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70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docx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0901214600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热爱家乡、眷恋家乡的真挚情感;

2.体会文中寄情以物,以情驭景,无理而妙的表现手法;3.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教学方法:

1.提问、启发;

2.诵读、感悟。

四、学习方法

1.交流、讨论;

2.诵读、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安土重迁”、“落叶归根”,所以,中国人都有热爱家乡、眷恋家乡的情怀。

所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水是家乡甜,人是故乡亲”,中国人说到人生遇到的美事时也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其中“他乡遇故知”也表现了人们对故乡、故人的感情。

这种感情促使人们爱家乡、爱祖国,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值得我们发扬。

在中国文学中,这种情感遍布于诗歌散文中,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月是故乡明》这篇优美的散文。

(二)作者介绍:

季羡林:

语言学家、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的翻译家,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是不是有点喘不过气来一个人,能有其中的一个头衔已经够厉害了!

可是,我们的季羡林先生却有着这么多的头衔!

而且,说他是翻译家,可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那种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翻译家,而是古印度语、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他所懂的语言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多少人会说,只有极少数的人会说。

季羡林先生,实在是中国的宝贵人才!

即便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他却很谦虚,三次发文拒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称号。

他是一个谦虚的人,大概越是知识渊博的人,都越谦虚吧。

同学们以为呢

这样一个博学的人,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有故乡情结。

由此可知“眷恋家乡,热爱家乡”是我们共同的情怀。

只是,表达这种情怀的文章古今都有,但各有各的不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季羡林先生的这篇《月是故乡明》。

(三)释题

师:

大家知道“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出自哪里吗

明确: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人在安史之乱中,历经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其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

乡明”中的月是故乡明”句写景,但作者写的却不完全是客观景物,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一个病句,但正是这样,才更有味道。

(师: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

明确:

大家想一想,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明月最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让人并不觉得于情理不合。

(师:

体味一下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所传递出的感情。

明确:

极深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情。

这种感情,甚至有点偏执,但却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因为深情所以偏执。

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白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

师:

这种偏执,如果换一种对象,就会让人笑话甚至鄙视,大家想一想,现实中,有的人说过的哪一句话跟这句话情义相同却境界相去甚远呢

明确: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师:

如果我们要仿写句子,把上面这个意思按月是故乡明”的格式来一句,怎么说呢

明确:

月是外国圆。

师:

哈哈,月是外国圆,多么好笑外国的月亮和中国的月亮不是一个月亮吗之所以好笑,是因为这句话透露出了说话人的崇洋媚外的奴才心理。

你们看,同样的表达,去卩不同的效果。

师:

那么,为什么用月就能表达出这种感情呢为什么不是用其他事物呢说到底,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特别的意象,有着特别的意义,寄托着人们特殊的感情。

大家想一想,在中国的传统诗词里,有哪些借助月亮来表达感情的诗句

明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师:

作者借明月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可以说,月”是作

者表达感情的媒介,这种方法,在文学表现手法中怎么说

明确:

寄情以物,以情驭景。

师:

作者的这种感情,在课文中哪一段表达得比较明显

直接明确:

课文第八段,大家齐声朗读……;可以说,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命题的方式。

(四)、课文解读

师:

齐声朗读第四自然段……(分析见后,要求学生作批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

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然而承上转折,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指上文中的美景”承上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颇见感情月亮。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

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师:

这样的表达,作者仍嫌不够,又用最后一段来深化

这种感情,请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

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明确:

这两段,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深情地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是人人皆有”,正如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一样。

同时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就是爱自己的家乡啊!

师:

一起来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确:

注意这些词语:

每个人、人人、爱自己的故乡……亠

开篇点题。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每个人、人人,说的是感情的普遍性,激起大家的共鸣;由故乡而月亮而爱故乡的月亮,语意层层推进,点明主旨。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语言朴实。

--开篇点题

师:

虽然,但是……;大家看第二自然段的但是”请大家用一句话把这两个段落连接起来。

明确:

虽然大家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但是没有山水的

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明确:

是的,我的故乡的月亮没有山,只有水,但是我

不觉得遗憾,我仍然爱我的故乡,强化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一往情深。

真是“爬惯的山坡不嫌陡,趟过的箐沟不嫌深”,“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啊!

这种感情,何等真切何等朴素何等深沉!

师:

这样一来,大家想一想,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说到他的故乡没有山,是不是要表达无论如何都热爱自己的故乡这个意思

师:

我这么热爱我的故乡,那么,我的故乡到底有多美

呢故乡在走着的记忆里是个什么样子呢作者在哪些段落里描述了哪些有趣的事

明确:

四、五两段。

请大家阅读这两个段落,填写下表

情景烟波浩渺

事件数星星点篝火摇知了看月亮梦月亮摸鸭蛋

时间黄昏以后更晚的时候

心情乐此不疲、盼望顾而乐之乐不可支

总结:

描写了故乡温婉的夜晚,恬淡的明月,童话般美妙的童年,字里行间,是快乐,是欢愉,难怪作者那么怀念故乡的月亮,难怪作者那么热爱自己的故乡!

师:

写故乡的月亮,突出了时间,都是在能感知月亮的黄昏以后”更晚的时候”,没有写太多的记忆。

记住的只是家乡的月明,门前池塘的月影。

以及在月夜下的童趣。

写出了家乡农村的那种静谧祥和气氛。

可以说,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那种深情厚谊了。

但是,作者仍嫌不够,兴尤未尽,请大家往下看……。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怀念故乡的月呢

明确:

久别家园,是以思乡。

师: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

明确:

此二段,写尽别处之月之景之美,似乎离题,然细琢磨,方知其妙处。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衬出其对故乡之一往情深,矢志不移,此情深沉真挚,感人至深!

作者抒情似山涧溪水,时而潺潺,时而轰轰;时而清泉石上流,时而

直下三千尺。

跌宕起伏,千曲百转,回肠荡气,酣畅淋漓!

大家也!

师:

请大家一起朗读文章

六、结语师:

好了,我们欣赏了大师的这篇美文,我们发觉,其实,大师也是凡人,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情感,比如思乡怀人,比如。

但是,在表达情感的方法境界上,却有着很大的区

别。

愿我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从中学到表情达意的方法。

那么,你也有过童年,也有家乡,你愿不愿意把你的童年或者你的家乡与我分享呢请同学们准备一下,下节课来给我谈谈你的家乡,谈谈你的童年。

好吗

七、附:

课文点评:

月是故乡明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每个人、人人,说的是感情的普遍性,激起大家的共鸣;由故乡而月亮而爱故乡的月亮,语意层层推进,点明主旨。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语言朴实。

--开篇点题

但是转折,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我的故乡没有山只有水,虽然如此,我仍然热爱。

蓄势。

,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过渡、铺垫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

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

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我的故乡的月没有高山陪衬。

--转折、蓄势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

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

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

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久别家园,是以思乡。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但是转折,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原来如此,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抒情句,看不出来!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

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

风光无疑是绝妙的蓄势一。

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

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

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

”可见朗润园给

人印象之深蓄势二。

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

地。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

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

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

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罗向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