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4449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docx

五下第八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主题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2页至第8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相应的数据。

教学难点:

对复式条形统计图作出分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投球图。

师:

我们一起来看一名同学的投球图,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

生1:

与球的类型有关系吧。

生2:

可能单手投球远些吧。

师:

如何验证呢?

生:

我们可以用同一种类型的球进行实验,然后再收集并整理数据。

师:

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统计表。

师:

观察统计表,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

第一活动小组7名同学单手投球的距离和双手投球的距离。

师:

是的。

你能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生:

可以制成两个条形统计图。

师:

你能用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

生:

可以用两个不同颜色的色条分别代表单手投球的距离和双手投球的距离。

师:

很好,请看下面的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统计图)这叫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就是用两个不同颜色的色条分别表示出每一名同学单手投球、双手投球的距离,然后根据投球的个数分别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师:

你从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

1号、2号、3号、5号、7号同学单手投球比双手投球的距离远,4号同学双手投球的距离远,6号同学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的距离相等。

师:

说得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一些?

生:

单手投球。

师:

与你猜测一致吗?

想不想亲自尝试呢?

生:

一致。

下次体育课我们要亲身体验。

师:

好的,记得要将活动数据记录下来,并与这7名同学的成绩进行比较。

2、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第1题。

师:

如何比较今年和去年哪年的空气质量好一些呢?

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

可以采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每年的空气质量。

师:

说得好。

请看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年6~9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情况的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第1题统计图)从统计图上看,这几个月中,哪一年的空气质量情况更好?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

空气质量好就是优良天数多,应该是2012年空气质量好。

师:

你们分析得非常正确。

3、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第2题。

师:

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作出正确的分析。

你们想不想根据一组数据制作统计图呢?

生:

想。

师:

请看红光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部分学生营养情况评价表,你能根据这组数据完成统计图吗?

请打开教材第83页,根据图例独立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

你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

从2007年到2012年营养不良的人数逐年减少,从2007年到2010年肥胖人数逐年增多,从2010年到2012年又有所下降。

师:

分析得很到位。

老师很欣赏你们。

师:

我们大家通过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有不少体会,请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

复式条形统计图就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色条表示不同的数据,既能表示出不同数量的多少,又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比较,使人一目了然。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用两个不同颜色的色条表示出两种类型的数据。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类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对一组数据进行比较。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不要忘记图例。

教学后记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主题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4页至第8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复式统计图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能根据图中数据增减变化的趋势,对后续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与估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

我们要想了解中国最南位置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在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需要做成什么样的统计图?

生:

根据最高气温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

我们要想了解中国最北的漠河县在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需要做成什么样的统计图?

生:

根据最高气温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

老师想把这两个地方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同时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

生:

放在一幅统计图中。

师:

说得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第一个统计图。

师:

一条折线统计图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两条折线统计图叫复式折线统计图。

此图是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你从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

我发现图中是用不同颜色的折线分别表示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和漠河县的最高气温。

师:

很好。

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

这样的统计图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两个地方的最高气温温差很大。

师:

说得太好了。

观察统计图,请同学们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温差相差最大?

相差多少?

(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漠河呢?

(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1:

4月9日的最高气温温差最大,相差29℃。

生2:

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4月10日。

生3:

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相差很小,漠河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多达8℃。

生4:

从总体上看,这几天两地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比较平稳,漠河的最高气温温差较大。

师:

你们分析得非常准确。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确告诉了我们很多的信息。

2、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第二个统计图。

师:

我们一起来读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1:

10月1日最高气温27℃,是最高气温最高的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是24℃,温差不大。

生2:

10月2日是最低气温最高的一天,达到16℃,10月6日最低气温最低,是10℃。

生3:

10月2日全天温差最小,10月3日和10月6日全天温差最大。

……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分析得很透彻,获得的信息也很多,老师非常高兴。

3、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试一试”。

师:

我们已经会读复式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自己完成一个?

观察统计表,你想到了什么?

生:

可以在一幅统计图上同时反映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气温,便于比较。

师:

怎样区分甲市和乙市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段、实线或虚线进行区分。

(师结合回答板书“——甲市”“┈┈乙市”)并指出这叫作图例,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一般标在统计图的右上角。

师: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85页边听老师讲解边画统计图。

(1)绘制统计图时,先描点,然后再连线。

(2)注意用不同颜色的线段、实线或虚线对甲、乙两城市加以区分。

(3)标题应该为“2012年甲、乙两城市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4)在每一个点的旁边写上相对应的数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

根据你们完成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出示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第1题。

师:

同学们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一起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师:

读统计图,说一说,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生1:

我可以分别找出2006~2012年患龋齿的男、女生人数分别是多少。

生2:

可以比较出男、女生患龋齿最多的一年。

生3:

2006~2012年患龋齿的男、女生人数的变化趋势。

师: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你们中有多少人患龋齿,算一算,占本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全班交流,学生小组内整理、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

师评价学生的患龋齿情况,强调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师: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出示教材第86页第2题)这是某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男、女生每年患近视的情况。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吗?

生:

先确定好图例,然后描点,再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该年级男、女生患近视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预计2013年男、女生患近视的情况会怎样?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

从2007~2012年男、女生患近视的人数都在逐渐增加,女生近视人数比男生多,预计2013年男、女生的近视人数还会持续增加。

师: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下面来看一组奇妙的变化图。

(出示教材第86页第3题)观察山猫和雪足兔猎获数随年份变化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

山猫的只数随着雪足兔的增加而增加。

师:

分析得很好。

当雪足兔受气候影响时,只数会减少,以雪足兔为食物的山猫也会随着减少。

师: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知道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生:

①先描点,然后连线。

②用图例来区分两种不同的数据。

③写清楚标题和点相对应的数量。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1、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2、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分析数据。

教学后记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主题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7页至第8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平均数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

前面我们认识了平均数,你对平均数有哪些了解?

生:

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数,就是平均数。

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平均数的知识。

1、课件出示下面的文字。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

师:

你知道1、2m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生1:

通过调查6岁儿童的身高得到的,在一些6岁儿童中,大多数身高不足1、2m,也就是说我国对于6岁以下儿童是免票乘车的。

生2:

在调查的6岁儿童中,这些儿童身高的平均数不超过1、2m。

师:

你们分析得很对。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

所以说你们解释的免票线的确定具有合理性。

2、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统计表。

师:

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生:

用总数除以总份数。

师:

请把统计表填写完整,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

选手1的平均分最高,他是第一名;选手3的平均分最低,他是第三名。

师:

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用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计分方法。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1:

有的评委打分太高或太低。

生2: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平均就更公平、更具有代表性了。

师:

说得很对。

请你按照这种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

按照这种记分方法重新计算后选手2是第一名,选手1是第二名,选手3是第三名。

师:

随着计算方法的改变,选手的名次也发生了变化。

说一说,现在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1:

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生2:

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

平均数真的很灵敏。

……

师:

你们理解和分析得很透彻。

的确,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具有代表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师:

我们大家进一步认识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

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它就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生2:

平均数很灵敏,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生3:

在计算平均数时,一般是先去掉极端数据再求平均数,这样求出的平均数才更具有代表性。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1、2m的意义

选手比赛:

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计分方法。

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教学后记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主题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练习七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9页至第9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理解,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统计知识体系。

2、以统计图知识为主线,让学生作图、读图、用图,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理解,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统计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对后续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学生交流汇报。

生1:

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均可表示两个或多个统计数量的情况,作图时要有图例。

生2: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表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

对于平均数的认识,你有什么体会?

生1:

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计算平均数时,一般应先去掉极端数据。

生2:

平均数可以很好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棒!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检查一下你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第1题。

师:

下图是中国儿童6~12岁标准身高对照图,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

6~9岁男生比女生高,10岁时男女生的身高基本相同,10~12岁女生比男生长得高。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分析得很透彻。

下面请看张叔叔的两块大小相同的玉米地。

(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第2题)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

我知道了2001年到2007年A地和B地的玉米产量。

师:

怎样计算哪块地的平均产量高一些?

生:

先分别计算两块地这7年的玉米总产量,然后除以7,就可以比较了。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师:

你觉得哪块地的产量有可能还会提高?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

你们的分析很合理,下面我们先来完成一幅统计图,再进行分析。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第3题)

学生读统计表,获取数据。

师:

根据表中的数据说一说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少合适。

生:

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0人比较合适。

师:

好,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90页第3题,填好人数和年级,确定好图例,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展示。

师:

观察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第4题。

师:

读统计表观察数据,你认为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生:

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

好。

请打开教材第90页第4题,先确定好图例,再描出各点,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展示。

师: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1:

2006~2010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比农村的居民多得多。

生2:

2007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最多,2010年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最多。

生3:

2006~2010年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呈上升趋势。

……

师:

你们的发现可真多,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

你能计算出2010年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比2006年约增长了几分之几吗?

生:

用2010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减去2006年的城镇人均消费,所得的差除以2006年的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

师:

农村呢?

生:

用2010年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减去2006年的农村人均消费,所得的差除以2006年的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

同学们完成得很好。

下面再看去年某地冰箱和热水器每月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第5题)看到起伏的折线,你想说些什么?

同桌交流发言。

师:

请同学们读题目中的问题,交流结果。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第6题,教师引导观察。

师:

这是9个学生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同一个物品的长度,你能估计一下它的实际长度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生1:

可能是6.3cm,因为测量结果得6.3cm的最多。

生2:

可以求出这9个数据的平均数。

生3:

可以去掉一个最大数值,再去掉一个最小数值后,求平均数。

师:

你们的方法很好,就按自己的方法估计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比较。

师:

你认为怎样的计算更有代表性?

生:

去掉一个最大数值,再去掉一个最小数值后,求平均数。

师:

很好,看下面的打分该怎样计算更合理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第7题)

生:

在实际中,我看到很多次计算选手成绩都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

这样的分数更具有代表性和公平性。

师:

说得太好了。

请你们计算出这位同学的最后得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比较。

师:

我们大家通过整理和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生:

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

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更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和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平均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计算平均数一般要去掉极端数据。

 

板书设计

练 习 七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首先要确定图例。

求平均数时,一般要去掉极端数据。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