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2549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x

9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

第九章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包括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使用期间的测量工作。

涉及到的测量方法有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变形测量等。

第一节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的目的是将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的施工。

建筑工程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从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建筑物构件的安装等,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有些工程竣工后,为了便于维修和扩建,还必须测出竣工图。

有些高大或特殊的建(构)筑物建成后,还要定期进行变形观测,以便积累资料,掌握变形的规律,为今后建(构)筑物的设计、维护和使用提供资料。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原则

施工现场上有各种建(构)筑物,且分布较广,往往又不是同时开工兴建。

为了保证各个建(构)筑物在平面和高程位置都符合设计要求,互相连成统一的整体,建筑工程测量和测绘地形图一样,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出各个建(构)筑物的位置。

建筑工程测量的检核工作也很重要,必须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强外业和内业的检核工作。

三、建筑工程测量的特点和要求

测绘地形图是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在图纸上;而测设则和它相反,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构)筑物按其设计位置测设到相应的地面上。

测设精度的要求取决于建(构)筑物的大小、材料、用途和施工方法等因素。

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应高于低层建筑物,钢结构厂房的测设精度应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应高于非装配式建筑物。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与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测量人员必须了解设计的内容、性质及其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熟悉图纸上的尺寸和高程数据,了解施工的全过程,并掌握施工现场的变动情况,使施工测量工作能够与施工密切配合。

另外,施工现场工种多,交叉作业频繁,并有大量土、石方填挖,地面变动很大,又有动力机械的震动,因此各种测量标志必须埋设稳固且在不易破坏的位置,还应做到妥善保护,如有破坏应及时恢复。

第二节建筑场地上的施工控制测量

在勘测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主要是为满足测图的需要,未考虑建筑物的分布和测设的要求。

另外,在场地平整时大多控制点会遭受破坏,即使被保留下来,也往往不能通视,无法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

为了便于建筑物施工测设以及进行竣工测量,必须在施工之前建立专门的施工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一、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

在面积不大又不十分复杂的建筑场地上,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基线,作为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称为建筑基线。

对于地势平坦的大中型建筑场地,施工控制网多由正方形格网或矩形格网组成,称为建筑方格网。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控制形式。

(一)建筑基线

1.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

建筑基线的布置是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建筑物的分布,现场的地形条件和原有控制点的状况而选定的。

建筑基线应靠近主要建筑物,并与其轴线平行,以便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

通常可布置成如图9-1所示的几种形式。

为了便于检查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基线点数不应少于三个。

图9-2

o

2.建筑基线的测设

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的测量控制点,在图上选定建筑基线的位置,求算测设数据,并在地面上测设出来。

如图9-2所示,根据测量控制点1、2,用极坐标法或角度交会法分别测设出A、O、B三个建筑基线点。

然后把经纬仪安置在O点,观测∠AOB是否等于90°,其限差一般为±24"。

丈量OA、OB两段距离,分别与设计距离相

比较,其相对误差一般不超过为1/10000。

(二)建筑方格网

1.建筑方格网的布设

(1)建筑方格网的布置和主轴线的选择

建筑方格网的布置,应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道路及各种管线的布设情况,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拟定。

如图9-3所示,布置时应先选定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MN和CD,然后再布置方格网。

方格网的形式可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大型建筑场地的建筑方格网可分Ⅰ、Ⅱ两级布设。

Ⅰ级可采用“十”字形、“口”字形或“田”字形,然后根据施工的需要,在Ⅰ级方格网的基础上分期加密Ⅱ级方格网。

对于规模较小的建筑场地,则尽量布置成全面方格网。

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是扩展整个方格网的基础。

布网时,如图9-3所示,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量设在建筑场地的中央,并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其长度应能控制整个建筑场地。

方格网的折角应严格成90°。

正方形格网的边长一般为100~200m;矩形方格网的边长视建筑物的大小和分布而定,为了便于使用,边长尽可能为50m或它的整倍数。

方格网的边应保证通视且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应能长期保存。

(2)确定主点的施工坐标并将其换算成测量坐标

当场地较大、主轴线很长时,一般只测设其中的一段,如图9-4中的AOB段,该段上A、O、B点是主轴线的定位点,称主点。

主点间的距离不宜过短,以便使主轴线的定向有足够的精度。

在设计和施工部门,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常采用一种独立坐标系统,称为施工坐标系或建筑坐标系。

施工坐标系的纵轴通常用A表示,横轴用B表示,因此施工坐标系也称A、B坐标系。

主点的施工坐标一般由设计单位给出,也可在总平面图上用图解法求得一点的施工坐标后,再按主轴线的长度推算其它主点的施工坐标。

当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不一致时,还应进行坐标换算,将主点的施工坐标换算为测量坐标,以便求算测设数据。

如图9-5所示,设已知P点的施工坐标为(Ap、Bp),换算为测量坐标(xp、yp)时,可按下式计算:

(9-1)

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1)主轴线的测设

图9-7

图9-6中的1、2、3点是测量控制点,A、O、B为主轴线的主点。

首先将A、O、B三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再根据它们的坐标反算出测设数据D1、D2、D3和β1、β2、β3,然后按极坐标法分别测设出A、O、B三个主点的概略位置,如图9-7所示,以A′、O′、B′表示,并用混凝土桩把主点固定下来。

混凝土桩顶部常设置一块10cm×10cm的铁板,供调整点位使用。

由于主点测设误差的影响,致使三个主点一般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需在O′点上安置经纬仪,精确测量∠A′O′B′的角值β,β与180°之差超过限差时应进行调整。

调整时,各主点应沿AOB的垂线方向移动同一改正值δ,使三主点成一直线。

δ值可按式(9-2)计算。

图9-7中,u和r角均很小,故

(9-2)

图9-8

移动A′、O′、B′三个主点之后再测量

∠AOB,如果测得的结果与180°之差仍超限,应再进行调整,直到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为止。

A、O、B三个主点测设好后,如图9-8所示,将经纬仪安置在O点,瞄准A点,分别向左、向右转90°,测设出另一主轴线COD,同样用混凝土桩在地上定出其概略位置C′和D′,再精确测量出∠AOC′和∠AOD′,并按垂线改正法进行改正。

(2)方格网点的测设

主轴线测好后,分别在主轴线端点上安置经纬仪,均以O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向右测设出90°角,这样就交会出“田”字形方格网点。

为了进行校核,还要安置经纬仪于方格网点上,测量其角值是否为90°角,并测量各相邻点间的距离,看它是否与设计边长相等,误差均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此后再以“田”字形方格网点为基础,加密方格网中其余各点。

二、施工测量的高程控制

在建筑场地上,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点。

而测绘地形图时敷设的水准点往往是不够的,因此,还需增设一些水准点。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方格网点也可兼作高程控制点。

只要在方格网点桩面上中心点旁边设置一个突出的半球状标志即可。

此外,在施工场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准点的位置可能会变动,故需要在施工场地不受震动的地方,埋设一些供检核用的水准点。

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而对连续生产的车间或下水管道等,则需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

为了测设方便和减少误差,在每幢建筑物的内部或附近还应专门设置±0.000水准点(其高程为每幢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

±0.000水准点的位置多选在比较稳定的建筑物的墙、柱侧面,以红漆绘成倒三角形。

第三节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民用建筑一般是指住宅、办公楼、食堂、俱乐部、医院和学校等建筑物。

施工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的要求,把建筑物的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配合施工进度以保证工程质量。

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

设计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依据,在测设前,应熟悉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了解施工的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的尺寸和施工的要求等。

测设时必须具备下列图纸资料。

总平面图(图9-9)是施工测设的总体依据,建筑物就是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给的尺寸关系进行定位的。

建筑平面图(图9-10)给出建筑物各定位轴线间的尺寸关系及室内地坪标高等,它是放样的基础资料。

基础平面图给出基础轴线间的尺寸关系和编号,是基础轴线测设的主要依据。

基础详图(即基础大样图)给出基础设计宽度、形式及基础边线与轴线的尺寸关系。

立面图和剖面图给出基础、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设计高程,是高程测设的主要依据。

2.现场踏勘。

目的是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原有测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并调查与施工测量有关的问题。

3.平整和清理施工现场,以便进行测设工作。

4.拟定测设计划和绘制测设草图,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核对,以免出现差错。

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

建筑物的轴线是指墙基础或柱基础沿纵横方向的定位线。

它们相互之间一般是相互平行或垂直的,有时也呈一定角度(30˚、45˚等)。

通常将控制建筑物整体形状的纵横轴线称为建筑物的主轴线。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把建筑物的主轴线按设计要求测设于地面。

如图9-11所示,首先用钢尺沿着宿舍楼的东、西墙,延长出一小段距离l(通常为1~2m)得a、b两点,用小木桩标定之。

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上,瞄准b点,并从b沿ab方向量出19.120m得c点(因教学楼的外墙厚24m,轴线居中,离外墙皮12m),再继续沿ab方向从c点起量25.800m得d点。

然后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c、d两点上,后视a点并转90°沿视线方向量出距离l+0.120m,得M、Q两点,再继续量出15.000m得N、P两点。

M、N、P、Q四点即为教学楼主轴线的交点。

最后,检查NP的距离是否等于25.800m,∠N和∠P是否等于90°。

误差在1/5000和±1′之内即可。

 

三、民用建筑物的放线

建筑物的放线是根据已定位出的建筑物主轴线(即角桩)详细测设建筑物其它各轴线交点桩(桩顶钉小钉,简称中心桩)。

再根据角桩、中心桩的位置,用白灰撒出基槽边界线。

由于基槽开挖后,角桩和中心桩将被破坏。

施工时为了能方便地恢复各轴线的位置,一般是把轴线延长到安全地点,并作好标志。

延长轴线的方法有两种:

龙门板法和轴线控制桩法。

龙门板法适用于一般小型的民用建筑物,为了方便施工,在建筑物四角与隔墙两端基槽开挖边线以外约1.5~2m处钉设龙门桩(如图9-12所示)。

桩要钉得竖直、牢固,桩的外侧面与基槽平行。

根据建筑场地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在龙门桩上测设建筑物±0.000标高线。

根据±0.000标高线把龙门板钉在龙门桩上,使龙门板的顶面在一个水平面上,且与±0.000标高线一致。

安置仪器于各角桩、中心桩上,将各轴线引测到龙门板顶面上,并以小钉表示,称为轴线钉。

轴线控制桩(也称引桩)设置在基槽外基础轴线的延长线上,作为开槽后各施工阶段确定轴线位置的依据(见图9-13)。

轴线控制桩一般设在基槽开挖边线以外2~4m处。

如果附近有已建的建筑物,也可将轴线投测在建筑物的墙上。

图9-13

图9-14

 

四、基础施工的测量工作

开挖边线标定之后,就可进行基槽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不得超挖基底,要随时注意挖土的深度,当基槽挖到离槽底0.300~0.500m(图10-15的0.500m)时,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每隔2~3m和拐角处钉一个水平桩,如图10-14所示,用以控制挖槽深度及作为清理槽底和铺设垫层的依据。

垫层打好后,利用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钉,在垫层上放出墙和基础边线,并进行严格校核。

然后立好基础皮数杆,即可开始砌筑基础。

当墙身砌筑到±0.000高程的下一层砖时,可做防潮层并立皮数杆,再向上砌筑。

第四节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物的特点是建筑物层数多,高度大、建筑结构复杂、设备和装修标准较高。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各部位的水平位置、垂直度及轴线尺寸、标高等的精度要求都十分严格。

一、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

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的主要问题是控制竖向偏差,也就是各层轴线如何精确地向上引测的问题。

高层建筑物轴线的投测,一般分为经纬仪引桩投测法和激光铅垂仪投测法两种,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本节介绍经纬仪引桩投测法。

当施工场地比较宽阔时,如图9-15(a)所示,先在离建筑物较远处(一般为建筑物高度的1.5倍以上)建立中心轴线控制桩A1、A1'、B1、B1',并在这些控制桩上安置经纬仪,严格整

平仪器,望远镜照准墙脚上已弹出的轴线标志a1、a1'、b1、b1'点,用盘左和盘右两个竖盘位置向上投测到第二层楼板上,并取其中点,如图9-15(a)的a2、a2'、b2、b2'作为该层中心

的投影点,并依据a2、a2'、b2、b2'精确定出a2a2'和b2b2'两线的交点O2,

(a)(b)

图9-15经纬仪引桩投测

然后再以a2O2a2'和b2O2b2'为准在楼面上测设其它轴线。

同法依次逐层向上投测。

当楼房逐渐增高,而轴线控制桩距建筑物又较近时,望远镜的仰角较大,操作不便,投测精度将随仰角的增大而降低。

为此,要将原中心轴线控制桩引测到更远的安全地方,或者附近大楼的屋顶上,如图9-15(b)。

具体作法是将经纬仪安置在已经投上去的较高层(如第十层)楼面轴线a10O10a10'和b10O10b10'上,瞄准地面上原有的轴线控制桩A1、A1'、B1、B1',将轴线引测到远处,如图9-15(b)的A2、A2'即为A轴新投测的控制桩。

更高的各层轴线可将经纬仪安置在新的引桩上,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投测。

二、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物的底层室内地坪±0.000高程点,可依据建筑场地附近的水准点来测设。

±0.000以上各层的高程一般都沿建筑物外墙、边柱或楼梯口等用钢尺向上量取。

一幢高层建筑物至少要由三个底层标高点向上传递。

由下层传递上来的同一层几个标高点,必须用水准仪进行校核,看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其误差不得超过±3mm。

第五节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工业厂房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的方法施工。

厂房的预制构件主要有柱子(有时也现场浇铸)、吊车梁、吊车车轨和屋架等。

因此,工业厂房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是保证这些预制构件安装到位。

其主要工作包括:

厂房控制网测设、厂房柱列轴线测设、柱基测设、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等。

一、厂房控制网的测设

厂房与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它的柱子多、轴线多,且施工精度要求高,因而对于每幢厂房还应在建筑方格网的基础上,再建立满足厂房特殊精度要求的厂房矩形控制网,作为厂房施工的基本控制。

下面着重介绍依据建筑方格网,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的方法。

图9-16中,M、N、P、Q为厂房最外边的四条轴线的交点,其设计坐标已知。

T、U、R、S为布置在基坑开挖范围以外的厂房矩形控制网的四个角点,称为厂房控制桩。

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出H-I、J-K、I-T、I-U、K-S、K-R等各段长度。

首先在地面上定出I、K两点。

然后,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I、K点上,后视方格网点H,用盘左盘右分中法向右测设90°角。

沿此方向用钢尺精确量出I-T、I-U、K-S、K-R等四段距离,即得厂房矩形控制网T、U、R、S四点,并用大木桩标定之。

最后,检查,∠U、∠R是否等于90°,U-R是否等于其设计长度。

对一般厂房来说,角度误差不应超过±10″和边长误差不得超过1/10000。

对于小型厂房,也可以采用民用建筑的测设方法,即直接测设厂房四个角点,然后,将轴线投射至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

对于大型或设备基础复杂的长房,应先测设厂房控制网的主轴线,在根据主轴线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

如图9-17所示,以定位轴线Ⓑ轴和⑤轴为主轴线,T、U、R、S是厂房矩形控制网的四个主点。

图9-17

图9-16

二、柱列轴线的测设

如图9-18所示,A、B、C和①、②、③……等轴线均为柱列轴线。

检查厂房矩形控制网的精度符合要求后,即可根据厂房跨间距和柱间距用钢尺沿矩形网各边定出各轴线控制桩的位置,并打入大木桩,钉上小钉,作为测设基坑和施工安装的依据。

三、柱基的测设

(一)柱基定位

图9-19

图9-20

柱基定位就是根据基础平面图和基础大样图的有关尺寸,把基坑开挖的边线用白灰标示出来以便挖坑。

具体作法是安置两架经纬仪在相应的轴线控制桩(如图9-18中的Ⓐ、Ⓑ、Ⓒ和①、②、……等点)上交出各柱基的位置(即定位轴线的交点)。

图10-19所示,是杯型基坑大样图。

按照基础大样图的尺寸,用特制的角尺,沿定位轴线Ⓐ和⑤上放出基坑开挖线,用灰线标明开挖范围。

并在坑边缘外侧一定距离处订设定位小木桩,钉上小钉,作为修坑及立模板的依据。

(二)基坑的高程测设

当基坑挖到一定深度时,应在坑壁四周离坑底设计高程0.300~0.500m处设置几个水平桩,如图9-20所示,作为基坑修坡和清底的高程依据。

此外还应在基坑内测设出垫层的高程,即在坑底设置小木桩,使桩顶面恰好等于垫层的设计高程。

(三)基础模板的定位

打好垫层之后,根据坑边定位小木桩,用拉线的方法,吊垂球把柱基定位线投到垫层上,用墨斗弹出墨线,用红漆画出标记,作为柱基立模板和布置基础钢筋网的依据。

立模时,将模板底线对准垫层上的定位线,并用垂球检查模板是否竖直。

最后将柱基顶面设计高程测设在模板内壁,供柱子安装和修平杯底之用。

四、厂房构件的安装测量

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主要由柱、吊车梁、屋架、天窗架和屋面板等主要构件组成。

一般工业厂房都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的办法施工。

在吊装每个构件时,有绑扎、起吊、就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等几道操作工序。

下面着重介绍柱子、吊车梁及吊车轨道等构件在安装时的校正工作。

(一)柱子安装测量

1.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柱子吊装前,应根据轴线控制桩,把定位轴线投测到杯形基础的顶面上,并用红油漆画上“▼”标明(图9-21),同时还要在杯口内壁,测出一条高程线,从高程线起向下量取一整分米数即到杯底的设计高程,作为杯底找平的依据。

然后,在柱子的三个侧面弹出柱中心线,每一面又需分为上、中、下三点,并画小三角形“▼”标志,以便安装校正。

最后还应进行柱长检查与杯底找平。

通常,柱底到牛腿面的设计长度加上杯底高程应等于牛腿面的高程(图9-22),即H2=H1+l。

但柱子在预制时,由于模板制作和模板变形等原因,不可能使柱子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在浇注基础时把杯形基础底面高程降低2~5cm,然后用钢尺从牛腿顶面沿柱边量到柱底,根据这根柱子的实际长度,用1:

2水泥沙浆在杯底进行找平,使牛腿面符合设计高程。

 

2.安装柱子时的竖直校正

柱子插入杯口后,首先应使柱身基本竖直,再令其侧面所弹的中心线与基础轴线重合,其偏差不超过±5mm。

用木楔或钢楔初步固定,然后进行竖直校正。

校正时用两架经纬仪分别安置在柱基纵横轴线附近,如图9-23所示,离柱子的距离约为柱高的1.5倍。

先瞄准柱子中心线的底部,然后固定照准部,再仰视柱子中心线顶部。

如重合,则柱子在这个方向上就是竖直的。

如果不重合,应进行调整,直到柱子两个侧面的中心线都竖直为止,按规范规定柱子竖直度允许偏差为:

5m高以下不超过±5mm,5m高以上不超过±10mm。

柱子校正好以后,应立即灌浆,以固定柱子的位置。

实际安装时,为了提高速度,常把成排的柱子都竖起来,然后逐个进行校正。

通常把仪器安置在纵轴的一侧,在此方向上,安置一次仪器可校正数根柱子,如图9-24所示。

五、吊车梁及吊车轨道的安装测量

(一)吊车梁的安装测量

吊车梁的安装测量主要是保证吊装后的吊车梁中心线与吊车轨道的设计中心线在同一竖直面内以及梁面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

安装前先弹出吊车梁顶面中心线和吊车梁两端中心线,要将吊车轨道中心线投到牛腿面上。

其步骤是:

如图9-25,利用厂房中心线A1A1,根据设计轨距在地面上测设出吊车轨道中心线A′A′和B′B′。

然后分别安置经纬仪于吊车轨中线地一个端点A′上,瞄准另一端点A′,仰起望远镜,即可将吊车轨道中心线投测到每根柱子的牛腿面上并弹以墨线。

然后,根据牛腿面上的中心线和梁端中心线,将吊车梁安装在牛腿上。

吊车梁安装完后,应检查吊车梁的高程,可将水准仪安置在地面上,在柱子侧面测设+50cm的标高线,再用钢尺从该线沿柱子侧面向上量出至梁面的高度,检查梁面标高是否正确,然后在梁下用铁板调整梁面高程,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二)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图9-25

 

安装吊车轨道前,须先对梁上的中心线进行检测,此项检测多用平行线法。

如图9-25,首先在地面上从吊车轨中心线向厂房中心线方向量出长度a(1m),得平行线A″A″和B″B″。

然后安置经纬仪于平行线一端A″上,瞄准另一端点,固定照准部,仰起望远镜投测。

此时另一人在梁上移动横放的木尺,当视线正对准尺上一米刻划时,尺的零点应与梁面上的中线重合。

如不重合应予以改正,可用撬杠移动吊车梁,使吊车梁中心线至A″A″(或B″B″)的间距等于1m为止。

吊车轨道按中心线安装就位后,可将水准仪安置在吊车梁上,水准尺直接放在轨顶上进行检测,每隔3m测一点高程,与设计高程相比较,误差应在±3mm以内。

还要用钢尺检查两吊车轨道间跨距,与设计跨距相比较,误差不得超过±5mm。

 

第六节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随着工程建筑物的修建,建筑物的基础和地基所承受的荷载不断增加,引起基础及其四周地层的变形,而建筑物本身因基础变形及其外部荷载与内部应力的作用,也要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在一定范围内可视为正常现象,但如果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营管理期间需要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通过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可分析和监视建筑物变形的情况,当发现有异常变化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今后的设计积累资料。

一、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又称垂直位移观测。

目的是测定基础和建筑物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在施工初期,基坑开挖使地表失去平衡,荷载减少会使基底产生回弹现象,随着基础施工的进展,荷载又不断增加,使基础产生下沉;加上地下水或打桩影响及气温变化,使基础连同上部建筑在垂直方向产生变化。

所以,沉降观测是在基坑开挖之前就要进行,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之中。

直至竣工使用若干年后,通过观测证明位移现象停止,地基基本稳定,方可停止观测。

1.水准点的布设及其高程测定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定期地测定建筑物上设置的观测点相对于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作为不变高程点)的高差变化量。

沉降观测水准点,应布设在地基受震、受压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应尽量靠近观测点(一般不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3个。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水准基点测定,它可布设成闭合环、结点或附合水准路线等形式。

2.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和要求

观测点就是设置在待测建筑物上,作为沉降观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