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6961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docx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资料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实施方案

2012.5

学校

育新小学

类型

上课、研讨

主持人

安丰环

背景

分析

1.本学斯学校开展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师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演练,并结合有效性评价标准,反思教学、改进教学。

2.三、四月份学校进行了教学大赛、语文学科有效性评价的研究,通过学习,语文团队老师对“有效性的内涵与外延”认识更深了,教研活动中更注重强调有效性的评价这一主题,理论研讨进行了两次,教师占有理论资料,更推进主题研究的深入。

时间

2012.6.4

地点

教室

参加对象

全体语文团队老师

主题

中、低年级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讨

目的

1.在教师个人学习、演练的基础上,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2.做实课题,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3.通过活动使教师学会运用“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反思课堂教学,整改课堂。

重点

依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理论标准上课,评价

准备

语文团队的教师进行相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学习

内容

形式

具体

安排

内容

形式

责任人

时间

注意事项

本次研训活动的说明

简介

安丰环

5.28

明确本次活动的重点

有效性教学实践、分析

组内上课

安丰环

5.29-31

教研组组员互相看课,并按照评价表评价

“有效课堂评价”理论研讨

研讨

安丰环

6.3

做好记录

“有效课堂评价”教学研讨

研讨、反思

安丰环

6.4

分析评价、稿件上传给团队负责人

活动总结,完成任务

总结

安丰环

6.11

6月底

 

语文“中低年段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总结

2012.6

2012年5月28日起,语文团队开展了“中低年段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

这次活动从不同角度演绎了新课程的理念,在发挥学生主体,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文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与尝试。

同时也展示了教师的自身素养、教学艺术、个性风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各位的语文教学水准和层次。

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点。

一、本次活动的突出特点

1.教师能以《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指导教学。

从课堂教学过程看,教师教学内容体现了新、活、宽(有教材上的、有课外拓展的、还有综合性学习的……)。

教学方式体现了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过程中三维目标意识逐步增强,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师角色定位比较准确。

陌生的上课场地,生疏的师生关系,目光淹没的课堂环境,这些都没有使参赛老师感到畏缩。

上课教师能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与上次竞赛比较,少了一些墨守成规,多了一些无拘无束。

如有的教师在课前和学生做做游戏,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有的在课堂中轻轻抚摩学生的头,微笑着鼓励学生;有的把语文学习延伸到以后的交往中等等。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逐步成熟的教学魅力。

3.注重学科间融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多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融入语文教学中。

种种活泼的形式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孙秀翠在教学中播放优美的乐曲并配以相关影像,使学生陶醉在文美景浓中;李琛、白璐指导学生在学中画、画中学,有效地培养学生想象、表达能力;王英华运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走进祖国流动的美丽画卷中,使学生课始趣生……

4、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实现用“教材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境、学生实际需要,有效的盘活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课内或课后适当进行延伸拓展,或引导实践活动,适时拓展教学内容,引入生活中、大自然中、身边熟悉事物中的内容,作为教学补充,不但使学生学一点知多点,而且逐步发现了其中的语文规律。

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做到了选择教材,为我所用,补充教材,弥补不足。

选编教材,贴近生活。

二、问题及对策

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对其的研究、完善永无止境。

因此,研究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工具性和人文性还不能有效地统一。

有的课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人文内涵时,脱离了语言文字,空洞地体会情感。

以至于学生在脑子里只留下语言的内容,而没有留下多少语言的痕迹,这不能称得上是语文课。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铆定在母语学习上。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逐步完善自我人生。

所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能力。

2、语文的实践性体现不足。

有些语文课虽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但学生根本没有充分接触语言材料,感知苍白、积累苍白。

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依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要为学生搭建听、说、读、写、演等各中语文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准确有效的表达和学用语文的规律(既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再凭借语感运用语言)。

3、情境教学的运用还有待思考。

语文学科较其它学科相比,情感更为浓厚。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徜徉在语言文字所创设的意境里。

而这次竞赛,这样的感受不是很深刻。

感觉学生没有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兴趣。

有的教师本来准备了很好的课件,但学生在学习有困惑时或最佳切入点处没能及时出现,而是按照预定的程序出现。

没有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教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适时地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充分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形真、情切、意远。

4、个别教师对文本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没有很好地体会做作者的编写意图。

教师备课应做到钻研、参考、拓展、选择、设计、反思。

这样,才能整体把握,游刃有余。

使预设很好到为生成服务。

 

小学语文中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见解

【内容提要】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为了实现这教学目标,本人提出“三读懂、三结合、三利用”的观点。

【关键词】三读懂三结合三利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要突破此难点,当然最好是从中低年级打好扎实的基础,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首要。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性、富有个性的过程。

正如萨特所说: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因此,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鼓励他们在阅读实践中自主探究、张扬个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本人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同样的道理,教学设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水准的高低,而决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对教材,对学生三方面“实情”的了解程度,要求做到三读懂。

(1)读懂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不同要求,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也有明确的指向,是我们广大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航标灯。

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果没有明确“标”,把握“度”,降低或拔高要求,都是舍本求末。

(2)读懂教材。

二期课改教材按单元分主题进行编排,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

教师读懂教材就是要先通读全册教材,把握主题单元的基础上,再深入到每一课,发现教材的阅读价值,大胆取舍,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无论是最基本的是字词的积累与运用,文本思想的解读与感悟,还是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升,都要了然于胸。

如此的解读,才能避免了盲目性和走过场,预案针对性强,才更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读懂学生。

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学生家庭环境,兴趣爱好好思维特点、身体素质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起点也不同,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与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重视阅读教学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人为本”,“因材设教”。

这里的“因材设教”既可有目标的差异,也可有进度的差异,还可有指导方法的差异。

二、过程“三结合”,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舍得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达到读悟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

(1)读悟结合。

读即朗读,悟即品悟。

朗读和品悟二者密不可分,只有在品悟的基础上才能读出真情实感,才能读出韵味,只有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品悟,才能走进文本。

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诚然没错,但是如果一味为了突出多读的效果,不管读的怎么样,也不管为什么要读,只是变着花样的翻新就难免造成“盲区”。

如此的朗读训练,怎么谈上有效性?

我认为朗读要体现出目的性和层次性。

只有把朗读与品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只有真正地明白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情感;这样的阅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读说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

在凭借文本会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说一说故事。

如《起死回生》中,通过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的这部分内容;《田忌赛马》中复述两次赛马中的一次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能提高表达能力。

(3)读写结合。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都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读写结合就是一种好形式,寓学于用,寓用于学。

如在教学《南极风光》一课时,南极冰雪,南极动物,南极光和南极地下宝藏四要点中,南极冰雪的自然景观可谓难点。

我在教学中作了周密的设计,运用信息技术既展示了各种真实景观,又引导展开想象,还联系课文理解风的把戏,从而感受南极冰雪特有的奇景。

在各种信息的碰撞下,我设计了“有的地方,风还把学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有的像……”。

学生在体会语言之美,南极冰雪的奇特时,他们的情感已经深深地陶醉其中,让他们及时表达,是为他们创设由内化到外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的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最后我进行总结:

不管什么形状,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即——晶莹剔透,绰约多姿。

即刻学生们清楚的知道了这段话的结构。

三、评价“三利用”,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器。

评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它能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实践,坦诚地交流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阅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评价。

无论是正面的,负面的,甚至中性资源都值得利用。

(1)正面资源的利用。

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你读得有感情,把妈妈担心的语气读了出来!

”“呀,孩子们多高兴啊!

”“语音准确,并且没有漏字。

”这样的评价,比起“棒,棒,你真棒”“读得不错,很好!

”“了不起!

”这类不着边际、不负责任、笼统的评价语要有实效得多。

(2)负面资源的利用。

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得不好或回答不上来,这是常有的事。

教师是不是也要进行评价呢?

如果没有评价会不会导致学生情绪受挫呢?

我们可采用鼓励、引导、点拨的方式。

在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准确时,“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的。

”“别紧张,相信你能行的!

”的方式。

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3)中性资源的利用。

这类资源介于正面与负面之间,很难让人注意到。

如有的学生回答问题说不上好也不能说不好的情况下,教师的点点头,微微一笑等肢体语言也能传递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对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低年级儿童刚接触阅读这门功课,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低年级教学的“起步难”。

如果老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真正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棉花姑娘》虽为科普类课文,但教学仍应以“识字、写字及朗读”为重点。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本人力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个性化朗读,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利用形声字特点,结合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识字,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相信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设计引导下,定会在文本中尽情徜徉,进而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蚜、盼、治、啄、斑”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益虫。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姑、娘、蚜、盼、治、啄、斑”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读好请求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1.猜谜

师:

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吧。

(出示谜面)“说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

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

师:

这是谁啊?

2.揭示谜底(棉花)

师:

都猜对了。

师板书(棉花)

师:

棉(棉花是一种植物,所以“棉”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右上部分是个“白”字,棉花可以做毛巾,右下部分是毛巾的“巾”。

师:

“花”要注意是轻声的,谁来读这个词?

开一组小火车读这个词。

师:

棉花是一种植物,课文中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呼它为“棉花姑娘”

师:

谁来读?

指名读。

师:

读得真好,如果能把“花、娘”两个字读轻声就更好了!

(评价:

多可爱的棉花姑娘啊!

师:

(指“姑、娘”两字)你是怎样记住“姑、娘”这两个字的?

(评价:

真会观察、真爱学习、知道的真多。

师:

棉花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她们咧着小嘴巴,多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生活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生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和大家见面呢!

(一)带拼音生词读

姑娘蚜虫盼望治病啄木鸟斑点

1.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生词。

2.刚才老师听到***的生词都读对了,请他做小老师领大家读生词。

3.有没有要提醒的字音呢?

(治、啄)

(二)去掉拼音读生词

没有了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读准确吗?

1.指名读

2.男女生读分行

3.全班齐读

(三)读生字

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词里跳出来了,让我们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1.指名读分行

2.查读(读不准的,请及时纠正)

还有识记有困难的字吗?

(1)形声字:

姑娘蚜啄

(2)动作:

(3)形近字:

班—斑

(四)打乱顺序读生字

淘气的生字宝宝藏在了棉花里,猜猜看,他们都躲在了哪个棉花后面?

1.开火车读

2.抢读

(五)换语境读句子

师:

瞧,这些字宝宝又回到了句子中,你们还会读吗?

自己先读一读吧。

(1)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2)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3)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师:

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

这么难的句子也能读好,真不简单。

师:

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捕捉关键,理解课文

(一)整体读文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准字音

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集体订正。

幻灯出示

(二)感知第一自然段,积淀语言。

1.棉花姑娘能认识这么多小朋友,它特别开心。

可是现在它却高兴不起来了。

同学们快看看,棉花姑娘怎么了?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指读第一段)

2.谁读懂了,是什么让棉花姑娘生病了?

3.可恶的蚜虫让棉花姑娘雪白的脸蛋变黄了,绿绿的裙子上也满是斑点,你们着不着急啊?

着急什么?

是非常着急吗?

大屏幕出示:

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指导朗读)

4.(指一生)就请你来读读棉花姑娘着急的心情吧!

5.现在我们知道盼望的意思就是就是心里很急切的希望。

看这个“盼”字,你怎样记?

(师编故事:

和妈妈分别了,每天睁大眼睛“盼望”妈妈回来。

)你也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吗?

句子练习:

盼望。

(三)感知第2自然段,积淀语言。

1.动物王国里有许多专捉害虫的医生,棉花姑娘请谁来帮忙捉蚜虫呢?

生:

有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2.这些医生你最喜欢谁呢?

为什么

句子练习:

因为,所以。

3.可怜的棉花姑娘被可恶的蚜虫咬得遍体鳞伤,这可怎么办?

这时,一抬头,看,谁来了?

(出示燕子图片)棉花姑娘们,你们有什么话,有什么想法快点告诉燕子姐姐吧!

大屏幕出示: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指导朗读)

 师:

你们在请求燕子姐姐,那一定能读好这句话!

  师:

听,燕子姐姐怎么说的?

(放录音)

师:

棉花姑娘们,燕子姐姐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

燕子姐姐帮不上忙,感到很抱歉,你能读好她的话吗?

师:

现在,你愿意分角色读好他们的对话吗?

(同桌练习)鼓励学生加上动作。

(四)感知3、4、5自然段,认识“斑”字。

1.燕子姐姐帮不了忙,别着急,我们还可以请其他的医生啊。

选择你喜欢的医生,练习读好他们的对话吧。

(生练读3、4、5段)。

2.师生合作读3、4段。

3.棉花姑娘的病真的就没人能治吗?

它是谁?

一起说——七星瓢虫

师:

好奇怪的名字啊,它为什么叫七星瓢虫呢?

(师出示词卡——斑点)

师:

这个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最像?

(班)(课件演示——班、斑)它们的读音都是一样的,谁能给这两个字组词?

(扩词)

(五)感知第6自然段,积淀语言。

1.大家看,在七星瓢虫的医治下,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样了?

谁愿意读读最后一段?

2.是呀,棉花姑娘的病终于好了,我们多为他高兴啊!

大屏幕出示: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她咧开嘴笑了。

(配乐齐读)

3.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多美啊!

大自然中,还有好多好多这样的事物,你能说几个吗?

拓展练习:

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再扩展:

火红火红的金黄金黄的

四、扩展知识,了解益虫、益鸟。

  1.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棉花姑娘捉害虫,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好多益虫,益鸟,你们知道吗?

(生交流)

 2.游戏:

动物医生大赛(准备头饰),进一步了解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蜻蜓、青蛙、蜜蜂、蚯蚓,燕子、猫头鹰……

我是,我的本领是。

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生可答:

我愿意,我愿意,你是我的好朋友。

五、小结本课,结束课堂。

通过学习《棉花姑娘》,我们认识了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老师也希望大家能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下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只、要”等6个生字的书写。

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燕子空中飞

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

青蛙稻田里

七星瓢虫吃蚜虫

评孙秀翠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

李琛

今天的教研课,我们观摩了孙秀翠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评价如下:

优点:

本节课设计比较科学,合理,各环节十分清楚,且环环相扣。

如:

开课孙老师精心创设了教学情境,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板书“棉花”及时引导学生识记棉字,接着板书姑娘两个字,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汇报识记方法。

学生很感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识字教学按六步法进行,不但夯实了基础,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是将本课生字放入句子当中,不但识记了生字,也分散了本课的难点效果较好。

本节课教师目标明确,“三维目标”全面、具体、适度。

正是教师心中有目标,本节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精准、到位,重点、难点及教授内容的正确。

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可见一斑。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

教师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材观念,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当发现有学生表述不准确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讲清楚,讲明白。

  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孙老师不但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而且做到了高效。

尤其是阅读理解时,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得有法、到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

棉花姑娘都请谁给她治病?

画直线。

他们治好它的病了吗?

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学习第二小节,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教给学生方法,先教后扶再放,体现了教方法,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她能够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交流,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引导,出现错误及时纠正。

朗读评价水到渠成。

不足:

教师指导比较到位,但有一部分学生读得不是很到位。

建议:

应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谁平。

总之,本节课学生参与状态较好,做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教学效果好。

王英华

今天,看了孙秀翠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一课,我结合校研究专题从教学目标有效性及目标达成效果来谈谈孙老师的这节课。

一、优点:

1.首先我认为教学是目标有效的。

孙老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目标教学。

而且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教学目标用教育活动的结果来表述。

如学会、掌握、体会、领悟等具体的行为动词。

2.从目标达成效果上看,教学目标投射作用主要有指向作用、激励作用以及预设和生成作用,我觉得教学目标的投射作用贯穿教学的始终。

3.目标的指向作用。

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表现,如:

为了达到认识生字词这一目标采用了层次分明的教学方法:

带音节读词语。

去掉音节读词语。

去掉词语读单字。

而在这个读词语的环节中,又分别落实了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手段。

为落实学习识字方法这一目标,在识字教学环节中,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如:

形声字识记法,熟字加一加的方法等。

一个学生说:

嘻字是喜欢的喜字加一个口字。

老师说你这是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的,及时总结方法。

为落实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目标,教师运用过渡语引领、图画创境、音乐伴奏等方法。

朗读时,亮晶晶,笑嘻嘻,透明的,突出词语的读法,老师及时的或肯定学生的读法,或指导读,读出感情。

学生会长音突出词语,从而落实感受自然的美好,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