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5305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docx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文言文知识点

伤仲永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世隶耕

属于

2、未尝识书具

曾经

3、父异焉

对……感到诧异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

从此。

就:

完成

5、邑人奇之

对……感到奇怪

6、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作宾客

7、父利其然也

认为……有利可图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

每天。

扳:

通“攀”,牵、引。

谒:

拜访

9、不使学

使: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

11、泯然众人矣

完全

12、贤于材人远矣

13、则其受于者不至也

14、伤仲永

哀伤、伤感

15、养父母

赡养

16、或以钱币乞之

有人

17、从先人还家

跟从

18、卒之为众人

卒:

最终

19、如此之贤也

(有)才能

20、固众人

本来

21、即书诗四句

二、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

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5、余闻之也久。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三、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

第二阶段:

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

“泯然众人矣”。

2、“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于人”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怎样看待?

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孙权劝学

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

1、卿今当涂掌事

当:

掌管。

当涂:

当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

研究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

只。

当:

应当。

见:

了解

4、孰若孤

孰:

5、蒙乃始就学

乃:

于是

6、即更刮目相待

更:

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

认清事物

二、翻译下列各句

答案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5、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三、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开卷有益

四、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3、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4、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这是侧面描写。

作用是:

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木兰诗》复习

按要求默写:

1.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    ,     ,   。

东西南北四句           

2.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     ,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4.描写木兰回到家中的心境(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的句子

   ,   ,   ,     ,    。

开 坐 脱 著 当 帖 六句

5.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

     ,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描写木兰经历和战争持久,战斗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

      ,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最能表现木兰做为中国女性淳朴(勇于献身,不慕荣华,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性格的句子是:

     ,      ;     ,        。

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  

9.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

     ,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0.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句子: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全诗中最富有喜剧色彩的句子      ,      :

       ,

          。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五.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木兰有许多可敬、可爱之处。

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个女孩子看到家里没有兄长,父亲已年老体衰,毅然替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又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和将士们一起拼死作战,十年驰骋于疆场,这种英雄气概也是可敬、可爱。

再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种高尚行为又是多么可敬、可爱。

 

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出塞》中,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

《木兰诗》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与“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的诗句是: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是:

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童年》

1、《童年》的作者是:

苏联作家高尔基

2、《童年》和《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3、《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人物形象分析

1)外祖父:

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

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

2)两个舅舅:

粗野、自私,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

★3)外祖母: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

“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对那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4)小茨冈:

乐观纯朴

5)老工人格里戈里:

正直

★6)阿廖沙:

能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5、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

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