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732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docx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

百姓人命关天,药价岂能疯狂

目录:

1.钱江晚报:

换个马甲涨11倍,药价岂能任性

2.冠心病“救命药”硝酸甘油单片涨价近11倍

3.救命药硝酸甘油价格多少“合适”?

4.硝酸甘油断货涨价,生产龙头企业多省弃标

5."救命药"硝酸甘油片半年涨价十倍为何还一药难求?

6.常用药零售价暴涨背后:

原料药供应链被垄断

7.百种药价“火箭式”上涨应予高度警惕

正文:

钱江晚报:

换个马甲涨11倍,药价岂能任性

高路

2019年06月04日09:

02  来源:

钱江晚报

据《工人日报》报道,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必备急救药——硝酸甘油,最近一段时间里接连暴涨,从过去的100片16元,到如今15片25.7元,每片涨价近11倍。

短时间里这么惊人的涨幅,莫非有什么特殊原因?

记者找到国内最大的生产商——北京益民药业公司,了解之后发现原因只有一个,换包装了,原先100片一瓶,现在改成15片一瓶了。

为什么换包装,是因为开了瓶以后有保质期,100片一瓶很多都浪费了,改少以后不浪费了。

而为什么换个包装就涨价,对方解释,过去定价过低。

如今涨价,一方面是换了新包装,过去100片生产是单独定制的机器自动生产线,现在换新包装后,过去的生产线用不了了,改成了手工包装,所以生产效率也受到影响。

“过去100片包装大概一周能生产3批,现在改了新包装后,1个月生产1批,所以整个包装成本和工时也都增加了。

整件事情有很多荒唐之处,首先自然是价格。

换包装换生产线,增加成本是必然的,售价上有所变动,也可以理解,现在人工成本又比较高,不能要求药品不涨价,但这么个涨法,就不是所谓增加成本能解释的,而是一种恶性涨法,是对患者的一种直接伤害,非常之粗暴。

别的企业换生产线是让生产效率更高,益民恰恰相反,而且低得不只一丁点,益民是怎么管理企业的?

既然知道换生产线会造成效率大降,就该作出相应的处置,有所准备,而不能任由被动发生,这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背弃。

药企有责任维护价格的基本稳定,何况益民药业号称占据全国该产品70%的市场。

因生产效率下降少生产那么多药品,由谁来填补,益民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这样一家在业内有决定性影响、在市场有决定性作用的企业,怎么能任性地说涨就涨,说少生产就少生产呢?

如今,市场上价格暴涨,还经常断货,买不到药,责任由谁来背?

问题出在市场上,答案也在市场里。

药品市场本身就有比较高的准入门槛,哪怕是一般药品,新进企业要想获得生产资格、获得相关资质,需要经过严格认证,时间短不了。

生产出来想进入市场进入医保又需要比较长的周期。

缺少足够多的后来者,所以,市场竞争法则有时候会失灵。

这就导致药品有时呈现一种非理性的状态,同样的药价格相差悬殊,同样的药不同的包装价格相差悬殊。

换个马甲就涨价的事不是一两回了,已经成为药企淘汰低价药的一种惯用手法。

显然,这些都给了益民说涨就涨让市场被动接受的底气。

这件事立了一个坏榜样,如果靠换换包装,换换名字就能把老药弄得跟新药一样,就能卖出天与地差别的价格,那还有谁愿意创新呢?

都来投机取巧好了。

如果大家都以自己的市场地位说事,那么垄断企业是不是可以把价格抬到天上去,市场份额高的企业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么谁来照顾民生呢?

冠心病“救命药”硝酸甘油单片涨价近11倍

中国经济网

06-0311:

28

(记者李丹青)对冠心病、心绞痛等患者而言,价格低、见效快的硝酸甘油是关键时刻的急救药。

可最近,不少患者发现,常备的“救命药”不仅价格涨了好几倍,一些药店还断货了。

“之前几块钱一瓶的药,现在家门口的二甲医院卖到69元一瓶。

”河南的李先生患有冠心病,硝酸甘油一直是他的常备药。

当出现心绞痛时,舌下含服一片,几分钟就可缓解疼痛。

可是最近到常去的药店购买时,工作人员告诉他该药因涨价,断货已久。

“今天刚进了5瓶,49.8元一瓶。

李先生平时购买的硝酸甘油,由北京益民药业公司生产,其规格为0.5mg×100片。

《工人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药店发现,该规格的这款药处于缺货状态。

而在网络销售平台上,在售该药的药房不多,售价从46元到65元不等。

而同规格、由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凯达牌硝酸甘油片,每瓶售价从45元到55元不等。

在北京益民药业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记者注意到这家公司心脑血管类主打产品为硝酸甘油系列,该产品以标准高、产品优、疗效好一直占据全国该产品的70%的市场。

北京益民药业公司质量负责人蔡辉告诉记者,过去生产的硝酸甘油是100片装,出厂价是每瓶9.5元,零售价定为16元。

如今换了15片独立新包装,目前正常销售、满足市场供应,每瓶出厂价是23.1元,零售价是25.7元。

“今年100片装的已经不再生产。

现在市场在售的都是去年生产的,药房囤的。

”蔡辉介绍,硝酸甘油片的保质期是3年,瓶装规格之所以从100片改为15片,是由于该药比较特殊,怕潮,需要避光、密封,开瓶有80天有效期,如果开瓶超过80天,潮气进入,就会影响药效。

在该药品的用法用量说明上,记者注意到,该药一次用半片到一片,舌下含服,每5分钟可重复一片,直至疼痛缓解,如果15分钟内总量达3片后疼痛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

由于80天开瓶有效期的限制,蔡辉告诉记者,基本上是一瓶药用于一次发病,下次发病时再开一瓶新的。

“开了瓶如果没吃完就浪费了,再次发病服用影响药效,为此改成了15片小包装,也是为了保证药效并避免浪费。

记者发现,从过去的100片16元,到如今15片25.7元,硝酸甘油每片涨价近11倍。

对此,蔡辉解释说,过去定价过低。

如今涨价,一方面是换了新包装,过去100片生产是单独定制的机器自动生产线,现在换新包装后,过去的生产线用不了了,改成了手工包装,所以生产效率也受到影响。

“过去100片包装大概一周能生产3批,现在改了新包装后,1个月生产1批,所以整个包装成本和工时也都增加了。

”蔡辉说。

来源:

工人日报

观点1+1

救命药硝酸甘油价格多少“合适”?

蒋萌

2019年06月04日16:

24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背景:

媒体报道,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必备急救药——硝酸甘油,最近价格暴涨,从过去的100片16元,涨到如今15片25.7元,每片涨价近11倍。

而且,一些药店还断货。

相关厂家回应,涨价原因是换了新包装,过去是机器自动生产线,换新包装后生产线用不了,改成手工包装,生产效率受到影响。

新京报发表罗志华的观点: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波更换药品包装的热潮。

只要设计合理,更换包装未必就能带来药价上涨。

拿硝酸甘油片来说,过去常用深色的大瓶包装。

但硝酸甘油毕竟是急救药,在心绞痛发作时含服,平时则很少使用,这意味着,100片装的大瓶药开封后往往会造成很多浪费,但以往大瓶药仅售几元或十几元,很多患者未必在乎这种浪费。

按理说,小包装能减少浪费,降低硝酸原料的社会总需求量,可以起到抑制药价的作用。

可不得不说,更换包装已成为不少药品涨价的捷径。

当一种药不便直接涨价时,随便更换包装或剂型,就拥有了涨价的正当理由。

有些药品仅仅更换了剂型,还能享受到创新药的优惠政策,以至于很多药企对于更换包装乐此不疲,其正当性广受质疑。

硝酸甘油片改为小包装后,由于包装成本上升,适度涨价完全可以理解。

但要看到,包装可贵可便宜,控制包装成本,不借机不合理涨价,理应成为药企的自觉行动,也成为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

硝酸甘油这类廉价好药若价格暴涨的重要因素是包装所致,那这难免给人留下待解之问:

这卖的到底是药品,还是包装?

小蒋随想:

凡事过犹不及。

如果某种药品价格过低,难免影响药企的生产积极性;倘若药价涨得太猛,又可能伤及患者权益。

现在的问题是,适度合理的药价见仁见智,“尊重市场”异变为某些药企(包括原料药供应商)肆意涨价,甚至搞“断供式涨价”的挡箭牌。

对此,患者除了吐槽和焦急,缺少其他选择,更谈不上博弈。

面对这种状况,谁有能力并有责任站出来主持公道?

显然,医药管理部门、市场监管机构义不容辞——只有它们才具有调查、监督、治理的权力。

当然,管理要有的放矢、有理有据。

在搞清各种合理与不合理的成本、是否存在蓄意垄断和炒作等基础之上,给出对策、做出决断,才禁得住社会各方面的推敲,有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市场公平有序,破解“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上述工作也是对管理部门此前多次出台“药品降价令”后,廉价药消失或者换个“马甲”再高价上市的纠偏。

话又说回来,什么才是“合理的药价”?

较为理性的态度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患者买得起、药企有利润、医保可承受”应是评价的核心依据。

硝酸甘油断货涨价,生产龙头企业多省弃标

2019-05-3121:

40:

11来源:

健康时报网|

(健康时报记者孙欢)2019年初,硝酸甘油出现断货涨价现象,截至目前,这一情况仍未缓解。

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起效快,是急性心绞痛的首选药,可以在短时间快速缓解病情。

健康时报记者查阅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现,国产硝酸甘油片共13个批文。

在网购平台以及线下药店经常销售的硝酸甘油片多数来自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山东信宜制药有限公司等。

其中北京益民药业在其官网显示,公司心脑血管类主打产品为“硝酸甘油”系列,一直占据全国该产品70%的市场。

然而近期记者发现,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已经在多省弃标。

4月26日,甘肃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关于对申请撤废药品取消中标挂网资格的通知》,无法保障甘肃省医疗机构正常供应的企业中有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硝酸甘油片。

对此,甘肃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给予北京益民药业记不良记录一次,同时甘肃省启动了新增阳光挂网,主动接受其他企业的免备案阳光挂网申报。

5月9日,宁夏发布《关于公示拟取消部分生产企业药品中标(挂网)资格的通知》,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硝酸甘油片又在此次取消的名单当中。

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宁夏和甘肃的负责人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硝酸甘油片弃标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严重短缺。

硝酸是易燃易爆品,随着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强,很多供货厂家大幅减产甚至停产,供货也就断断续续,相应的硝酸甘油片的产量跟不上。

该公司宁夏负责人表示,此前益民药业在宁夏的标是三年前中的,目前原料药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如果继续卖0.5mg*100片/瓶的硝酸甘油,公司是处于亏损当中,因此无奈选择了弃标。

两位负责人也表示,未来100片包装的硝酸甘油在北方市场应该不会再售卖了,公司目前销售的是0.5mg*15片/瓶,这种规格的硝酸甘油片目前甘肃和宁夏的消费者应该可以购买到。

此前,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和山东信宜制药在接受一些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涨价是由于冬季取暖季环保因素与原料药购货渠道收紧等原因,导致硝酸甘油产量下降,进而涨价。

过去,硝酸甘油这类廉价药物存在最高限价。

2015年,国家发改委、原卫计委、人社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其中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

随着药品价格放开,不再由政府说了算,硝酸甘油现在执行的是市场调节价,涨价问题出现。

同时,原材料药生产掌握在少数生产企业手中。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曾对媒体表示,我国的成品药有1500种原料药,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三家企业可以生产。

10%的原料药只能由个位数的生产企业生产,据原料药对制剂生产厂商的对应比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一家原料药最多对应169家制剂企业。

因此,当原材料供应出现问题,硝酸甘油的供应和售价也深受影响。

相关阅读:

现象硝酸甘油涨价三四倍依然买不到

健康时报记者走访北京市东城、朝阳、通州区等地的20多家药店,仅六家有货,且价格差距很大。

同为北京益民药业生产的规格为100片/瓶的硝酸甘油片,其中一家药店价格为16元/瓶,另外五家药店价格上涨至30多元/瓶。

此外,社区医院也很难买到。

记者前往北京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师透露,“硝酸甘油片断货了,现在只有硝酸甘油气雾剂有售,价格也涨到近40元一瓶。

记者在网上药店查询也发现,健客网、1药网、京东大药房、叮当快药等的硝酸甘油也大多缺货。

京东大药房的益民硝酸甘油片价格已上涨到42.8元。

据健康时报总第1585期24版《硝酸甘油片:

大部分药店断货涨价》

建议解决急救药短缺要多方联动

“原料药价格上涨是源头,要从源头查起。

”李钟勇认为,目前有多少厂家在生产原料药等原料药的情况,国家应该重点摸底、解决,原料药的问题不解决,整个急救药的产业链条情况会越来越糟。

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了旨在解决短缺药问题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

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短缺药品信息收集和汇总分析机制,各省市大多是各自为政,未实行有效的联动机制,实施起来效果不理想。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5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解决廉价药短缺药供应问题的6条建议:

一是建立廉价药短缺药目录;二是纳入国家定点生产;三是给予政策支持和补助;四是药品注册方面开通绿色通道;五是加快价格改革步伐;六是建设中国廉价药紧缺预警体系。

目前药企生产药品都是以需求和利润衡量的市场机制为导向,企业不可能不计利润的生产药品。

艾超认为,“要解决急救药短缺问题,需要国家、地方、药企多方联动,统筹管理,定点生产,合理定价并动态调整;同时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以及预警机制,保障低价药品的稳定供应。

”据健康时报总第1573期24版《家庭常备中成药涨价调查》

"救命药"硝酸甘油片半年涨价十倍为何还一药难求?

2019-05-3110:

36:

01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举报

作为一种常见的“救命药”,硝酸甘油片是心脏病患者的常用必备药,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出现“一药难求”的现象,各药店要么大幅涨价,要么长时间断货,让患者十分忧心。

从五元到五十元

半年涨价十余倍

最近一段时间,呼和浩特市民、心脏病患者刘女士因为买硝酸甘油片而着急上火,家和单位附近的药店都买不到,跑了很远的路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药店有货,价格又高得离谱。

“以前这个药很普通,去年一瓶不到5元钱,现在不仅贵得没谱,而且很多药店都没货,能把人急死。

”刘女士对记者说,“如果没有药,一旦心脏病急性发作,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在呼和浩特市驱车走访了10多家药店,发现硝酸甘油片目前的市场售价在40元到50元不等,曾经的“廉价药”的确出现较大幅涨价。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东街的净溥医药(药店),这里的硝酸甘油片售价46元。

“一个月前硝酸甘油片卖30多元,这回进药又涨价了。

”一名店员说,自己2012年开始在药房工作,当时硝酸甘油只卖5元,去年售价在25元左右,现在价格涨得很厉害。

“以前都不把硝酸甘油片当成名贵药,现在价格涨到40多元一瓶我都有点不敢相信。

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南侧的一家北域连锁药房,一店员告诉记者,以前一瓶100片包装的硝酸甘油片只卖几元钱,后来售价是十几元,去年冬天是29元左右,现在的售价是49.8元。

赛罕区展览馆东路的信海福药堂硝酸甘油片售价52元,店员表示,用原来的价格已经进不到了。

记者采访发现,呼和浩特市药店所售硝酸甘油片的生产厂家多为北京某药企和河北某药企,包装均为每瓶100片,售价最低的是河北某药企生产的硝酸甘油片,价格为39.8元,北京某药企生产的硝酸甘油片价格为48元到52元不等。

在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街的一家国大连锁药房,一店员表示原来瓶装100片的硝酸甘油片只卖4元到5元,在该店信息库搜索后,她说:

“一家北京药企生产的硝酸甘油片有货,15片装售31元;另一个厂家生产的100片装售42元,但这款现在没货,药店因为进不到货所以停采了。

按照该店员提供的价格,记者将硝酸甘油片的前后售价进行了对比。

若按以前瓶装100片售价4元计算,现在100片卖42元,价格涨幅达10倍;现在15片卖31元的这款硝酸甘油片价格涨幅达50倍。

近半药店出现断货

患者缺药倍感忧心

十余倍、甚至更高的涨价让硝酸甘油片从昔日的“廉价药”变成了如今的“高价药”,然而纵使药价猛涨,消费者依然希望能够买到这款“救命药”。

可记者调查发现,呼和浩特市面上硝酸甘油片不仅涨价,部分药店断货已达半年之久。

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南侧的一家惠丰堂连锁药房,一店员告诉记者:

“买硝酸甘油片的人挺多,但是我们春节前就已经断货了,可能惠丰堂其他连锁店也都断货了。

”一旁的蒙肽大药房同样没有硝酸甘油片。

该店工作人员表示,硝酸甘油片目前无货,而且是涨价状态,“之前问过说这个药涨价了,所以就没进货。

记者调查发现,赛罕区创业路的好得快药业、普照大药房、新城区乌兰恰特东街的颐百药房等多家药店均出现硝酸甘油片断货的现象。

各大药店工作人员普遍表示,2019年春节前后,呼和浩特市场上硝酸甘油片就已出现断货。

“涨价也不怕,关键是这种救命药得有啊!

”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室外候诊的一姓周的老人对记者说,“这是能救命的药,千万不能买不到。

”65岁的毕阿姨因冠心病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她表示硝酸甘油片是自己常备的急救药,“心脏不舒服的时候含硝酸甘油片觉得特别管用。

市民梁先生71岁的母亲也因冠心病住院治疗,他表示自己和母亲都曾服用硝酸甘油片。

“涨价是百姓没办法控制的事情,我希望这类药能越便宜越好。

”梁先生说,“我可以接受涨价,但不能接受断货。

这是心脏病人必备的救命药,老年人在家里几乎都备这个药。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丁峰表示,硝酸甘油是硝酸酯类药物的代表药,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缓解、急救和预防,也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它起效最快,是冠心病与心绞痛治疗与急救的首选和必选药。

“它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丁峰说。

涨价断货原因难究

“随市波动”成监管难题

就是这样一种“无法取代”的药目前正“随市波动”。

针对药店断货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某连锁药房采购部一刘姓工作人员,他表示前段时间硝酸甘油片确实出现厂家断货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原材料断供,但现在硝酸甘油片售价在50元左右,担心进回来药以后顾客接受不了这个价格,所以还在观望市场反应。

药店方面表示涨价和断货的原因源于药企,记者就此致电北京某制药企业销售经理马先生,他表示市场上的确出现过一段时间的断货,但该企业现在已经恢复供货,目前调整了药品规格,将原来100片包装换为现在的15片包装。

提及价格,马经理说:

“这个我不方便解答。

同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北省某制药企业,该企业销售部工作人员表示,药品是按照生产计划生产的,并非市场需要多少企业就会生产多少,“生产计划、所需原材料以及各类原因造成的停产都可能会让药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哪个环节的问题,最好还是咨询我们的生产部门。

”然而记者多次拨打该工作人员提供的该厂生产办公室电话均未有人接听。

“随市波动”的救命药该如何监管?

为此,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内蒙古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卫健委、医保局主要负责监管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相关行为,药监局负责药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而市区内药店所售药品属于市场范畴,其涨价与供应是药店经营者的市场自发行为,医疗卫生部门没有相应的监管权限。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不正当竞争局(反垄断局)副局长张彬表示,我国药品定价的形式分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而药店经销药品的定价,就属于市场调节价,当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药品价格上涨过快时,政府可以实行紧急干预措施以控制药价。

张彬表示,内蒙古的药企数量较少,药品多从外省份购进,因此受生产厂家以及采购渠道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遇到药企减产就会导致市场上药品紧缺或价格上升。

“我们正着手在内蒙古重点盟市对硝酸甘油等药品的价格波动情况做相关的检查和调研。

”张彬说。

常用药零售价暴涨背后:

原料药供应链被垄断

2019-05-3107:

22:

00来源:

法制日报

  ● 从1996年到2015年,20年间中国医药行业经历了30多次整体性的强制降价。

此后,国家又从药品生产、流通和销售各环节发力,频频出台降低药价的相关政策

  ● 我国医药市场分为政策性市场和非政策性市场。

前者主要包括公立医院,药品通过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受降低药价政策的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包括药店、诊所和私立医院,药品流通市场化,企业可自主定价

  ● 一些原料药的生产批文被部分企业垄断,导致原料药价格暴涨。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加大对原料药垄断的打击力度,也要完善原料药的关联审批制度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一盒罂粟硷针的零售价从45元暴涨至399元,一盒维生素K1针从99元涨至259元,一盒曲马多片从13.15元涨至30.3元,一盒肾上腺素针从29.1元涨至60.15元,一瓶鲨肝醇片从33.75元涨至68.25元……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湖南省某医院独家获悉,不少抢救类、止血类、升白细胞类临床常用药,从去年至今已涨价数倍乃至数十倍。

同时,市场上药店零售的多种常用药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推出取消药品加成、“4+7”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措施,促进药品降价。

然而,在这些措施陆续落地的背景下,部分常用药为何仍然出现涨价甚至断供的情况?

真正让老百姓吃上便宜药、放心药,还应当从哪些方面发力?

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药品进价大幅上涨

  市场售价一路攀升

  因为药价上涨,湖南人王宇(化名)最近频繁托人从外地购买头孢克肟——她家4岁的孩子时常出现呼吸系统感染,这款药已成为家中常备药。

在她家附近的药店中,头孢克肟的零售价为15元左右,而其他一些市县药店只要三四元。

  多年来给孩子买药的经验,加上自己在医院上班,王宇发现近两年一些临床常用药的价格涨幅很离谱。

  她给记者列了一张涨价清单:

鱼精蛋白、盐酸右美托咪定、西地兰、别嘌醇、多巴酚丁胺针、葡萄糖酸钙针、利福平以及一些痛风药,从去年到今年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涨价。

  以一盒多巴酚丁胺针为例,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零售价为97.55元;2019年1月,零售价涨至266元;2019年4月,又涨到了460元。

  药品零售价上涨的背后,进价也在不断上涨:

从去年至今,一盒维生素K1针进价从99元涨至259元,一盒曲马多片的进价从13.15元涨至25元,一盒肾上腺素针从24元涨至51元,一瓶鲨肝醇片从28元涨至58元。

  除部分临床常用药价格上涨以外,药店零售的常用药也有不少品类出现涨价。

  “治胃酸过多的小苏打片,前两年100片规格的价格只有一两块钱。

这几天,我再买时已经是11元了。

”对此,制药行业从业者张利(化名)感到不可思议。

  记者查询药品价格315网发现,目前国内20家药店小苏打片的价格,最低报价为9.9元一瓶,最高价格达到17.8元。

  在北京从事药品销售的李浩(化名)也感触颇多。

由于孩子的身体抵抗力比较弱,他时常去药店购买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

但在去年下半年,这款药突然断货了,等到今年4月恢复供应后,竟涨了近20元。

“以前一盒20多元,现在要39.8元。

”李浩说。

  除了涨价,更让李浩感到无奈的是,“还经常买不到”。

  记者调查发现,实际上,李浩所说的药品断货模式其实是不少药企实施涨价的惯用伎俩。

  “如果他们要涨价,通常会先对外宣称没货,隔一段时间再恢复供应,这样就可以涨价了。

”采访中,江西省上饶市某药店陈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涨价,我也只能跟着涨,因为大家都在涨。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从2014年开始,有些药品出现不正常涨价,近一年来涨价的常用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疯狂,“今年尤以硝酸甘油最突出,硝酸甘油片剂(0.5毫克*100片)和注射液(10毫升)的价格分别从去年的4元、20元涨至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