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3279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docx

领会新课标构建高校课堂

 

论文名称:

《探究“3M·HET”模式在化学

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

谢海杨红敏

单位: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探究“3M·HET”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

“立足于学生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师该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来促成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呢?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化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对3M·HET”(知识信息容量的最大化、思维活动容量的最大化、“有效信息交互量”最大化)高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尝试与实践,采用了民主、自学、讨论、合作教学模式,实践结果表明:

该模式不仅优化了化学科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的学习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关键词】化学学科新课程标准“民主、自学、讨论、合作”教学模式

一、当前课堂教学主导和主体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化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灌输式”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丧失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教师的课堂教学虽然借鉴了一些理论和方法,但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根本地变革,应考竞争力发展水平达不到预想的期望值。

升学的恶性竞争,使学生、教师的发展进入透支性应付状态。

学生学习水平日趋分化,后进面日趋扩大,班级结构、学习环境趋于恶化,班级总体水平难以有效提高。

教学改革遭遇发展“瓶颈”,教师的改革积极性受挫,热情消退,焦虑、浮躁、埋怨情绪在放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

“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化学的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的方式。

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同时高中化学课程设立‘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高中化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化学学习中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那么,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师该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来促成学生“民主开放、自学探究、讨论活动、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进而具有创新意识呢?

这是摆在每一个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二、新课标下全新的化学教育理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化学教育理念:

1.化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化学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3.化学教学的目标要注重教师、学生的发展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传统的化学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基本能力,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

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有较明显的优势。

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创造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却不够。

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看,更新理念,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合作交流、探索化学学知识,“民主、自学、讨论、合作”作为一个有教师指导、学生高度自主参与的学化学、用化学的过程,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

三、“民主开放、自学探究、讨论活动、合作互助”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只有教学理论与学生实际的结合才能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现代的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

“民主开放、自学探究、讨论活动、合作互助”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学化学、用化学的过程。

特别对于教师来说,它的主旨应是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索求解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加深对化学意义、功能的理解,树立学好的信心,学会思维,提高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师的“导”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好问题环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最终由学生“自主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使获取知识成为继续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起点和手段,形成新问题环境和学习过程的循环。

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教研室的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导入情境-----自主学习-----分组探究-----讨论互动-----交流分享-----巩固练习-----归纳概括”为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

(二)“民主开放、自学探究、讨论活动、合作互助”的教学模式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

实际上它就是“体现发现法、问题解决、引疑法”等诸多教学模式的共同优点,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主导、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上,由学生自主控制和完成。

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

也可以说,化学学习是思维和实践的结合,不是教出来的。

一个学生没有活动,没有积极的思维,就不会形成学习。

化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口交流,“民主开放、自学探究、讨论活动、合作互助”是实现思维和实践的有效途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标的探索和高度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由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的转移。

教师从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出发组织教学,课堂的主活动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自主的自学、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

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总是正确的指导者”,而应不时扮演下列角色:

不仅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演员,是完成戏的一员;参谋——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弄清楚、说明白,完成进度;仲裁者和鉴赏者——评判学生工作及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的有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在教学的组织中体现“学法”,把教和学融为一体。

第三、它是由他律向自律方向发展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把教师的外部控制转变成学生的自我控制的过程,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

“导学”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模本”,是学生完成自学的体验和准备。

而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过程和方法,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这才是“导学”的最终目标。

(三)“民主开放、自学探究、讨论活动、合作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这种模式实施的要点是:

 

 

1.设置问题、构建问题环境.

根据教学内容常常采用让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学生讨论、研究提出问题或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结合学生讨论的方案进行分析得到结论。

例如:

某同学欲利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探究“铝热反应”中熔融物的成份。

该同学经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

(1)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

其理由是: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该同学为确定熔融物中是否还会有残留的Fe2O3 ,将熔融物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KSCN试剂。

请你分析该设计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若要测定该熔融物中铝元素的含量,请设计实验,写出所用试剂的名称和实验步骤(不用写化学方程式),列出铝元素含量的计算式。

本题的第(4)小题,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称量固体m克→过量稀盐酸中→过量氢氧化钠→过滤→称量

方案二、称量固体m克→过量氢氧化钠→过滤→称量

方案三、称量固体m克→过量稀盐酸中→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滤液→过量二氧化碳→过滤→干燥称量

课堂教学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进行逐一的讨论和分析,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可以寻找出答案的正确与否,答案的优缺点,最优化的答案,信息的交互过程中取得课堂的高效。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但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在教学中最好不要把问题简单的设计成一问一答的简易交流,也不一定是按部就班的程序作业,特别是不要将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化或给予太多的题设条件以影响学生的思考余地,问题的设计应该是待解决问题而提出的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正确思维、激发探索的导学问题。

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尽可能的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境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共享将目标分解

对设置的问题通过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形成化学问题,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可熟悉、更清晰地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

例如:

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现有以下药品:

锌粒、铜片、浓H2SO4、浓HNO3、蒸馏水、NaOH溶液。

打开K1关闭K2,可制取气体。

(2)某同学用石灰石、醋酸、硅酸钠溶液等药品设计了另一实验。

他的实验目的是;将A中液体加入B中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以该题提出问题:

中学化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方法?

什么特点?

怎么归类?

怎么收集?

等等。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以此加深对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方案的理解。

通过“问题——引探”教学以“问题”为中心,首先使学生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具体依据有较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类科学研究能力;其次使学生明确实验方案的科学依据、适用范围和条件,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的一般思路。

3.激励学生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自己思考、翻阅资料”,也可搞“分组讨论”。

例如:

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装置甲能否证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气体    (填:

“能”或“不能”)请阐述理由(包括化学方程式)是      

(3)若用实验装置乙进行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在课堂教学中,以“以气密性检验为中心”展开问题设问,总结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原理及方法。

从理论分析到实验的具体操作,以此达到实验和思维有机配合,有效地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通过教学中联想和比较法的渗透,学生掌握了如何把这一装置与另一个装置进行联想对比,重新进行组合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开了思维,启迪了思想,去进行新的设计和新的创造。

四“民主开放、自学探究、讨论活动、合作互助”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

“民主开放、自学探究、讨论活动、合作互助”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成为“策划者、引领者、组织者、控制者”。

最关键是“问题设计”,问题环境设计不单单是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预计解决方式、连锁引发新问题的方式等。

怎样设计问题环境应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为达到“3M·HET”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第一,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要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师要有勇气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教师要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来提高自己。

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

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教师要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如果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

 

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应该切实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有勇气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尽到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

2.《“3M·HET”》高效教学模式2010年济南教研室

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12陕西师大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