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3895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和反思

设想概述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

语言美和意境美以及人文美的结合,使得任何的拆解都于心不忍,于是笔者决定将本文上成鉴赏课。

●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清新、自然、含蓄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教学方法1、诵读法2、仿写法3、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有一笔足够的钱,可以修建一所自己的小屋,你们会把它修在哪里呢?

(学生自由回答)由刘禹锡的《陋室铭》导入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

我想,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小屋。

它可能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在郑愁予的江南小镇,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也许像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更或许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或者干脆就是刘禹锡的一间陋室。

这房子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房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板书: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二、作者简介李乐薇:

生于1930年,是江苏南京市人。

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后来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他以散文见长,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婉丽而富有感情。

他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有接受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故而作品善于借助有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主观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色、有光、有味、有形的物象幻景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绪”。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脉1、多媒体朗读:

欣赏文章开头的几段文字,学生初步交流阅读的感受。

(明确:

语言优美)2、把握文章脉络,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如诗如画的意境。

提问:

文章写了哪些与小屋有关的景物?

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请学生找出印象最深刻的语句,试加以分析)明确:

山之屋树之屋花之屋光之屋夜之屋1、山之屋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比喻)明确:

“山如眉黛”——形状如眉,色泽如黛。

眉眼是人最有神采之处,是精神风貌的外在体现,“眉清目秀”“浓眉大眼”。

作者特别选取“眉黛”来形容山,赋予山于女性的阴柔之美。

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以“痣”来喻小屋,新颖独特。

美眉上的美人痣,醒目而美丽,爱慕之情已显露于字里行间。

“恰”字准确地说明“山”与“小屋”之间的契合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化用古诗:

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②“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博喻)明确:

注意本体和喻体,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特别是前两个比喻捕捉美的形象,“飘”和“掠”形成的的动景,使小屋点缀山形成的静景之美变得生动、灵动而富有情调,令人恍然神往。

化用古诗:

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温庭筠《菩萨蛮》“雁飞残月天”。

2、树之屋①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绘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近看)明确: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

作者先把镜头对准小屋,逐渐拉近,置小屋于“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的“美妙的绿的背景”中:

学生能想象出小屋在绿树环抱中,显得别致小巧。

接着作者把镜头再次拉近,定格于一棵大树与小屋,“细而密”“美而浓”的大树的浓阴使画面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而小屋则如一位绅士或隐士一样,静立于浓阴之下,使这幅风景画更加迷人,更呈风采。

②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远观)明确:

作者把山间小屋喻为“鸟”,喻为“蝶”,两个新颖独特的喻体的运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感觉上,写出了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那轻灵自由、翩然若舞的姿态。

3.花之屋(周围及天空)①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的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比喻的修辞手法,联想的运用)明确:

领土——有形的花园——有限领空——开放性的院子——无限4.光之屋①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明确:

破晓和入暮,体现作者对光线变化的细微观察和独特感受。

“破、入”说明这是一个静观的过程,奇特的想象也就在静观中产生,获得美的享受。

“群山环抱小屋,犹如花瓣簇拥花蕊”——破晓时刻,光线逐渐加强,小屋形态逐渐明晰而突出,群山则仿佛逐渐后退,这说像花蕊慢慢绽开似的;入暮,又把光线喻为“花瓣微微收拢”,富有神话异彩,即“浪漫的文学性”。

5.夜之屋①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明确:

这些情文并茂的语句,把小屋的淡淡影像和山下明亮的万家灯火对比,给小屋创造了一种如烟似雾、朦胧缥缈的背景。

淡淡的灯光衬以迷蒙的月色、点点星光,真如蓬莱仙境,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

引用古诗: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四、文章主旨:

1、“我的空中楼阁”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是存在呢?

实(物):

我家居的小屋,建在山上,在烟雾迷蒙之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

虚(志):

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幸福的开阔的生活环境。

五、仿写练习:

(1)山如眉黛,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语段组成前后呼应、衔接紧密的排比句。

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背诵2—3段你认为最有文采的文字。

2、我们的身边同样有能触动我们的一草一木,一屋一阁,请同学们模仿李乐薇的比喻手法,拟写一两个感情真挚,新颖独特的比喻句。

附:

板书我的空中楼阁山————玲珑树————轻灵花————开阔追求自由开放向往柔美宁静光————浪漫夜————朦胧教学反思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热情极高,他们也和作者一样融入到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他们也用自己纯真的心灵去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回归自然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的阵地上把这个主题发扬光大,他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更关系到我们人类的未来。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筑美丽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