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7004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拓展训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docx

拓展训练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5节物体的内能

拓展训练2020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5节物体的内能

基础闯关全练

1.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之和叫内能

B.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C.热水有内能,冰块也有内能

D.物体运动得越快,它的内能越大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温度相同的两块铁,它们具有的内能也相同

D.温度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两杯水具有的内能不相同

3.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

B.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

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

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

4.如图3-5-1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图3-5-1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5.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瓶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7.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块,同时分别放入两杯完全相同的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放入甲的杯中水温降低了5℃,放入乙的杯中水温降低了10℃,假设热传递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则甲、乙金属块比热容的关系是()

A.

B.

C.

D.无法判断

8.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容是乙的比热容的()

A

B.4倍

C.1倍

D.

9.以下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是()

A.小轿车B.载重汽车C.远洋轮船D.动车

10.燃烧煤炭易造成环境污染,氢是一种自然界中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

已知:

无烟煤的热值是3.4x10⁷J/kg,氢的热值是1.4x10⁸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1kg的无烟煤,放出的热量为3.4x10⁷J

B.完全燃烧1kg的氢,放出的热量为1.4x10⁸J/kg

C.1kg的氢和无烟煤均完全燃烧,氢放出的热量为无烟煤的四倍以上

D.氢和无烟煤均完全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氢的质量为无烟煤的两倍以上

11.酒精的热值是3.0x10⁷J/kg,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若将一杯酒精的

质量去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的热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全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B.汽油机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火箭用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的热值高

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外界对它做功

C.内能少的物体不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3.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

4.根据表中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煤油比酒精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相同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砂石的末温比铜块的末温高

D.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都降低1℃,铝块比铜块放出的热量多

5.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无烟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无烟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

6.如图3-5-2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冲出试管口。

图3-5-2

(1)软木塞冲出试管口,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

(2)此过程与热机的__________冲程相似。

在该过程中,水蒸气减少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

7.探究质量相等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所含的能量多。

改进的实验装置(易拉罐罩着锥形瓶)如图3-5-3。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与教材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小王认为将锥形瓶中的水改为煤油可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误差更小。

你认为小王的意见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模拟全练

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图如图3-5-4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

图3-5-4

A.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多一些

2.如图3-5-5所示,用斜向放置的传送带将货物匀速地自低处运送到高处。

在这过程中,货物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加。

这是因为()

图3-5-5

A.重力做功的缘故

B.静摩擦力做功的缘故

C.支持力做功的缘故

D.动能转化为势能缘故

3.如图3-5-6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

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记录如表:

图3-5-6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温度/℃

煤油

20

22

24

26

28

20

21

22

23

24

(1)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A.控制变量法B.理想实验法

C.比值定义法D.类比法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少的物质是____。

4.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

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⁷J/kg,水的比热容c=4.2×10³J/(kg.℃)。

求:

(1)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五年中考全练

1.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球。

8.5t的天宫一号,在100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再入大气层。

其中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烧蚀销毁。

最后大约1.5t残骸坠入南太平洋。

在这个过程中,天宫一号的部分机械能()

A.通过热传递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B.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C.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D.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残骸的内能

2.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回收加工制成秸秆煤。

完全燃烧0.5kg的秸秆煤可放出_________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到__________℃[已知

=2.1x10⁷J/kg,

=4.2x10³J/(kg.℃)]。

3.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

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

(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____________。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全练

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俊羽同学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3-5-7所示的实验。

物质

煤油

体积/mL

100

125

初始温度/℃

27

27

加热时间/min

6

6

最后温度/℃

45

63

图3-5-7

(1)实验过程中俊羽同学测出煤油的最后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但此数据比实际测量值____(选填“高”或“低”)。

(2)更正错误后,测量数据记录表格中。

水和煤油的质量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煤油的温度变化比水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由此表明,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比热容较大。

=0.8x10³kg/rri3)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2.甲、乙两位同学对“雨滴的下落速度是否跟雨滴的大小有关”持有不同的意见,于是他们对此展开研究。

他们从网上查到,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接近地面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滴下落速度w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²(其中k为比例系数,是个定值),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把雨滴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密度为p,比热容为c,球的体积为

(注:

所有结果均用字母表示)

(1)半径为r的雨滴重力为___________。

(2)在接近地面时,大雨滴的下落速度_______小雨滴的下落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写出推理过程。

(3)假设半径为r的雨滴在近地面下落h高度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雨滴的内能,则雨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

 

第5节物体的内能

基础闯关全练

1.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对同一个物体来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无关。

2.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选项A中温度为0℃的物体具有内能。

选项B和C没有考虑影响内能的多个因素。

选项D温度相同说明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质量大的水的分子个数多,内能大,故D正确。

3.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锯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选项A正确;选项B、C、D都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4.C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小,图甲,空气被压缩,内能增大,选项A错误;图乙,空气推动塞子跳起,空气的内能减小,选项B错误;图丙,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其内能减小,选项C正确;选项D中气体内能减小。

5.D把菜刀在砂轮上磨,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用打气简打气时筒壁发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在炉子上烧开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6.D比热容足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量无关,选项A.B错误;由

=cm△t可知,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选项C错误;因

=

相等,

,由

=cm△t知

,故选D。

7.B放入甲金属块的水放出的热量比放入乙金属块的水放出的热量少,即甲金属块吸收的热量少,温度却比乙金属块高,即甲的温度变化大,由

分析可得,

小于

8.B利用“公式加比字法”,即在表示物理量的字母的右下角加比字。

可求比热容之比

,选B。

9.A小轿车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载重汽车和远洋轮船常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而动车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装置。

10.C热值是燃料本身的性质,表示1千克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和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选项A中没注明是完全燃烧,选项B中热量的单位应为J.选项C中氢放出的热量与无烟煤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4.12,选项I)中由于氢的热值大,在完全燃烧放出相同热量时,需要氢的质量小.

11.答案1千克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x10⁷J3.0X10⁷J/kg

解析热值是指1千克的某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某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与燃料的质量无关。

能力提升全练

1.C选项A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选项B中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选项D中搓手取暖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2.C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有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体积等,温度是其中的一个因素,选项A正确: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选项B正确;发生热传递时,两物体之间必须有温度差,而不是内能的多少,选项C错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选项D正确。

本题选C。

3.A柴火烧水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压缩空气发热、冬天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选A。

4.D从比热容表看出,煤油的比热容小于酒精的比热容,选项A错误:

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比热容不同,选项B错误:

选项C中的铜块和砂石的初温未知,故无法确定末温的高低:

根据公式

=cmAt,铝的比热容大,故选项D正确。

5.A热值是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性质,与燃料是否易燃无关,燃料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质量等都

有关系;锅炉的效率与燃料的热值大小没直接关系。

选项A正确。

6.答案

(1)运动状态

(2)做功大于

解析

(1)软木塞冲出试管口,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只有两个冲程有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该过程与热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似。

水蒸气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由于存在热量的散失,故水蒸气减少的内能大于软小塞增加的机械能。

7.答案

(1)该实验装置与教材装置相比,该装置中的易拉罐能减少热量散失,减少误差

(2)正确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小,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现象更明显

解析

(1)采用易拉罐封闭了锥形瓶和燃料,可以减小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散失;

(2)根据公式

=cm(t-t₀)可知,当被加热的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较小的温度变化越明显,即实验现象越明显,误差越小。

三年模拟全练

1.B根据图像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的加热时间更长,说明甲吸收的热量更多,根据

=cm△t可知,甲液体比乙液体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B正确: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两种液体,则加热时间相同时,甲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少,故D错误。

2.B货物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原因不是重力做功,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做功会使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选项A错误:

货物在静摩擦力方向上运动了距离,静摩擦力对货物做了功,选项B正确:

选项C中的支持力与货物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选项C错误;由于动能不变,所以动能不能转化为势能,选项D错误。

故选B。

3.答案

(1)A

(2)煤油

解析

(1)本实验中的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所用的烧杯相同,且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加热时间相等,即吸收热量相等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升高较慢;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少的物质是煤油,因为它需要加热的时间较短。

4.答案

(1)8.4x10⁶J

(2)3.36x10⁷J(3)25%

解析

(1)

=cm△t=4.2x10³x50x(60-20)J=8.4x10⁶J

(2)

=m'q=0.8x4.2x107J=3.36x10⁷J

(3)

五年中考全练

1.D天宫一号进入大气层后,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克服与大气的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残骸的内能。

本题应选D。

2.答案1.05×10⁷45

解析秸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q秸秆煤m=2.1×10⁷J/kg×0.5kg=1.05×10⁷J。

由Q吸=c水m水△t=Q可得,

t₁-t₀=△t=

=25℃

所以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t₁=t₀+25℃=45℃

3.答案

(1)冰熔化(或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或摩擦生热等)

解析

(1)晶体熔化(或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2)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

核心素养全练

1.答案

(1)78高

(2)相同大水(3)大于

解析

(1)由于乙图中温度计和杯底接触,则该同学测出的煤油的温度高于实际温度。

(2)根据公式m=ρV可以求出质量相等。

在质量、加热装置、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不明显的比热容大,即水的比热容大。

(3)加热装置相同的情况下,加热时间决定了吸收热量的多少。

2.答案

(1)

(2)大于推理过程见解析(3)

解析

(1)半径为r的雨滴重力G=mg=pVg=p.

=

(2)∵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f=G

又∵=kSv²=knr²v².G=

πr³pg

kπr²v²=

πr³pg

k、p、g均为定值

∴r越大,速度越大

即在近地面大雨滴的下落速度大于小雨滴的下落速度

(3)设雨滴质量为m

∵W=Q

W=mgh,Q=cm△t

∴mgh=cm△t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