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4451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docx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

云南楚雄州东兴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

”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

以下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以下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以下关于韩非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韩非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

B.韩非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C.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D.韩非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那么不变”的主张

4.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选项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启蒙运动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5.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

以下有关朱熹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

C.他提出了本心就是“良知”的观点D.他强调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7.以下有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的内容及影响,说法不准确的是〔〕

A.挑战正统,提倡个性B.批判专制,否定帝权

C.批判抑商,主张工商皆本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8.以下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印刷术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B.火药将欧洲的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C.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9.“神舟”七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

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

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B.唐宋C.元朝D.明朝

10.以下哪一幅书法作品最有可能出自柳公权之手〔〕

11.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

以下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楚辞宋词唐诗汉赋B.汉赋唐诗宋词楚辞

C.楚辞唐诗汉赋宋词D.楚辞唐诗宋词汉赋

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发展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13.有一种中国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下面四幅作品中,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14.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5.按照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排列以下思想主张的顺序〔〕

①“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③②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16.右图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①④

D.③④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

“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

18.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在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那么发展了儒家思想

D.儒家思想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19.回到1917年5月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

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

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

D.报纸上出现十月革命的报道

20.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

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表达了〔〕

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

21.“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那么昌,逆之那么亡。

”与时俱进是孙中山的革命品质。

20世纪20年代他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新内容包括〔〕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建立普遍平等的民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2.毛泽东指出: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D.表达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3.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发展,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24.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②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为新中国成立③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三位伟人的共同特点⑤三者中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25.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的有〔〕

①其核心都是实事求是②都是在对过去“左”的错误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③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④“计划”或者“市场”不是姓“资”或姓“社”的判断标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6.下面有关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主张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④人民民主专政学说

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

27.“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

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

”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28.“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这一诗篇的内容包括〔〕

A.决定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B.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30.2017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迅速奔赴灾区,担负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责任。

这一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首先代表的是〔〕

A.人民的利益B.党的利益C.国家利益D.民族利益

31.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32.“双百”方针提出以后,有人说:

“党这回提出‘百家争鸣’,我们解放后几年学习唯物论不是白学了吗?

”你认为应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①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斗争,通过比较和斗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②没有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过斗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③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④“百家争鸣”就是彻底自由了,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3.“XX教授,1949年1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上山下乡。

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现在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学校任教……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34.下图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

毛泽东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依据图片信息判断,此证件应出自〔〕

A.土地革命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5.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6.国20世纪70年代的恢复高考〔〕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表达②有利于社会公平竞争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④是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的成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7.1998年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占89%。

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提出“三个面向”④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8.有关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是邓小平为北京景山中学的题词

B.该题词时间为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

C.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

D.该题词的内容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39.“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说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A.“长征一号”航天运载火箭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5号”飞船D.“神舟6号”飞船

40.“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

A.钱学森B.杨利伟C.郭沫假设D.袁隆平

41.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C.集中力量重点攻关D.近现代以来,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42.以下有关智者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②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③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④全部集中于道德哲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3.《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和常人无异。

这幅画主要表达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B.人文主义的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D.“主权在民”的原那么

44.我们把智者运动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清楚地意识到人是社会舞台的主角

B.认为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

C.经常使用各式各样狡辩的语言和方法

D.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45.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

B.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

C.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D.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4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A.《圣经》B.《神曲》C.《九十五条论纲》D.《十日谈》

47.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为〔〕

①发展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48.“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B.提倡君主立宪,倡导言论自由

C.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D.宣扬权利平等,争取政治自由

49.如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

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

作品说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50.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最主要区别在于〔〕

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化艺术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

B.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产生,后者促成了革命与改革

C.前者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与教会特权

D.前者代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后者代表了已经形成的资产阶级

【二】材料题〔共4小题,共50分〕

51.〔6分〕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

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表达和历史评价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请回答:

(6分)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2分)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2分)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2分)

52.〔12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

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

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他指出: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五:

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

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

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1945.4〕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思想主张。

〔2分〕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孔子改制考》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

〔2分〕

〔3〕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4分〕

〔4〕简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4分〕

53.〔11分〕阅读以下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的简表

年份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数

在校学生数

学校数

在校学生数

学校数

在校学生数

1949年

34万

2400万

5219

127万

205

11.7万

2003年

49.13万

1.25亿

10.09万

9115.31万

1911

1175.05万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看,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反映了哪些现象?

〔1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视科学事业发展的措施?

〔5分〕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教育应如何发展?

〔3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54.〔21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

“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1〕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10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早期人文主义萌芽于哪个国家?

说出两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得以复兴,其复兴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4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7、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发展,主要表现为哪些学说或思想?

〔4分〕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