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5189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讲义

 

 

目录

教育学总体介绍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

一、教育的概述2

二、教育的起源2

三、学校教育制度2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4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4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4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5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5

本章结构图5

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6

第二节教育与科技、文化的关系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7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8

本章结构图8

第一节儿童身心发展概述8

第二节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小学教育9

一、遗传及其作用10

二、环境及作用10

三、学校教育及作用10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1

五、小学教育11

第四章教育目的11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12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13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15

第一节学生15

第二节教师17

第三节师生关系18

第六章课程19

第一节概述20

第二节课程目标21

第三节课程设计22

第四节课程实施23

第五节课程评价24

第六节新课改25

第七章教学26

本章结构图26

第一节教学意义与任务26

第二节教学过程27

二、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27

三、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7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方法28

一、教学原则28

二、教学方法28

第四节教学工作基本环节29

一、备课29

二、上课29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30

四、课外辅导30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30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30

第六节说课31

第七节教学策略31

一、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31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31

三、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31

第八章教学评价32

本章结构图32

第一节教育评价概述及其分类32

一、教育评价概念33

二、评价的作用33

三、教育评价的类型33

第二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评价33

一、现代教育评价概述33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方法33

第九章德育34

本章结构图34

第一节德育概述35

第二节德育过程36

第三节德育原则37

第四节德育途径37

第五节德育方法39

第六节德育模式40

第十章班级管理41

本章结构图41

第一节班级管理概述、班主任与班级管理41

第二节班主任的主要工作42

第十一章课外活动45

本章结构图45

教育学总体介绍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本章结构图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本节结构图

 

 

一、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

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代表人物:

孟禄。

4、劳动起源说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定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三)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四、教育发展的过程

(一)古代教育

把古代文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统称为古代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

2.古代印度

《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4.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总结:

古代教育的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

(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二)近代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三)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本节结构图

学科界定: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例如: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包括: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毫无疑问,首先需要提到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

助产术

2、古罗马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提出了

“白板说”。

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1762),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第一个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认为教育科学应该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国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该学派对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1930,中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原理、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著作。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本章结构图

 

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①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

②其次,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第三,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着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首先,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问题:

①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其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品德教育的内容。

总之,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超阶级”“超政治”。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第二节教育与科技、文化的关系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四、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等。

其中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

(三)学生文化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在: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

第一、教育内容的继承;第二,教育方式的继承;第三,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3、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本章结构图

第一节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人身心发展: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

 

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二、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洛克、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三、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五)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总结:

教育是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二节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小学教育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及其作用

(一)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二)遗传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格赛尔的成熟机制,成熟表现在两方面:

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错误观点:

遗传决定论)二、环境及作用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一)环境的构成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对儿童而言,常常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的。

(二)环境对人的作用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错误观点:

环境决定论)三、学校教育及作用

(一)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五、小学教育

(一)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以确定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如下。

1、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2、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六、中学教育

(一)少年期

1、年龄特征

心理断乳期:

13、14~16、17岁,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

有些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二)青年期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第四章教育目的

本章结构图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本节结构图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目的可以说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

一般说来,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总方针,但各级各类学校应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和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

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1、国家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的分为四个层次:

添加了课程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易混淆的概念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激励、评价

(五)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几种典型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观:

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

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3、教育无目的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

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七)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教育的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2、教育目的的性质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

本节结构图

二、我国教育目的表述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二)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三)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四、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二)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1985年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制定义

 

务教育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立法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

(三)小学教育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本章结构图

第一节学生

本节结构图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二)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出于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维护。

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1)无歧视原则

(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从三个层面进行:

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

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由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一)学生的权利

1、人身权。

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二)学生的义务

一是遵守法律、法规。

二是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三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第二节教师

本节结构图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强烈的示范性;2、独特的创造性;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二、教师素养

(一)思想道德素养:

1、思想素养2、政治素养3、职业道德素养

(二)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能力素养:

1、基础能力素养;2、职业能力素养

(四)心理素养

 

(五)身体素养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第一,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第二,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第三,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四、现代教师观

四、现代教师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三节师生关系

本节结构图

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被异化为人-物关系,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