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3978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傅小明1,蒋萍2,孙虎1,杨在志1,李新星1

  (1.宿迁学院金属材料教研室,江苏宿迁223800;2.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

阐述了高校工科类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其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为例,论述了该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在课时安排、考试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经验,即遵循基础英语的教学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词(或者短语)→句子→篇章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已指出专业英语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和任重道远的过程,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只有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校专业英语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工科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宿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材料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2013YJG07)

  作者简介:

傅小明(1972-),男,四川广元人,博士,副教授,宿迁学院金属材料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蒋萍(1977-),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孙虎(1986-),男,江苏宿迁人,硕士,讲师,宿迁学院金属材料教研室,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杨在志(1978-),男,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宿迁学院金属材料教研室,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李新星(1983-),女,江苏灌云人,硕士,讲师,宿迁学院金属材料教研室,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

  高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英语的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基础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缩写为EGP)和专业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缩写为ESP)[1-4]。

前者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语言能力,即要求学生在英语方面具备基本的听、说和写的能力;后者是以英语讲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大学EGP的后续英语课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即要求学生掌握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方法,掌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技巧,能够以英语为工具熟练交流并获取专业领域的前沿资讯和信信息的能力[5]。

通过这两个阶段比较可知,ESP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学习和相关专业领域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就是说,ESP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高级阶段,是一门将英语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既不是专门的单纯英语的教学,也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的教学。

它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正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指出: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6]。

这就表明ESP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的EGP的教学任务是由该校的外语学院(系)承担,而ESP的教学任务则是由相应的专业课教师承担。

前者由具有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指导和统一的考评方法;而后者是由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指导和统一的考评方法。

因此,如何搞好ESP的教学,如何提高ESP的教学质量等,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目前,对于这些问题,已有大量文献报道的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和对策[7-14]。

  但是,作者在多年的ESP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扎实,但是一旦遇见很专业性的问题就发愁。

比如,“10年”文献翻译为“10years”,这个学生是没任何问题的,但是,如果文献翻译为“10yrs”,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如,“黄河路”这个地名,大多数学生还翻译为“YellowRiverRoad”,其实这个就是一个专用名词,直接翻译为“HuangheRoad”即可;又如,“45#钢的热处理”,有个学生在毕业论文将其翻译为“45#SteelHeatTreatment”,如果这么翻译,那么“的”就没有翻译出来,正确的翻译应该为“HeatTreatmentof45#Steel”,仅仅一个简单的“of”,翻译出来的短语存在天壤之别;再如,“……的研究”,大家都喜欢翻译为“Researchon…”等,其实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

因此,在ESP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ESP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找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ESP教学发展之路,是迫在眉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以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ESP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进行ESP教学的改革,以期为国内专家学者及同行提供借鉴。

  一、教学对象及课时安排

  据了解,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科类专业的ESP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很少,一般为32个学时,2个学分(每16个学时为1个学分)[10]。

这样时间短,课时少,学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规定教学要求。

针对这个现状,宿迁学院对ESP的教学任务安排延长了开课时间和增加了课时。

比如,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ESP是面向该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必须专业课程。

选课人数一般在45人左右。

总的课时为64个学时,共计4个学分。

分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开设,每个学期均为32个学时。

这样在时间上不仅确保了学生学习ESP有足够的时间,还能保障教学有充足的时间,为提高ESP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时间保障。

从而避免了因教学时间不足,减少和压缩教学内容,达不到学生学习ESP的目的和要求。

  二、考试方式

  一般高校工科类专业ESP的考试采取的是开卷、半开卷或者闭卷方式。

而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ESP的考试方式采取则是闭卷考试加以考教分离的方式,即考试试卷是采用试卷库,从试卷库里随机抽取试卷作为考卷。

最终成绩的评定是期末卷面成绩的70%加平时成绩的30%。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上课时出勤情况、课堂上的表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

这种考试方法的优点是防止了任课教师考前有针对性复习、泄露考试题目或者教什么考什么的弊端,为ESP的考试评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教学内容

  由于ESP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雄厚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教材选择不当、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很容易在一开始时使得学生对ESP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为了激发学生对ESP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采用的教材是匡少平等人编写的《材料学科与工程专业英语》[15],主要是选取该教材中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科普性读物为教案内容(见表1),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准确地掌握金属材料工程学科方面的专业术语写作、能翻译专业材料方面的简单句子,以及能阅读专业方面的文献等。

第二学期采用的教材是刘爱国编写的《材料学科与工程专业英语》[16],主要是选择该教材中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为教学内容(见表1),其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准确地翻译金属材料工程学科方面的专业句子,能翻译简单的专业短文,流利的阅读专业文献等。

这两个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使得学生对ESP的学习由浅到深,由容到难的过程,激发学生对ESP的学习的热情,然后逐渐加大难度,避免学生对ESP的学习在一开始时产生抵触情绪等厌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

  据文献报道[7,8,10,11,14],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方法是以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这样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发挥出来。

本文作者在教学中的手段是PPT辅加板书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讲解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每个学生翻译一句话,教师进行纠错和修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扩展。

比如,当句子中有“with”这个介词时,那么就给学生扩展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随着化学反应温度的升高(WiththeincreasementoftheChemicalreactiontemperature)”和“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Withtheincreaseofthereactiontime)”等。

将科技文献中常见的句型通过“With”这个介词给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掌握。

与此同时,也将本学科出现新技术的专用名词传授给学生,比如,“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

当然,这个“纳米(Nano)”也可以开展为“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纳米工程材料(Nanoengineeringedmaterials)”和“纳米结构材料(Nanostructuredmaterials)”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本专业新的发展动向,还能很快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这些专业ESP词汇和短语。

同时,在教学中穿插社会上使用ESP时出现的错误为例给学生讲解。

比如,在开往贵阳的火车的车厢上将“贵阳”翻译为“Expensivesun”,这个是及其错误的,因为“贵阳”属于专用名词,按照英语中约定俗成的习惯,那么“贵阳”直接翻译为“Guiyang”即可。

这就是大三学生第一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与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生硬难懂的ESP词汇和长句相比,他们会感觉到学习ESP很轻松、很快乐,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ESP的热情。

  在此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已掌握了一定量ESP的词汇和句型,然后逐渐加大ESP的教学难度,教学重点转移到ESP的句子学习上。

尝试着让学生将中文专业短句翻译为英文和英文专业短句翻译为中文,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进行讲解。

比如,“金属就是通常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元素。

许多金属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以及良好的延展性(参考译文:

Metalsareelementsthatgenerallyhavegoodelectricalandmetalshavehighstrength,highstiffness,andhavegoodductility)”,在这句话中,有两个“具有”,而这两个“具有”的翻译情况是不同的,前者的“具有”在定语从句中表现出来,后者的“具有”是直接作为谓语的。

又如,“Castingprocessesandcast-materialtechnologiesvaryfromsimpletohighlyandprocessselectiondependsonthepart´scomplexityandfunction,theproduct´squalityspecifications,andtheprojectedcostlevel(参考译文:

铸造工艺和铸造材料技术从简单到高度复杂变化很大。

材料和工艺的选择取决于零件的复杂性和功能、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成本预算水平)”,在这个句子中,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从……到……的变化(varyfrom…to…)”和“以……为依靠(dependon…)”这两个介词短语等。

  有了上面教学作为铺垫,就可以更进一步加大ESP的教学难度,教学重点由ESP的句子学习转移到ESP的短文学习上。

可以让学生尝试翻译科技方面的小短文。

比如,“触控荧幕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游客导览系统、自动柜员机、销售点终端机、工业控制系统等。

在2000年,六家专门厂商加上几家大公司的触控产品部门,总产值高达八亿美元。

由于这种介面使用方便、经久耐用,而且花费不高,因此市场还在成长之中(参考译文:

Weusetouchscreenseverywhere:

touristkiosks,automatictellermachines,point-of-saleterminals,industrialadozenvendors,plusin-housedepartmentsatmajormanufacturers,produced$800millionworthinmarketisgrowingbecausetheinterfacesareeasy-to-use,durableandinexpensive)”。

在这个中文科技短文中,要求学生不要急于翻译,先读懂其中文意思,理清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再试着翻译,在翻译时先找到每句话的主谓宾,然后再将修饰主谓宾的部分加到相应的位置。

比如,在这个短文中“触控荧幕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游客导览系统、自动柜员机、销售点终端机、工业控制系统等。

”这句话,其中心意思是“触控荧幕的应用”,其他部分都是修饰成分。

只要把“触控荧幕的应用”的主谓宾翻译出即Weusetouchscreens,然后将各个部分的修饰成分加到相应的位置即可。

或者是“Youcanguess,ofcourse,whetherthemanwasansweringtruthfully,buttoday´spolygraphstheyrecordarepulse,respiration,skintemperature,andothersignsthatmaysuggestwhethersomeoneseemsnervouswhenaskedadamningquestion(参考译文:

当然,你可能猜想这家伙在说假话,但今天所用的测谎仪却不能。

它们所能记录的脉搏、呼吸、皮肤温度和其他信号,只能提示某人在回答一个非常不利的问题时似乎有些紧张)”。

对于这段科普的英文短文,要求学生在翻译前一定要读懂其英文意思,即使有个别单词不熟悉或者不认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猜”。

例如,这个短文中的单词“polygraphs”,是一个生僻单词,但是通过上下句可知,整个短文的意思是“记录了人体反应的一些信号”,并结合常识性知识可以推测出这个单词可能是与“谎话”方面的东西有关联,再根据其后缀“-graph”表示“书写器、描绘器、记录器、书写的结果”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polygraphs”的意思就是“测谎仪”。

然后再进行翻译,在正式翻译时不要直译,而是要意译,翻译完后再对语言进行整理、修改和润色。

这种由词(或者短语)→句子→篇章的过程,是遵循了EGP的教学规律,也是适合ESP的教学规律。

从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ESP第二学期期末总评成绩分布如图1,从图1可知,总体上来看,学生的不及格率明显减少,学生的总体成绩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采用该教学方法后教学效果显现出良好的势头。

  五、结束语

  虽然宿迁学院在ESP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ESP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只有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校ESP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JordanRforAcademicPurpose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2]林春洋。

工科院校中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

(1):

153-154.

  [3]蔡激扬。

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初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6):

94-96.

  [4]王国平,王宏青。

加强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J].广州化工,2014,42(16):

162-164.

  [5]冯月春,张翠玲,郭莹。

关于本科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6(29):

188-189.

  [6]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王壮,雷琳。

理工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

(1):

104-106.

  [8]李小红,张瑞州。

浅谈高校专业英语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8):

169-170.

  [9]孙运兰,朱宝忠,刘小芳。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

79-80.

  [10]柳秉毅,杨宗辉,张炎。

应用型本科学生专业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

68-72.

  [11]段爱军,孟祥海。

提高化工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4(25):

228-229.

  [12]陈晔。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广州化工,2014,42(7):

171-172.

  [13]塔娜。

普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9):

116-119.

  [14]李勇峰,姚建国。

提高理工科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J].大学教育,2014,(7):

145-146.

  [15]匡少平,王世颖。

材料学科与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6]刘爱国。

材料学科与工程专业英语[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