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6763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docx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

附件五: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

 

社会实践

 

题目语文教育教学实习

分校甘肃电大武威分校

教学点古浪教学点

姓名严泰山

学号1562001456159

指导教师王瑞霞

 

 

附件三:

甘肃电大开放教育2015级(秋)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

社会实践成绩评定表

分校:

武威分校工作站:

古浪班级代号:

156********4501

姓名

徐元国

学号

156********59

届别

2015届

实践形式

语文教育教学实习

实践单位

古浪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实践时间

2017.3——2017.5

社会实践单位鉴定意见

该同志自觉遵守我校的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迟到、早退现象,无违法乱纪行为。

服从指导教师和领导的安排,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爱岗敬业,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处事稳重,待人热情,严守职业道德,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签字(盖章)古浪县黑松驿中心小学2017年5月18日

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

该生实习报告切合实际,过程认真细致,有分析有对策,有现实指导性。

格式规范,符合要求。

成绩68分。

签字(盖章)王瑞霞2017年5月20日

分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鉴定意见

同意

武威分校签字(盖章)2017年5月28日

省电大集中实践环节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签字(盖章)年月日

说明:

1.此表附于社会实践书面报告封面之后。

2.此表由工作站或教学点(班)自行复制。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报告

武威分校古浪工作站2015秋汉语言专科学号:

1562001456159姓名:

严泰山

一、实习时间

2017年2月—2017年5月

二、实习地点

古浪职教中心

三、实习步骤

第一周:

实习的准备工作阶段,第二、三周:

教学实习阶段,第四周:

实习总结阶段。

四、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地巩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并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更好地丰富我们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历,按照学校的规定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于13年11月——14年4月在古浪职教中心实习,具体情况如下:

五、实习情况

前段时间,我到古浪职教中心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本次实习目的是通过教育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电大远教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初步掌握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技能。

了解现今初中生和教育的现状。

实习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修改作业、批阅试题。

做一个语文教师所做的事情。

在整个实习期间,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由于教学经验尚浅。

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听课,虚心求教

  怎样上好语文课,这是实习的重点。

头两个星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听课,认真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习。

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活泼,一位严谨,从效果来看,前者要好一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分析,而这个学校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差,对抽象分析较难理解继而引发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即使部分能力强、愿意学的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些分析,也违背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对于这些十四岁左右的初二学生来说,最容易接受、最需要的是丰富的感性体验。

正如指导老师对我说的,像《听潮》这样的抒情散文,只要老师读好了,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了,课就上好了一大半。

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老师讲课有激情,学生不会不受感染。

二、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1、备教材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

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

有课时,我往往是凌晨五六点就起床备课,查资料,写教案,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

例如我在讲授“安塞腰鼓”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学难度比较大。

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

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

我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

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

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

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

我认为男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

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

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

2、备学生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

另一方面,我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很理想。

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3、备教法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有一位前辈对我说:

“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有的课用讲读方法比较好,有的课自读老师进行引导比较好,有的用电教手段比较直观形象等等,每节课都有比较适宜的方法,在备课时我都认真的进行研究。

4、备课的体会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

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

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

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三、授课,启发兴趣,创新方法

1、课堂教学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

因此,绝对不能忽视。

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

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

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

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

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

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散文单元,我上的是《白杨礼赞》第一课时,由于准备不充分,文章线索没有讲清楚,但是我注意到自己的朗读。

学校有课文朗读的磁带,但我还是在课堂上自己读了一遍课文,虽然没有专业朗读人员读的好,但我尽了自己的全力。

指导老师后来说,老师应该自己读,这样让学生感到亲切,不能自己不读,又说学生读的这不好那不好。

在启发学生课堂兴趣时我采用如下方法:

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

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诚然,中学生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以形象幽默的漫画激发兴趣,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2、课后辅导

 语文是语言。

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

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

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3、作业批改

   批改作业,我纠正每个错误,在批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勉励之,开导之。

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其作业本上写明,为了不浪费时间、精力、感情,我不改这次作业。

我的指导思想是要不断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在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过程中有反复,但不能“苦口婆心”,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要根据学生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措施。

改作文,我花的心血更多,我注重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

我认为表达的通顺与否、有无错字和内容的分量对初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最突出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并不怎么讲究章法,他们感兴趣的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老师把写作文看成纯粹技术性的练习,不关心作文的内容,就会失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

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是为了育人,不要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

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的指导思想。

4、授课的体会

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

上课内容丰富,现实。

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

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

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

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

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工作总结。

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电大武威分校实习学员教案

实习生姓名严泰山学号1562001456159专业汉语言(专科)班号136********4502

原任课教师指导教师孔昭玉2014年2月22日

实习学校

古浪职教中心

实习班级

高二

(1)班

实习学科

语文

课题

《淡之美》

教学目的

1、感悟文中不同方面的“淡之美”

2、了解作者其人和为人处世

课的类型

新授

教学方法

1、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自用参考书

中学语文教材全解

 

一.分析“女性美”——看美女

(PPT显示)范冰冰浓妆的两张照片

师:

她是谁?

生:

范冰冰

师:

看来你们和老师都是比较关注美女的。

两张艺术照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

浓妆艳抹

师:

你们欣赏这样的美吗?

生:

师:

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女孩子才是最美的,是值得回味的?

为什么?

生:

(在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提到“自然本色,韵味深远”等观点时,再PPT显示范冰冰淡妆的图片)

师:

对于女性的美,作者的观点时怎么样的呢?

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生:

齐读第2自然段

师(小结):

相对于借助化妆品的浓艳,我们更喜欢朴素的、自然的美,这给人一种纯真、清新的感觉。

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自然本色的美,才是有内涵的,才是韵味深远的,才是回味悠长的。

二、分析“风景美”——赏西湖

师:

自古苏杭出美女,西湖除了人美,其景也是吸引眼球的。

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西湖的风景吧!

(PPT出示)西湖冬韵图

师:

一幅“西湖冬韵图”很好的展现了西湖的美景。

怪不得苏东坡会写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来赞美西湖。

让我们也一起从诗中感受和领悟西湖的美景。

全班齐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

引导学生分析此诗。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美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

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美丽无比。

“把西湖比作西子”的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师:

不管是晴日下的西湖,还是雨后的西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

天然

师:

读文章第7段。

作者对此有了自己的见解。

生:

齐读第7段。

师:

“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了西湖的淡雅。

真可谓“风景如画”!

板书:

风景美天然淡雅

三、分析“绘画美”——鉴国画

PPT显示三幅画(每幅画都设置超链接)

师:

以下几幅画,你最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生:

(分析)

1.水墨画

寥寥数笔,经营出一个意境。

省略艺术,即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虽没有画出来,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无尽的遐想。

2.工笔画

浓墨重彩一览无遗

3.油画

色彩浓重突显自己

师:

作者又是如何来谈自己绘画的看法的呢?

齐读第11段。

生:

齐读“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四、分析“滋味美”——品茶水

师:

和大家聊了那么多,要是现在有杯饮料就好了。

老师也很想知道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饮料?

生:

师:

给这些饮料分分类?

生:

味浓(重)味淡(轻)

师:

现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两种饮料:

咖啡和茶,与同学们一起品尝。

生:

讨论(略)

师:

小结

咖啡——色泽浓烈

强劲持久的兴奋

茶——怡悦清新

回味清甘

师:

有人喜欢喝咖啡,有人喜欢喝茶。

确实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

作者更欣赏淡,对自己的身心有裨益。

师:

请以“茶”为话题,想象一个人生场景。

生:

师:

(引导学生提升)人生在世,什么才是至美的境界?

一定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吗?

不用。

人生犹如一幅水墨画,不需要多么浓烈的色彩,只要淡淡的几笔点睛即可。

人生犹如一杯清茶,要细细品尝,才能回味无穷,于身心更是有益。

如大鱼大肉吃多了,总会腻;而粗茶淡饭才是永恒,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

读第14.15段。

板书:

滋味美回味清甘

五、分析“哲理美”——谈情感

师: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呢?

出示辩论题:

看得浓好VS看得淡好

生:

辩论

(注意分组同质,组内异质)

参考:

1.感情是靠联系的,所以看得浓好。

2.危难时的“雪中送炭”

3.友谊就像弹簧一样,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及适度拉伸和压缩,都会使之保持永久的弹性美。

师:

请全班同学读17.18段,看看作者的主张吧。

生:

读第17.18段

师:

作者主张“浓”好,还是“淡”好?

生:

淡好。

师:

那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这一主张?

生:

君子之交淡如水。

师:

讲解“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水一样的清澈、干净。

这就要我们在对待自己的朋友、亲人,一定要像水一样的清澈明了,而不是单单的为了某种利益而活着。

淡的是交往,而不是情谊。

如水一样平静的交往方式,却在心底时时的牵挂,时时想起。

或许一个电话,或许一封邮件,或许一条短信,已表明了各自的心意。

真正的朋友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你一把。

六、分析“哲理美”——轻名利

师:

“君子之交淡如水”淡的是交往,不淡的是情和义。

由此及彼,在“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上,我们也应能处理好“浓”和“淡”。

生读:

(PPT显示)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

(解释: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净,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颜氏家训

师:

请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生:

师:

(引导)人生在世,不去过分地追逐名利,只执着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一种对世事的淡然心理。

所谓“物来则应,物去则空,心如止水,了无滞碍”,即一个人抖落后呈现出的平和心态。

因而名与利,成与败,我们要学会“适度”的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美德”,不要把名和利看得太重,掌握好“得与失”的度,我们就会一身轻松,就没必要烦恼。

板书:

哲理美淡泊致远

七、小结提升

师:

“淡泊致远”已然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了。

请齐读第22-24段。

生;读22-24段

师(小结):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所以说“淡泊是一种人生态度,淡泊是一种气度,淡泊是一种修养”。

板书:

求淡美,得禅趣

八、作者简介

师:

文如其人,美文的作者李国文,也是一位非常淡定的作家。

他对名誉、地位和评奖一概看得很淡。

被压抑二十年重新执笔,并以写作为生,以写作为乐,从不计较别人对他作品的评断论长,即使成为文学获奖户,也坦然面对。

正因为他对物质无欲,谦和平静,宽容少妒,因此被称作“弥勒佛”,笑口常开。

(PPT显示)作者简介

李国文,小说,散文随笔作家。

1930年生于上海。

曾任《小说选刊》主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矛盾文学奖)、《花园街五号》、《危楼记事》(其中《之一》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其中《月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没意思的故事》、《电梯谋杀案》《洁白的世界》《都市的黄昏》、《涅槃》(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专门从事随笔杂文写作,出版过《骂人的艺术》、《苦瓜苦瓜》、《楼外谈红》《淡之美》《大雅村言》(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获首届华人传媒文学奖)、《中国文人的活法》、《李国文说唐》、《文人遭遇皇帝》等著作。

 

教学

效果

自我

分析

课后

记载

今天我就采用“揣摩与品味”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淡的世界,感受淡之美妙。

授完此课,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反思此课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

一、妙趣横生的教师自我介绍

这节课是在其他学校借班上课的,之前学生和老师根本没有接触过。

对与彼此之间有距离感的师生,要想共同完成一堂优秀的课,这无疑是有难度,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最先做的就是打破彼此之间的这层隔膜,我采用了成语藏名的方式。

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九个字,“重其事”、“外慧中”、“凡脱俗”,然后由学生来发现问题,补充完整。

当他们写出“郑”、“秀”、“超”,并且发觉这是我的姓名时,我从他们发出的感叹声中,我知道我达到了我的目的,学生对老师首先有了一个初步的认可。

二、抓住眼球的情景创设导入

在导入方面,我还是从中国的古老文字出发,采用字谜的方式,首先用“高尚的人伸出自己的双手,拍击”这一谜面,得出“掌”这个谜底,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要求他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从学会为他人鼓掌,学会表扬他人开始。

接下来又是一个字谜,“江边两盏灯火”,从而导出今天的课题“淡”,由此走进淡美的世界。

三、完整、严谨的教学过程

都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我们今天就带着我们的慧眼,走上这条寻淡觅美之旅。

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导游,将整篇课文设计为六个景点,分别是看美女、赏西湖、鉴国画、品茶水、谈情感、轻名利。

整个流程下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紧紧相扣,结构非常严谨。

同时还加入了拓展部分,由学生来谈谈,学完本文之后的所得、所感,理论联系实际,由文本走入生活。

 

电大武威分校实习学员教案

实习生姓名严泰山学号1562001456159专业汉语言(专科)班号156201004014501原任课教师指导教师王瑞霞2017年5月10日

实习学校

古浪职教中心

实习班级

高一

(2)

实习学科

语文

课题

《天山景物记(碧野)》

教学

目的

1、了解祖国的美丽山河,通过体会作品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3、通过分析欣赏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课的类型

新授

教学方法

讲析、诵读

自用参考书

职高语文教参

 

一、复习导入:

1、背诵

2、《威尼斯》有关常识

3、听录音:

《在那遥远的地方》

4、此曲的作者是谁?

表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王洛宾;

名片:

有人问王洛宾老人的名片,老人说:

《在那遥远的地方》就是我的名片。

新疆

遥远的地方,并不遥远。

我们今天就可以到那遥远的地方,欣赏那迷人的风光,我们一起到那天山去看一看。

二、速读课文,

1、了解大概内容,划分层次

三部分总分总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

第二部分中间四层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2、理清顺序,完成课后习题一

第一层山外围到深处

第二层以时间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

第三层以描写对象被发现的早晚及分布的高低为序

第四层从高到低

3、小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提纲挈领,使文章眉目清楚。

4、生字词:

横gèn亘白ái皑ái皑wān蜿yán蜒liè鬣zōng鬃shuǐ水bīn滨hàn旱tǎ獭

 

三、朗读前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概写天山?

着重写那几个方面?

为什么这样写?

前言交代天上的地理位置和天山的壮丽景色,使读者对天山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四、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写“雪峰、溪流、森林、野花”各抓住了哪些特点?

雪峰:

寒、高大、美。

溪流:

急、美、清幽。

森林:

高大、茂密、幽静、原始。

野花:

艳、大、多、高。

2、章第4段主要用了哪些修辞?

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用了映衬、比喻等修辞;顺序是由外到内,由高到低的顺序。

五、复习本节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

效果

自我

分析

课后

记载

《天山景物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情。

我先用一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鉴赏品味、互动感悟,然后再用一课时教学生依文“对”、“歌”(作对联、写诗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电大武威分校实习学员教案

实习生姓名严泰山学号156********59专业汉语言(专科)班号156201004014501

原任课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