最好吃什么食物?

哪种食物含维生素C较高?

希望减少便秘发生,最好吃什么食物?

哪些食物的营养成分较多,相对较为全面?

哪一类食物的营养成分最少?

学生阅读快餐食品成分表,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表中数据的确切含义。

 

(与老师讨论食物种类、成分含量)

除了饮料食品含能量较低外,其他三类食物都有含高能量食物品种。

主食面包三明治因含肉类,所以蛋白质成分都很高,其他蛋白质成分高的三类食物有吐司、鸡腿和炸鱼柳。

主食因为都含有淀粉,所以是含糖较高的食物,其他的食物中,加有糖的甜食含糖量都较高。

是油炸类食物如薯条及炸鱼柳,含肉类食物如火腿鸡蛋三明治、牛油吐司、鸡腿等。

含钙高的食物有鲜奶及其制品奶昔,有海产品炸鱼柳等。

火腿鸡蛋三明治和鸡腿。

补充磷的最好食物是炸鱼柳、奶昔和杂菜色拉。

橙汁。

应该吃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如杂菜色拉。

主食类的食物和小吃类食物等所含营养成分相对较多。

汽水。

一餐食物及成分调查

 

小结

如果你到这样的快餐店去进食,请把你想吃的食物选出来,写在老师提供的一日饮食调查表内,首先不要考虑这种食物含有什么营养,按照你的习惯爱好挑选食物,然后再分析如此摄食习惯能否满足你日常生活对营养成分的全部需要,看看你的饮食习惯是否科学。

(指导谈谈对“洋快餐”的看法)

根据你们自己的讨论结果,谈谈偏食为什么不好?

学生填表进行自我饮食习惯调查,摄入食物成分及含量的分析研究。

 

学生分析讨论自己的饮食习惯。

完成第77页练习。

偏食会造成营养缺乏、偏食会使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