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23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

思想品德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恩格斯说:

“人们在远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告诉我们()

  A.哲学是自发产生的B.人人都是哲学家

  C.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D.哲学能够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

  2.马克思说:

“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这句话主要批判那些把哲学()

  A.神秘化的倾向B.简单化的倾向

  C.庸俗化的倾向D.体系化的倾向

  3.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

这说明()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B.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

  C.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D.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甲乙二人做生意均失败。

甲认为,生意失败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经验不足可以历练积累,遂重新创业。

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阻碍事业成功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辩证法的关系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7.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一个箭射不到靶上的理论,即箭要射到靶上,必先经过路程的一半;然后又要经过剩下一半路程的一半,以此类推,箭永远有一半的路程要走,所以它永远也射不到靶上。

此理论虽然荒谬,但几千年来却无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该理论主要揭示出()

  A.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B.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

  C.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矛盾性D.形而上学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

  8.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9.牛顿经典力学对近代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使近代唯物主义呈现出很大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下列哲学观点能够体现这种特征有()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②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必然的

  ③人体就是一架机器④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10.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

“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可知论④不可知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1.哲学是一个厮杀的战场,每个哲学家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总要批判前人的观点。

推动哲学家不断批判前人的根本动力在于()

  A.哲学家的批判精神B.前人对后人的启迪

  C.实践提出的新问题D.自然科学的新进步

  12.启蒙哲学引导和塑造了现代精神,开启了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大门。

经过几百年发展,现代性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后现代哲学应运而生,它全面反思和批判人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端,并对启蒙哲学发起了猛烈攻击。

这表明()

  ①哲学对社会弊端有批判功能②哲学可以引导和塑造时代精神

  ③时代的变化推动哲学的变化  ④哲学分歧皆是对社会斗争的反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所以不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关键在于其不能提出()

  A.科学的自然观B.科学的社会观C.科学的历史观D.科学的实践观

  14.恩格斯说:

“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过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的东西抛弃掉。

”可见,以往的社会主义没能实现()

  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D.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就要()

  ①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③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 ④认同马克思的各种现成结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16.简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7.辨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8.材料一“物质一般地就是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不同的物质的那种特性,是以不同的物质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不同的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

  霍尔巴赫《自然体系》

  材料二“任凭是全宇宙的重量,也动摇不了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更不必说粉碎他了。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材料三“要知道,人民夺回自由,根据的就是那种曾经夺去人民自由的权利,所以,要么是人民有理由恢复自己的自由,要么就是过去人们并没有理由剥夺人民的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以上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或政治观点?

请说明这些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

“人们在远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表明人们能够自发地运用辩证法思考,说明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A

  解析:

“人脑虽然不在胃里”比喻哲学并不等于生活经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比喻哲学并不脱离生活,就蕴含在生活当中。

马克思这句话是批判那种把哲学看得很神秘,脱离生活的倾向。

  3.C

  解析:

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一。

题中所说的哲学革命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所以选C。

  4.D。

  解析:

A,B,C表述均不正确。

  5.A

  解析:

②错误,不能说自发的世界观就是错误的、阻碍成功的。

题目中没有提到哲学,甲和乙并没有直接运用哲学,所以④不选。

  6.C

  7.C

  解析:

箭射不到靶上只是发生在人的思维中,是人的思维产生了理解运动现象的困惑,并非真实发生的。

这表明主观思维和客观存在之间是有矛盾的,思维和存在是在矛盾中实现统一的。

  8.A

  9.D

  解析:

②和③的表述体现了机械论的特征,①是朴素唯物主义,④是唯心论。

  10.D

  解析:

休谟的观点把感觉看成是第一性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进一步怀疑客观世界的存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是不可知论。

  11.C

  解析:

哲学源于实践,推动哲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在于实践。

  12.A

  解析:

④不正确。

哲学是一种上层建筑,会反映经济基础领域的斗争,但不能说哲学的分歧都是对社会斗争的反映。

  13.D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在于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形而上学之所以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就在于它不能提出科学的实践观。

  14.B

  解析:

以往的社会主义只能批判资本主义,但不能科学说明资本主义,可见以往的社会主义思想缺少科学性,没能把革命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

  15.A

  解析:

④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实践的发展也会修改马克思曾经作出的具体结论。

  二、非选择题

  16.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7.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二者的分歧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它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8.

(1)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唯物主义、无神论和自由人权的思想。

  

(2)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大旗,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展开了猛烈进攻。

它通过对旧思想、旧制度的批判,解放人的思想,更新人的观念,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动员,进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1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